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壹、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身體組成具有介入成效 貳、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身體組成不具有維持效果 參、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柔軟度具有介入成效 肆、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柔軟度具有維持成效 伍、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肌耐力具有介入成效 陸、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肌耐力具有維持成效 柒、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心肺適能不具有介入成效 捌、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心肺適能不具有維持成效

第二節 建議

以下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供未來研究可採取之相關改變進行建議,

共分為課程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壹、 課程方面

一、 體適能研究搭配飲食控制:體適能研究之主要目標無非是想透過 研究設計來監控研究對象的體適能表現,故若希望研究結果的成效 更加顯著,則建議可搭配飲食控制,讓研究對象從體適能改善運動 過程中,並搭配飲食控制之管理,讓研究對象在體適能的成效尚有 較為顯著的改善。而根據林威秀、郭慧龍(2001)之研究亦指出,如 欲控制智能障礙者的體重,特別是在青春時期應特別注意其熱量攝 取情形及身體活動的狀況,故建議未來可搭配熱量攝取觀念的加 入,讓研究對象能夠了解自己的飲食狀況並加以記錄。

二、 增強系統配合體適能活動:建立學生體能表現的增強系統,增強 替代行為策略對減少智能障礙學生刻板行為的相關影響有:改善同 儕互動 、提昇專注力、增加耐心、穩定情緒、提昇表達意願、提 昇學習技能的類化等(郭勇佐,1997)。可見增強系統有助於協助學 生建立自我管理能力,搭配增強系統的輔助,學生更能夠清楚記住 自己每次的表現,讓自己在每次的活動中,自我督促並提醒自己能 夠盡力而為,展現出自己的最大表現。另也搭配社會性增強的效果 讓受測對象透過同儕互相影響,彼此激勵的過程中,產生效果的進 步。另依據郭勇佐之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皆肯定增強替代行為的成 效,認為學生因表現替代行為而減少刻板行為,增進教學成效(郭 勇佐,1997),亦期待透過增強系統的建立,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 努力是有成效的,除增強自信心外,也協助學生建立自我概念。

三、 調整課程活動安排方式:本研究是採每周兩節課的方式來進行,

但發現結果不如預期,學生進食的速度比每周的體適能活動消耗的 體能還要快速,因此建議未來的體適能研究進行,可改採每周每天 半小時亦可搭配家庭作業的安排,與家長合作讓研究對象可以在課 餘時間也能進行跳繩活動,期待每天都能夠消耗一點體能,強健其 身體組成之表現。智能障礙者在進入職場後所從事的工作以勞動性 工作居多,所以可以利用在校期間,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經由規 律的運動及自我能力提升,就能使智能障礙者保持良好的體適能狀 態和樂觀進取的心,在從事勞動性工作時,能夠受到主管的肯定,

藉此增進與他人良好的互動,因而得以確保工作穩定及人際關係之 改善(陳秀梅,2010;David & Kitrina,2010)。

四、 研究者具備正向思考特質:針對智能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的過程 中,因學生之特質對同一事件易失去興趣與專注力,故為期 2-3 個

不善於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失敗,而形成一種退縮的心理反 應,從而減少了學習動力(蔡阿鶴,1997)。而此時若研究者跟著學 生一起負向思考,則容易導致師生間的衝突以及對立,因此,研究 者必須具備正向思考的特質,以便在學生情緒低落時,鼓舞學生,

給其適時的激勵與增強,以便研究過程順利進行。

貳、 未來研究方面︰

一、 增加研究對象人數並平衡性別比例︰本研究對象為高職綜合職 能科學生,共 8 名學生參加,其中 5 男 3 女,男女性比例明顯有落 差,以男性為主,且研究對象較少,無法推論至智能障礙之群體,

故在未來研究中,建議可以蒐集較多之樣本,並平衡男女比例,以 便研究結果推論之可行性。

二、 研究變項之改變︰本研究以跳繩運動為介入變項,探討高職綜合 職能科學生健康體適能之成效,未來研究者亦可採不同之運動項目 進行課程介入,如︰球類運動…等,而探討的內容也可加深加廣,

利用適應體育活動,身心障礙學生不僅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 的體適能,也能在師生互動中,改善人際關係,為身心障礙學生將 來融入社會謀生或自力更生鋪路(闕月清,2004),因此未來所能結 合職場實習或就業部分,藉以探討研究對象健康體適能之改變與其 職場表現之關係,也許有助於智能障礙學生在職場就業之順利。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分

王文君(2003):飛盤遊戲課程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體適能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王政賢、黃武雄、蔡葉榮(2011):雙腳位置對坐到站動作影響之探討。國 北教大體育,5,P79–86。

中華文化天地網站。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turechinese/vod07html/vod07_19.ht m。

石井藤吉郎(1990):跳繩教室。臺北市:聯廣出版社。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林曼蕙(1996):從體育教學的觀點談:障礙學生之心理特質與生理特徵。

特殊體育教師研習會報告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P89-95。

林威秀、郭慧龍(2001):高職階段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及影響身 體組成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兩個個案的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2,

P145-178。

吳英華(2005):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與適應體育教學現況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君瑋(2011):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自我概念、障礙覺察與相關因素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詠慈(2008):體適能訓練計畫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及 職業功能性體能表現之成效-以台北市立啟智學校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李鳳珠(2011):四十週跳繩運動介入對國小學童身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仁政(2004):慢跑訓練方案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及人際關 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林素華(2004):身體活動訓練課程對智能障礙學齡兒童之健康體適

能及相關表現成效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 北市。

林維靖(2007):集中式與分散式中強度跑走訓練對肥胖中度智能障 礙高職生身體組成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市。

邱文成(2010):體適能緣起及概念發展趨勢。載於林瑞興(主編):

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 280-289) 。屏 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邱進興(2007):合作學習策略對唐氏症與智能障礙學生動作技能及 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正常(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臺北:師大體研中心。

侯堂盛(2008):球類運動對智障者健康體適能與運動體能之影響。

載於周靈山(主編):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 專刊(頁 167-179)。嘉義縣:吳鳳技術學院。

胡庭甄(2012):樂趣化體育教學方案對增進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健康 體適能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紀嘉琪(2011):跳繩運動介入體育課對國中學生體適能的影響(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姚翕雅(2012):路跑活動訓練對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自我 概念及職業體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桃園縣。

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教育部(2000):特殊教育學校高中職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4):民俗體育--跳繩。教育部體育教學媒體系列。

教育部(2008):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 要。

高芳瑜(2008):適應體育教學對提升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靜純(2005):智能障礙學生體能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翁美玲(2010):跳繩與慢跑運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影響之比 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怡君(2009):步行運動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心肺耐力及步行表現 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美吟(2013):跳繩運動對國小學童體適能與身心健康狀態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陳秀梅(2010):跳繩課程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之個 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張榮、周俊良(2012):身心障礙者之體適能訓練。特殊教育季刊,

123,1-8。

莊燿洲(2002):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訓練對智能障礙者體適能及職 業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郭勇佐(1997):增強替代行為改善及重度智能障礙者刻板行為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佑宇、 林金定(2008):智能障礙者健康體能活動:促進與阻礙。

身心障礙研究,6(4),273-285。

張敏芳、葉美鳳(2012):體適能教育模式應用於跳繩課程對國中智 能障礙學生之學習成效。載於周靈山(主編):國際體育運動與 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頁 833-846) 。嘉義縣:吳鳳技術學院。

張銘仁(2012):跳繩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

張銘仁(2012):跳繩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