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成效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成效之研究"

Copied!
9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 學生健康體適能成效之研究 Effect of Rope Skipping on Physical Fitness for Student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佘永吉 博士 研究生:陳怡均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一月.

(2) 致 謝 研究所的求學階段,總算走到最後一哩路了,回想當初選擇師大, 儘管讓自己多花了一點時間才能完成研究所的課業,但也總算沒有辜負 自己了。在師大的求學階段,有大師們的引導與督促,使自己在特教領 域往更精進的一步去探索,謝謝系上教授們的指導。同時也感謝北家同 事們的支持與協助,還有參與研究孩子們,那段期間,我們一起面對了 許多的歡笑與淚水,幸好還是走過來了,謝謝你們。 完成一本論文,需要多少的努力與精神,我想是每個研究生都能夠 深深體會的,而自己在這其中,受過許多人的幫助,在得到這論文成果 的過程中,也歷經了許多的失去。謝謝宛霖、敏郁、姊姊,在論計口試 的時候給了我許多的支持與勇氣;謝謝在我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幫忙我 搬運過大機器的朋友們,在最後的口試中,謝謝詠欣、心瑜學妹以及姊 姊一家人的陪伴,你們存在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人,你們的出現, 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勇氣,讓我能勇敢的繼續下去。 身旁的親友們,謝謝大學同學美嫻,在論計口試前,失去至親時, 協助我完成論文計畫的相關事宜,讓我在延期的口試中,能夠順利地將 書面資料整理完備;謝謝我的親友們,當我如火如荼準備 final 的期間, 卻又再度失去生活重心,迷失自我的同時,鼓勵我,協助我建立自信心, 論文資料才得以順利完成! 謝謝指導教授,佘老師對我的包容與等待,因為自己的因素,在論 計跟 final 中間相隔了許久,而老師擔心給我太多的壓力也從不催促我任 何的進度,讓我能夠在工作、生活與學業之間,做適性的安排與調整。 同時也感謝兩位口委老師,在兩場口試中,給了我中肯的建議與指導, 讓研究生的論文之路,有了一盞明燈,指引著我朝最後的目標邁進!. 怡均 謹記 中華民國 105 年 02 月于 家中 I.

(3)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 能成效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 體適能成效之研究。研究採實驗設計檢測前後測及一年後之維持效果, 研究對象為 8 名高二階段學生(年齡約 16-17 歲)。自變項為跳繩運動教 學,依變項為健康體適能之表現(包含身體組成、柔軟度、肌耐力、心肺 耐力),實驗介入期共 12 週,每週兩次,每次 50 分鐘之介入。本研究以 教育部 101 年臺灣中小學學生體適能常模進行對照,並以相依樣本 T 檢 定及無母數相依樣本檢定方式進行資料之分析,藉以了解 8 為研究對象 在跳繩運動介入後,其健康體適能的立即與維持效果,而本研究之結果 如下:. 一、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的介入成效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之健康體適能具有介入 成效,其中以身體組成、柔軟度、肌耐力具有顯著效果(p<.05);心 肺耐力上則無達顯著。 二、 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的維持成效 於介入後一年再度進行健康體適能之檢測,發現跳繩運動對高職綜 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之健康體適能具有維持成效,其中以柔軟 度、肌耐力具有顯著效果;身體組成及心肺耐力上則無達顯著。. 關鍵詞:跳繩運動、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實驗設計 I.

(4) Effect of Rope Skipping on Physical Fitness for Student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Yi-Jyun Ch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rope skipping on physical fitness for student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is research,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dopted to examine the physical fitnes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and the maintenance effect after a year. Eight 16-to-17-years-old senior high school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rope skipp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test result including body composition, flexibility, muscular strength and muscular endurance, and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The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he 50 minutes rope skipping training, twice a week, for 12week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vention and maintenance effect of these test subjects’physical fitnes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rope skipp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norm of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ublish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2 is adopted as the reference for. II.

(5) the test result comparison.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nonparametric dependent sample test to examine the effects. The following i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1. Intervention effect The effect of the rope skipping was positive and obvious to the test subjects. The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dependent sample t-test in“body compose, flexibility, muscular srength and muscular endurance”reach significant level(*p<.05), but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is not significant. 2. Maintenance effect The effect of the rope skipping could provide effective maintenance effect in physical fitness to student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in items of “flexibility, muscular strength and muscular endurance”(p<.05) , but body compose and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are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rope skipping,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experimental design. III.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體適能發展與定義之說明…………………………………..7 第二節 跳繩運動及其相關研究說明………………………………11 第三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表現之特質…………………………15 第四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探討………………………………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2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2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規劃………………………………………………26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29. 第一節 體適能整體表現……………………………………………29 第二節 身體質量指數表現分析……………………………………30 第三節 柔軟度表現分析……………………………………………33 第四節 肌耐力表現分析……………………………………………36 第五節 心肺耐力表現分析…………………………………………39 第六節 研究對象參與課程之紀錄…………………………………42 第七節 綜合討論……………………………………………………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47. 第一節 結論…………………………………………………………47 第二節 建議…………………………………………………………47 IV.

(7) 參考文獻……………………………………………………………………51 中文部分………………………………………………………………51 英文部分………………………………………………………………55. V.

(8) 附錄 附錄 1 家長(監護人)同意書……………………………………………….57 附錄 2 跳繩活動教學設計…………………………………………………58 附錄 3 學生課程參與回饋表………………………………………………82 附錄 4 健康體適能檢測紀錄表…………………………………………….83. VI.

(9) 表次 表 2-1-1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之比較…………………………………8 表 2-1-2 體適能定義發展表…………………………………………………9 表 2-2-1 跳繩運動介入之相關研究……………………………………… ..14 表 2-4-1 高中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相關研究…………………..18 表 2-4-2 國中小階段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相關研究…………………..19 表 3-1-1 教學活動課程時間規畫表………………………………………..21 表 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23 表 3-4-1 研究檢測與進行之規劃流程表…………………………………..27 表 3-5-1 資料蒐集對照表…………………………………………………..28 表 4-1-1 研究對象體適能表現總紀錄表…………………………………..29 表 4-1-2 研究對象體適能表現總紀錄表…………………………………..30 表 4-2-1 男生 BMI 表現紀錄表……………………………………………..30 表 4-2-2 女生 BMI 表現紀錄表…………………………………………….31 表 4-2-3BMI 常態檢定表…………………………………………………..31 表 4-2-4BMI 成對樣本檢定表……………………………………………..32 表 4-3-1 男生坐姿體前彎表現紀錄表……………………………………..33 表 4-3-2 女生坐姿體前彎表現紀錄表……………………………………..34 表 4-3-3 坐姿體前彎常態檢定表………………………………………… .34 表 4-3-4 坐姿體前彎成對樣本檢定表…………………………………… .35 表 4-4-1 男生坐到站表現紀錄表…………………………………………..36 表 4-4-2 女生坐到站表現紀錄表…………………………………………..36 表 4-4-3 坐到站常態檢定表………………………………………………..37 表 4-4-4 坐到站成對樣本檢定表…………………………………………..37 表 4-5-1 男生心肺耐力表現紀錄表………………………………………..39 表 4-5-2 女生心肺耐力表現紀錄表………………………………………..40 表 4-5-3 女生跑奏測驗常態檢定表………………………………………..41 表 4-5-4 男生跑奏測驗常態檢定表………………………………………..41 VII.

(10)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22 圖 3-3-1 身體組成分析儀…………………………………………………24 圖 3-3-2 箭頭型坐姿體前彎測定器………………………………………25 圖 3-4-1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表現 之研究圖…………………………………………………………………...25.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科技發展日異月新,人手一機的低頭現象逐漸普遍於校園環境中, 而下課十分鐘的休息時間,漸漸的也變成學生化身為低頭族的最佳時 刻,此現象不僅對眼睛的發展造成直接的傷害,更易在日積月累的情況 下,影響學生體能發展的機會。根據目前現行之課程綱要,高中職學生 每星期為兩節體育課,此現況與教育部自 1996 年所推動之「體適能 333 計畫」至 2007 年所提倡之「快活計畫 210」所建議每位學生身體活動每 天至少累積達 30 分鐘,且每周累積至少 210 分鐘(程瑞福,2007)之原則 是背道而馳且相去甚遠的,再加上學生於下課期間,大多待在教室當低 頭族,更是大幅降低了培養健康體適能的機會。 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為自己的未來設定規劃性的目標,並且透 過各種管道與努力去達成,因此,在任何工作與學習的大前提之下,最 重要的還是必須具備健康的體能狀態,而根據學者 Greenberg(1997)認為 全人健康應包括身體、心理、社會與精神適能等四個層面的健康,其要 素與涵義分述如下:一、身體適能:身體的適應能力,好的身體適能表 示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組織等皆能有效發揮其機能;二、心理適能: 不斷學習與成長的能力,於生活與經歷中增進心理健康;三、社會適能: 人與人或人與社會的互動中有讓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四、精神適能:人 們共有的ㄧ種信念,它會因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目的或追尋真理過程的不 同而有差別。 而根據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之說明,其提及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活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 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 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 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在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人類身體活動的 機會越來越少,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與食物製做越趨精致,營養不見得 1.

