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 究背 景 與動 機

印尼是目 前海外 華人 人口最 多的一 個國家 , 據臺灣 僑委會 估計 , 2011 年印尼華人 約有 801 萬左右。但 在印 尼人口本 身是多 民族 多語言 的國家 , 華人所 佔比 例卻不 高 , 大 約只有 3.3% 1

雖然華人 在印尼 比例 不高 , 在當地 的經濟 地位與經 濟實力 卻有 舉 足輕重的 影響力 。 照 理而言 , 隨著 當前國 際學習華 語的趨 勢 , 加上華 人移居印 尼已數 個世 紀 , 印 尼的華 語傳播 應當有一 定基礎 。 然 而 , 當 前的情況 卻是 「 浴火 重生 」2的華語 文教育 。

之所以產 生印尼 華語 文學習 中途間 斷的情 況,導因於 1960 年代全 印尼大規 模的排 華事 件 , 當 局政府 便以此 展開禁止 華語文 在印 尼傳播 的政策,直 至 1997 年因政府 政策 的改變 與 經濟情勢 的影響,而重新 開 放華語文 的流傳 。

重新開放 華語文 的印 尼 , 各 省 、 各 城市幾 乎看得到 私人華 語文 補 習班林立 , 以及 華文 學校再 度復校 的盛況 。 近年中 國大陸 亦陸 續在印 尼各地大 學開設 了七 所孔子 學院3,以提高、推廣華語 文在印 尼的 傳播。

但 30 餘年的 華語 文學習 中斷, 造成目 前印 尼在華語 文師資、教學 與教材等 方面的 嚴重 落差 。 上述情 況反映 在許多老 一輩的 印尼 華語文 教師身上,普遍年 紀約在 55 歲以 上。由於 老一輩的 華語文 教師 所受的 華文教育 尚屬母 語或 正規教 育的系 統 , 與 當前年輕 的印尼 華人 將華語 文做為第 二語言 或外 語的情 況相差 甚遠 , 但老一輩 的教師 仍以 母語教 學的概念 進行華 語文 教學 , 造成品 質明顯 的落差 。 根據 研 究者 訪談當 地華人的 結果 , 華人 與印尼 人之間 的隔閡 尚未全部 泯除 , 當地 華人不 一定都願 意教印 尼人 華語文 。 綜上 所述 , 乃為目前 印尼華 語文 傳播 須

1僑 委 會 統 計 室 ( 2012), 印 尼 2011 年 華 人 人 口 推 估 。

2林 友 順 、 余 歌 滄 ( 2010)。 印 尼 中 文 浴 火 重 生 華 文 教 育 飛 躍 。 載 於 亞 洲 週 刊 , 24: 30。

3參 自 http://www.hanban.edu.cn/con fuciousin stitutes/node_10961.htm , 檢 索 日 期 : 2013 年 7 月 9 日。此 七 所 孔 子 學 院 為:雅 加 達 漢 語 教 學 中 心 孔 子 學 院、阿 拉 扎 大 學 孔 子 學 院、

瑪 拉 拿 達 基 督 教 大 學 孔 子 學 院、丹 戎 布 拉 大 學 孔 子 學 院、瑪 琅 國 立 大 學 孔 子 學 院、哈 山 努 丁 大 學 孔 子 學 院 、 泗 水 國 立 大 學 孔 子 學 院 。

極力突破 的問題 。

本研究所 述的亞 齊 ( Aceh) 為該國 其中一 個特別行 政區 , 首都 為 班達亞齊 ( Banda Aceh)。亞齊 位於蘇 門 答臘島 ( Sumatra) 最西 北端 處 , 地處 馬六甲 海峽 的要口 , 自古 掌控來 往於印度 洋及東 亞的 海洋事 業 , 為近 代以前 重要 的海上 貿易重 鎮 。 約 於西元 8 世紀 , 伊斯 蘭教自 班達亞齊 傳入 , 而後 擴展至 整個東 南亞 。 亞齊自古 即虔誠 信奉 伊斯蘭 教 , 擁有 「 通往 麥加 的門戶 」 的別 名 。

雖然地處 偏遠,但 亞齊自 古即有 華人 陸續 移入。根據 陳欣慧( 2007)

