•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主要針對工作者的個人特質、家庭狀況、工作狀況、環境因素、時間 因素對於工作貧窮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並建立 2006、1999-2002、2003-2006、

1999-2006 四個時間區段,將受訪者數目分為全體、北區、中區、南區,探討年 度及區域對於工作貧窮是否有顯著的影響。經本研究分析後,其實證結果如下:

在個人特質方面,高年齡層及低年齡層的工作者成為工作貧窮者的機率會比 中年齡層還要高,呈現 U 字型的影響,如 2003-2006 年中區 41-64 歲工作者 (4.15%) 成為工作貧窮者就較 16-40 歲及 65 歲以上工作者高。另外,女性工作貧窮率皆 比男生高,尤其是在 1999-2002 年中區,女性工作貧窮率約為 16.3%,男性約為 6.71%,此比率是所有年度和區域中最高的,且兩者差距的幅度也最大。而教育 程度愈低的工作者,其落入的工作貧窮的機會愈高,最高的工作貧窮率 (21.9%) 落在 2003-2006 年中區低教育程度的工作者。已婚工作者相對於未婚工作者較不 易落入工作貧窮,最顯著的情況發生在 1999-2002 年中區未婚工作者,約有 19.09%的工作貧窮者,而已婚工作者約有 4.86%。

在家庭組織型態方面,身為單人家庭的經濟戶長落入工作貧窮的機會最高,

但是在中區卻呈現不顯著的情況,但是基本敘述統計中,卻是以 2006 年中區的 單人家庭經濟戶長成為工作貧窮者的比率最高 (52.36%)。於小孩及六十五歲以 上人口數目方面,在全體樣本下,僅於 1999-2006 年,戶內小孩及六十五歲以上 人口數目愈多,該家庭經濟戶長愈可能落入工作貧窮;在北區樣本下,當戶內小 孩人口數目愈多,該家庭經濟戶長愈可能落入工作貧窮,而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 目則和家庭經濟戶長是否愈落入工作貧窮無關;在中區樣本下,小孩及六十五歲 以上人口數目的多寡,對家庭經濟戶長是否愈落入工作貧窮無關;在南區樣本下,

當戶內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目愈多,該家庭經濟戶長愈可能落入工作貧窮,而小 孩人口數目則和家庭經濟戶長是否愈落入工作貧窮無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5 -

在工作狀況方面,以農林漁牧礦業的工作者最容易落入工作貧窮,尤其在 1999-2002 年的北區之情況最為明顯,約有 30.65%的工作貧窮者。兼職薪資所得 在各年度各區域皆不顯著,但於基本敘述統計中,卻是以 2003-2006 年中區成為 工作貧窮者的比率最高 (8.05%)。

在環境因素方面,家庭經濟戶長的居住地,除了 2006 年全區及 2003-2006 年中區住在城鎮的工作者最為貧窮外,其餘大都顯示為不顯著。但於 1999-2006 年,全體及南區樣本以居住在都市相對上較容易落於工作貧窮,而北區樣本以居 住在鄉村相對上較容易落於工作貧窮,中區樣本以居住在城鎮相對上較容易落於 工作貧窮。在居住區域方面,以 2006 年住在北區的家庭經濟戶長最為貧窮 (8.41%)。在時間因素方面大部分皆為不顯著,可見時間因素對於工作貧窮的影 響並不大。

在每四年一時間區段的分析中發現了幾項結果:在全體樣本下,從 1999-2002 年到 2003-2006 年的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會從不顯著變成顯著,表示當六十五歲 人口數愈多的家庭,該家庭的經濟戶長落入工作貧窮的機會愈高。在中區樣本下,

從 1999-2002 年至 2003-2006 年的居住地變數會從不顯著變成顯著,表示經濟戶 長的居住地對於工作貧窮還是有影響的。從 1999-2002 年到 2003-2006 年的年度 變數,有時會從顯著變為不顯著,有時會從顯著變為不顯著,可見時間對於工作 貧窮的影響不大,反而區域因素對於工作貧窮的影響較大。

