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創業過程的反省建議

壹、創業構想

創業的基本定義在於開始經營一家事業,雖然複製既有的商業模式也是創 業的一種形式,但卻少了創業帶有創新的重要要素,創業之所以能影響社會甚 至造成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是因為創業中的創新行為能對於現實存在的問題 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因此創新通常是從一個要解決具體問題開始,構想可以 用非常多元的方式產生,構想可以開始於在生活觀察所發現的問題、基於專業 或是技術而發展出的解決方案、從抽象概念與元素組合中激盪出創新的思維、

或是單純難以解釋的靈感一現,然而未經驗證的構想不具有價值,如果構想無 法如創業者所想像,可以在現實情境中解決目標問題,構想就僅是創業者本身 主觀的想像而已。

創業者之所以會有構想並想創業,通常是起於在其領域或是思維上有獨特 的見解,因為對本身的思考結晶有一定的信心才會投入創業,但也會因為這樣 的信心而導致忽略了與預想背離的事實,創業者要時常警惕自己是否對於本身 的構想太過自信導致錯誤的判斷,精實創業所提出的開發-驗證-學習機制,是 一套假設驗證的機制,使用這套方法可以加快創業構想驗證的速度,但是方法 上是否有效,在執行上仍取決於創業者是否能夠以客觀的方式去解讀驗證過程 得到的資訊,須避免主觀將資訊解讀導向預想的創業構想的方向,接受與預想 相背離的事實並勇敢修正, 這道理雖然簡單,但對於創業者來說是艱難的修 練。

貳、產品開發

本創業計畫的產品為一款 App,從本個案的經驗來說,產品開發包含 App 前端開發、資料庫後端開發、伺服器管理、介面設計、Icon 設計、使用者關係 經營等面向, 其中參與的人員包括前後端工程師、設計師、與使用者關係管理 者。要達到良好的開發效率,開發統籌者必須與以上人員建立有效率的溝通模 式,並且在技術與專業上抱持著尊重專業人員的態度。

86

87

88

89

90

工具,在精實創業方法所未多加描述的領域知識或是創業過程發生的具體問 題,都是創業者本身必須負起學習並解決的責任, 即便精實創業提供一套系統 性的循環程序供創業者參考值行,創業者必須正視創業沒有 SOP 的事實並,對 於牽涉創業個案各領域知識著墨且付出心力,並費盡心思解決創業過程所產生 預期與非預期的問題,這才是創業的本質。

第三節 創業的行銷經驗 一、行銷效益的優化

廣告、活動、直效、媒體曝光是行銷的主要四種方式,創業者可以此四種行 銷方式的大方向嘗試不同的行銷組合,為充分利用初創業時期有限的行銷資源,

必須審慎地檢視各個行銷活動的效應,並依據實行的效益評估作為整體策略修正 的基礎,從中學習並再次擬定新的行銷策略,力求將行銷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精實創業的學習循環不但可用於開發,在行銷面也是可以遵循的原則,在本 個案,創業者以推出行銷活動作為測試,獲得數據檢討學習再推出下一次改進的 行銷活動,紀錄各個行銷活動舉行的時間點,並將其時間點對應到可評估行銷效 益的數據指標紀錄,以指標數據作為標準檢討行銷活動的效益,將行銷的經驗整 理歸納可作為投入更大量行銷資源策略上重要的參考依據。

二、媒體曝光機會

由於台灣有多元的網路媒體環境、且媒體從業人員有相當大的產出壓力,此 外青年創業議題近年是媒體的焦點,從本研究中的行銷經驗中能發現製造媒體曝 光為具有相當效益的行銷方式,媒體曝光有以下的優點,第一點,製造媒體曝光 能以低成本達成高回饋的行銷效益,第二點,媒體對於創業團隊與服務有正面的 背書效益,因此研究者建議其它創業團隊不要忽略媒體這個有效管道作為行銷方 式,但要能有效製造媒體曝光的機會必須掌握以下要點;準備完整新聞內容讓記 者有較高的意願報導、藉由參加媒體主辦或是媒體受邀的活動製造曝光機會、主 動投稿或整理媒體包提供媒體工作者製造報導基會、與媒體工作者保持聯繫並定 期提供具新聞價值資訊、掌握媒體各時期的關注議題並與本身服務與團隊作連接,

上述方式能夠提高創業團隊與產品被報導的機會。

91

92

93

94

95

期之前完整地做好時程上與使用者回饋管道上的規劃,並掌握開發資源與專案排 程,如此方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機會。

在 Hii 匿名平台上有長期延續的匿名關係存在,其原因在於其對話機制設計 的就是為延續關係而設計,一般匿名論壇上的對話門檻較低,其互動偏向主題性 的討論行為,但在主題的熱度降溫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就容易中斷難以延續。

而 Hii App 在身分保護的基礎下,其互動必須透過一來一回的對話機制來回篩 選,關係只要一方停止即結束,其對話門檻雖然較高,但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不 易建立且不易延續,對話的雙方的關係能在一開始建立就表示雙方具有對彼此提 出的對話主題、或是其所傳遞的想法有所共鳴,在彼此對話接續的過程,篩選掉 自己不願繼續經營的關係,並和選擇繼續的對象一次次地更加深化彼此的關係。