對於亞齊 華人移 民史 所做的 調查,亞齊從 19 世紀末開始 逐漸有 華人移 入,至 20 世 紀前半葉 為亞齊 華人 移入最 主 要的時期,而家族 世代的 方 面 , 一般 不會超 過四 代 。 亞 齊當地 以客家 人為華人 主體 , 含有 部分福 建或中國 其他地 方的 族群 。 在華人 社群之 間流行的 語言則 多以 中國方 言如客家 話、福建 話為主。亞齊當 地的華 語文使用 者僅有 當前 50 歲以 上的華人 較有能 力 , 此情況 如同前 述排華 時代所造 成的影 響 。 因而亞 齊的華語 學習自 華人 移入開 始 , 主 要僅做 為華人社 群的傳 承語 言

( Heritage language),經 歷過排 華時代 , 其地位 甚至已 變成 第二語 言或外語,50 歲以下的 華人對 於其方 言和 印尼語的 掌握較 華語 來得高 出許多 , 而當地 亦未 有正式 、 對外 性質的 華語教學 。 此部 分是 亞齊與 其他大城 市如雅 加達 ( Jakarta)、 泗水 ( Surabaya)、 棉蘭 ( Medan)

等最不同 之處 。

研究者 於 2012 年 2 月赴亞齊並 拜訪兩 所 大學 : 亞 齊大學 秘書 系

( Universitas Syiah Kuala, ProgramDiploma 3 Sekretaris) 與伊 斯蘭大學 ( Universitas Agama Islam Negeri Ar-Raniry) 時 , 從訪 談中了解 造成亞 齊華 語文較 其他地 區發展 遲緩的主 要原因 是受 到亞齊 獨立運動 ( Gerakan Aceh Merdeka ; GAM) 的影響 , 除了 排華 時代的 斷層 , 亞 獨運動 使得 亞齊刻 意地被 中央政 府邊緣化 , 即使 是首 都班達 亞齊 , 所 分配到 的預 算與資 源也不 如上述 提及的大 城市 。 據此 進一步 調查 , 這 個有著 輝煌 歷史的 地區因 為中央 政府的資 源分配 不均 、 對於 政府的領 導失去 信心 以及期 望建立 純粹伊 斯蘭教政 權的種 種情 況下 , 在 1976 年選擇了 為獨立 而戰爭 的路途。直 至 2004 年南亞大 海嘯以 前,

亞齊是外 國人士 難以 進入的 地方。亞齊,較 多人對它 的印象 源自於 2004 年底的南 亞大海 嘯 , 在該次 劫難中 , 亞齊 的罹難者 人數要 多於 其他國

家和地區 。 然而 , 也 因為歷 經浩劫 , 使該 地區 由原 先因獨 立戰 爭而封 閉的狀態 轉為開 放,開放 以後,這 個在 2004 年以前外國 人不得 進入的 管制地區,在許 多國家 的救援 下,至 今短 短 8 年中,有了 極大的 改 變 。 包含外國 人可自 由進 出 、 經 濟及市 容的改 善等 , 其 中最重 要的 , 是在 受到臺灣 、 中國 等官 民方支 援以後 所興起 的華語文 學習熱 潮 。

華語文學 習熱潮 在亞 齊卻反 映出相 關教學 資源的嚴 重缺乏 , 根 據 研究者 從 2011 年初次拜 訪當地 至今的 觀 察 , 歸納 如下 :

(1) 教師與教學 觀念 方面 : 當地目 前所謂 的華語文 教師可 分為 兩 個種類 , 第一是 排華 時代以 前即學 習或華 語文並以 之為母 語或 二語的 教學者 , 教學對 象為 華 人群 體 , 不 涉及亞 齊當地人 。 此類 教師 於現階 段的教學 對象仍 為華 人 , 但 由於排 華的影 響 , 許多 年輕 、 年幼 的華人 學生早已 不會說 華語 , 教師 還是以 母語讀 寫的觀念 教學 , 造成 學生雖 想學習 , 但抱有 恐懼 的情況 。 談起 教亞齊 當地人華 語文 , 教師 還是持 有隔閡的 心態 , 不願 教授 ; 第二種 則是來 自臺灣或 中國大 陸的 華語文 教師,此類教 師觀念 以外語 或二語 為主,教 授對象並 不限定 華人 而已,

而是擴及 亞齊當 地人 之中 , 可惜的 是此類 教師在當 地仍非 常缺 乏 。 (2) 教材方面 : 對當 地目前 第一線 的華語 文教師而 言 , 為 了選 擇 一套可用 的教材 必須 遠赴 400 公里以外的 棉蘭才找 得到 。 又或 是以母 語教學的 概念進 行華 語文課 堂教學 在當地 已是常態 , 再者 能實 際執行 華語文教 學的教 師人 數嚴重 不足 … 等 。