在 1999-2006 年所有樣本的分析中發現了幾項結果:除了在小孩及六十五歲 以上人口數、居住地、時間因素的情況有所不同之外,大致上的分析結果皆與之 前相同。在全體樣本下,小孩及六十五歲人口數愈多的家庭,該家庭的經濟戶長 落入工作貧窮的機會愈高,以居住在都市相對上較容易落於工作貧窮,2002 年 相對於 1999 年的工作者較容易落入工作貧窮。在北區樣本下,小孩數愈多的家 庭,該家庭的經濟戶長落入工作貧窮的機會愈高,以居住在鄉村相對上較容易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工作貧窮,2006 年相對於 1999 年的工作者較容易落入工作貧窮。在中區樣本 下,以居住在城鎮相對上較容易落於工作貧窮 2002 年相對於 1999 年的工作者較 容易落入工作貧窮。在南區樣本下,六十五歲人口數愈多的家庭,該家庭的經濟 戶長落入工作貧窮的機會愈高,以居住在都市相對上較容易落於工作貧窮,2002 年相對於 1999 年的工作者較容易落入工作貧窮。

本研究透過文獻整理、實證模型分析探討臺灣工作貧窮發生的各種因素,以 女性、低教育程度、未婚、單人家庭、農林漁牧礦業相對上較可能會落入工作貧 窮高風險群,而在所有區域中,全體樣本以都市的工作者相對上較容易落入工作 貧窮,而北區的鄉村工作者、中區的城鎮工作者、南區的都市工作者相對上較容 易落入工作貧窮,但工作貧窮率卻以中區的工作者位居最高,期望政府能協助其 脫離貧窮,以改善臺灣地區人民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情況,讓所得分配更加平 均。針對貧窮的工作家庭,政府可以參考美國在 1975 年實施的「勞動所得稅額 扣抵制度」(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EITC),利用稅額抵減和補助方式,對工作 的低所得家庭提供補助,幫助他們脫離貧窮。而 EITC 的設計包括二個階段,前 段稱為「租稅抵減遞增」階段,在某一所得水準之前,申請者每增加 1 元薪資所 得,政府便相對給予固定比率的補助款,以鼓勵其努力工作就業;後段則稱為「租 稅抵減遞減」階段,申請者所得超過該一水準後,每增加 1 元薪資所得,其享受 的租稅抵減金額便逐漸降低,直至零為止,俾減少對其工作誘因的負面衝擊 (曾 巨威,2010)。傳統上對貧窮家庭的補助制度,常常因為低所得工作者每多賺取 一元,而政府便相對少補助一元,此反而是對其課徵百分之百的稅,產生反誘因 效果,更長失業現象。相對於 EITC 只補助有工作之低所得家庭,不僅能改善貧 困者的工作誘因,亦可鼓勵低所得工作者脫離貧窮。據此,冀望此研究結果能使 政府進一步了解工作貧窮者的特質,除了照顧非勞動市場的貧窮者外,亦應制定 一套類似 EITC 的社會福利制度,照顧這些身處勞動市場的貧窮者,協助工作貧 窮者脫離貧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7 -

參考文獻

一、政府部分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0)。

內政部統計處 (2008、2009),調查統計摘要。

行政院主計處 (2005、2006、2009),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10),經濟小辭典。

二、中文部分

王永慈 (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

95,72-84。

王永慈 (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臺大社工學刊》,

10,1-54。

王明仁、魏季李 (2009),「對現代貧窮家庭服務的省思—從家扶基金會的扶助 經驗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24,101-17。

吳佩瑩 (2005),《新貧問題與社會救助政策的改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 學系碩士論文。

李健鴻 (2008),「脫貧或長貧:『勞動所得租稅補貼制度』真的能幫助工作貧 窮者脫貧?」,台灣新社會智庫,檢索日期:100 年 1 月 22 日。網址:

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37&I temid=123。

李健鴻 (2010),「臺灣新貧階級的形成與因應對策」,《新社會政策》雙月刊 第 10 期,16-20。

周麗芳、王正 (2003),「貧窮線的界定與社會福利政策相關措施之研究」,內 政部研究委託報告。

張國偉 (2009),「十年來台灣貧窮趨勢分析—以 1994、2001、2004 年低收入戶 調查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4,28-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郭奕伶 (2003),「對貧窮的恐懼就像癌症…」,《商業周刊》,第 801 期,21-24。

曾巨威 (2010),「社會福利 VS.負所得稅」,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黃惠泠 (2006),《誰是下一個工作貧窮者?—臺灣勞動結構變遷與工作貧窮現 象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蕭智中 (2003),《臺灣勞動結構內工作貧窮之現象與變遷:1979 至 2001》,國 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 (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中低收入戶標 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62-71。

薛承泰 (2000),「台灣單親戶及貧窮之趨勢分析」,《臺大社工學刊》,2,151-89。

薛承泰 (2005),「台灣的低收入戶與脫貧政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薛承泰 (2007),「美國貧窮線簡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羅婉云 (2007),《臺灣工作貧窮現象之實證分析》,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 士論文。

三、英文部分

Burtless, Gary (1995),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Welfare Recipients,” in Demetra Smith Nightingale and Robert H. Haveman (ed.), The Work Alternative: Welfare Reform and the Realities of the Job Market, 71-106, Washington, D. C.: Urban Institute Press.

Cooke, G. and Lawton K. (2008),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out of poverty: A study of the low-paid and the‘working poor’, London: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raypo, Charles (1994), Working Poor in America: Climbing the Down Escalator, South Bend, Ind.: United Way of St. Joseph Co..

Danziger, Sheldon and Peter Gottschalk (1986), “Work, Poverty, and the Working Poor: A Multifaceted Problem,” Monthly Labor Review, 109(9), 17-21.

Peña-Casas, Ramón and Mia Latta (2010), Working Poor in the Europe,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9 -

Fortin, Myriam and Dominique Fleury (2004), “A Profile of the Working Poor in Canada,” CERF Conference on Low Income, (Retrieved Oct. 18, 2004), 10-13.

García-Espejo and Ibáñez M., Working poor and low salaries in Spain: An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and household factors related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poverty, Draft, University of Oviedo, Spain, 2006.

Iwai, Hiroshi and Masatoshi Murakami (2007), “Estimation of working poor and disparity by types of employment in Japan: Analysis of employment status survey’s microdata,” Economic Review, Shizuoka University, 11(4), 463-501.

Kim, Marlene (1998), “The Working Poor: Lousy Jobs or Lazy Worker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32, 65-78. (March)

Komamura, Kohei (2008), “The Working Poor, Borderline Poor, and Developments in Public Assistance Reform,” Japan Labor Review, 5(4), 67-94.

Kornberger, Rhonda, Janet E. Fast, and Deanna L. Williamson (2001), “Welfare or Work: Which is Better for Canadian Children?” Canadian Public Policy - Analyse de Politiques, 27(4), 407-421. (December)

Levitan, Sar A., Frank Gallo, and Isaac Shapiro (1993), Working But Poor: America's Contradic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urray, Charles (1987), “In Search of the Working Poor,” The Public Interest, 89, 3-19. (Fall)

RENGO-RIALS (2006), The path to a fair and sound economy and society: A report on economic conditions, fiscal 2006-07, Tokyo: Daiichi shorin.

Ruggles, P. (1990), Drawing the line :alternative poverty measur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 Urban Institute Press.

Schiller, Bradley (1994), “Who are the Working Poor?,” The Public Interest, 115, 61-71. (Spring)

Schwarz, John E. and Thomas J. Volgy (1992), The Forgotten Americans: Thirty Million Working Poor in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Sharif, Mohammed (1993), “Working Poor Unemployment and Wage Rigidity Evidence of Economic Distress,” KYKLOS, 46(1), 47-6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