此外在安全的匿名情境中,對話的雙方越過社會關係的限制,彼此得以揭露 自己私密的想法建立在虛擬環境上的信任連帶,Hii 扮演了一個在對話雙方彼此 生活中的寂寞與空虛時光中安排對話的重要角色,促成雙方在情感上的機會點願 意互相關心支持,在長期的深度情感互動下建立匿名關係,待這樣的關係持續到 一定程度後對話的雙方將成為彼此最佳的自我揭露對象,一個最了解自己、願意 傾聽自己、不用擔心吐露秘密會被洩漏的理想談心對象也可能因而產生,而也證 明建立於談心目的、形成長遠匿名關係的社群是確實可能形成的。

96

參考文獻

〈創業點燃革命之火〉(2013.06)。《數位時代》,229:50-55。

〈2013 全球創業觀察(GEM) 台灣研究成果交流論壇〉(2013.12)。

《 創業管理研究》,8-4:83-99。

劉復苓譯(2011)。《豐田創意學:一年 100 萬個創新點子,造就豐田永 續競爭力》。台北市:經濟新潮社。(原書 The Elegant Solution:

Toyota`s Formula for Mastering Innovation)

江瑞坤,大野義男,候東旭(2007)。《豐田的三位一體生產系統》。台 北:中衛發展中心。

廖宜怡譯(2013)。《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事業》。台北市:行人文 化實驗室。(原書 Eric Ries. [2011]. The lean startup: how

today’s entrepreneur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

楊玉山(2014)。現代台灣中小企業的策略轉型與精實創業之研究-以 J 公 司為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曾逸豐(2013)。導入精實創業方法論-以軟體產業的 F 公司為例。國立台北 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 EMBA 專班碩士論文

何文楨 、林金榮 、項維欣(2013)。「數位匯流電子商務的經營策略」。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6(10),118-126。

陳巨擘、鄭祖邦、柯朝欽譯(2007)。《社會學理論(下)》。台北市:巨 流。(原書:Geoge Ritzer,Douglas Goodman [2004].Sociological Theory)

97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2001)。《見樹又見林》。台北市:群學。(原 書:Allan G.Johnson [2004].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 )

簡恆信(1998)。虛 擬 社 群 匿 名 行 為 模 式 研 究 — 以 網 際 網 路 電 子 布 告 欄 為 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元力(199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 BBS 社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良文(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馨(2015)。以自我呈現動機和區隔需求去探討臉書使用者的隱私顧慮 和自我揭露行為。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 (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07)。〈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揭露 ——以 Facebook 為例〉, 「中華傳播學會 2012 年年會」論文。台灣,台北。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 飛訊》,118:1-20。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 義市:濤石文化。(原書:Jean McNiff,Pamela Lomax,Jack

Whitehead[].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

98

朱仲謀譯(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台北市:五南。(原 書:Jean McNiff,Jack Whitehead[2002].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古又羽譯(2015)。《絕美網頁設計法則(第三版)-學好讓網路世界變得更 美麗的迷人方法》。台北市:碁峰。(原書:Jason Beaird,James George [2014].The Principles of Beautiful Web Design, 3rd Edition)

Mike Rother(2010).Toyota Kata: Managing People for Improvement, Adaptiveness, and Superior Results. NewYork: McGraw Hill.

Zoltan Acs, Laszlo Szerb, Erkko Autio(2015).Global

Entrepreneurship Index 2015.London:Globle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

Why Is Lean Startup So Hard? (n.d.).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15, from

http://giffconstable.com/2012/08/why-is-lean-startup-so-hard/

The Startup Ecosystem in Taiwan: A Quick Glance (n.d.).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15, from

https://startjeffreyup.wordpress.com/2014/06/09/the-startup-ecosystem-in-taiwan-a-quick-glance/

Holmes, D. (1997).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London: Sage.Jacobson, M.J & Spiro,R.(1995).Hypertext learning environment,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the transfer of complex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Computing Research, 12(4):301-33.

99

Mead George Herbert (1962).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ffman Erving (1959).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Anchor.

Allan G. Johnson (2004).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Caplan, S. E. (2007). 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2), 234-242.

Schlenker, B. R., & Leary, M. R. (1982). Social anxiety and self-presentation: A conceptualization and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 641-669.

Schlenker, B. R., & Leary, M. R. (1985).Social anxiety and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1347-1354

Derlega, V. J., Metts, S., Petronio, S., & Margulis, S. T.

(1993). Self-disclosure. Newbury Park, CA: Sage.

Jourard, S.M. & Lasakow, P. (1958).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1),91-98.

100

Wheeless, L. R., & Grotz, J. (1976).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reported self- disclosur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 338-346.

Altman, I., & Taylor, D.,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rgh, J. A., McKenna, K. Y. A., & Fitzsimons, G. M. (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1), 33–48.

http://dx.doi.org/10.1111/1540-4560.00247.

Matthew E. May (2006).The Elegant Solution: Toyota's Formula for Mastering Innovation. N.Y, FREE PRESS.

Bill Atweh, Stephen Kemmis, Patricia Weeks (1998). Action Research in Practice: Partnership for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London, Routeledge.

Jean McNiff, Pamela Lomax, Jack Whitehead (2003).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London, RoutledgeFalmer.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