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成果

本文以台中梨山地區做為研究區,以在當地從事溫帶水果或高冷蔬菜種植外

來的宜蘭平地農民為研究對象,透過「農業糧食鍊(agro-food chain)」的農業投入、

生產、銷售等面向,探討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的農業活動情形,再以「生活調 適」概念來了解外來農民在台中梨山地區的調適情形。

本文針對三個研究目的,具體的研究成果及發現如下:

(一)瞭解台中梨山地區農業發展過程

台中梨山地區在清代及日治時期,仍是原住民泰雅族的生活領域,清代時期 的生產方式以狩獵為主,以原始的農業技術種植小米和黍。日治時期,臺灣總督 府陸續引入水稻、蔬菜、落葉果樹農業試植,並設置山地農場,以農業授產做為 治理高山原住民的方法之一;此階段農業雖然有多樣化的發展,但由於交通易達 性不佳,加上後期太平洋戰事頻繁之故,農業種植尚未有商業性的大量生產。

戰後時期,為因應人口大量增加、促進經濟發展,及解決部分退役軍人的就 業問題,政府推行山地農業政策,並開通中橫公路。就梨山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 來看,平坦的稜面地形及冬季低溫環境,提供高冷地農業栽培的條件,於是政府 設立山地農場做為技術實驗場地,並陸續試植落葉果樹及蔬菜。由於果樹栽培獲 利豐,加上原住民對果樹栽培的勞力、資金及技術的需求,1960 年代後吸引大 量平地人湧入。在土地管理機關以優惠條件放租土地下,農業種植面積隨之擴大,

成為今日落葉果樹及高冷蔬菜栽培景觀。

近年來,因德基水庫淤積及水土保持考量,政府欲收回超限利用的土地,由 於溫帶果樹不被官方承認為造林樹種,目前「農民土地耕作權」成為梨山地區的 一大爭議。

(二)探討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農業活動產銷結構

以農糧鍊為架構來探討時,可知溫帶水果的資本投入,有果園經營初期即需 建設好的水管、水塔、防風網、工寮等基礎設施,及經營過程中需不斷投入的農 事耗材,包含苗木、肥料、農藥、果套、紙箱等;技術投入是初期先跟家人或親 戚學習,而後有當地朋友、產銷班、農業資材行、宜蘭縣梨山果農發展協會等管 道。農業生產規模多在 1 甲以上,果樹種類有蘋果、梨、桃、柿、李等,每年需 做整地、修剪、整枝、疏果、噴灑農藥、灌溉、施肥、套袋、採收等工作,屬勞

105

106

開生活,平時只靠電話聯繫;親子部分則因學習環境考量,多讓孩子回原居地就 讀,調適之道就是增加下山的頻率,或在寒暑假把小孩帶上來,為掌握孩子的學 習及交友情形,會請在山下的親朋好友幫忙看顧,或就讀有提供住宿的私立學校。

新的人際網絡,則多由家人或親戚引薦,並傳承他們的人脈,之後再透過「喝酒 博感情」的方式,及廟宇或協會舉辦的活動,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友圈。

宗教信仰部分,外來農民面對不確定的收成,及高風險的新環境,故會以宗 教做為心理上的寄託,故在梨山地區可以見到平地人所建立的媽祖廟、土地公廟、

五營等漢人信仰。目前在大梨山地區有六間媽祖廟,分別梨山天龍宮(信仰中心)、

松茂天松宮、環山環清宮、武陵陵后宮、翠巒慈鑾宮、佳陽碧雲宮等,廟宇主神 為天上聖母,皆從嘉義縣東石鄉笨港口的港口宮割香而來。廟宇每年會舉辦拜拜、

普渡、進香參拜等活動,提供外來農民人際互動的場所與時機。天龍宮落成後,

即安奉五營,由當地五營的位置分布,可勾勒出平地人的活動範圍。

由以上的探討發現,外來農民在「生產面」與梨山及台中地區聯結較緊密,

是由農業活動需要而結成的業緣關係,而在「生活面」則和原居地聯結較多,是 以血緣關係為主,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的農業活動呈現生產與生活分離的特 色。

二、省思與建議

政府推行山地農業政策及中橫公路開通後,外來的平地漢人離鄉背井進入梨 山從事農業經營,承擔一家的生計,投入大筆資金並承擔各式風險。然而,在後 續德基水庫淤積問題及水土保持考量下,梨山農業轉而成為一大爭議,在沒有完 善的配套措施及溝通之下,形成政府與農民之間一個難解的習題。

