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有一次,在展覽中看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巨幅經典作品,足足讓我 駐足了十分鐘,但並非是盯著高更的作品看,因為旁邊說明板上的一排小字反而 更吸引我:《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我心想這該不會是作品名稱 吧?它果然是!排除標錯作品名稱的可能性,我接受這個故弄玄虛卻又發人深省 的哲學畫作。

畫面的最右邊,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視線移到最左邊,則可以看見一位蹲 坐在地上,兩手撫著雙頰的長者,由右至左,似乎是一條記錄生命時間的軸線。

中間的一位站立者正在摘取蘋果,大概是象徵人類區分善惡的開端,畫作中的較 遠處,則可以辨識出一些宗教的符號。正是因為生命有限,身軀必然腐敗,人類 終究無法逃避回答「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些關於意義 的問題。從古希臘哲學家、宗教家、至現今所謂的心靈導師,都試圖提供一個合 理的解釋給大眾,從眾多的心靈書籍暢銷的程度看來,大眾在這部分也是樂此不 疲地想得到一些結論。

當人們陷入混亂,且亟欲確立自己的樣貌,即是陷入了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

(1950, 1959, 1980)所謂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當中,種種的不舒適感受 促使人們更努力地去探索自我,這個探索即是個體進行「自我認同」的過程,成 功達成認同的人較能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是為什麼在「我們是誰?」

之外,高更同時提出了「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這兩個生命序列 的問題?也許是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歷史,就無法知道自己是誰,如同 在車禍後喪失記憶的人一樣,無法藉由過往經驗建構自我概念。Erikson將這樣 的感受稱為「連續性」(continuity),是個體自我認同的重要特性。要回答「我是 誰?」這個自我認同問題,個體必須先回顧自己的過去經驗、能力與想法;這個

「連續性」感受也會延續至未來,因為,現在的經驗也將成為未來時空中的過去。

在音樂領域中也有類似概念的作品。劉若英的歌曲《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

即是一個強調自我認同過程「連續性」感受的作品,她不僅回顧自己十五歲的樣 貌,還隔空與當時的自己對話,歌詞是這樣寫的:

「知道嗎 我總是惦記 十五歲不快樂的你 我多想 把哭泣的你 摟進我懷裡

不確定 自己的形狀 動不動就和世界碰撞 那些傷 我終於為你 都一一撫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過去的經驗與思考,協助個體建構當下的信念:

「這些年 我還算可以 至少都對得起自己 謝謝你 是你的單純 給了我指引

遇見過 很多很多人 完成了一些些事情 你一定 還無法想像 多精彩過癮」

最終,這些信念指向未來,期盼與回顧並存:

「我們繼續走下去 繼續往前進 繼續走向期待中的未知旅行 感覺累了的時候 抱著我們的真心 靜靜 好好地休息」

「有一天 我將會老去 希望你會覺得滿意 我沒有 對不起那個 十五歲的自己」

離開高更畫展,腦海中迴盪著劉若英的音樂,回到校園的我,是一個喜歡音 樂創作的廣告系研究生。回想大學時參與社團不遺餘力,卻在活動結束後感到困 惑,默默問自己:「喔,這就是你想要的?」;身旁朋友準備國家考試、研究所時,

我找諮商師討論我的未來,大部分的時間卻都在談過去的經驗事件。高更、劉若 英和一個學生(我),都曾走過一樣的思考脈絡,如果不是巧合,該如何論述?

而身為廣告系研究生及音樂創作者的我,又能做些什麼?

「研究者」的我

回歸研究生的身分,不僅從直覺來判斷是非對錯為一個研究者責任,於是我 爬梳相關理論作為架構,試圖解釋這個似乎是人人必經的探索過程。在心理學領 域中,Erikson(1950, 198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曾提出至今仍適用的解釋,描 述年輕人自我認同的發展與危機。繼Erikson(1950, 1980)之後,Marcia(1966)

提出四種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es),就好比四種對於生命持有不同思考與基本 假設的人,他們進行「自我認同」的過程各不相同,我將以此理論為主要創作架 構,選定其中的「未定者」為主角(已經歷探索但遲遲無法產生承諾的人),呈 現「未定者」長期處在認同危機中的感受與反思。

「音樂創作者」的我

理論不免有點距離感,音樂卻總能超越隔閡。音樂作為一個情緒表達與管理 的媒介,擁有很大的感染力與撫慰能力,當音樂與個體的經驗相連結時,更能使 聽者產生有意義的感受(Craig, 2007)。因此,我將嘗試把研究結論轉化為音樂 的表達形式,以平易近人的調性傳遞給聽眾。一方面,希望能為聽眾的自我認同,

注入新的思考觀點;另一方面,希望能替「未定者」表達感受,若能使「未定者」

產生一絲絲被了解的感受,將是最快樂的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傳播者」的我

在音樂創作完成之後,我計畫以「企鵝貓」(我的藝名)做為品牌,透過行 銷,讓更多人接觸到自己的音樂作品。這個行銷企劃除了是作為一個廣告所學生 的行銷實作練習之外,也是作者實踐創作理想所必須做的,因為作者將音樂視為 替創作者傳遞思考與感受的媒介,音樂因有人聆聽才能放大意義。

本論文的產生,即是嘗試結合上述「研究者」、「音樂創作者」與「傳播者」

三個身分的成果:根植於心理學研究的音樂創作與行銷。本文中所稱「作者」既 是研究者,也是音樂創作者和傳播者,隨著每個章節討論重點不同,三個身分將 輪流扮演主要角色-「研究者」主宰第二章文獻探討;「音樂創作者」出現在第 三章音樂創作計畫;「傳播者」則致力於第四章行銷計畫。但實際上,上述三者 指稱為同一作者,必然相互對話而無法絕對切割,因此到了第五章,作者將統整 三者對話形成結語,以全面地觀察其成果。

當論文完成,想必我也再進行了一次自我認同,結果如何?只有繼續看下去 才知道了,因為,自我認同產生在過程之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