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係利用經濟部統計處於 2007 年所實施之「製造業對外投資實 況調查」問卷資料為分析對象(即問卷填答廠商之 2006 年公司實況),分 別從廠商特性、產業特性及投資特性 3 方面來探討我國製造業廠商對外投 資後,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擴大影響之 probit model 分析。本研究發現,

就廠商特性而言,變數「廠商規模」與「研發支出總額」對國內產品生產 規模之擴大皆具正向影響,且為重要影響因素,表示不管當廠商之規模越 大或是研發支出總額越高,皆會使得國內產品生產規模之擴大為越有利的 影響。

就產業特性來看,「產業型態」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具負向影響,且 為重要影響因素,表示當產業屬於勞力密集之輕工業時,其對國內產品生 產規模之擴大越不傾向於有利發展;「行業分類」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之 擴大具有正向影響,但非重要影響因素;另就「對外投資地區」來看,其 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屬正向影響且顯著,表示當廠商前往開發中國家投資 時,其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之擴大將不傾向有利影響。

就投資特性而言,「當地市場發展潛力大」之擴張型投資動機、「原料 進貨來源比率」及「零組件與半成品進貨來源比率」等由台灣提供等因素 係屬正向且為重要影響因素,顯示當廠商以「當地市場發展潛力大」之擴 張型投資動機對外投資,或原料、零組件與半成品等進貨來源由台灣提供 之比率越高時,其對外投資後,將會使國內產品生產規模之擴大為越有利 之傾向。另「對外最主要之投資行業」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具負向影響,

而「利用當地價廉充沛勞工」之防禦型投資動機、分工模式(垂直及水平)

雖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具有正向影響,但其卻皆非影響國內產品生產規模 擴大之重要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從廠商特性、產業特性及投資特性 3 方面來探討對外投資對國 內產品生產規模之影響,雖已朝多方面分析與探討,但仍有部分不足之 處,以下提出可作為後續相關研究參考之處:

一、因受限於資料之取得,本研究僅能針對廠商單年度資訊進行分析,建 議未來研究之分析期間可擴大為連續數年或間隔數年之資訊,以比較 隨時間經過、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變動之際,對於對外投資所產生的 影響。

二、由於資料內容之限制,本研究僅能就廠商主觀認定的國內產品生產規 模,分析所產生的影響及方向,未來若能真正掌握廠商實際生產規模 的資料或對外投資詳細金額,則更能真正反應對外投資對國內產品生 產規模的影響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李玉春(1994),「台商赴大陸投資對我國製造業之影響」,《臺灣經濟研究 月刊》,17,38–42。

何玉麗(1990),「談產業空洞化防範之道」,《臺灣經濟研究月刊》,13,

104–107。

周玉珊(2002),《對外投資對產業空洞化之影響-以台灣製造業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添城、吳惠林(1990),「臺灣產業結構轉變與產業空洞化」,《自由中國 之工業》,74,11–25。

林照雄(1999),《台灣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與產業空洞化之實證分析》,台 北: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長、吳世英(1995),「臺商赴大陸投資對臺灣經濟的影響」,《經濟前瞻》, 40,40–44。

陳忠榮、楊志海(1999),「台灣對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擴張型與防禦 型的比較」,《經濟論文叢刊》,27,215–240。

陸怡蕙、張靜貞、楊謹綸(2005),「台灣食品加工業對外投資與產業空洞 化之分析」,《農業經濟叢刊》,11,1–33。

黃虹順、崔曉倩(2004),「對外直接投資與製造業的空洞化」,《第五屆全 國實證經濟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經濟學系。

經 濟 部 公 司 行 號 營 業 項 目 代 碼 表 檢 索 系 統 網 站 ,「 目 錄 查 詢 」,

http://gcis.nat.gov.tw/cod/(2009 年 12 月 13 日檢索)。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

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對大陸間接投資、大陸產業技術引進統計 年報》,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統計年報》,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網站,「98 年 12 月核准僑外投資、陸資來臺投資、

國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統計速報」(2010 年 1 月 20 日刊登),

http://www.moeaic.gov.tw/(2010 年 1 月 21 日檢索)。

劉仁傑(1995),《日本企業在日本、台灣與大陸分工策略之探討》,行政 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劉碧珍、林惠玲(2001),「對外投資與回銷決策-台灣製造業之驗證」,《經 濟論文叢刊》,29,479–510。

謝依婷(2006),《對外直接投資對製造業生產力與產出之影響-台灣的實 證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Barba Navaretti, G. and D. Castellani (2004), “Investments Abroad and Performance at Home: Evidence from Italian Multinationals,” CEPR

Discussion Papers, No. 4284.

Buckley, P.J. and M.C. Casson (1976),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Caves, R.E. (1974), “Causes of Direct Investment: Foreign Firm’s Shares in Canadian and United Kingdom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6, 279–293.

Dunning, J.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9–31.

Herzer, D. (2008),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ward FDI and domestic outpu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ScienceDirect, Economics

Letters, 100, 146–149.

Hijzen, A., T. Inui, and Y. Todo (2007), “The Effects of 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on Domestic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Japanese Firm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IETI, 07-E-006.

Horst, T. (1972), Firms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 of the Decision to Invest Abroad: An Empirical Stud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4, 258–266.

Hsu, C.M. and W.C. Liu (2004), “The Role of Taiw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Economic Integration or Hollowing-out?”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n Economy, 2, 207–231.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MIT,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76.

Kojima, K. (1973), “A Macroeconomic Approach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14, 1–21.

Kojima, K. (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 London: Croom Helm.

Lawrence, R.Z. (1983), “The Myth of U.S. De-industrialization,” Challenge, 32, 12–21.

Ozawa, T. (1979),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New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rom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Oxford

Economics Paper, 31, 72–92.

Root, F. and A.A. Ahmed (1979), “Empirical Determinants of Manufacturing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d, 27, 751–767.

Rowthorn, R.E. and J.R. Wells (1987),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Foreign Tra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wthorn, R.E. and R. Ramaswamy (1999), “De-industrialization: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IMF Working Pape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ingh, A. (1977), “UK Industry and the World Economy: A Case of De-industrializ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 113–136.

Singh, A. (1987), “Manufacturing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eds. J. Eatwell et al., 1988, 301–308.

Thirlwall, A.P. (1982), “De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Lloyds

Bank Review, 144, 22–37.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