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ㄧ、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預計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共計6個月,進行「女性新住民對發 展遲緩子女教養經驗之研究」,期望透過此研究能讓家有遲緩兒女性新住民分享 個人的教養經驗。因此,為了可以獲取研究對象的內心世界,並激發分享個人感 受與想法,又因個人的經驗是深刻體驗而無法以量化問卷調查方式呈現,故研究 者採取質性研究中的「ㄧ對ㄧ深度訪談」來收集研究資料。深度訪談法係指以一 對一運用口語敘述的形式,有目的的訪談過程,研究者透過談話過程,針對特定 研究對象蒐集與研究有關的資料,進一步瞭解研究對象對問題或事件的認知、看 法、感受與意見(潘淑滿,2003)。

本研究基於研究對象的特殊性,訪談時在語言表達及資訊接收上可能需要重 複或解釋性的導引。研究者需視訪談進行狀況針對訪談問題作調整或引導,故採 以「半結構式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又稱為「半標準化的訪 談」(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s)或「引導式的訪談」(guided

interviews)(潘淑滿,2003),作為主要資料蒐集來源。研究者在訪談進行之前,

根據研究問題與目的及相關的文獻資料,並考量研究對象的文化背景以及語言表 達能力等狀況,設計訪談大綱(interview guide)(如附件一),作為訪談指引方 針。研究者在設計訪談大綱之前,藉由帄日工作實際與教師、家長接觸的機會,

溝通中得知新住民家庭普遍性的教養問題及所關心的相關議題並蒐集相關文獻 資料,再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與修正。

研究者希望本研究在開放且彈性的訪談情境之下,使研究對象不受約束的 表達教養發展遲緩子女之經驗,以作為研究資料蒐集之工具。在邀請研究對象參 與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完全的尊重研究對象,約定訪談時間、地點的選擇亦配 合研究對象的方便性,每次訪談約 60-90 分鐘,並徵求研究對象的同意,全程進 行錄音,以確保重要資訊免於流失之風險。研究者將正式訪談日期、時間與地點 整理出如表 3-2:

表3-2 訪談日期、時間、地點

受訪者 日 期 時 間 地 點

M1

第一次 99.12.03 1小時20分鐘 家中客廳 第二次 100.01.20 40分鐘 家中客廳

M2

第一次 99.12.08 1小時20分鐘 家中客廳 第二次 100.01.20 30分鐘 家中客廳

M3

第一次 99.12.14 1小時20分鐘 機車行客廳 第二次 100.01.18 50分鐘 機車行客廳

M4

第一次 99.12.22 1小時10分鐘 家中客廳 第二次 100.01.19 30分鐘 家中客廳

二、資料的分析

本研究資料分析先是針對女性新住民的訪談內容逐一整理成逐字稿,閱讀每 一份訪談的逐字稿,掌握分析重點,逐項編碼並進行分類,然後抽離出有意義的 概念,釐清問題為資料的實質內容建立出架構,以便有系統的呈現研究的結果。

本研究針對女性新住民的訪談內容,研究者採以下列步驟進行資料的分析(簡春 安、鄒帄儀,1998;陳向明,2002;潘淑滿,2003):

(一)訪談錄音轉謄為逐字稿

每次訪談進行時,均經受訪者的同意後全程錄音,並於訪談結束後,以呈現 完整受訪者的口述內容及語氣為原則,將錄音內容轉謄為逐字稿,忠實呈現訪談 內容,以確定訪談稿的真實性。

(二)確認研究目的,依逐字稿資料掌握分析的重點

研究者秉持中立不批判的態度,從資料瑝中尋找意義。本研究以新住民教養 發展遲緩子女的經驗分享為主軸概念(themes),主要分析焦點分別為:1. 女性 新住民的背景與教養觀念;2. 女性新住民對早期療育服務之經驗;3.女性新住 民教養發展遲緩子女使用資源的需求。

(三)資料編碼便於歸檔並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性

為使資料便於歸檔與進行後續分析工作,研究者基於研究倫理將訪談所提相 關的資料以代號編碼,慎防從相關資料讓閱讀本研究者得知研究對象之身分。有 關訪談資料的編碼,以(M19912101)為例,M1為第一位受訪者,後陎七碼數字是 訪談日期99年12月10日第1次,以此類推。

(四)分析歸納主題,引證說明相關理論與文獻,有系統的呈現研究的結果 本研究將每一個研究對象的訪談逐字稿一一整理歸檔,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 檔案,以作為跨研究對象的分析,並有系統的呈現研究的結果。本研究結果的呈 現,引用受訪者的語言來作為教養經驗的佐證,並將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及早期 療育與資源服務之理論基礎相對應,找出異同,以作為同為遲緩兒的新住民家長 之依循及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