(12) 提升,但在熱量的攝取方面卻越趨增加。而工作與生活壓力相對增加, 能進行休閒活動的時間也相對的被壓迫而減少,但隨著國人對健康的觀 念越趨重視,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從此 定義中,亦可瞭解健康體能狀態,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是有益處的,體適 能對學生的重要性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壹、 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生活或讀書:學生平常讀書、上課 的精神專注程度和效率,皆與體適能有關,尤其是有氧(心肺)適 能,一般而言,有氧適能較好的人,腦部獲取氧的能力較佳,看書 的特久性和注意力也會佳。 貳、 促進健康和發育,體適能較好的人,健康狀況較佳,比較不會生病。 擁有良好體適能,身體運動能力亦會較好。身體活動能力較強或較 多,對學生身心的成長或發展都有正面的幫助。 參、 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身體、心理、情緒、智力、精神、社交 等狀況皆相互影響,有健康的身體或良好的體適能,對其他各方面 的發展皆有直接或間接的正面影響。目前教育趨勢強調全面的居均 衡發展,對於正在發育中的學童,更不能忽略體適能的重要性。 肆、 提供歡樂活潑的生活方式:教育要讓學童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學 習和體驗互助合作、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等寶貴的經驗,從運動和 活動中享受歡樂、活潑、有生機的生活方式,進而提升體適能。 伍、 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學生時期對於飲食、生活作息、 注意環境衛生和壓力處理行為習慣,能有良好的認知、經驗和態 度,對於將來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深遠的影響。 相對於一般學生之體能表現,身心障礙學生受限於先天上的身心理 缺陷,在體能表現上與一般學生有所差異,根據相關文獻所提及智能障 礙者體能的普遍性缺陷包括了,智能障礙生本身有動作遲緩及長期性學 習困擾,整個身體動作協調,諸如歩行、走路、跳躍動作的全身性大肌 肉活動均不佳(Davis & van Emmerik, 1995),此外,智能障礙生的知動能 力發展也較一般生遲緩,再加上學習能力低弱,注意力常不集中,害怕 2.

(13) 失敗,不敢挑戰新的事物等心理狀況,導致智能障礙生無法融入同儕生 活(侯堂盛,2008) ,之前研究也顯示智能障礙者與其主要照顧者鮮少有 保持規律運動之習慣與觀念 (McGuire, Daly, & Smyth, 2007)。因此若能 透過體能活動模式,以正規訓練,逐步強化身體機能,將簡單的運動變 成智能障礙者的生活習慣,非但能對其健康有正向的幫助,增進其肢體 協調性,另一方面更可間接鼓勵其社會化,使之更有自信與社會、環境 接觸,進而達到生理與心理皆健全的狀態(張佑宇、陳金定,2008)。 因研究者任教於高職綜合職能科,雖綜職科學生大多以輕度障礙為 主,但自研究者本身的教學經驗中,有感綜合職能科學生的體能狀況無 法使其負荷操作性課程的要求,如:食物製備課、餐飲實務課、烘焙課、 職場實習課程…等,進而導致學生影響自己的課程參與之出席率以及課 堂表現,殊為可惜。再加上,綜合職能科學生在畢業後主要以就業為導 向,大部份的學生都必須進入職場工作,而且,智能障礙者在進入職場 後所從事的工作以勞動性工作居多,所以可以利用在校期間,養成規律 運動及自我能力提升,就能使智能障礙者保持良好的體適能狀態和樂觀 進取的心,在從事勞動性工作時,能夠受到主管的肯定,藉此增進與他 人良好的互動,因而得以確保工作的穩定及人際關係的改善(陳秀梅, 2010;David&Kitrina,2010)因此,若能夠在校時期就建立良好的體能狀 況,甚至是養成體能運動的習慣,相信能夠增進綜合職能科學生現在及 未來有更佳的發展。故期待利用此研究機會,為綜合職能科學生設計體 適能相關訓練課程,協助其建立良好之體能狀況,以提升學生全面性的 表現。. 3.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為,改善綜合職能科學生的體適能之表現,而根據體適 能之內容可分為以下︰ 壹、 探討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介入成 效 貳、 探討跳繩運動對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維持成 效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壹、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成效 為何? 一、 跳繩運動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身體組成之介入成效 為何? 二、 跳繩運動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柔軟度之介入成效為 何? 三、 跳繩運動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肌力、肌耐力之介入 成效為何? 四、 跳繩運動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心肺適能之介入成效 為何? 貳、 跳繩運動介入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 維持成效為何? 一、 跳繩運動介入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身體組成之維持 成效為何? 二、 跳繩運動介入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柔軟度之維持成 效為何? 三、 跳繩運動介入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肌力、肌耐力之 維持成效為何? 四、 跳繩運動介入對改善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心肺適能之維持 成效為何? 4.

(1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壹、 體適能:依據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3),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 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亦指能勝任一般日常生活的工 作,足以應付突發、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方進隆,1997)。健康體 適能包括︰身體組成(BMI)、心肺適能、肌肉適能和柔軟度等要素。 本研究僅針對健康體適能部份,即指身體組成、心肺耐力、肌耐力、 柔軟度等四個項目。 貳、 身體組成:指人類的身體中所包含的水、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 其具有一定的比率,身體水分藉細胞分為內細胞水及外細胞水,其 中有一定的比率,控制和維持有一定的範圍限制,蛋白質連同水組 成肌肉分布在全身包含器官,身體瘦肉是指非脂肪成份蛋白質、身 體水分和礦物質的總數。脂肪是堆積在皮下和腹部,無論如何,脂 肪是生理學上能量所必須的,但若儲存過多確會造成許多疾病產生 的原因。而本研究所指之身體組成,是採用「身體組成分析儀」, 測得個體之身體組成之資料。 參、 心肺耐力:是指個人的肺臟與心臟,從空氣中攜帶氧氣,並將氧氣 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因此心肺適能,可說是個人的心 臟、肺臟、血管、與組織細胞有氧能力的指標。心肺適能較佳,可 以使我們運動持續較久、且不至於很快疲倦,也可以使我們平日工 作時間更久,更有效率(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3)。而本研 究所指之心肺耐力,則採教育部體適能指導手冊中所提及,以 800/1600 公尺跑走測驗所得之表現。 肆、 肌力: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出力量,一般而言是指肌肉在一 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3)。 伍、 肌耐力: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 數(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3)。 陸、 本研究主要以肌耐力之表現作為研究方向之參考,而所指之肌耐 5.