(3) 課程方面: 從 1997 年華語 文學習 解禁 後,亞齊 的華人 學校逐 漸開設華 語文課 程;自 2004 海嘯 過後,部 份屬於亞 齊當地 人的 學校才 逐漸設有 華語文 課程 。 但課 程受到 學校定 位 、 教師 等許多 因素 影響 , 學校的華 語文課 程目 前仍是 點滴餵 養式( drip-feed,以 下簡 稱「 點滴 式 」) 為主 , 較為 可惜 。

(4) 當地政府的 華語 文政策 : 當地 政府自 海嘯過後 , 對於 華語 文 的政策逐 漸轉向 積極 , 並與 大學院 校合作 向臺灣或 中國大 陸徵 聘教 師 , 但官 方送派 教師 的管道 一直受 到印尼 中央政府 的阻攔 而不 順利 。 雖然官方 管道不 順利 , 民間 的合作 交流卻 持續著 。 近幾年 從亞 齊到臺 灣或中國 大陸留 學者 人數亦 逐漸增 加 。

研究者 曾 於 2011 年 8 月首度拜 訪班達 亞 齊 , 透過 熟識教 師的 引 介,與 當地重 要的學 術機構 如亞齊 大學、伊 斯蘭大學 的部分 科系 交流,

並了解到 目前亞 齊地 區對於 華語文 的學習 確實有其 熱忱與 需求 , 兩所 大學的相 關負責 人亦 即鼓勵 研究者 以短期 華語課的 形式於 當地 推廣華 語文學習 。 即便 如此 , 首要 之務仍 必須解 決前述當 地在教 學相 關資源 缺乏的問 題 。

因此本研 究即以 短期 華語課 之設置 與實施 的面向著 手 , 教 學對 象 為班達亞 齊兩所 大學 的學生 , 期許 能為當 地提供一 套具實 用性 的華語 文教材 , 研究動 機如 下 :

1. 為穩定亞 齊華 語文學 習之潮 流,研 究者 欲透過短 期華語 課的 方 式使當地 學習者 了解 華語文 的面貌 。

2. 有鑒於亞 齊當 地未有 系統性 的華語 文 課程,研 究者 欲 以教學 設 計的角度 進行短 期 、 系統化 的華語 文課程 建置 。

3. 有鑒於亞 齊並 無常規 使用之 華語文 教 材,為做 短期華 語課教 學 之用 , 筆 者欲開 發專 為亞齊 短期華 語課所 設計之教 材 。

二、 研 究問 題 與目 的

本研究分 有前導 性實 驗及第 二次實 驗兩個 部分 。 在 前導性 實驗 的 部分 , 教 學設計 的分 析 、 設 計與發 展等階 段採以整 體層面 進行 , 而教 學實施及 評鑑階 段則 以 研究 者 與所 負責的 班級為主 , 輔以 其他 教師及 班級之回 饋資訊 做為 前導性 實驗的 評鑑分 析 。 第二 次的實 驗則 以 研究 者 做為整 體教學 設計 者的角 度 , 以 參與觀 察的方式 檢視經 過前 導修正 後第二次 短期華 語課 的運作 與成效 。

本研究將 涉及的 研究 問題如 下 :

1. 編輯在地 特色 的短期 班教材 應從何 著 手 ?

2. 分別於 2012、 2013 參與兩次 亞 齊短期 華語課的 學 習者 , 其 共 同 學習需 求 與學 習難 點 為何 ?

3. 針對 亞齊 短期 華語課 的學習 者 , 是 否 有適合的 教學方 法 ?

本研究擬 由了解 短期 華語課 入手 , 經由籌 畫 、 設計 、 實踐 至評 估 等一系列 的過程 , 建 構因地 制宜的 短期華 語課之雛 型 , 並 從中 分析在 地化教材 的編修 方向 、 適合 的教學 方法以 及短期班 學習者 的共 同需求 與難點 , 做為印 尼亞 齊短期 華語課 日後發 展的參考 依據 。 而本 研究目

的可分為 下列三 方面 :

1. 蒐集並分 析 亞 齊當地 短期班 華語課 程 之特性 :

( 1) 透過分 析短 期外語 課的特 點 , 挑 選 符合印尼 亞齊短 期華 語課發展 的要素 , 並 期許能 依此類 要素持 續發展短 期華 語課 。

( 2) 透過收 集當 地華語 教師與 短期華 語 課學習者 的資訊 , 從 中歸納出 短期華 語課 重要的 需求要 點 , 期 許能做為 短期

( 2) 透過收 集當 地華語 教師與 短期華 語 課學習者 的資訊 , 從 中歸納出 短期華 語課 重要的 需求要 點 , 期 許能做為 短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