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綜合討論

壹、國小學生對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剖析

整體而言,屏東縣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是積極且肯定的。在態 度全量表 32 題中之總平均數為 124.32 分(總分 160 分),各題平均數為 3.89(五 點量表),行動傾向部分各題總平均數 3.98,認知部分各題總平均數 3.96,情感 部分各題總平均數 3.69。

由於國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在社會道德觀點、推理能力與同理心的 發展尚在培養的階段,故對身心障礙資源班同儕的態度,大部分取決於自己的好 惡和直覺感受程度(呂美玲,2004)。故在本研究全量表 32 題之得分情形中,國 小學生對於將心中的秘密與資源班學習同儕分享的意願並不高(平均數=3.22)。

此現象可能與一般人並不隨意將心中的秘密告訴別人有關,且縱然願意將心中的 秘密分享時,也會視對方的特質以及與自己的友好關係而決定,何況是要與資源 班學習同儕分享,所以意願不高。

再者,國小學生對於資源班學習同儕可以擔任班級的幹部上,認同感亦不足

(平均數=3.26)。此現象可能與國小學生普遍的刻板印象有關,認為成績好、人 緣佳的學生是班級幹部的最佳人選,而就讀資源班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習低成就 或身心有障礙者,故普遍被認為不適合當班級的幹部。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未來的研究可針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個人特質與障礙 類別,做進一步的探討。

貳、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態度與認知、情感和行動傾向三者間 的關係

由於態度包含認知、情感和行動傾向三部分,如果態度是正向積極的,則

行動傾向、情感和認知三者應有一致性,即對目標者在認知上持積極的看法,在 情感上是喜歡與接納的,在行為傾向上是傾向願意去接觸等。

本研究之國小學生在認知、情感與行動傾向的得分相關係數,介於 .56與 .82

(p<.01),一致性頗高,且為正相關,顯示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瞭解愈多,在 情感上愈能接受,行為傾向上也愈願意幫助同儕解決問題。而且在「行動傾向」

及「情感」與態度全量表的相關係數分別高達 .92與.91(p<.01),可見行動傾 向與情感是影響態度的重要成份。

参、影響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態度的變項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整體而言是積極正 向的。而在五個背景變項(性別、年級、接觸經驗、城鄉差距與家庭結構)中,

性別、年級、城鄉差距與家庭結構,都達統計考驗的顯著水準,具有預測效力,

只有接觸經驗,沒有得到統計上的支持。

本研究所選取的變項大部分為靜態的社會學(人口)變項,僅接觸經驗為動 態的變項。若加入更多動態變項替代靜態變項,或增加其他類別變項如父母教育 程度、職業、宗教信仰等,對態度的解釋量是否提昇,則尚待進一步的探究。

以下分別就不同性別、年級、接觸經驗、城鄉差距與家庭結構的態度差異進 行討論:

一、性別方面

本研究之結果支持「女性對身心障礙者的態度較佳」的論點,與以往許多學 者對身心障礙者態度之研究吻合(呂美玲,2004;李碧真,1992;吳勝儒,1999;

林乾福,2003;邱鈺喬,2003;邱佩瑩,1994;徐錫穎,2006;張照明,1996;

張宿志,2006;陳維錡,2006;梁偉岳,1995;黃富廷,1996;黃崑發,2002;

黃金美歡,2006;彭源榮,2003;彭素真,2006;葉振彰,2006;楊麗香,2003;

McQuilki,1990;Krajewski 與 Flaherty,2000; Nowicki 與 Sandieson,2002)。

至於造成女性對同儕態度較積極的可能原因,Gifford-Smith 與Brownell(2003) 指出:男、女生在選擇同儕作為好友時具有差異性存在,男生較注重動態的,屬 於肢體活動的相似性;女孩則傾向靜態的,偏向人格特質的同質性,且女生的同 儕互動型態更關注情感上的親密、支持與依賴感。李美枝(2000)也指出:女性 基於母愛的天性,較具同情心,且受到傳統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期許,使得女性 較易表現出接納弱勢的態度。國小女生可能受到傳統刻板印象的影響,被賦予溫 柔、友善、親和的人格特質,故普遍對特殊兒童表示關愛與幫助。

