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 1990 年以來,臺灣的經濟發展趨緩,雖仍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不過,

與 1980 年代,十年間平均 8.1%的成長率相比,1990 至 1999 十年間的平均成長 率為 6.3%,降幅不小。如果與 1970 年代平均高達 9.4%的表現相較,降幅更是 顯著。更由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下降,如果以美元計算我國的平均國民所得,再 以此指標作為衡量我國 1990 年代以來的經濟成長表現的話,則自 1992 年新台幣 兌美元的貶值趨勢所導致的以美元計算的平均 GNP,成長幅度更低。2001 年我 國經濟成長率出現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前所未見的-2.18%負成長率,其後 2002、

2003 年緩慢復甦到 2004 年出現 6%的成長率。2006 年的預期經濟成長率為 4.1%

到 4.5%之間。

在國民儲蓄率方面,我國仍屬高儲蓄率國家,不過,由於 1992 年以來出現 的政府收支赤字,使政府儲蓄迅速減少,以致國民儲蓄率也逐漸下降。不過,由 於投資表現不振,我國民間仍呈現高比率的超額儲蓄。在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 爆發前,我國的固定資本形成成長率一度下跌到極低的 1.7%,之後兩年小幅回 升,後來又下跌到 1.85%。1999 到 2005 年的七年期間,有四年呈現資本形成成 長率為負的現象。2001 年更高達-29.2%,也是當年總體經濟呈現負成長的主因。

2000 年以後的投資不振,一般來說認為受兩項因素影響:其一是製造業的加速 西進,其次是國內投資條件始終未見改善。

在同一期間,公共部門的投資水準也一樣未見復甦。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對 基層設施的投資,以及公營事業對廠房設備的擴充或新生投資水準,都一樣呈現 低迷的狀況。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政府財務困難,缺乏資金從事建設工程,另

TP

1

PT 表一摘要記錄我國自 1991 年到 2005 年的各項重要經濟發展指標的統計。

一方面,也可能受政府執行交通、運輸、及環保工程時常常面對地方居民抗拒,

因而拖延了投資計畫的執行和投資支出所影響。

表一有關政府財政收支的統計數字呈現政府在財政管裡上的表現有待改 善。在表列資料的十五年間,國民賦稅負擔在 1992 年維持在 18.83%的水準,到 2002 年時,下降到 11.7%,成為所有工業國家及新興工業化國家中最低的水準。

面對這種偏低的國民賦稅率,雖然政府部門已信誓旦旦必須嚴格管裡支出規模,

甚至執行設定支出上限的措施,但對達成財政收支平衡的目標,仍有相當差距。

中央及地方政府年度預算中,仍須依賴數百億到高達 4000 億的債務收入,以為 挹注。

十五年間政府債務不論是絕對規模或與 GDP 相較,均呈節節上升的趨勢。

以未償還政府公債及賒借債務占 GDP 的比例為例,自期初的 5.84%跳升到期末 的 25%,上升高逾四倍。至於年度預算收支缺口於 1999 年度曾高達 GDP 的 6.1%,較歐盟馬斯垂克條約規範的 3%水準高出一倍。幸好 2000 年以後,由於 政府積極採取緊縮支出和加速國營事業民營化的腳步,藉售出官股取得財源,才 稍為歇止這種過高的赤字比例。

二千年之後的政府財政情況並未明顯變好。2001 年的經濟負成長,年度投資 及國際貿易額都下降逾 10%,年度稅課收入短收(較預算數)達一成,約 700 億的水準,因此財政缺口更為擴大。經濟不景氣使政府訂定財政政策時陷入兩難 的問題:一方面執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寄望能推升經濟景氣復甦,但卻得承擔 更重的赤字負擔。而且也就是政府選擇在經濟成長與控制預算赤字中,以擴大赤 字的工具刺激景氣,但我國「公共債務法」中各級政府年度舉債額不得超過歲出 15%的上限,使政府能再擴大舉債規模,執行更積極的「赤字預算」的空間非常 有限,另一方面,如果我國景氣低迷的原因主要源自國外因素,例如美國經濟成 長趨緩,因此影響我國電腦及周邊設備和 3C 產品的出口需求,則政府的擴張性 需求管理工具,能夠發揮的成效極為有限。在這種外生因素導致國內景氣低迷的 情境下,不論是增加支出,抑或是降低稅負,實質效果可能都是引起更嚴重的代