(16) 力,以檢測下肢力量為主,進行方式採由坐到站的方式進行,從坐 姿藉由下肢的伸 展,到直立姿勢的轉換運動,而身體質心將會由 一個穩定位置(座椅)移動到一個較不穩定位置(雙腳)時間(王 政賢 ; 黃武雄 ; 蔡葉榮,2011),以二分鐘為限,視其能完成 之最大表現次數。 柒、 柔軟度:指身體於一關節或多關節內所能自由移動的最大動作範圍 (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3)。本研究所指之柔軟度,以教育 部體適能指導手冊所規範之坐姿肢體前彎之表現為依據。 捌、 跳繩運動:跳繩是一種利用下肢向上跳躍的力量,將身體往空中帶 動的運動,屬於規律性的衝擊性運動。本研究所指之跳繩運動,以 跳繩為主要工具進行,課程內容由簡而難,每週兩節課,並視學生 個別身心需求而調整課程內容之進行。 玖、 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本研究所指之高職綜合職能科學 生,以領有某國立高職學校綜合職能科之學生證及身心障礙手冊或 鑑定輔導委員會所核發之智能障礙鑑定證明,並就讀綜合職能科二 年級學生為主要對象。.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適能發展與定義之說明 體適能指個體對自己身體狀況的表現與操作控制能力的掌握,而因 體適能概念發展的早,故各家學派之學者對體適能狀況之定義與解釋也 略有所差異,而針對體適能概念的認識與瞭解,可透過其緣起與各學者 解釋中,尋得一共識,以下就其緣起、定義及相關研究分述之:. 壹、 體適能的緣起 「體適能」理論源自於西元 1885 年瑞典的體操運動及德國流行的 機械操運動,但這是屬於較為機械性的身體運動(Winnick,2000)。 直到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列強因軍事需要,開始陸續 發展國人的體能狀況,並要求國內青少年加入體適能的相關組織, 以培養健全的體能表現,此狀況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此期間, 多數的體能訓練活動皆被設計用來為軍事訓練的目的。然而在戰爭 後的和平時期,體適能活動之目的逐漸被轉移到提升個體運動能力 與身體健康上。,1956 年成立美國總統青少年體適能審議委員會 (President’s Council on Youth Fitness) ,後來改為美國總統體能促 進審議會(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除了將對象從 青少年擴及到全體國民身上,同時也是體適能名詞首次出現,帶動 了體適能的風潮。. 貳、 體適能的定義 體適能是指身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可是將其視為身體適應生 活、運動與環境(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 其包括一般素質(身體健康狀態)及特定素質(執行某種職業或運動所 需的特定能力)。而體適能可分為健康體適能(hea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與競技體適能(sport-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其中健康體適能 7.

(18) 其目的是促進身體健康、優化非競技活動、享受生活,內容包括: 心肺耐力適能、肌力適能、肌耐力適能、柔軟性適能、身體組成; 而競技體適能則是為尋求較佳的運動表現,主要為運動員追求卓 越、超越巔峰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其內容包括:心肺耐力適能、肌 力適能、肌耐力適能、柔軟性適能、身體組成。而針對智能障礙學 生而言,維持穩定且健康的身體狀態,對其而言才是能協助其建立 健全的生活環境適應能力。而針對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之比較 請參閱表 2-1-1 之整理︰ 表 2-1-1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之比較 (擷取自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林正常,民 86,p.50) 健康體適能. 競技體適能. 心肺耐力適能、肌力適能、肌耐. 敏捷性、協調性、反應時間、速. 力適能、柔軟性適能、身體組成. 度、瞬發力、平衡性. 使用對象. 一般大眾. 專業運動員. 活動屬性. 普遍性. 特殊性. 活動要求. 適度. 嚴格. 使用時間. 終身適用. 特殊需求時(如比賽). 運動成效. 容易. 難度高. 內容要素. 現今社會上蔓延起一股「樂活」的風潮,講究身體環保意識與概 念,除了飲食健康外,擁有健康的體能狀態,能有效提升整體的生活 品質,也能夠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整體成效,此概念也逐漸受到 家長及教育機關單位的重視,於 102 學年度起開始實行的 12 年國民 教育制度中,亦將體適能運動的表現,納入學生升學的排序條件之 一,可見整體社會氛圍逐漸加重對體適能的重視。而在特殊教育新施 行的課程綱要中亦規劃了健康與體育領域,無非是期待加強對身心障 礙學生在體能訓練部份的重視與培養。國內外學者對體適能的定義雖 8.

(19) 不盡相同,也存在著共同的大方向,而研究者就國內外相關單位對其 之定義做簡要整理,請參閱表 2-1-2。 表 2-1-2 體適能定義發展表 學者/單位/出處. 時間. American. 對體適能的定義是:體適能是個人運作的能力,具. Association of Health. 有多樣全面性以及由出生至死不斷擴展的持續性. Physical Education、 1976 Recreation. 定義. and. 特質。其內容包括:柔軟性、敏捷性、靜態肌力、 動態肌力、瞬發有力、速度及耐力等七項。. Dancing(AAHPERD) Amerucan College of Sports. 認為體適能的構成要素,包括:心肺適能、肌肉適 1992. 能、柔軟度和身體組成等四大要素。. Medicine(ACSM) U.S. Department of. 能精力充沛和警覺地完成每天的工作,而且亦不會. Health and Human 1996. 因此而感到過度疲累;還有餘力去享受休閒活動和. Services. 應付突然發生的事情。 體能(physical fitness),係指身體具備某種程度的 能力,足以安全而有效地應付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 受的衝擊和負荷,免於過度疲勞,並有體力享受休. 全民運動處. 閒及娛樂活動的能力。體能依性質和需要的不同, 2010. 可分為健康體能和運動體能;健康體能和運動體能 並非毫無交集,其實,健康體能是運動體能的基 礎,而運動體能是健康體能的延伸,兩者相輔相 成,關係密切。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可視為身體適. 教育部. 2010. 應生活、動態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 等因素)的綜合能力。 9.

(20) 由上所整理的表格可看出,對於體適能概念的發展,已逐漸由早期著 重在生理功能的發揮與重視,轉變為對個體身體活動以其適應環境能 力的表現為主。而此觀念的轉變與重視,對於智能障礙學生而言,更 是一大重要的關鍵因素,因智能障礙學生在身體動作的表現上皆略遜 於一般學生之表現,而若能透過對體適能教育的重視,加強智能障礙 者與其所處之生活環境之互動,進而提升智能障礙學生的體適能表 現,相信對智能障礙學生的全面性發展是有很大的幫助。. 10.

(21) 第二節 跳繩運動及其相關研究說明 跳繩運動是一種老少咸宜的活動,同時根據石井藤吉郎(1990)指 出,跳繩運動具備了以下各項特性: 壹、 任何人都能從事:無論男女老幼均可從事跳繩運動,因為它能夠 適應每個人的體力而且只要準備一副跳繩,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從事 這種運動。 貳、 任何時候都能從事:無論任何季節,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就能輕易 地充分滿足運動需求。 參、 單獨團體兩相宜:不但能單獨按照課程的進度實施,亦可以團體 方式進行。跳繩可以因應各種不同的目的,按課程進度循序漸進的 練習,也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自由選擇練習的項目。 肆、 用具單純費用亦少:一個人實施的時候只要一根繩子就夠了,團 體實施時需要較多的繩子,不過所需費用也比其他運動來得少。 伍、 富於技術性、創造性、引人入勝:雖然從三歲的孩童就可以從事 跳繩的運動,但是也有連跳繩高手終其一生亦無法突破的技術。即 使再怎麼研究,仍有許多尚未發現的技術存在。只要從現在開始研 究,就能創造許多新的技術,產生無窮的趣味。 陸、 最適合作為培養其他運動的基礎體力:所有運動的基礎在於體力 的培養。諸如拳擊、馬拉松、自由車、排球、棒球、羽毛球等等需 要有體力作為基礎的運動,以跳繩培養基礎體力最為適合。. 另外在跳繩運動的成效部份,根據彭炳和(2001)指出,在完成跳繩 運動後,個體能夠促進身心上的健康,以下分述之: 壹、 五分鐘就能滿足運動目的:運動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命泉源,而在 所有的運動項目中,「跳繩」只是用了短短的一條繩子搖動,但其 運動量之大,卻令人難以想像—若是初學跳繩的人,持續三十秒的 跳躍搖繩動作,立刻大感吃不消,如果持續五分鐘以上,就可達到 運動強身的目的了。 11.