綜合上述,由於不同性別角色的社會化過程、社會期許、社會價值觀與社會 責任感等之差異,以及本研究所選取的變項大部分為靜態的社會學(人口)變項,

因而可能獲致女生對同儕的態度比男生積極的研究結果。在本研究之結果也顯示 女生不論在行動傾向、認知與情感三方面,平均得分都較男生為佳,尤其在行動 傾向方面的顯著性更大,顯示女生較願意去幫助與協助學習同儕。

二、年級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在行動傾向和 情感方面有顯著差異,且四年級的學生態度較六年級的學生積極。此結果與李玉 琴(2002)、林乾福(2003)、林真鍊(2005)、邱佩瑩(1994)、涂添旺(2002)、

張照明(1996)、彭源榮(2003)、黃翠琴(2006)、黃金美歡(2006)等人對 身心障礙者態度的研究相似。

為何四年級的學生態度較六年級的學生積極呢?可能是年齡愈小的學生,人 格可塑性與遵從師長教誨的接受度愈高,因此對資源班同儕有較佳的態度。而隨 著年級的增加,年齡愈大的學生更能敏察出資源班學生在團體同儕中的相對地 位,因而或許有部分學生對資源班同儕產生不佳的感覺,而持較消極的態度。

綜合上述,由於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身理與心理發展上的差異,而可能造成年 幼的對資源班同儕態度較年長的佳。本研究之結果顯示四年級的學生在「行動傾 向」與「情感」上都比六年級的學生來的積極,表示四年級的學生較願意去關懷

同儕,並以實際行動來幫助資源班同儕。

三、接觸經驗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呈現:有接觸經驗者與無接觸經驗者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 無差異。此項結果與邱鈺喬(2003)、黃崑發(2002)、黃翠琴(2006)對身心障 礙者態度的研究一致,所以本研究支持「有無接觸經驗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 無差異」。

四、城鄉差距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不同學校所在地的學生對於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有 差異,且市區學校的學生比鄉村學校的學生態度積極。此結果與杞昭安、何東 墀和張勝成(1995)、張素玉、謝俊明(1999)、彭源榮(2003)、黃崑發(2002)

對身心障礙者的研究結果一致。

由研究結果顯示:市區學校的學生在「認知」和「情感」方面都比鄉村學 校的學生來的積極,表示市區學校的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較能認同,並進而關 懷他們。至於此研究結果的差異現象,則尚待進一步做質性的探究。

五、家庭結構方面

本研究結果顯示:來自完整家庭的學生對資源班學習同儕的態度較破碎家 庭的學生積極,此結果與吳靜樺(1994)、何美瑤(2002)、徐慶娟(1995)、

徐錫穎(2006)、傅安球、史莉芳(1995)、劉永元(1988)、鄭雅玲(2004)、羅 品欣(2004)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

吳靜樺(1994)的研究指出:由於破碎家庭子女大部分得幫忙負擔家務,無 形中也減少了與同儕相處的機會,因而人際互動會較為淡漠、疏離。何美瑤(2002)

也指出:父母婚姻失調的子女常受到同儕的譏笑,使其心懷自卑,產生情緒發展 的障礙,與行為表現的偏差。此外,父母的婚姻問題並不是偶發的,而是漫長的

衝突過程,它影響兒童生活適應與身心發展甚鉅,容易導致兒童的情緒問題,並 產生攻擊或反社會行為,進而影響其人際關係。

綜合上述,由於不同家庭結構的學生在家庭因素的影響下,而可能導致對同 儕態度的差異表現,造成完整家庭的學生對同儕態度較破碎家庭的學生佳。本研 究之結果亦顯示完整家庭的學生在「認知」與「情感」上都比破碎家庭的學生來 的積極,表示完整家庭的學生較能認同資源班的學習同儕並願意去關懷他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