際移轉(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以及未來政府支出的僵固性。

在物價方面,過去十五年內,臺灣的物價水準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準。尤其 是自 1997 年以來,物價水準幾乎平穩不變,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現象都未見 發生。平穩的物價也反映在中央銀行重貼現率的年度走勢中,各年來皆呈現下降 的趨勢。不過,自 2005 年起,由於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飛升,消費者物價指數 和央行的重貼現率都反映出物價上升的壓力,增加到超過 2%的水準。

表一中的其他指標包括勞動情況的勞動參與率、失業率以及衡量所得分配的 大島指數(Oshima index)。在 1991 至 2005 年期間,我國婦女勞動參與率呈現微 幅上升的趨勢,但男性勞動參與率則稍微下降,整體勞動參與率亦因而呈現微幅 減少的現象。另一方面,受經濟成長緩慢及工業、服務業就業人口比例上升的雙 重影響,失業率呈現上升的趨勢。2000 年的失業率達 3%,比 1991 年高出一倍。

2001 年的失業率高達 4.57%,2002 年更達到 5.17%的高峰,政府為提供失業援 助及其他福利服務,使本來已陷入大幅赤字的政府收支,面臨更大的壓力。

最後,在所得分配方面,表一的大島指數(最高所得的 20%家庭平均所得與 最低所得之 20%家庭平均所得之比)顯示自 1995 年起至 2001 年,臺灣的所得分 配呈現不均程度擴大的趨勢。

9

表一 我國重要社經指標:1991-2005

項目 單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經濟成長率 % 7.55 7.49 7.01 7.11 6.42 6.10 6.68 4.57 5.42 5.86 -2.18 3.94 3.33 6.07 4.09 GNP 億美元 1,837 2,170 2,286 2,483 2,691 2,836 2,933 2,692 2,905 3,139 2,868 2,901 2,970 3,334 3,550 平均 GNP 美元 8,982 10,506 10,964 11,806 12,686 13,260 13,592 12,361 12,325 14,188 12,876 12,884 13,139 14,770 15,676 經濟成長

10

項目 單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勞動參與率 % 59.11 59.34 58.8 59 58.7 58.4 58.3 58.0 57.9 57.7 57.2 57.3 57.3 57.7 57.8 男性 73.8 73.7 72.6 72.4 72 71.1 71.1 70.6 69.9 69.4 68.5 68.2 67.8 67.8 67.6 女性 44.3 44.8 44.8 45.4 45.3 45.7 45.6 45.6 46.0 46.00 46.10 46.60 47.1 47.7 48.1

勞動力分配:

農業 % 12.9 12.3 11.5 10.9 10.5 10.1 9.6 8.9 8.3 7.8 7.5 7.5 6.6 6.6 5.9 工業 % 39.9 39.6 39.1 39.2 38.7 37.5 38.2 37.9 37.2 37.2 36.0 35.2 35.2 35.2 35.8 服務業 % 47.1 48.1 49.4 49.9 50.8 52.4 52.2 53.2 54.5 55.0 56.5 57.3 59.8 58.2 58.3 勞動力

失業率 % 1.51 1.51 1.45 1.56 1.79 2.60 2.72 2.69 2.92 2.99 4.57 5.17 4.99 4.44 4.13 社會 所得五分位比 倍數 4.97 5.24 5.42 5.38 5.34 5.38 5.41 5.51 5.50 5.55 6.39 6.16 6.07 6.0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