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第六章 結論與研究限制 一、 研究發現

「拒絕中時」運動由學界發動,眾多學者、藝文工作者、專欄作家等隨著運 動的發展紛紛響應。第四章的討論指出,拒絕中時運動最一開始仰賴個人社會網 絡的動員,如發起人的 email、參與多個組織的關鍵人物等,訴求也因為各領域 的學者加入,論述也不斷調整並廣納,從鉅觀的「中國因素」傷害台灣民主擴充 到新聞專業與反媒體壟斷,加上後續修法的協商與推動都仰賴這群參與運動的學 者。

但在運動的過程中,並非所有學者都在第一時間進入「拒絕中時」運動響應。

從第四章的訪談中可歸納出幾點遲疑的原因,首先是對於訴求理念的立場不同,

例如「反資」或「反中」的差異;再者,則是對於拒寫策略的疑慮;最後,則是 對於自己加入拒寫的有效性的質疑。

儘管對於學者而言,「拒絕中時」運動所要付出的成本相對於新聞工作者與 作家來說小得多,但學者還是會有這些考量。這些考量的原因即與自身擁有什麼 文化或社會資本可以拿來拒絕、拒絕後的成本為何,以及網絡上的位階問題。對 於學者來說,「拒寫中時」的象徵意涵大過實際意涵,擁護中時的作家銀正雄甚 至也曾質疑「發起學者們本來就不常供稿給中時,拒寫的意義何在?」學者集體 退出中時的象徵性意涵即是拒絕再投入自身的文化資本為中時的政治立場背 書,利用身為知識份子的影響力,透過放棄這個言論空間來抵制這家媒體。但也 有學者評估了集體拒絕後的外部成本是否會影響媒體內部的進步力量等,同時認 為自己的位階就算明確表達拒寫,效果也不大,所以並未連署。在學界的動員確 實以象徵意涵為主要動力,余英時加入拒絕中時連署之後則有極大的號召,由於 余英時在學術界的代表性與位階甚高,他的表態對於知識份子的動員有極大的幫 助。

由此可知,知識份子的表態並非能夠超然獨立到只依照理念而行,對於這次運 動的「實踐」與「表態」,知識份子其實有眾多考量參雜其中,如自身的人際網 絡、位階、專長領域、資本的多寡等等。在綜合評估之下才能決定是否表態或沉 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從學者的觀點視之,可以發現這次「拒絕中時」運動的關鍵是行動者是否丟 出手上的資源成全這次「拒絕」運動。學者放棄這個發表空間以期達到宣傳中時 是個、「沒有新聞專業」、「傷害民主價值」的糟糕媒體,是站在維護正當性的價 值位階上看待這個運動,學者需要放棄的是他們發表評論的空間。但對於內部新 聞工作者與作家來說,他們若要參與「拒絕中時」運動,揚棄的資源即與學者大 不相同。

對於內部新聞工作者來說,「拒絕中時」是一突發事件,此事件雖有其社會 意義,卻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權益、報導的專業性以及影響力,訪談中也不乏 擔憂對此一運動對於報社內部進步力量產生挫傷。當外界開始以學者維護正當性 的價值標準要求他們也同樣「拒寫」時,首當其衝的即為生活經濟問題以及對於 自身報導空間的情感,如年資、文化版版面維持等,都是他們考量是否離開中時 的重點。

另一方面,言論版專欄作家與副刊作家是否「拒寫」的考量,除了與新聞工 作者相似的,經濟層面的顧慮以外,還有揚棄個人發表空間與影響力的考量。與 學者的投稿不同,言論版專欄作家與副刊作家是以寫固定專欄為業,若他們放棄 了中時的版面,以台灣文學版面稀少的狀況看來,不一定能夠再找到下個固定寫 作的專欄。且對於作家來說,台灣文學資源長期都有分配不均的問題,新人作家 若要固定在一處發表專欄,歷史悠久與資源豐富的人間副刊還是較好的選擇。新 人作家現身表達拒絕中時立場所要面臨的即是人間副刊的文學網絡、發表空間等 等,在文學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副刊作家,尤其是新人作家明確表態的風險顯然 比其他社會位置的「拒絕中時」參與者要大得多。

對於「拒絕中時」運動來說,相較於學者拒寫中時是象徵性的影響,新聞工 作者與作家的離開對於中時來說則是更為實際的考量。優秀編輯、記者的離開,

導致了中國時報版面的荒腔走板;專欄作家的離開,導致了言論版面的惡化。「拒 絕中時」對於中國時報的影響在此逐漸發酵並擴散。現今,中國時報的影響力下 降,不僅僅是「拒絕中時」行動者的連署與施壓,還有後續版面的惡化以及媒體 組織專業下降危機。知識份子對於媒體的理想與堅持促成了「拒絕中時」這個運 動,抵制他們心目中的糟糕媒體,欲削弱其影響力。但真正扛起這個理念,造成 這個關鍵結果,使中時真正成為「荒腔走板」的媒體,則是當時這些揚棄了個人 經濟與資源離開中時,停止供應文化生產,直接或間接成全了「拒絕中時」運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的新聞工作者與專欄作家。

