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經探討及個案分析,本論文之研究發現如下:

影響 M 公司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係為其對市場定位的先見之明,以及企業高 層對市場定位的堅持。有鑑於 M 公司頻繁的與國內外先進廠商與終端販售廠商的 合作,非常了解客戶端的需要,以及其客戶端之客戶之需求。換言之,透過對最 終端消費者消費喜好與習慣的了解,M 公司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產業與市場趨 勢,讓其在決定在轉型前,其企業內部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除此之外,M 公司 市場及客戶群多元化的特性,也是影響其決定成功的重要因素;為了同時滿足所 有客戶群及市場,M 公司必須以升級與轉型並重的模式進行與多元客戶群的再連 結,這得以讓 M 公司不斷地在紡織產業產品週期結束前,提早進入下一個階段,

以利其佔據高市場佔有率的地位。

M 公司的關鍵成功因素主要有三:高整合能力、客戶需求探索能力、以及品 牌形象建立。高整合能力讓 M 公司能迅速的回應每個轉型的環節,轉型不是單一 部門的任務,必須結合企業內部所有部門的人力與資源,高整合能力為 M 公司帶 來每一成功的升級轉型。對客戶需求探索的能力,也是 M 公司關鍵因素,亦是其 引以為傲的優勢;在不斷的參展、客戶拜訪中,積累客戶群的人脈與信任感,讓 M 公司得以快速地擁有第一手客戶需求與市場潮流的訊息,讓行銷更為順暢,最 後,基於高整合能力與對客戶需求的探索能力,M 公司對其品牌建立後對其能成 功的關鍵,重要性亦不言下。

M 公司為擴大其事業版圖,從整合國內紡織產業上、中、下游,到海外據點 積極布建,提供在地行銷服務以及客製化的教育推廣機制,其價值網絡已不再限 於傳統開發客戶或是滿足客戶需求,而是以創新、創造客戶需求為其提升經營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效的方式。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最後總結本研究以下建議,以供台灣紡織產業及相關研究參考:

企業之關鍵成功因素,其應用性僅能就每個產業,或是產業中的個體企業自 行做衡量與評估,因為每個個體企業的體質不同、專業不同、規模不同、市場定 位也不同。從本研究可以觀察出,M 公司因為其企業規模就紡織產業而言,僅為 中小型企業,因此其經營策略為向外拓展與開發,其相對應的關鍵成功因素自然 與向外拓展開發有關連性;相對的,本研究之參考個案儒鴻企業,其規模已是大 型企業,除了持續擴展業務範圍外,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內部的推升。據此,台灣 紡織產業之個體企業如要進行轉型,需注意企業本質與可發展的項目。

紡織產業著重客戶的需求,因此滿足客戶端需求,或是客戶端之客戶的需 求,成為許多紡織企業主經營的主軸。然而本研究個案 M 公司,係以為客戶開發 需求作為其經營手段,與過去直接滿足客戶需求不同,除了可以主導客戶需求 外,未來更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紡織產業的趨勢與潮流,這可為台灣紡織企 業作為參考。

台灣目前纖維產業的壓力,除產業扶植和差異化的產業項目必須持續發展 外,同時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環保性產品與節能減碳的要求,已被歐盟落實在 法令規章,對於高能耗、高汙染類製程或產品,應盡早訂定新的發展策略,面對 未來的全球紡織品貿易市場。機能性紡織品的部分,目前人造纖維的特性需求還 是脫離不了安全防護、穿著舒適以及產業特殊用途,但現有技術的提升、組合在 運用以及創新的產品行銷,才能滿足消費者並符合市場需求。尤其,國外廠商在 開發一項技術或商品時,不管在製程方面、上中下游的串聯一路到商品化及推 廣,考慮的不是只有片段的技術而是整體產品鏈的連結,進而加速技術商品化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過程,台灣的廠商可借鏡國外經驗,掌握自我核心技術的同時,產學研的合作、

上中下游的結合,才能使台灣在競爭激烈的紅海中,繼續佔有一席之地。

台灣紡織業的優勢聚集上、中、下游價值鏈以累積多年 OEM 和 ODM 生產 及研發技術基礎後,未來朝國際行銷及客製化服務兩大方向發展,並結合國際品 牌商作策略聯盟,推出自有品牌知名度,提升企業價值最高效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於 40 週年慶活動中(2015)董事長詹正田之訪談。

台灣人纖工業會訊 104 年 89 期季刊。

台灣人纖工業會訊 SPECIAL REPORT(2015)專題報導(謝金河專訪)。

司徒達賢(2014),管理學的新世界,天下文化,台北。

紡拓會市場開發處(2015)104 年 1-12 月我國紡織品進出口貿易概況。

紡織所 林煒翔(54th Man-Made Fibers Congress)。

王文誠、振國彬(201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紡織業發展與區位」,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二十 一卷 第二期。

林妤真(2004),「紡織業企業成長整合模式之探討-以南緯集團為例」,台南女 院學報,23,410-416。

林妤真(2007),「紡織業全球運籌管理策略之研究」,台南科大學報(人文管 理),26(2),275-295。

孫慶龍(2013)台灣紡織業多元策略覓商機。Industry Trend/產業趨勢,貿易 TRADE MAGAZNE 2013.03 NO261。

許鼎賢(2007),「創新與國際化策略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工業縫紉機產 業的領導廠商為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中德、王來旺(2009),「專案管理方法導入 ERP 系統之研究-以紡織業 TA 公司 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國 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副教授。

張宏明、羅志明(2009),「成衣紡織之創新策略:OEM 觀點」,大葉大學工業工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與科技管理研究所、興國管理學院科技管理學系,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十九 卷第二期。

黃新祥(2011),「台灣紡織企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 E 公司在越南為例」,國立 高雄大學高階法律管理暨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天惠、陳寬裕、陳正哲、顧惠玲、林妙文、胡依君、劉一慧、葉昱君(2003),

「紡織業導入 ERP 探討-台南企業之個案研究」,遠東學報遠東技術學院工商 管理系第二十卷第二期。

陳志明(2005),「體系間電子化供應管理關鍵成功因素與其實施成效之研究-以紡 織產業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亨安(2006),「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對我國紡織業之影響」,經濟研究,6,163-186。

陳君華(2008),國研院科技政策中心助理研究員,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97-第一期。

詹慶儀(2003),「台灣紡織業經營績效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 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廖峰民(2002),「台灣聚脂產業現況及競爭策略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 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昱立(2006),「從廠商角度看台灣棉紡織工業的發展」,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 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萬益(2011),「紡織業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瞿宛文(2008)重看台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十九卷一期。

蘇偉哲、游雅婷、楊志海(2013),「廠商聚集與生產力-台灣紡織產業的實證研 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國立 中央大學經濟系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網路資料:

105 年度紡拓會市場開發處辦理之國內外拓銷活動表,

http://ttf.textiles.org.tw/market/exhibition/105.pdf

MBA 智庫百科,波特鑽石理論模型,

http://wiki.mbalib.com/zh-tw/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TTRI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https://www.ttri.org.tw/

工業總會服務網,我紡織產業現況與結構分析,

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10105-506-6

儒鴻企業公司簡介 ECLAT TEXTILE CO., LTD http://www.eclat.com.tw/chi/about01.html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