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回溯起國內信託基金的業務,自 1983 年開始,國內成立了第一家投信公司─國 際投信開始,國內信託基金業務自此濫觴,隨著時間飛逝,期間原始成立的四 家老投信(國際、光華、建弘及中華四家投信)都已非原來的成立公司,國際投 信後來被兆豐金控併入成為兆豐國際投信,光華投信更是命運乖舛,先是被荷 蘭銀行併入,更名為荷銀光華投信,最後在 2006 年荷銀投信併入 ING 彰銀安 泰投信,另外中華投信也被匯豐銀行購併成為匯豐中華投信,建弘投信則是在 2003 年被第一金控併入,原始的四家投信,兩家被金控購併,另外兩家則是被 外商購併,短短不到 30 年間,股東均已非原始成立的股東,而這段期間,投信 業界公司消滅、購併的動作未曾中斷,投信成立家數也成長到了現在的 40 家,

仍有許多公司想要進入投信業界,例如土地銀行想要成立都市更新投信公司,

當然想要退出市場的也時有耳聞,例如台壽保投信母公司台灣人壽將處分台壽 保投信 6 成股權給韓國 MIRAE ASSET 資產管理公司,康和比聯投信也由香港 惠理集團,於 2011 年 3 月由旗下子公司 - 惠理基金管理公司(「惠理」)與比利 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簽訂協議,收購該公司在台投資康和比聯證券投資信託股 份有限公司(「康和比聯投信」)的全部股權,並於 2011 年 9 月 1 日獲金管會核 准,正式更名為「惠理康和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1 月 2 日摩根 富林明更名為摩根投信,接下來 2012 年 2 月 14 日保誠更名為瀚亞投信,顯示 投信公司處於一個完全競爭的環境,經營實屬不易。

除了境內基金以外,台灣也經歷過了多年無法可管的境外基金(offshore Funds)年代,也因此政府要求證券主管機關的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積 極研擬相關管理措施,於 2005 年 8 月 1 日頒布「境外基金管理辦法」,並自 2006 年 8 月 2 日起正式施行。同時建立境外基金總代理人的制度,讓法規制度更臻 完善,市場銷售的活動也能藉由統一管理,讓政府單位及中央銀行能有效掌握 資金的流向。自此境外基金正式導入台灣證券金融市場。並由於證券商、銀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投信公司取得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資格後,引進過去國內投資人一直陌生的國 外知名境外基金商品,而多如牛毛的境外基金商品,更積極扮演搶食國內資本 市場中證券及共同基金市場投資人資金的角色,國內投信業者,更因應投資人 全球性投資的需求,近幾年更是積極發行海外基金,紛將國內投資人資金轉向 海外投資。

以 2012 年 12 月投信投顧公會所公告的產業概況來看,國內共同基金淨資 產總額約新臺幣(以下同)1.7 兆元,而境外基金則有新臺幣 2.2 兆元,如表 1-1,

相較之下,國內投信總管理資產規模與境外基金來比,真的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當然基金的商品對於台灣而言,僅僅不到 30 年的發展歷史,意謂著台灣基金商 品無論是在產品的多樣性或是風險控管均與客戶的需求有一段差距,而在於台 灣的業者面對著如此巨大的挑戰,除了在商品的設計要追上國外以外,基金的 操作與風險控管,更是要讓台灣的基金商品變得更有魅力重要的一環,鑑此,

國內投資信託公司除了商品發行需效法境外基金的多樣化以外,國內投信導入 風險控管系統是否會改善信託基金的風險管理,進而使得操作更加嚴謹,做好 替受益人創造更佳的收益,本論文藉著討論國內股票型基金的市場風險管理,

來探討風險管理對於基金管理的重要性。

表 1-1 共同基金與境外基金之差異

類型 項目 金額/數量 資料日期

共同基金 淨資產總額 17,360 億元

2011 年 12 月 基金數 599 支

私募基金 淨資產總額 135 億元

2011 年 12 月 基金數 96 支

全權委託 有效契約淨資產價值 9,913 億元

2011 年 12 月 契約數 1,347 支

境外基金 淨資產總額 22,232 億元

2011 年 12 月 基金數 1021 支

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網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由於基金已成為國人主要的投資工具,然近年來,2008 年的金融海嘯,對 於全球股市投下一個震撼彈,2011 年又有歐債風暴,投資者要認同一支基金,