(22) 貳、 跳繩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兩手持繩和兩腳跳躍,須手和腳的協 調,才能產生和諧的動作,它使全身所有的肌肉同時運動,對鍛鍊 身體所產生的價值意義非凡。 參、 跳繩是一切運動的基礎:從表面上看起來,跳繩似乎非常簡單, 但事實上卻須具備多種能力,才可以把繩跳好,因為這項運動除了 要一方面用手搖繩外,一方面要用腳巧妙地跳過繩子,而且在手腳 配合外,頭腦反應也要靈敏才行。因此,跳繩不但可以收到瞬間性 的身體機能訓練,經過跳繩訓練後,也可以培養下列幾種有關運動 或修養方面的能力: 一、 肌力:腰、腿、臂等肌力增強。 二、 瞬發力和敏捷性:增加。 三、 持久性:提高心、肺的功能。 四、 集中力:培養專心一致之精神 五、 團結性:團體合作的默契。 肆、 養成優美的姿勢:良好的姿勢是健康美的表徵。一個人若具有良 好的姿勢,則不但外表優美好看,更可促使內臟的機能運作正常。 人類在許多的大小骨骼中,脊椎骨如果彎曲或歪斜,就會造成不良 姿勢而影響健康。又肌肉及韌帶也是促使姿勢優良與否的重要支 柱。假如肌肉和韌帶軟弱疲憊時,就沒有力量保持正確姿勢,而成 為傾斜不正的樣子了。跳躍起來的時候,須用腳尖去跳。因此,人 在跳躍時,全身自然會伸直起來,同時能夠充分鍛鍊腹肌和背肌, 而手臂旋轉的動作,能平衡使用肩膀在背部的肌肉,有助於伸直背 脊和強壯腰及腳。 伍、 增強腸胃的功能:跳繩的時候,腹肌的活動激烈,會刺激內臟, 強化消化器官的蠕動,使血液循環更順暢,腸胃功能更加理想。 而對每個個體而言,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良好的體能狀況來適 應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加以目前文明病(如: 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的日漸增加,對健康體適能的重視亦隨 12.

(23) 著健康觀念之宣導而漸漸受到重視,故各級學校也期待能透過各式 健康體適能之檢測與課程內容之進行,來改善學生的健康體適能之 表現,而跳繩活動為簡單易取得的休閒活動內容之一,可幫助學生 於日常生活中,在遊戲中強身,故以下針對跳繩運動介入為主題之 研究結果加以整理(表 2-2-1)做為本研究進行之參考。 而在國外文獻部份,則根據 Simons, Taylor, Snider, & Iris (1993) 等人的研究,針對五年級階段的學童進行體適能活動之調查,研究 結果發現,從事跳繩運動的時間約占 3.1%,且大多數的學生進行活 動的時間皆在校內體育課期間,影響其體能之發展,故此篇調查結 果有助於提升後人對學童體適能狀況之重視。Chao-Chien Chen & Shih-Yen Lin(2011)的研究中,針對視覺損傷之學生進行跳繩運動的 介入,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在柔軟度及心肺能力之表現皆有顯著 之進步。另根據 Helen, Sharona, Linsey, Eliseo, (2013)等名學者針對三 名障礙生進行健康體適能的檢測,透過影音學習的方式進行跳繩… 等共六種運動型態介入之實施,發現研究對象在健康體能活動的學 習上皆有所進步。 由所整理之文獻,可以發現針對跳繩運動介入的研究中,研究 對象以國小學生、大學生為大部份,而在中學生又以國中生為主, 在高中職部份較少,其原因可能與升學主義盛行有關,對該階段的 學生多著重於課業的學習與輔導,卻忽略了在體能上的訓練,也忘 了,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擁有好的體能來應付課業及日常生活中活 動的要求,故本研究以高職學生為對象,期待透過課程活動的訓練, 來瞭解在體適能表現改善後,對其課業要求及生活表現的影響。. 13.

(24) 表 2-2-1 跳繩運動介入之相關研究 出處(年份). 研究對象. 介入方式. 研究結果. 翁美玲(2010). 國小高年級. 跳繩與慢跑運動. 跳繩在降低 BMI、增進肌. 學童. 訓練,為期 8 週, 耐力均有助益;慢跑運動 採實驗設計法. 則在降低 BMI、增進瞬發 力、肌耐力及心肺耐力均 有助益,但跳繩運動較慢 跑運動在降低 BMI 上較 顯著。. 李鳳珠(2011). 紀嘉琪(2011). 國小學童(小 四十週跳繩運動. 心肺耐力、柔軟度、瞬發. 三). 介入. 力,訓練組達顯著差異。. 國中生. 跳繩運動介入,. 男生在身體組成、柔軟. 進行 12 週,每週 度、瞬發力及心肺耐力有 二次跳繩訓練。. 顯著差異;女生在柔軟 度、心肺耐力及左、右小 腿周圍長都達顯著差異。. 陳美吟(2013). 國小高年級. 跳繩運動介入訓. 在體適能各方面皆獲得. 學童. 練,為期 10 週, 改善,身體組成則控制在 每週三次,每次. 正常範圍內。. 30 分鐘. 身心健康狀態在「焦慮/ 失眠」 、「憂鬱」有改善. 楊慧蓮(2014). 國小中年級. 為期六週,每週. 研究對象之專注力與反. 學童. 三次,每次 30 分 應時間有改善的效果,其 鐘的跳繩活動介. 中以實施高強度的跳繩. 入. 訓練較果最佳。. 14.

(25) 第三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表現之特質 智能障礙者的身體發展會因年齡越大或障礙程度的嚴重性,與一般人 的身體發展差異越來越大(何國華,2004;黃壽南 1989)。Brooker(2014) 等人表示多數的證據指出,大多數的成人智障者並未而參與足量的體適 能活動,導致其體能表現的不足,故智能障礙者在身體活動能力上受限 於身體狀態與認知功能的影響,以致在從事體能活動上大多呈現被動的 狀態。而就智能障礙者的健康狀態而言,除常見的過胖、口腔保健問題 外,體能狀況不佳,也成為智能障礙學生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因此,若 能在智能障礙學生的求學階段,透過各種管道與方式,協助學生建立良 好體能狀態,並養成體能運動的習慣,相信能夠使其之未來有更佳且正 面的發展。 杜正治(1997)指出,智能障礙者在體能方面具有下列特質: 壹、 身體較矮胖:智能障礙者多體重過重,可以生態教學模式來進行 課程教與學,以促進其體能健康。 貳、 體適能較差:智能障礙者的體適能表現較同儕低下,可透過多樣 化的體適能活動及項目選擇,來提升其參與活動之意願,並降低其 對運動內容失去興趣的機會。 參、 心肺耐力無法持久:智能障礙者的心肺耐力維持時間較為短暫, 故在教學期間必須考量其心肺耐力,活動之安排可穿插休息時間, 並透過個別體能狀況之需求做調整。 肆、 動作技能發展遲緩:智能障礙者在平衡感、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 發展顯著落後於同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強調基本動作的訓練。 伍、 耐力與韌性不足:智能障礙者在學習新活動或進行新課程的學習 時,在耐心與韌性表現上較為不足,故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可以小 單元為主,較宜採用短時間的運動項目來進行。 陸、 反應動作較緩慢:智能障礙者的手眼協調能力較差,在聽與動作 表現間的連結上稍顯不足,無法順利跟上節拍操作動作,故在教學 時,進行詳細的動作分解,較有助於智障學生的學習吸收。 15.

(26) 另在 Ulla(2007)等人針對 33 名女性,44 名男性智能障礙者的追蹤研 究結果中亦指出,男性成人智障者多有過胖之現象,BMI 值超過標準值, 而女性部分則有癡肥現象產生;另外其智能發展狀況亦會影響其平衡感 及手部操作能力之表現,故若能從智能障礙者於就學階段便協助其養成 並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將有助於這群學生在畢業後成人生活品質提升。 而根據 Kenndy、Austin & Smith(1987)指出,身心障礙者健康體能參 與通常受到三個面向之阻礙,包括:內在障礙、環境障礙與溝通障礙。 而以下就其三面向之內容簡述之: 壹、 內在因素:由於生理、情緒、智能上的缺陷直接造成,智能障礙 者常因為自己智能障礙造成自己感到活動過於危險、難學或害怕被 嘲笑、被拒絕等內在障礙之因素而阻礙了個人健康體能活動的慾 望,再加上手眼協調能力差、不懂得如何與人正確的互動以及如何 執行,皆是影響智能障礙者參與健康體適能是否成功的主因(陳啟 森,2003;林蔓蕙,2002;孫孟君,1998)。 貳、 環境因素:外在環境缺乏可近性所導致,包括缺乏無障礙空間設 施的建立、社會大眾對其接納程度及對其所抱持的態度與應對方 式,將會對智能障礙者在從事健康體適能之活動有著重大的影響 力,並且影響其參與活動的意願(陳啟森,2003;林蔓蕙,2002; 孫孟君,1998)。 參、 溝通障礙因素:智能障礙者的溝通能力與其障礙程度呈正比,障 礙程度越重在溝通表達能力上則越不清楚,也許是在構音異常上, 也許是在用詞錯誤上,另外語言理解能力亦會影響著智能障礙者進 行體能活動的意願,同時也會影響與其生活環境中之居民瞭解其特 性與活動進行的流暢性(陳啟森,2003;林蔓蕙,2002;孫孟君, 1998)。. 16.

