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乃依據研究目的衍生之待答問題,探討正向行為支持對改善情緒行為障 礙學生行為問題之成效,並據此結果歸納、整理出本研究之結論;另外,並針對 研究結果與研究省思之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往後相關研究與教學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依據待答問題與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實施功能行為評量,能了解樂樂行為問題之功能,並形成假設。

研究者透過研究參與者提供的紀錄與直接觀察,蒐集樂樂行為問題的資料,

進而進行功能行為評量分析,由分析結果得知,樂樂的攻擊行為之功能假設為取 得內在刺激、取得外在刺激與逃避外在刺激;不雅言語之功能假設為取得內在刺 激與取得外在刺激;無法參與學習活動之功能假設為取得內在刺激、取得外在刺 激與逃避外在刺激。

二、依據功能行為評量分析結果,能發展出符合樂樂需求之正向行為支持計畫。

研究者透過功能行為評量分析結果,與輔導小組一同發展正向行為支持計 畫。以樂樂的行為功能假設為基礎,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提供樂樂前事控制策 略、行為訓練策略、後果處理策略與生態環境改善策略;目的在於透過前事控制 減少樂樂行為問題的出現,並教導樂樂正向的行為替代模式,且針對其行為後果 給予適當的回饋,同時也改善樂樂的生態環境,提供其最大的支持度。

三、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改善樂樂行為問題有良好的立即成效,且多數有良好的

120

維持成效。

(一)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改善攻擊行為有良好的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

(二)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改善不雅言語有良好的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

(三)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改善無法參與學習活動有良好的立即成效,但維持 成效不佳。

(四)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提升正向行為有良好的立即成效,且多數的正向行 為有良好的維持成效。

整體而言,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實施後,樂樂在攻擊行為及不雅言語的改善,

與提升其替代的正向行為上,有良好的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在無法參與學習活 動的改善,與提升其替代的正向行為上,有良好的立即成效,但維持成效不佳。

四、研究參與者對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實施結果感到滿意。

透過訪談資料可以得知,研究參與者對於此計畫能有效改善樂樂的行為問 題,並提升其正向行為,均抱持肯定且正面的看法;同時表示此計畫也提升了其 人際關係、情緒控制及學習態度等面向的發展,對樂樂整體身心發展及生活品質 有正面的影響。

第一節 建議

本節就研究結果與研究省思提出下列建議,以供日後正向行為支持相關研究 或教學參考。

一、對教師處理個案行為問題之建議

本研究運用功能行為評量找出樂樂行為問題之功能,並依據其行為功能發展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有效改善樂樂的行為問題並增進其正向行為。研究者依據此

121

研究結果給予以下的建議。

(一)運用功能行為評量來了解學生行為問題之功能

本研究運用功能行為評量,有效找出個案行為問題之功能,並據此形成功能 假設,用以發展正向行為支持計畫,以改善個案之行為問題。此結果可提供教師 往後在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應先了解發生行為問題的原因,分析歸納其行為功 能,以發展有效的支持策略來改善學生的行為問題。

(二)實施正向行為支持計畫來改善學生的行為問題

本研究發展並實施正向行為支持計畫,透過前事控制、行為訓練、後果處理、

改善生態環境等策略,有效降低個案的行為問題並提升其正向行為。此結果可提 供教師應透過正向行為支持計畫來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發展多元且正向的支持 策略,以替代的正向行為取代行為問題的發生。

(三)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來執行正向行為支持計畫

本研究所發展的正向行為支持計畫是經由研究參與者共同討論、分析、修 改、擬定並實施,以臻於完善且符合個案需求,研究參與者一致肯定並滿意此計 畫對個案行為問題處理之成效。此結果說明往後教師在處理學生行為問題上,應 邀請相關人員一同參與,透過研究參與者的集思廣益,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實施計 畫,將有助於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執行與成效。

二、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一)擴大輔導小組成員,實施更全面性的正向行為支持

研究者在研究省思有提到,由於科任教師與相關行政人員未能參與此研究計 畫,導致雙方在處理個案行為問題上有所差異,甚至導致處理成效不佳的情形。

因此,研究者認為往後相關研究,應邀請個案所有任課教師及相關行政人員加入 輔導小組,全面性地實施正向行為支持,如此一來,在處理個案的行為問題上更 有立即性與一致性,對於改善個案的行為問題應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122

(二)家長應一同參與,將正向行為支持擴展至家庭生活

本研究雖然徵得個案家長同意,但是家長在研究過程中是完全沒有參與計畫 的擬定與實施。導致個案的行為問題改善雖然在學校生活上大幅進步,但是放學 後或假日,行為問題仍然層出不窮,無法將正向行為類化至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 上。因此,研究者認為往後的相關研究一定要邀請家長一同參與,才能達到正向 行為支持的最終目的,不僅改善個案的行為問題,更要提升其生活品質及整體的 生活能力。

(三)介入期時間宜拉長,待趨向穩定度處於穩定狀態,再進入維持期 從研究結果可以得知,本研究目標行為在介入期之趨向穩定度幾乎都是處於 不穩定的狀態,但礙於研究時間有限的壓力下,研究者採用該階段 C 統計未達顯 著水準,表示其趨勢已趨於穩定,即進入維持期階段;由研究結果來看,造成了

「無法參與學習活動」與「提升在課堂中能主動參與學習並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

的維持成效不佳。研究者建議往後相關研究如果時間允許下,應拉長介入期的時 間,如此一來,可以避免支持策略太早撤除,導致維持成效不佳的情形發生。

(四)維持期宜採用逐步撤除策略,持續追蹤個案行為表現

本研究有三個目標行為,礙於時間的限制下,維持期階段蒐集的資料點略顯 不足,無法看出正向行為支持對個案的行為問題是否有長時間的成效。研究者建 議往後相關研究可以採多階段逐步撤除策略的研究設計,按階段逐步撤除已習得 的策略至最精簡的狀態,同時拉長維持期資料蒐集的時間,持續追蹤個案的行為 表現,以了解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長期成效。

12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素華(2008)。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嚴重情緒障礙學生行為問題處理成效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孔繁鐘(2007)。DSM-Ⅳ-TR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市:合記圖書。

朱巧馨(2010)。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改善國中自閉症學生行為問題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李乙蘭(2005)。自我教導策略運用在情緒障礙學生降低攻擊行為之效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李欣(2007)。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國小亞斯伯格症學生行為問題處理成效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敏麗(2008)。正向行為支持方案應用於視多障兒童問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2 修訂)。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吳武典(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25,17-26。

吳建億(2007)。行為支持方案對國小普通班學生攻擊行為處理成效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 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林示安(2011)。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改善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選擇性緘默症學 生溝通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124

林育妡(2009)。自閉症學生自傷行為之功能分析與介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怡汎(2004)。自我教導策略對情緒障礙學生社會能力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林惠芬(2001)。功能性評量對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介入處理成效之研究。特 殊教育學報,15,85-105。

周玉萍(2007)。智能障礙學生口腔習慣動作之功能分析與介入(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卓佳儀(2009)。功能導向介入策略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分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洪儷瑜(1999)。嚴重情緒障礙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載於張蓓莉(主編):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93-107 頁)。台北市:

教育部。

洪儷瑜、翁素珍、黃慈愛、彭于峰、林書萍、吳怡潔(2000)。情緒障礙學生輔 導手冊。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

施顯烇(1995)。嚴重行為問題的處理。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2,9 月 26 日)。特殊教育通報系統。取自 http://www.set.edu.tw/sta2/default.asp

郭為藩(198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文景。

郭為藩(198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文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