台灣農業的經營主體仍以小農居多,筆者在實地訪談調查的過程中,感受到 農民在當地經營農業的無奈,由於缺乏發聲的管道,處於弱勢的農民,在面對政 府頒布的政策法令,往往只能被迫接受,而這影響的可能是上千個家庭的生活。

冀盼政府在推行相關農業政策及法令時,能多與當地農民溝通,並實地瞭解情形,

在調整政策時,能有妥善的輔導機制,讓農民能有多一點時間做調整及安頓生 活。

107

三、研究限制及後續研究

(一) 外來農民在梨山地區屬於流動人口,並無詳細的人口資料,故難以從母體

估計樣本數量

本研究訪談宜蘭果農 8 戶,宜蘭菜農 4 戶,樣本數量難以具備完整的代表性,

推論及歸納上仍有其侷限性。後續研究若時間許可,可再從梨山各區域選擇多些 樣本做研究。

(二) 未能詳細地進行各項農作物分布情形的調查

礙於時間限制,本研究未能完成各項農作物分布的調查,建議後續研究可將 溫帶水果、高冷蔬菜、茶樹等分布空間劃定出來,以將梨山農業活動特色做進一 步的呈現。

108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

(一)原始資料及官方出版品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965),《台灣省落葉果樹發展問題研討會及考察報 告》,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 (2005),《大甲溪流域上游地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報 告》。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

台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1988),《山地農牧統計年報》。台北:台灣省農林廳山 地農牧局。

台灣省林務局 (1988),《德基水庫集水區陡坡農用地(超限利用地)專案研究小組 分組研究報告》。台北:林務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996-2007),《農業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 (1987),《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 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三十周年紀念專刊》。台中: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 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1969),《橫貫公路溫帶果樹之試種與發展》。 台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周志柔 (1958),《周主席對台灣省臨時省議會施政報告》。南投:台灣省新聞處。

程兆熊、范念慈、蔣永昌、裘曙舟 (1975),《山地落葉果樹生產調查研究報告書》。 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程兆熊、黃弼臣、朱長志 (1956),《台灣省中部山區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臺北: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09

楊秀珠 (2000),《梨綜合管理》。臺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保持整體規劃小組 (1975),《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保持整體 規劃報告》。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保持整體規劃小組。

蔣彥士 (1971),〈台灣省山地農業資源開發〉,《台灣山地之整理與開發文輯》。南 投: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姚鶴年 (1996),《台灣省林務局誌》。台北: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

(二)專書 (含論文集)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1988),《1600-1939 台灣史》。台北:武陵。何春蓀 (1975)

《台灣地質概論》。台北:經濟部。

洪清煌、王德男、黃朝宗、朱添進 (1988),《果樹》。台北:地景。

陳憲明 (1984),《梨山霧社地區落果樹與高冷地蔬菜栽培的發展》。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錦榮(譯) (1978),《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程兆熊 (1956),《台灣山地紀行》。台北:中華文化。

康有德 (1992),《水果與果樹》。台北:黎明文化。

熊澤三郎 (1969),《蔬菜園藝總論》。東京:養賢堂。

廖正宏 (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廖守臣 (1987),《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專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10

(三)期刊論文

田君美 (1996):〈台灣梨的產銷概況〉。《台灣農業》,32(5):47-59。

朱長至 (1961):〈台灣山地之果樹〉。《台灣銀行季刊》,12(4):236-273。

朱長志 (1965):〈台灣山地發展落葉果樹的途徑〉。《豐年》,15(1):15。

李玉芬 (1991):〈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 -上〉。《臺北文 獻》,97:1-53。

李玉芬 (1991):〈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下〉。《臺北文 獻》,98:99-146。

李文良 (1998):〈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 中心〉。《台灣史研究》,5(2):35-54。

李伯年 (1961):〈台灣山地之蔬菜〉。《台灣銀行季刊》,12(4):246-247。

呂美玉 (1999):〈龜山島移民的環境調適--以宜蘭縣頭城鎮仁澤社區為例 〉。《花 蓮師院學報》,8:239+241-296。

宋慶雲 (1983):〈梨山拓荒史〉。《興農》,169:6-13。

吳豪哲、陳憲明 (1988):〈人口遷移理論與實證研究〉。《中等教育》,39(2):89-95。

岩垣駛夫 (1965):〈最近日本的果樹栽培〉。《豐年》,15(1):12-13。

馬志堅 (2006):〈南山部落高冷蔬菜栽培之時空配置〉。《中國地理學會》,(37):