(27) 第四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探討 針對智能障礙學生的部份,亦蒐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做比較與整理, 對智能障礙者而言具備健康的體能狀況,更是重要。除因智能障礙者天 生體能表現較為弱勢外,在維持體能訓練活動上也較難以持續性的維 持,除受限於智能障礙者的生理特質外,更需考慮其個別體能狀況之需 求以及其心理特質,而以下所整理之文獻研究中顯示,各個不同之就學 階段之智能障礙者(表 2-4-1 高中職階段、表 2-4-2 國中小階段)皆須透過 符合其興趣及樂趣化的方式協助引起其學習動機,更甚者維持其運動體 能運動之表現的狀況,故以下就各項健康體適能之研究做整理與比較。 由所整理的文獻資料結果顯示,近期多數的研究對象中大多以國中 小及特殊學校中高職部的智能障礙學生為主,較少針對普通教育環境中 的綜合職科智能障礙學生進行體適能課程之介入,故特藉此研究之機 會,瞭解這群學生的體適能表現以及介入後的改善成效。 而多數結果皆顯示課程的介入對智能障礙學生的體能與體適能狀態 皆有所改善,另在部份文獻中亦顯示出,提升智能障礙者的健康體適能 外,亦能夠對其人際關係、注意力、學習動機…等,皆有附帶性的正向 影響效果。故研究者欲藉此研究中之課程設計與介入,探討高職綜合職 能科學生在體適能方面的表現,除瞭解其體適能現況表現外,更期待能 藉此提升其體適能表現,協助其建立日常生活所需之基本體能狀態,並 從中觀察此研究對研究對象所帶來的附帶性效果為何。. 17.

(28) 表 2-4-1 高中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出處(年份). 研究對象. 介入方式. 研究結果. 謝淑芳(2003). 高職智能障礙. 運動訓練法. 有氧舞蹈課程對體適能之 提升具有正面之效果. 林仁政(2004). 高職特教班學. 慢跑訓練為期 8 週 在訓練後對其健康體適能. 生. 之提升及人際關係之成效 皆有顯著進步。. 林維靖(2007). 特殊學校高職. 集中適與分散適中 集中式與分散式中強度跑. 中度智能障礙. 強度跑走訓練,為 走運動皆能有效改善. 學生. 期 8 週,每週三. BMI。. 天,每次 30 分鐘. 分散式中強度跑走運動對 改善體脂肪率較為有效。. 李詠慈(2008). 特殊學校高職. 進行 12 週的體適. 在心肺耐力、最大背肌肌. 部智能障礙學. 能訓練計畫課程. 力、肌耐力及柔軟度等健. 生. 康體適能參數表現瑜介入 後有顯著進步。. 陳怡君(2009). 啟智學校高職. 步行運動,採準實 步行運動介入對高職智能. 智能障礙生. 驗設計,為期 5. 障礙學生的心肺耐力及步. 週,每週五次,每 行表現具有運動及維持成 次 50 分鐘 胡庭甄(2012). 高職智能障礙. 樂趣化體育教學方 能有效增進高職智能障礙. 學生. 案,為期 10 週,採 學生的身體組成、肌耐 單一受試法. 鍾宜橋(2013). 效。. 力、心肺功能與柔軟度。. 高職智能障礙. 12 週的直排輪課程 12 週直排輪課程有效提升. 學生. 教學,每週兩次. 高職智能障礙學生的動作 能力、心肺以及肌肉適能。. 18.

(29) 表 2-4-2 國中小階段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出處(年份). 研究對象. 介入方式. 研究結果. 鍾旻樺. 國小資源班高年級. 適應體育教. 結果顯示智能障礙學生在整. (2008). 智能障礙學生. 學,以質性方 體操作性動作技能上有明顯 法進行,為期 的進步。 10 週. 陳秀梅. 國三智能障礙女生. 跳繩運動介. (2010). 一名. 入,為期七週 體適能;對體育課程之學習 21 節課. 能提升智能障礙學生的健康. 有正面的影響效果. 鄭麗媛、邱文 輕度智能障礙. 自編「樂樂棒球」 該教學有助提升智能障礙學. 信、王譯慶. 學生(國小高. 為期 6 週教學,每 生在投擲距離及動做技巧之. (2011). 年級). 週4次. 表現。. 張銘仁. 輕度智能障礙. 跳繩課程設計介. 跳繩運動能提升智能障礙學. (2012). 學(國中女生). 入,為期 15 週. 生的 BMI、柔軟度、肌耐力、 心肺耐力;學生能積極參與 課程。. 蘇伊琳. 國小智能障礙. 健走運動訓練,介 健走運動訓練對兩位受試者. (2013). 學生. 入期 10 週. 在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 軟度具有正向的改善。在健 走習得表現具顯著成效,但 不具維持效果。. 王文君. 國小資源班輕. 飛盤遊戲介入,為 飛盤遊戲課程能有效增進輕. (2013). 度智能障礙學. 期 12 週,每週兩. 度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但. 生. 次,共 40 分鐘。. 僅肌耐力和瞬發力達到顯著 水準。. 19.

(30) 20.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分為五小節說明,第一節:研究架構與實驗設計、第二節:研 究參與者、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研究步驟、第五節:資料分析 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採實驗設計,而活動內容採跳繩運動為主,因考量學生的學 習動機與興趣,故採用趣味性的活動進行教學,同時亦期待在各項活動 中可增進學生體適能方面的表現,教學活動以每節課 50 分鐘為例,其教 學活動的課程規劃如表 3-1-1。. 表 3-1-1 教學活動課程時間規劃表 活動時間(分). 活動名稱. 教學活動內容. 10 分. 準備活動. 熱身體操、跑操場. 10 分. 課程教學. 跳繩活動介紹. 25 分. 主要活動. 跳繩活動. 5分. 結束活動. 收操. 以每週二次,每節 50 分鐘的活動過程,共計進行十二周,總計為 24 次的活動課程,參考教育部(2004)體育教學媒體系列之「跳繩運動介 紹」 ,進行跳繩活動的設計,並期待從中能維持學生學習動機與持續力, 因此在課程活動設計的原則上: 壹、 樂趣化原則:以各項跳繩活動的介紹與實作,由簡而繁的依序進 行,以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貳、 個別需求原則:活動期間考量學生的個別狀況,若有身體不適的 狀況,則暫時中止活動之進行,使其充分休息恢復後,才重新開始。 21.

(32) 參、 漸進式原則:活動進行期間,務必考量學生的狀態,並且採取由 簡而繁,由易而難的漸進式原則進行,除能協助學生建立其在體能 運動上的自信感,亦能透過此過程協助學生完成各項運動內容。 肆、 活動易執行原則:本研究所設計之活動內容,期待學生能夠持續 進行的自我訓練,故此活動內容採取易執行的原則,希望學生在課 程活動結束後,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訓練,並保持自我體能狀 態。 本研究指在比較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在接受跳繩運動訓練後,對 其健康體適能之成效。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控制變項 教學者、研究者、教學時間、地 點、教學實施、研究對象流失. 依變項 1.身體組成 自變項. 研究對象. 2.心肺耐力. 跳繩運動. 8 位高職綜合. 3.肌耐力. 職能科學生. 4.柔軟度. 圖 3-1-1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以國立北斗家商綜合職能科二年級學生,共八名學生,以下就研究個 案之個別基本能力(H:高功能;M:中功能;L:低功能)表現簡述內容,請 參閱表 3-2-1: 22.

