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階級流動可分為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與代內流動

(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前者指的是兩代之間社會地位或階級層 次的改變,像是低收入戶的孩子變為大企業家;後者則是個人生涯中 社會階層的變動,如街頭藝人搖身一變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代內 流動較容易倚靠個人努力改善,代間流動則不免受制於強大的慣性難 以改變,因此本文將研究重點放在代間流動,試圖以父母所得為基準,

計算出其子女的代間流動機率。

現代社會雖不像過去存在世襲制度,然世界各國的職業世襲不勝 枚舉,而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 1(Matthew Effect)亦暗示了富者恆富、

窮者恆窮的結果,這也不難想像傳統觀念認為上層階級擁有相對較多 的社會資源,導致階級代間流動性低,下層階級很難有翻身機會,有 錢人家的子女愈來愈富有,貧窮人家的子女愈來愈貧困。

然而近代思維轉為鼓勵人們追求個人成就和財富,打破階級壟斷,

使得階級流動議題不斷被拿出來討論,Heath & Payne (1999) 利用英 國資料分析,實證結果顯示:上代的種族階級為下代能否進入上層階

級的關鍵因素,社會階級涉及的不僅是收入與財富的分配不均,也造

成下一代在生存機會與社會流動上的不平等。除此之外,社會理論家 韋伯認為,從生活機會(life chance)的角度來看階層化的結果,意味 著人們因同屬於特定階級而獲得相似的機會,生活機會亦反映出生活

1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 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品質,從提升生活品質的觀點,階級的流動更加值得重視,因此階級 流動常常被視為衡量一個國家生活品質的指標之一。

個人的階級地位決定了個人的生活品質,父母的階級地位則反映 了家庭能提供給孩子的資源,過去許多研究(如周新富,2008)顯示 子女的成就與子女的人力資本相關,而影響子女人力資本的關鍵變數 之一是父母對子女的投入,而父母對子女投入的多寡則取決於父母的 所得,顯示父母所得對孩子未來的成就有一定的影響力。

2016 年普特南(Robert Putnam)出版「Our Kids: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一書,探討美國 1950 年後,貧富差距對翻身的影響,

其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家境孩子的機會並不均等,再度將階級不平等、

逝去的美國夢等議題帶到鎂光燈下,該書也呼應(Bowles 1972)的研 究結果,父母對子女的社會流動有顯著的影響。

雖然相較於美國社會,有錢人與窮人住在不同社區,彼此往來頻 率極低;富裕區學校能為孩子提供先修課程,貧窮區學校僅能提供基 礎教育等等造成階級流動率降低的狀況,在我國較少出現。然自 2008 年金融海嘯後,我國經濟發展停滯,日趨高漲的房價(圖 1 可發現 2004~2008 年台灣平均房價沒有太大波動,但 2008 年之後平均房價 不斷上升,由原本的 1 千 2 百萬提高到 2013 年的 2 千萬。)、貧富差 距擴大(圖 2)等問題,使得跨世代所得分配惡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我國 2004~2013 年房價統計

資料來源: 全球頂尖所得分配資料庫(WTID,World Top Income Database)

圖 2:1977~2013 年 top1%佔全國所得比例

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16,000,000 18,000,000 20,000,00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全國房價平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圖 3 可看出 2006 年,年長者(50-59 歲)與青壯年(30~39 歲)

的平均所得差距在 5 萬以內,到了 2013 年則擴大到 10 萬以上,在這 樣的環境下,Landecker(1963)提出的「階級僵化」(Class Crystallization)

不免又被拿出來討論,很大一個原因為 Corak (2012)提出的「大亨蓋 茲比曲線」(Great Gatsby Curve)已證明 OECD 國家的所得分配與階 級流動性息息相關,而台灣是否亦會因所得分配惡化而影響階級流動 性便是本文欲探討的議題。儘管上述背景對於初入社會的 1980 年以 後出生的世代首當其衝,然而相較於其他世代,身為我國教育程度最 高(八成左右擁有學士學歷)的世代,同時受到所得分配惡化的負影 響以及教育擴張的正影響之下,他們翻身的可能性是否真的比未受到 貧富差距擴大影響的上個世代低,儼然成為本文的研究重點。

圖 3:各年紀組別所得平均圖

家庭的階層地位與家庭所得密切相關,但大多數人不願意透漏個 人所得資訊,相關問卷多以所得區間作為呈現方式,產生所得資訊取 得困難的問題,過去研究因而多採用父母親的職業作為衡量依據(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慧瑛,2007),然本文使用財政資訊中心的所得大檔及財產相關的 稅務資料,已能掌握大多數人的所得及資產狀況,有助於後續的研究 分析。

本文使用 2004 到 2015 年間大約 4 百萬對子女及其父母的所得稅 資料,並參考 Chetty et al.(2014)的研究方法,估計出台灣的代際所 得彈性(IGE;以對數所得做為估計變數)為 0.20,勞動所得位在最 底層(小於第 25 百分位)父母其子女成功翻身(勞動所得高於 75 百 分位)的機率為 0.14,與歐洲國家差不多而高於美國的 0.075。若進 一步估計台灣各縣市的代際所得流動性(IRA;以階層所得為估計變 數)便發現最流動是新竹市為 0.07,其次是台北市 0.083,最不流動 的是嘉義市的 0.187。

本研究分為五章,各章節內容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相 關文獻探討整理,分別探討所得流動的估計方法以及過去國內外相關 文獻。第三章為研究方法,主要介紹本文使用的估計模型與估計方法,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研究困境,第五章為研究之總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