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電話

一、網路電話的定義

網路電話(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 VoIP),定義為一種透過網際網路 (Internet)以數位化的方式來傳輸語音封包(package)的技術。

語音信號處理過程是利用網路電話軟、硬體將輸入之聲音信號取樣,然後將 該信號壓縮與轉換成數位語音封包,並透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 控制協議端口協定)或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戶數據包協議端口協定),

以網際網路作為通訊的介質,並以數據分封交換的方式送往遠端的對方,而受話 端會將網路封包重組回語音封包,再解壓縮並加以轉換,恢復成語音的訊號,並 以壓縮演算法對延遲或失蹤的訊號作補償與微調,以進行雙方通話(Collins,2001;

王蕙君,2000; 吳國偉,1996)。

二、網路電話的起源與類型

近幾年來形成的VoIP 產業其起源,可追溯到 1995 年以色列軟體公司 Vocaltec 所開發出的網際網路電話軟體(Internet Phone),使用者在安裝此軟體後可讓同在 網際網路上的網友,利用Internet 來進行電腦對電腦(PC-to-PC)的語音傳輸通話。

目前現有網路電話常見的通話方式可依終端裝置應用型態的不同分為三類,

電腦對電腦(PC to PC)、電腦對電話(PC to Phone)、電話對電話(Phone to Phone),

本研究將此三種通訊類型分別敘述如下。

(一) 電腦對電腦(PC to PC)

這種方式通話雙方需皆具備電腦,且其電腦需配備麥克風、音效卡、揚聲器 及相關網路設備,並得安裝上網路電話軟體。在進行通訊過程時,雙方電腦需連 線上網路,並且執行網路電話軟體,利用線上的使用者目錄找尋通話對象,或直 接輸入對方的識別碼,等對方應答後即可進行通話。因此,採用電腦對電腦通話 方式的費用,只有連接到網際網路之費用,最為低廉。(謝政益,2004)。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軟體有與台灣業者網路家庭(PChome)合作的

PChome-Skype、Microsoft 的 Netmeeting、MSN Messenger Service、ICQ 及 Yahoo 奇摩的奇摩即時通Yahoo Messenger、S-Plus 等,但令人較困擾的是各軟體間缺乏 共同的統一標準,因此發話者及收話者兩端都必須使用共通相容的軟體才能無礙 的通話。

(二) 電腦對電話(PC to Phone)

發話的一方具備電腦,收話方不需要任何電腦配備,只要收話方利用市內電 話,或是行動電話即可接聽電話,通訊方式是透過網際網路連至ITSP(Internet Telephone System Provider, 網路電話服務者)的網路電話閘道器,由此轉接站透過 當地區域電話網路,撥號給受話者的市內電話或行動電話來達成通話。國內目前 的電腦對電話軟體有PChome Skype 的「SkypeOut」以及Seednet 的「PC to Phone」。

因為此種方式需要經過ITSP 公司的轉接服務,所以除了網路的連線費用外還得 支付ITSP 公司的轉接費用,但若與國內的國際電話費率相比,仍可節省 1/2 以上 的通話費。

(三) 電話對電話(Phone to Phone)

操作方式與傳統電話極為相似,以目前既有之家用電話為終端裝置,用戶僅 需加裝終端配接器(Terminal Adapter, TA)或網路電話閘道器(VoIP Gateway),在向 網路電話服務業者(ITSP)申請註冊後,連接上網後即可與對方通話,即本身就是 網路電話的主機,也就是所謂的IP PHONE。在費用計算方面,若是為網內互打 僅需繳交少量的月租費,即可免費撥打。而撥打至一般市內電話或行動電話,則 使用者需再負擔若干費用,其收費費率由服務提供業者訂定之。

網路電話目前主要的競爭優勢在於比起傳統電話低廉許多的通話費,然而隨 著傳統電話費率的逐年調降,屆時兩者的通話費率將會所差無幾。在這科技發展 的未來,消費者所重視的,將會是過去傳統電話無法提供的服務,例如多媒體訊 息以及其他通訊的整合服務,語音、郵件信箱等服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