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對於通識課程的重視度與滿意度進行調查,並整合 資料進行分析其落差,本章闡述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研究動機

近年來,科技普及、國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增加學生就學的意願。同 時出生人口下滑,各個大學無不面臨全額錄取和生員不足的困擾,如何去面 對此一現況,防止學生學習成效的下降則是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此時,課 程的教學品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吸引力,透過教學品質的滿意度來提高學校 的知名度以及威望,增加教師教學的信心及成就感,學生必然開心學習,提 高教與學的成效。

找出課程教學品質的缺口,利用服務品質滿意度(Parasuraman, Zeithaml and Berry, 1988;以下簡稱為 PZB)的五個構面,來擬定問卷施測以及進行問 卷滿意度調查,並企圖脫離學生評量教師的誤解,改用學生學習的情況作為 內容的詢答,從學生學習為出發點,來探討課程的教學品質滿意度分析,以 符合臺灣尊師重道的傳統。

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由 Martilla

& James(1977)提出,長期以來大多被用於服務業的顧客滿意度調查研究,俾 提供服務評鑑,作為市場導向決策參考。然則探究原文本意,係在企圖評選 各種服務行為屬性(attributes)中,突出需要改進的輕重緩急次序,以作為 優先改善項目,同時透過擬定正確因應措施,其目的在於提升營運效能、避 免資源浪費。所以以此觀點,有關於服務品質滿意度分析的研究,選擇應用 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

就臺灣地區而言,根據國家圖書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顯示,自 2002

2

年 1 月迄 2014 年 10 月,運用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作為研究工具的 118 篇論 文中,共有 110 篇之研究重心置於各種商業行為、管理手段的滿意度回饋討 論,僅有 6 涉及教育領域的教學者與受教者間重視度與表現值分析:何培基、

鍾寬和、張秀華(2013),高翠霞、林吟霞(2011),林原宏(2009),楊淵智(2006),

李立昌、林淑卿(2006),林士彥(2005),顯見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對提升教 學效能、避免空擲教育資源的優點,尚未被學術界所普遍關注,更遑論第一 線上之授課教師,亦無從認識以為善用,在一片教育改革聲中,在重視回應 學生受教訊息前提下,獨不見此妙法良方之應用,殊為可惜。

由於近年來出生率的下滑,生員的減少,各個大學莫不面臨招生的競爭 壓力,而且越來越激烈。為追求教學卓越、績效成果來吸引學生,各校使出 渾身解數,想盡辦法提升教學品質,並透過真實的改善行動,來增加學校的 知名度。職是之故,本研究旨在應用 PZB 的五大面向設計問卷,並搭配重 視度表現值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來探討學生的重視 度與滿意度四大區塊,並分析大學通識課程教學評量的優缺。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擬以 Parasuraman,Zeithaml & Berry(1988)三位學者所提出之修 正教學品質衡量模式為基礎,探討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對通識教育課程 教學品質滿意度,評估學生實際感受以及重視度與滿意度之間的落差,作為 提昇教學品質的參考意見。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及研究目的如下:

3

一、研究目的

(一) 瞭解學生對於通識教育課程教學的期望。

(二) 探討學生對於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品質之重視度與滿意度。

(三) 採用PZB三位學者所提之服務品質量表為基礎,設計學校通識教育 課程教學品質之問卷及分析其結果。

二、研究問題

(一)學生對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品質之期望為何?

(二)學生對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品質之實際感受與感受後之滿意度為 何?

(三)學生對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品質之重視度與滿意度為何?

第三節研究限制

本研究結果可能會有以下幾點限制 :

1. 由於是在通識課程施測,大班教學都是由老師共同開課,先施測重視度 問卷之後施測滿意度問卷,其中時間間隔不會太長,可能會影響回答品 質以及回收率。

2. 研究對象是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為例,所以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推廣至全 國大學。

3. 研究對象主要是大學學生,所以研究結果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年齡層學 生。

4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