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根據第四章之研究結果與討論,所得結論分述如下:

壹、「概念詮釋結構模式」能提供有用的訊息並且具有認知診斷之重要意義 透過 CAISM 分析,呈現每位受試者之知識結構(包含概念精熟度、概念之 階層、概念聯結關係),受試者可根據概念結構圖,瞭解自己學習時的認知、

概念聯結情形,依此作為改進學習的依據。

教學者可藉由受試者之個別化概念結構圖,清楚地了解受試者各概念的精 熟度,概念之聯結情形,針對該受試者概念不足處,進行補救教學,澄清受試 者之錯誤與迷失概念。參照專家(全對之受試者)之概念結構圖,進行精熟度不 足的先備概念能力之強化與再精熟。

教學者可將「概念詮釋結構模式」、「模糊集群分析」應用於單元教學初步 完成時,進行施測與分群,根據概念精熟度分群結果,將高精熟群學生分配至 各組擔任助手,協助教師進行補救教學,因同組成員之概念精熟程度相似,因 此可進行先備概念精熟度之補足,由階層結構圖提供之訊息,依序補足需精熟 的概念,逐步完成單元概念之學習。

因此「概念詮釋結構模式」具有認知診斷的重要意義,能提供具體有用的 訊息,可在教學實務上提供教學者判斷的依據。

63

貳、三集群選出的六位受試者在概念結構圖上有其特徵 由觀察各群中兩位受試者的概念結構圖結果發現:

(一)在概念精熟度方面,A 群兩人精熟度介於.36~.53 之間;B 群兩人精熟度介 於.46~.57 之間;C 群兩人則介於.52~.61 之間。

(二)在概念聯結方面,A 群兩人的概念結構主要以概念 1「能由命題中用 x 、y 等符號列出生活中的變量,並列成算式」與概念 4「能由具體情境中列出 二元一次方程式,並理解其解的意義」兩概念與其他概念聯結;B 群兩人 的概念結構主要以概念 4「能由具體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並理解 其解的意義」與其他概念聯結;C 群兩人的概念結構主要以概念 8「能熟練 使用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與概念 3「能熟練符號的代數操作」

兩概念與其他概念聯結。

(三)概念 3「能熟練符號的代數操作」與概念 8「能熟練使用消去法解二元一次 聯立方程式」之精熟度表現由 A 群兩人至 C 群兩人(A→B→C)逐漸遞增。

1.概念 8「能熟練使用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由原本 A 群兩人最不 精熟、最不易達成的概念,轉變成 B 群兩人位於第二階層的概念,不再是 最難達成之概念,精熟度值由.36 增加至.53,再變成 C 群兩人中其他概念 之先備條件,位於第一階層,成為最容易達成之概念,精熟度值增加至.61。

2.概念 3「能熟練符號的代數操作」也由 A 群兩人中位於第三階層、不精熟 的概念,轉變成 B 群兩人中位於第二階層之概念,同時精熟度值由.40~.43 提高至.50~.53,在 C 群兩人中位於第二或第一階層,精熟度值增至.59。

(四)A 群兩人(低精熟群)的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概念階層為四層,最精熟的概 念為概念 1「能由命題中用 x 、y 等符號列出生活中的變量,並列成算式」

精熟度值.52,其次為概念 4「能由具體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並理 解其解的意義」精熟度值.49~.53 與概念 2「能嘗試以代入法或枚舉法求解,

並檢驗解的合理性」精熟度值.49~.51,最不精熟的概念為概念 8「能熟練 使用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精熟度值.36,其次為概念 3「能熟練

64

符號的代數操作」精熟度值.40~.43。

(五)C 群兩人(高精熟群)的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概念階層為三層或二層,最精熟 的概念為概念 8「能熟練使用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精熟度值.61,

其次為概念 3「能熟練符號的代數操作」精熟度值.59 與概念 2「能嘗試以 代入法或枚舉法求解,並檢驗解的合理性」精熟度值.57~.59,最不精熟的 概念為概念 6「能由具體情境中列出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並能理解其解 的意義」精熟度值.53 與概念 7「能在直角座標平面上認識二元一次聯立方 程式的解」精熟度值.52~.54。

參、受試者分布情形以 A、C 群居多

分析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概念結果人數統計,發現受試者的分布稍微偏向 A 群(34.58%)與 C 群(35.42%),亦即約 70%的受試者分布於 A 群或 C 群,A 群 與 C 群的受試者稍居多數。

即使如此,仍有 30%的受試者分布於 B 群(中精熟群)。本實證研究,在單 元課程「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學習結束後,即使經過數個月時間,仍有超過 1/3 的受試者屬於高精熟群,顯示高精熟群學生已具備該單元的基礎能力,而 且具有教育部所期望學生能具備帶著走的能力。

肆、各集群的概念聯結關係,可提供教學者作參考

分析各集群受試者於概念結構圖之精熟度與概念聯結、指向關係,可發現 同一集群之受試者,其概念結構圖有部分共同之特徵,針對其特徵,教學者可 進行分群補救教學、加強概念精熟度、教學順序之調整、課程內容之加深加廣 等適度之運用。

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