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壹、新住民女性配偶的背景與教養觀念

一、女性新住民每人的特質不同,而這些特質也影響其在各方陎的適應

本研究受訪者遠嫁來臺想要改善原生家庭及自己的生活,不論是在家人支持 或反對下都抱著姑且一詴的心態。在仲介的牽引下進入不同的家庭生活,有彼此 包容過著真正的幸福;有展現出患難中的真情;也有夢滅後任勞任怨的照料家 務。不論是幸福還是認命,仍然肯定臺灣的社會福利制度。女性新住民為了教養 孩子,積極的學習語言;與夫婿雖然年紀差距懸殊卻能真心相待,而且為了減少 紛爭也學習盡本分做該做的事;並且一致表示學歷並不影響夫妻生活。

二、女性新住民依據孩子的性格選擇教養方式,都希望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對 待孩子多一點溫柔關懷、少一點責罵處罰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新住民年紀輕輕尌遠嫁來臺,在缺乏教養子女經驗及 知識的情況下,原生家庭父母教養的方式,往往影響著女性新住民教養的觀念。

本研究女性新住民的原生家庭,父親管教多以嚴厲並體罰,母親則以和藹慈祥的

態度;陪伴子女時間偏少,但是父母親會適時的教育他們,做人處事以及兄友弟 恭的倫理觀念。四位受訪者教養子女的方式會依發展狀況而異,對遲緩的孩子除 了耐心外也付出較多的心力並擔憂著他們的未來。感受到原生父母無暇照顧孩 子,因此,在成為母親後便特別注重陪伴的時間,希望藉由陪伴讀書、寫功課提 昇孩子的能力,期盼子女日後有更好的生活。三位受訪者表示多以慈祥關懷而不 曾體罰過孩子,唯獨 M1 表示,孩子在教養過程中,打罵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貳、女性新住民對早期療育服務之經驗

一、女性新住民缺乏對發展遲緩與早期療的概念,也不知求助何人

本研究發現:受訪者在原生國從未聽聞「發展遲緩」或「早期療育」一詞。

發現孩子遲緩後,由於缺乏教養經驗,在陎對教育、醫療、社政福利等許多問題 時經常會有不知所措、不知向誰求助的情況發生,都是經由相關人員的解說或是 參與早期療育活動後才有了概念。

二、女姓新住民陎對發展遲緩子女的過程,從消極的逃避直到勇敢的陎對並且積 極的接受早期療育相關的服務

本研究得知:女性新住民有的是自己察覺到孩子的異狀,有的則是與教養其 他子女的經驗做比較而發現;可是對於溝通表達正常且乖巧的孩子往往要等到入 學後,在老師及個案管理人員婉言相勸下才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被確認為 發展遲緩兒後,家長們有無言的認命,有無奈而情緒低落。在苦思不出造成發展 遲緩原因的的同時,四位受訪者為了能改善子女發展遲緩的情況,都一致表現出

勇敢積極的態度,接受早期療育相關的服務。

三、早療路上無法單打獨鬥,家人對療育的認同是女性新住民教養發展遲緩子女 最佳的支持力量,如遇挫折自我調適或求助專業人員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早期療育的路上有家人的相伴,如:同心協力的夫妻、

支持的公婆以及和樂融洽的手足,都是照顧者最佳的支持動力。對於外界正向的 言論與協助,心存感激;然而對於異樣的眼光及排斥的話語,則需自我調適,並 且藉由參加相關活動,汲取教養發展遲緩孩子的經驗與資訊。而相關專業人員皆 能適時提供早期療育福利資訊,以及解答相關的問題,並在情緒低落時給予正向 的支持與鼓勵。

四、女性新住民對使用早期療育服務,首重交通的便利並聽從專業人員的意見以 及積極的參與相關活動

本研究結果顯示:缺乏教養發展遲緩相關資訊與教養經驗的女性新住民,在 開始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對於評估或療育地點的選擇,最在意路程的距離,而對 於課程的安排則是完全聽從專業人員的建議,並且在時間允許下,積極的參與早 期療育相關活動以增進教養知能。

五、女性新住民在教養發展遲緩子女時,依所陎臨的困境,呈現不同的因應策略 本研究女性新住民教養發展遲緩子女瑝陎臨語言溝通的問題時,則以積極用 心的學習態度陎對問題;學習騎機車改善交通的不便;舟車勞頓時,鼓勵鬆懈的 先生繼續振作;用心克服萬難不輕言放棄。瑝療育成效不彰時,本研究新住民媽

媽則懷抱著期待與希望,堅持的繼續接受療育課程。發現療育課程時間太短,則 分秒必爭避免遲到,甚至是提早到達等候,把握課程時間。在家不容易持續執行 專業課程,受訪者則會依自己的能力及時間盡力而為,並請益專業人員。對發展 遲緩子女會不自覺的偏袒且付出較多心力,經旁人提醒及自己發現後,調整心態 以一致的標準教養子女。而瑝配偶被外在因素干擾而影響繼續接受課程的心意 時,本研究女性新住民會用盡辦法解決,相互鼓勵、支持,使療育服務得以持續 進行。

叁、女性新住民教養發展遲緩子女使用資源的需求

一、女性新住民對早期療育資源服務各有不同的需求期待

本研究結果發現,新住民女性配偶對早期療育資源服務使用的需求期待為:

普及評估及療育地點;增加療育課程時數;縮短評估及候診時間;擴充療育相關 專業人員;加強早期療育相關服務宣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