但這個運動中,中時第一線新聞工作者的處境卻較少被討論到。對於一份報 紙來說,報老闆的報社方針執行仰賴底下層層主管與第一線記者、寫手,可以說 是報紙運作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當時參與運動的傳播學者也針對第一線新聞工作 者的自主權,強調資本箝制新聞版面的嚴重性,反置入、編輯室公約等訴求也逐 步納入運動方針中。在第四章也指出,當時「拒絕中時」運動與「反媒體酷斯拉」

運動合流,「反資」與「反中」對外呈現很好的整併,運動團體也提出「反媒體 壟斷專法」草案,試圖降低資本對於媒體的影響。

可惜的是,進入立法階段後,反媒體壟斷草案因政黨利益而胎死腹中。在「反 資」部分,討論度也逐漸降低,甚至隨後在練台生併購壹電視的案子上,社會關 注度亦遠低於旺中併購中嘉一案。

在「拒絕中時」運動中,透過揭露不適格報老闆荒腔走板的行為,行動者的確 有效磨損中時的可信度與影響力,也明確的指出「中國因素」可以如何影響一份 報紙,以及旗下的新聞工作者;如果「中國因素」在中時這份報紙上,是暴力且 明顯可見的箝制,那「資本」就是幽微細緻的滲透整個媒體版面與呈現內容,對 於第一線新聞工作者的影響更為深遠,也更難以察覺,反媒體壟斷草案的推動、

立法仍有其必要性。

在反對運動裡,短兵相接的過程中容易使人只看到抗議方與被反對方。但除 了這些人以外,也有被運動結構下所忽略的個人,他們或許被運動影響甚大,也 或許對運動幫助甚大,甚至是運動延燒、成功的關鍵,但卻少有人提及且注意。

例如拒絕中時運動裡的新聞工作者、作家等,他們是被這個運動影響甚深的一群 人,他們或許放棄了部分資源成就這個運動,也或許有許多考量迫使他無法表態。

本研究希望透過勾勒「拒絕中時」運動的動員與影響,凸顯出在運動延燒時,

結構底下的人如何考量行動、作出決定進而實踐的過程,並且可能造成的決定性 影響。

「拒絕中時」運動除了在媒改運動史上記下一筆外,拒絕中時運動所累積的 能量,也逐步反應在社會大眾對於公共議題的關心上,尤其是「親中」議題。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2015 年的反對政府黑箱通過對岸服貿協定所導致的「太陽花學運」,當中掌握學 運發言權與方向的要角,如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等,先前也在拒絕中時運動 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運動喚起台灣民眾對於中國議題的敏感度,也同時投射在媒體的選擇上,

中時在面對運動上的一連串舉措,明確披上「五星旗」這塊旗幟,客群壁壘分明。

客群指的也不只是閱聽眾,也包括新聞工作者或準新聞工作者,更有人因為「 無 法接受名片上印的鬼娃」,而從不考慮中時的工作。由此可知,成就、延長「拒 絕中時」這個運動,仍然靠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持續「延長戰線」。

二、 研究限制

由於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方式,訪問與拒絕中時運動相關的受訪者,包括發起 人、參與者、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與副刊作家等,已期勾勒出拒絕中時運動的 發展輪廓,與運動開始後對於各領域的影響以及當中行動者的實踐模式。但也因 為研究範圍較大一己之力有限,無法做更多訪談來探討人際網絡的影響,也僅能 就副刊作家與言論版作家的訪談個案描繪出運動影響。加上議題較為敏感,許多 受訪者要求發言匿名與提及的人物匿名,也使得研究社會網絡動員相當困難。此 外,未能訪問到人間副刊的編輯工作者,無法得知副刊內部對於拒絕中時運動的 想法以及是否有其影響,僅能從作家與讀者觀之。

Wacquant,L.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何經懋(2008)。《思想、政治、權力:台灣知識分子的象徵鬥爭》,台灣大學社

許正平(2003)。〈重量級發聲管道〉,《文訊》,218,62-63。

許嘉猷(2011)。《藝術之眼:布爾迪厄的藝術社會學理論及其在台灣之量化與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陶東風譯(2012)。《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原書:

Swartz,D. (1997) Culture and Power :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葉啟政(1984)。《社會、文化與知識分子》。台北:三民。

黃厚銘(2002),〈導讀:皮耶‧布赫迪厄與反身社會學〉,Bonnewwitz 著、孫智 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頁 192-218。台北:麥田。

黃順星(2010)。〈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

黃順星(2010)。〈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