(33) 表 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功能組 障礙類別. 學生基本能力簡述 認知能力佳,學習吸收快,須提供明確指示,. O達. 男. 17. H. 智能障礙. 並且給予適時的口頭戒令;體力佳,會有衝動 行為,需要給予明確的動作指令與肯定,以減 緩其衝動之行為。 認知功能尚可,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而無. O維. 男. 16. L. 智能障礙 法接受任何的指導,須待該生情緒緩和穩定 後,才能夠繼續課程教學。 認知能力中等,須輔以具體說明才瞭解。. O智. 男. 17. M. 智能障礙. 體力表現尚可,容易口頭抱怨累了,但經適時 之口頭正增強,大多能完成動作要 求,仍須 留意該生之體能狀況。 認知能力佳,須輔以正向增強提升該生自信. O儒. 男. 16. M. 智能障礙 心;體能表現佳,但缺乏自信心,無法相信自 己所學,容易發生失誤。 認知能力中等,輔以動作示範教學建立其正確. O銜. 男. 17. M. 智能障礙. 之動作技能;體能表現佳,能夠獨立完成各項 任務之要求,但情緒易受同儕影響,一旦情緒 有狀況,表現會失常。. O萱. 女. 16. H. 智能障礙. O蓁. 女. 16. L. 智能障礙. 認知能力佳,學習吸收快,能獨立站立。 情緒易過 high,容易對某些事物感到厭煩 認知能力佳,學習吸收能力佳,但容易感到疲 累,對動態的學習缺乏興趣與動力, 認知能力佳,學習吸收能力佳,但容易感到疲. O貞. 女. 16. M. 智能障礙 累,對動態的學習缺乏興趣與動力,同儕影響 力大,能帶動班級學習氣氛。 23.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分為量化資料蒐集與質性資料蒐集, 在量化部份主要以學生身體組成部份之蒐集與體適能表現之蒐集為主; 另在質性資料部份,則以學生針對課堂所學的吸收與想法、感受之蒐集。 壹、 跳繩工具: 採實心、單人跳繩為主,長度約 270 公分,研究對象一人一條進 行活動操作與執行,並視需要微調長度,進行雙人跳繩活動。 貳、 量化資料蒐集: 一、健康體適能表現之記錄: 1.身體組成分析儀︰此儀器是利用 BIA(生物電阻法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的方法測量阻抗,並且須輸入個人資料(身 高、年齡、性別、體重)然後得到各種分析之結果本研究擷取該 機器所測得之 BMI 數值進行分析。. 圖 3-3-1 身體組成分析儀 24.

(35) 2.心肺適能:進行跑走測驗,請學生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完成跑 走,並協助學生紀錄秒數,以便瞭解受試者的心肺適能表現。 3.肌力與肌耐力:進行由坐到站的動作,限時兩分鐘,測試受試 者下肢肌力的表現,紀錄其餘時間內的動作次數,以瞭解其下 肢肌力的動作能力與最大表現。 4.柔軟度:進行坐姿體前彎動作,測試學生的柔軟度表現,根據 受試者所能彎曲的最大長度作紀錄,作為柔軟度測驗的結果紀 錄與分析。. 圖 3-3-2 箭頭型坐姿體前彎測定器. 參、 質性資料蒐集: 一、學生課程回饋: 於每次課程結束後,請學生針對當天所學習之現況,做心情 反應與課程內容學習吸收狀況的陳述,並請學生針對自己當天的 體能狀況,做適當的描述與回應,藉以瞭解學生在參與課程活動 的過程中,是否因課程活動之動作感到壓力而影響其本身的身心 狀態。 25.

(3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規劃 本研究流程分為三大階段,各階段分別進行各項工作,請參閱圖 3-4-1。. 準. 1. 確定研究主題. 備. 2. 確定研究對象. 階. 3. 撰寫前三章. 段. 4. 擬定家長同意書 5. 進行論文計劃口試. 研. 1. 簽屬家長同意書(詳見附錄 1). 究. 2. 進行體適能活動檢測. 階. 3. 實施體適能課程活動. 段. 4. 進行體適能活動檢測 5. 進行課程活動內容的課後回饋紀錄. 資料整. 1. 針對體適能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 理與結. 2. 於一年後進行體適能維持狀況檢視. 論撰寫. 3. 進行體適能成績檢測紀錄分析與討論. 階段. 4. 針對課程回饋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 圖 3-4-1 跳繩運動對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表現 之研究研究圖 26.

(37) 另亦針對每節課程活動規劃包括各項活動進行、體適能檢測項目及 活動內容,規劃流程如表 3-4-1 所示,各單元預計實施內容請見附錄 2, 課程活動簡案範例請見附錄 3。 表 3-4-1 研究檢測與進行之規劃流程表 預計時程 活動名稱. 共 12 週,每週 2 次,共 24 次 活動說明. 時間與 活動流程規劃. 施測時程. 備註. 1. 進行「坐到站」二分鐘 體適能現況檢 測. 第一次評估研. 檢測。. 2014.10 月. 究 對 象 體 適 能 2. 進行 BMI 評估。. 份第二周. 現況. 之課程. 3. 進行柔軟度檢測。 4. 進行跑走測驗。. 於 每 節 課 程 循 10 分鐘進行跳繩活動說明 跳繩活動進行. 序漸進,由簡而 與動作示範操作. 難 的 進 行 跳 繩 25-30 分鐘由學生進行動 2015.01. 場表現狀. 活動. 作操作. 況以及身. 1. 進行「坐到站」二分鐘. 心體能表. 於實驗後,為研 體適能狀況成 究 對 象 評 估 實 效評估. 驗後之體適能 成效. 於課程介入後 體適能維持狀 一 年 進 行 體 適 況評估. 2014.10 至 視 學 生 當. 能維持狀況之 評估. 現作各項. 檢測。 2. 進行 BMI 評估。. 2015.1.14. 整。. 3. 進行柔軟度檢測。 4. 進行跑走測驗。 1. 進行「坐到站」二分鐘 檢測。 2. 進行 BMI 評估。 3. 進行柔軟度檢測。 4. 進行跑走測驗。 27. 活動之調. 2016.12.23.

(38)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壹、 量化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之量化資料,包括︰身體組成、心肺耐力、肌耐力、柔軟 度四項目。 一、 身體組成︰根據身體組成分析儀所測量的資料。 二、 心肺耐力︰記錄 800/1600M 跑走運動之秒數。 三、 肌耐力︰記錄 2 分鐘坐到站測驗,受測對象所完成之次數。 四、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之表現,以公分計算。 將研究結果分別做前後兩次相異的數據做比較,採用 SPSS for windows 22 版進行統計,先將數據進行常態分配檢定,若為常 態分配則採相依樣本 T 檢定之統計方法;若非常態分配則採無母 數相關樣本之檢定,藉以瞭解為期 12 週的課程活動對綜合職能科 學生健康體適能的改善情形。 貳、 質性資料整理: 在每週課程結束後,請學生填寫回饋資料,學生課程回饋表請見 附錄 4,包括對課程內容的感受與自身體能狀況的負荷…等,並將資 料採以單位分次整理。根據個別受試者的回饋,做適度的調整,並 將其記錄於結果中。 表 3-5-1 資料蒐集對照表 資料類型. 蒐集對象. 學生課程參與回饋表. S1:O 達. S5:O 銜. S2:O 維. S6:O 萱. S3:O 智. S7:O 花. S4:O 儒. S8:O 貞. 【備註】紀錄方式說明:學生年月日,例如:S1141115,則為第一 名學生於 2014 年 11 月 15 日之紀錄 28.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透過 12 週,每週 2 次的課程活動介入,透過跳繩活動的設計, 來檢測受測對象之體能狀況,以下就此研究過程及結果作陳述。 第一節 體適能整體表現 本節針對研究對象之體適能表現進行分析,以下為研究對象體適能表 現總表紀錄,其中 BMI、坐姿體前彎、坐到站測驗為常態分配,故採相 依樣本 t 檢定方式檢定數值呈現如表 4-1-1;另跑走測驗部分因無常態分 布,故採無母數檢定法進行如表 4-1-2: 表 4-1-1 研究對象健康體適能表現 變項名稱. BMI. 柔軟度. 測驗時間. N. M. SD. 前測. 8. 21.9. 5.0. 後測. 22.7. 8. 22.8. 5.5. 前測. 8. 20.8. 6.35. 後測. 8. 25.1. 8. 18.7. 6.60. 前測. 8. 54.5. 14.73. 後測. 維持. 8. 8. 68.5. 48.0. *p<.05 29. p. -3.44. 7. .011*. -.22. 7. .832. -2.81. 7. .026*. 9.76. 7. .000*. -11.431. 7. .000*. 9.442. 7. .000*. 7.37. 維持. (次數). df. 5.1. 維持. (公分). 肌耐力. 8. t. 13.92. 17.26.