絕非是基金公司在電視或是報紙刊登廣告,投資者就會認同進而購買基金,投 信公司可否藉由導入風險系統,並設計相關規章,針對公司所管理的相關基金,

借由設計的相關作業,進而能將風險管控是否能有效的管控基金風險,本土投 信若透過工具或是導入系統是否對於風險管理也能夠像前述的基金公司控管好 基金的風險,甚至可以超越這些公司呢?這是本研究想要去探討究竟本土投信 能不能做好風險控管呢?如果結果是肯定的話,表示國內投信公司這些年來辛 苦經營及成長的結果,但若結果不是的話,究竟問題是出在哪個環節,究竟是 監管制度的鬆弛,導致國內投信公司還是無法跟外資投信來比較,亦或是本土 投信所投入的人力及物力均有不足,導致雖有投入還是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基 金公司是募集投資人的資金來操作,負有善良管理人的責任,而投資者就是信 任基金公司能夠做好基金投資及風險的管理,所以他們才將個人財務交付信託,

以國內股票型基金管理規模前五大基金公司及個案公司研討,研討其對於國內 股票型基金市場風險管理,借由訪談及個案公司導入風險管理系統,佐以訪談 對象與個案公司風險相關資料實證,尋找其對市場風險管理的異同點,期能對 於國內投信公司在風險管理上有一些建樹,尤其在台灣如此淺盤的市場,面對 境外基金的強龍壓境,大量吸走了投資人的金錢,台灣與大陸簽署 ECFA 協定 後,能否藉此風險管理的提升投信業界之風險管理並與境外基金相抗衡,進而 讓台灣的基金信託業務可以走出台灣,替台灣甚至更多人做好基金管理的相關 業務,提升業界管理水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依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中之產業概況業務統計資料 投信產品類型分為:共同基金、私募基金、全權委託、境外基金,本文主要研 究對象為國內投信公司所發行投資於台灣之基金,即境內之共同基金,研究方 向為探討如何建構投信公司股票型基金的市場風險管理,其蒐集方向是以設立 於國內的投信公司為研究對象,採深度訪談、個案研究及投信投顧公會所公布 之長期及短期之風險衡量指標(包含年化標準差、貝他(β)值及夏普指數(Sharp Ratio))實證分析方式進行,以境內台幣計價之國內股票型基金為次級資料進行 統計分析。

二、 研究限制

雖然共同基金為投信的主要營業項目之一,在探討國內股票型基金時難免 有其侷限性,某些研究資訊乃出自個案或受訪者提供,以及本研究者的判斷,

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研究判斷的誤差,但國內股票型基金的發展較早 且為目前投信的業務核心,而且局限於單一市場可以不計入匯率之影響,故應 可客觀表達本文的研究結果。另就深度訪談部份,因時間與其他的客觀因素限 制,及受訪人主觀看法,僅以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前五大為代表性公司加以訪 問,國泰、群益、統一、元大及保德信共五家,希望透過深度訪談了解受訪者 的真正想法,得到更真實的研究參考資料,有助於提升本研究在建構國內股票 型基金之市場風險管理的完整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質性研究法及實證分析,透過對於個案公司的探討 及主要的管道為對多家投信公司,進行深度訪談與觀察比較,並以投信投顧公 會委由邱顯比及李存修教授所公布之基金風險評比資料實證探討,輔以文獻探 討,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本研究的次級資料來源包括法令、投信投顧公會、期 刊雜誌、論文、理財網站及政府主管機關網站等。

本研究的目的是投信事業公司基金市場風險管理機制建構之探討,研究動 機為基金公司導入風險管理系統對於風險管控是否有正面的助益,透過文獻探 討及次級資料蒐集後訂定研究架構。經過產業分析及國內股票型基金前五大投 信風險主管的深度訪談後,確立基金市場風險管理的主要成因。

 訪談設計

台灣投信公司近年來在共同基金的發行上,質與量均有許多的改變,面臨 內外環境的變動,個別公司有不同的因應策略,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投信公司 風險管理的相關措施及其如何設計運用管理措施來做好基金的風險管理,藉由 開放式的電話訪談收集資料,為兼顧受訪者能夠創所欲言及訪談者能適當掌握 訪談的進行,採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輔助訪談的進行。訪談對象及單位職稱 表見表 1-2。

表 1-2 訪談單位一覽表

時間 單位 對象 職稱 經歷

2012/4/20 國泰 邱建仁 協理 南山人壽風險管理部協 理

2012/4/19 元大 歐陽宇 資深副總經理 元大投信風險管理部協 理

2012/4/19 群益 張士杰 稽核協理 群益投信

2012/4/18 保德信 張淑惠 基金經理 建弘投信產業研究員 建弘價值基金經理人 2012/5/9 統一 鍾姈君 總經理室

特別助理

統一證券經紀部專案經 理

製表: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訪談內容設計 問卷內容:

(一). 是否設立獨立之風險管理單位?

(二). 風險單位設計,隸屬董事會或是獨立單位?

(三). 是否有風險主管設立?

(四). 風險主管為專任或是兼任?

(五). 風管主任有無相關證照?

(五). 風管主任有無相關證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