45-67。

高淑貴 (2000):〈農村老人生活調適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17:28-47。

111

陳憲明 (1986):〈台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學研究報 告》,12:103-142。

陳憲明、顏秀玲 (1991):〈澎湖漁村人口遷移及生活調適─望安鄉水垵村的個案 研究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57-70。

陳中、林武玄、康有德 (1987):〈台灣山區樹種落葉果樹的物候期〉。《科學農業》, 35(9-10):287-288。

陳中 (1999):〈落葉果樹在台灣發展的概況與展望〉。《科學農業》,47(7,8):

219-226。

陳榮波 (1959):〈台灣高冷地區之農業經營形態〉。《中國經濟》,106:28-35。

陳耀勛 (1970):〈夏季栽培甘藍的方法〉。《台灣農村》,5(4):23-25。

許賢斌 (2008):〈國有林地濫墾地補辦清理作業要點簡介〉。《農政與農情》,192:

25-26。

郭寶章 (1955):〈台灣之山地農業〉。《台灣銀行季刊》,7(4):139-175。

康有德 (1962):〈落葉性果樹的休眠問題〉。《科學農業》,10(1-2):35-41。

康有德 (1969):〈台灣山區的果樹事業〉。《科學農業》,17(9,10):441-453。

莊晨、余孟和、章明哲 (2011):〈台東鄉村新移民生活型態與生活調適之研究〉

《農業經營管理》,17:27-41。

程兆熊 (1978):〈梨山區果樹地來龍去脈及其問題〉。《中國園藝》,24(5,6):

189-190。

張曉春 (1974):〈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下)〉。《思與言》,12(1):

27-37。

112

廖士毅 (1974):〈台灣高冷地區青果產銷之經濟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5(2):

233-258。

廖士毅 (1973):〈台灣中部地區菜農運銷行為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4(1):

272-299。

諶克終 (1970):〈果樹之種類與栽培地之溫度〉。《台灣農村》,5(7):11-14。

諶克終 (1970):〈溫度與溫帶果樹開花結果之關係〉。《台灣農村》,5(8):10-13。

諶克終 (1970):〈溫度與溫帶果樹開花結果之關係〉。《台灣農村》,5(9):13-14。

諶克終 (1965):〈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台灣農村》,1(7):9-10。

諶克終 (1965):〈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續)〉。《台灣農村》,1(8):12。

諶克終 (1965):〈再談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上)〉。《台灣農村》, 1(10):11-12。

諶克終 (1965):〈再談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續)〉。《台灣農村》1(11):

8-9。

劉富文 (1965):〈怎樣發展台灣的落葉果樹事業〉。《豐年》,15(1):10-11。

羅次卿 (1970):〈橫貫公路高冷地蔬菜試種與發展〉。《台灣農村》,6(7):24-25。

羅次卿 (1970):〈橫貫公路溫帶果樹之試種與發展〉。《台灣農村》,5(11):12-19。

薛 玲 (1995):〈台灣高冷地區蔬菜產業環境成本之經濟分析〉。《農業金融論 叢》,33:279-334。

蘇寄萍、簡春安 (1990):〈核心農民婚姻生活調適之研究〉。《台灣農業》,26(3):

75-88。

113

(四)研討會論文

張育森、許雅儒、張祖亮、林楨祐 (2004),《台灣高山農業之永續經營與生態旅 遊─以台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本場為例》。2004 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與觀光旅遊發 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五)學位論文

古關喜之 (2007):《以農糧體系探討台灣果樹農家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以香蕉、

芒果、高接梨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碧卿 (2007):《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產銷社會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呂美玉 (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吳豪哲 (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系碩士論文。

吳珮綺 (2006):《戰後大樹鄉鳳梨產業的地理區位和農民生活》。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論文。

林淑楨 (2008):《從農業糧食鏈探究信義鄉青梅業的產銷關係》。國立高雄師範

林淑楨 (2008):《從農業糧食鏈探究信義鄉青梅業的產銷關係》。國立高雄師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