(40) 表 4-1-2 研究對象健康體適能表現 變項名稱. 測驗時間. N. M. SD. 前測. 3. 455.6. 84.29. p .109. 心肺耐力 後測. (女). 3. 366.0. 12.16. (秒數). .109 維持. 3. 493.0. 83.36. 前測. 5. 705.4. 180.55 .685. 心肺耐力 後測. (男). 5. 684.4. 186.55. (秒數). .043* 維持. 5. 864.4. 344.39. *p<.05 第二節 身體質量指數表現分析 研究對象共 8 名學生,在身體質量指數的表現上,共 5 名學生在介 入前後皆為正常表現,兩名學生為肥胖,一名學生為過瘦表現。 表 4-2-1 男生 BMI 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達. O維. O智. O儒. O銜. 性別. 男. 男. 男. 男. 男. 維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 前. 持 BMI 表現 前後差異. 維. 後. 前. 後. 持. 維 前. 後. 持. 維 前. 後. 持. 持. 21.9 22.8 23.3 32.2 32.9 33.6 19.6 19.8 20.1 19 19.2 19.7 20.3 21.4 20.8 0.9. 0.5. 0.7. 0.7. 0.2. 0.3. 0.2. 0.5. 1.1. -0.6. 正. 正. 正. 肥. 肥. 肥.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常. 常. 常. 胖. 胖. 胖. 常. 常. 常. 常. 常. 常. 常. 常. 常. 常模分析. 30.

(41) 表 4-2-2 女生 BMI 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瑄. O蓁. O貞. 性別. 女. 女. 女.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BMI 表現. 20.3. 20.3. 20. 26.3. 27.9. 28.3. 15.8. 17.6. 16.5. 前後差異 常模分析. 0 正常. -0.3 正常. 1.6. 正常. 肥胖. 1.6 肥胖. 1.8. 肥胖. -1.1. 過瘦. 過瘦. 過瘦. 註:常模解釋參考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2). 研究對象在 BMI 表現上,因個案數僅有 8 名研究對象,故須就 Shapiro-Wilk 所呈現之數值進行是否常態分配之判斷(如表 4-2-3),三數 值<.05,拒絕虛無假設,故為常態分配,則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p<.05), 而前測平均數為 21.9±5.0,後測為 22.7±5.1,兩者達顯著(<.05) (如表 4-2-4),顯示跳繩運動能改善高職階段綜合職能科學生之 BMI,但在維持 一年後之追蹤為 22.8±5.5,兩者未達顯著,故顯示跳繩運動對於高職綜 合職能科學生之 BMI 未能有維持效果。. 表 4-2-3 BMI 常態檢定表 Kolmogorov-Smirnova 統計資料. Shapiro-Wilk. 顯著性. df. 統計資料. 顯著性. df. BMI 前. .252. 8. .144. .880. 8. .187*. BMI 後. .245. 8. .172. .857. 8. .112*. BMI 維持. .265. 8. .104. .869. 8. .146*. 31.

(42) 表 4-2-4BMI 成對樣本檢定表 成對差異數 標準錯誤 平均數 對組 1. 平均值. 下限. 上限. T. df. P. BMI 前 BMI 後. 對組 2. 標準偏差. 95% CI. -.81250. .66641. .23561. -1.36964 -.25536. -3.448. 7. .011*. -.05000. .64143. .22678. -.58625 .48625. -.220. 7. .832. BMI 後 BMI 維持. *p<.05。CI:信賴區間. 而相較於翁美玲(2010)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共 98 名學生作為樣本, 其中 32 名對象接受跳繩介入、紀嘉琪(2011)針對 63 名國中生進行跳繩介 入之研究發現、陳秀梅(2010)針對 1 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進行跳繩課 程介入,其 BMI 指數有所改善,與本研究之結果相同,顯示跳繩運對無 論對大樣本或小樣本都能有效改善其 BMI 表現,但在維持一年後的追蹤 發現 BMI 值無法維持,推測為高職階段學生身體發展大致定型且無法持 續做運動,故無法維持 BMI 值。另杜正治(1997)指出,智能障礙者之心 肺耐力無法持久,因此在 1600/800m 跑走測驗過程中,也觀察到部分學 生是走走停停的,鮮少能夠以慢跑的方式全程完成跑走活動,而過程中, 也是藉由同儕互相激勵、教師與研究者的口語鼓勵,協助研究對向努力 完成跑走活動。. 32.

(43) 第三節 柔軟度表現分析 坐姿體前彎在於測試學生之柔軟度,檢測學生後腿與下背關節可動 範圍肌肉、肌腱與韌帶之韌性及可伸展的程度,前後測部分皆請學生分 別進行兩次測驗,擇較佳表現作為本研究之紀錄,前測進行時間為夏秋 季節交換之際,氣溫偏高,受測者體感溫度亦較高,受測者身著短袖體 育服;後測為冬季,氣溫較低,受測者身著長袖體育服。 由下表整理結果可顯示,受測者有三名在前後表現上有跨等級的表 現,其中兩名雖未能跨等級進步,但在肢體前彎的表現顯示有進步,而 兩名受測者之表現為平穩,一名為退步 1 公分。 表 4-3-1 男生柔軟度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達. O維. O智. O儒. O銜. 性別. 男. 男. 男. 男. 男. 維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 前. 後. 持 坐肢體前彎 前後差異. 25. 30. 5. 20. 維 前. 後. 持 11. -10. 15. 4. 10 -5. 維 前. 後. 持 29. 30. 1. 25 -5. 維 前. 後. 持 26. 25. -1. 20 -5. 持 18. 20. 2. 15 -5 10. 百分等級. 45. 65. 5-1. 10-. 5-1. 0. 15. 0. 30. >5 60. 65. 45. 45. 30. 25. 30. -1. 0 5. 待 中. 銅. 中. 等. 牌. 等. 常模分析. 加 強. 待 加 強. 待. 待 銅. 銅. 中. 銅. 銅. 中. 中. 中. 牌. 牌. 等. 牌. 牌. 等. 等. 等. 加. 加. 強. 強. 33.

(44) 表 4-3-2 女生柔軟度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瑄. O蓁. O貞. 性別. 女. 女. 女.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19. 30. 22. 14. 16. 10. 25. 35. 28. 坐肢體前 彎 前後差異. 11. -8. 2. -6. 10. -7. 百分等級. 10-15. 45. 20. 5-10. 5-10. 5-10. 25-30. 65. 35-40. 常模分析. 請加強. 請加強. 中等. 請加強. 請加強. 待加強. 中等. 銅牌. 中等. 註:常模解釋參考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2) 研究對象在柔軟度表現上,因個案數僅有 8 名研究對象,故須就 Shapiro-Wilk 所呈現之數值進行是否常態分配之判斷(如表 4-3-3),三數 值>.05,拒絕虛無假設,故為常態分配,則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p<.05), 而前測平均數為 20.8±6.35,後測為 25.1±7.37,兩者達顯著(<.05)(如表 4-3-4),顯示跳繩運動能改善高職階段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坐姿體前彎,但 在維持一年後之追蹤為 18.7±6.60,兩者亦達顯著,故顯示跳繩運動對於 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坐姿體前彎具有維持效果。. 表 4-3-3 坐姿體前彎常態檢定表 Kolmogorov-Smirnova 統計資料. Shapiro-Wilk. 顯著性. df. 統計資料. 顯著性. df. 坐姿體前彎 1. .242. 8. .187. .934. 8. .550*. 坐姿體前彎 2. .246. 8. .170. .905. 8. .318*. 坐姿體前彎 3. .200. 8. .200*. .931. 8. .522*. 34.

(45) 表 4-3-4 坐姿體前彎成對樣本檢定表 成對差異數 標準錯誤 平均數 標準偏差. 平均值. 95% CI 下限. 上限. T. df. p. 對 坐姿體前彎 1 組 坐姿體前彎 2. -4.25000. 4.26782. 1.50890. -7.81799. -.68201. -2.817. 7. .026*. 6.37500. 1.84681. .65295. 4.83103. 7.91897. 9.763. 7. .000*. 1 對 坐姿體前彎 2 組 坐姿體前彎 3 2. *p<.05。CI:信賴區間. 在本研究中,受測對象在坐姿體前彎部分皆有所進步,此結果與沈 樹林(2000)以國小學生共 57 名進行 10 週的跳繩教學活動、劉順正(2007) 以 3-5 年級學童共 50 名為對象,進行 8 週每週 3 天的跳繩運動訓練、陳 秀梅(2010)針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單一個案進行跳繩課程介入,在柔 軟度達顯著差異是相同的,可見,跳繩運動在提升受測對象之坐姿體前 彎之表現是有所改善的,另在研究後追蹤一年之結果發現,跳繩運動對 於研究對象之坐姿體前彎亦有維持之效果。. 35.

(46) 第四節 肌耐力表現分析 坐到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活動,是一種從坐姿藉由下肢的伸展, 到直立姿勢的轉換運動,而身體質心將會由一個穩定位置(座椅)移動 到一個較不穩定位置(雙腳)。(王政賢 ; 黃武雄 ; 蔡葉榮,2011) 表 4-4-1 男生肌耐力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達. O維. O智. O儒. O銜. 性別. 男. 男. 男. 男. 男. 維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 前. 持 坐到站 前後差異. 57. 64. 7. 40 -24. 維. 後. 前. 前. 持 46. 58. 12. 維. 後. 後. 持. 32. 52. -26. 67. 15. 維 前. 後. 持. 48. 48. -19. 16. 64. 35 -29. 持 30. 49. 28. 19. -21. 表 4-4-2 女生肌耐力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瑄. O蓁. O貞. 性別. 女. 女. 女.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坐到站. 78. 92. 75. 70. 85. 66. 55. 69. 60. 前後差異. 14. -17. 15. -19. 14. -9. 研究對象在坐到站之表現上,因個案數僅有 8 名研究對象,故須就 Shapiro-Wilk 所呈現之數值進行是否常態分配之判斷(如表 4-4-3),三數 值>.05,拒絕虛無假設,故為常態分配,則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p<.05), 而前測平均數為 54.4±14.73,後測為 68.5±13.92,兩者達顯著(<.05)(如表 4-4-4),顯示跳繩運動能改善高職階段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坐到站測驗,但 在維持一年後之追蹤為 48.0±17.26,兩者亦達顯著,故顯示跳繩運動對 於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下肢肌力具有維持效果。. 36.

(47) 表 4-4-3 坐到站常態檢定表 Kolmogorov-Smirnova. Shapiro-Wilk. 統計資料. df. 顯著性. 統計資料. df. 顯著性. 坐到站 1. .183. 8. .200*. .969. 8. .891*. 坐到站 2. .236. 8. .200*. .933. 8. .548*. 坐到站 3. .178. 8. .200*. .929. 8. .507*. 表 4-4-4 坐到站成對樣本檢定表 成對差異數 標準錯誤 平均數. 標準偏差. 平均值. 95% CI 下限. 上限. T. df. p. 對組 坐到站 1 1. 坐到站 2. -14.00000. 3.46410. 1.22474. -16.89606. -11.10394. -11.431. 7. .000*. 20.50000. 6.14120. 2.17124. 15.36583. 25.63417. 9.442. 7. .000*. 對組 坐到站 2 2. 坐到站 3. *p<.05。CI:信賴區間. 此測驗主要是想透過坐到站的行動表現,檢測學生下肢力量的改 變,測試其平衡感及下肢力量對身體移動及轉變的支撐程度,但在進行 檢測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兩分鐘的時間限制對研究對象而言是有挑 戰性的,因為時間限制拉太長,以致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會有疲乏的現象, 加以此活動為日常生活中常見並且研究對象皆會做的動作,學生一開始 就會認為這是個簡單的動作,可以輕易地完成在開始進行後,卻發現並 不是這麼一回事,學生們起初都認為是容易完成的動作,但在實際執行 後卻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在進行測驗的過程中,研究對象一直反映說, 37.

(48) 「老師我好累,腳要斷掉了」…之類的話語,且也可觀察到,部分學生的平 衡感是不佳的,此與杜正治(1997)指出,智能障礙者之動作技能發展遲 緩,其中包含在平衡感、大動作與精細動作上的發展顯著落後於同儕之 觀點不謀而合。另何華國(2004)亦指出智能障礙者在動作發展方面,有許 多均較一般人來得差,如手眼協調、身體平衡、上肢協調及敏捷性等, 尤其以中樞神經受損的兒童而言,在協調性、精細動作與步態協調方面, 經常出現問題。可見學生對這看似日常例行性的動作之挑戰是有困難 的,但學生們在口語鼓勵及同儕的團體壓力之下,還是能夠撐住完成動 作檢測的。. 38.

(49) 第五節 心肺耐力表現分析 跑走測驗,為請學生以學校操場為場地,男生以 1600 公尺為目標; 女生則以 800m 為目標,各自努力的完成,進行跑走活動期間,期初測 驗,研究對象則以跑跑停停的方式進行,一開始可以衝很快,但在大約 一半的距離時,就開始減緩速度,並且以慢走的方式來進行,而在同儕 的激勵及師長的鼓勵下,能夠忍著完成跑走活動。而在期末的後測測驗 中,學生也許是體能有所進步了,同時也是理解了長距離的跑步技巧, 所以不會一開始就衝得很快,導致後面沒有力氣,而是大多採保持一致 的速度,以穩定的表現完成各自的跑走運動。. 表 4-5-1 男生心肺耐力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達. O維. O智. O儒. O銜. 性別. 男. 男. 男. 男. 男. 維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 前. 後. 持 跑走表現. 101 663 702 769. 百分等級. 39 10. 67. 前. -15. -10. 待. 待. 480. 63. <5 待. 69 10. 5. -136 5. 後 持. 155 35. 待. 加. 加. 加. 加. 加. 加. 強. 強. 強. 強. 強. 強. -55. 129. 20-. 40. 5. 25. -45. -10. <5 -15. -10. -10. 待. 待. 待. 中 常模分析. 前 持. <5 -40. 待. 後. 568 631 700 704 568 723 580 525 654. 35. 待. 前 持. 維. 6. -16 <5. 維. 147 996. 5 <5. 後. 持. 2 前後差異. 維. 待. 待. 中 加. 加. 加. 強. 強. 強. 等. 39. -40. 待 中. 加. 加. 強. 強. 等. 加 等 強.

(50) 表 4-5-2 女生心肺耐力表現結果 研究對象. O瑄. O蓁. O貞. 性別. 女. 女. 女. 測驗時間.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前. 後. 維持. 跑走表現. 407. 360. 586. 407. 380. 425. 553. 358. 468. 前後差異. -47. 226. -27. 45. -195. 110. 百分等級. <5. 5-10. <5. <5. 5-10. <5. <5. 5-10. <5. 常模分析.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請加強. 註:常模解釋參考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2). 研究對象在心肺耐力之表現上,因個案數僅有 8 名研究對象,且男 女生測驗的距離差異大,故需要分開進行常態及成效檢定,常態檢定部 分採 Shapiro-Wilk 所呈現之數值進行是否常態分配之判斷(如表 4-5-3、表 4-5-4),三數值<.05,接受虛無假設,皆為非常態分配,則進行無母數相 關樣本 T 檢定(p<.05),而女生部分前測平均數為 455.6±84.3,後測為 366.0±12.1,採用無母數統計 p 值為.109(>.05)未達顯著;另男生部分前 測平均數為 750.4±180.5,後測為 684.4±186.5,無母數統計 p 值為.686(>.05) 亦未達顯著,顯示跳繩運動未能改善高職階段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心肺耐 力,而在維持一年後之追蹤女生為 493.0±83.3,p 值為.109(>.05)未達顯 著;男生則為 864.4±344.3,p 值為.043(<.05)達顯著,故顯示跳繩運動未 能改善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之心肺耐力,同時在維持效果上亦不佳,而 男生部分有達到顯著效果,推測為男生活動力較高,在一年之間也許有 從事其他的運動項目,故有所改善。.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校每隊補助租車車資最高 500 元整,請填妥領據(抬頭:臺中市國民小學體育

糸部,跟繩子有關 EX

5.體能活動與體適能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6.心理健康與心理失調 (Mental health and

二、 中央主管機關主辦之全國技能競賽或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 成績及格,自及格日起三年內,參加相關職類乙級、丙級或單一

指導員於民國 97 年起開始培育,其培育宗旨並非僅有 執行「檢測」作業,另有輔助學生改善並提升體適能 之功能。自民國

得俗體也。若雙遮二邊,為入中方便,能破無明,成一切種智,智能得體,得 中道體也。 (智顗《摩訶止觀》 ,大正 46.25 下-26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