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的自我認同 -以「未定者」為主角的音樂創作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的自我認同 -以「未定者」為主角的音樂創作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大學生的自我認同 -以「未定者」為主角的音樂創作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張卿卿 博士 研究生:廖乃慧 撰. 中華民國一0一年七月.

(2) 謝辭 給老師 卿卿老師一句「妳有沒有想過作品畢業?」改變了我在廣告所的生活。一直以 來,我的幻想多過實際,老師將行動力和勇氣帶給我,這是生命的重要資產。我得 承認自己不是一個能照計畫來的學生,但絕不是不認真,這大概只有卿卿老師能理 解,也幸好她能理解,否則我有很高的機會成為休學的那一個。和這一切美麗擦身 而過,豈不是太可惜? 而創作的初始,作品和思考仍相當脆弱,是游本寬老師逐漸為我鞏固的。身為 一個創作者,他真的能了解我的心情,從創作體驗課到後來,游老師總看出得我的 不安,不斷地給予我鼓勵,沒有他我不會開始投入音樂創作。 我的兩位口委老師,陳文玲老師及何東洪老師,在兩次口試當中皆非常認真地 給予我精闢的建議,讓作品產生更多的對話及可能。. 政 治 大 「老師,謝謝你們的指導與包容。」 立 給朋友. ‧ 國. 學. ‧. 原本要完成專輯對我而言是遙遙無期,但朋友像寶物,在我破關的路上慷慨地 一路相助,不知不覺被送抵目的地時,我仍在感嘆這路程之神奇。感謝威諺、宗訓, 啟動了整個作品;采蘋、采葳、佩醬、喵喵即時給予我許多救援;凱翔、凱婷、小 D、木哥、嘉昀、育霆,讓作品能精采呈現;昆翰、紹良、筠婷、怡瑩、旻純幫忙 活動完全是義氣相挺;狂野的 98MAD 們,看到他們幫忙佈置、兜售、接待讓我十 分感動;謝謝默默幫忙的 MAD 學弟妹們;還要謝謝可愛的受訪者們、禾伸堂老闆 及老闆娘、社工所吉他社、及參與活動的所有人。. er. io. sit. y. Nat. al. n. 「朋友們,謝謝你們熱情相助,是你們放大我的力量。」 給家人. Ch. engchi. i n U. v. 從「為什麼兩年不能畢業?」到從台中北上參與我在女巫店的兩次表演,媽媽 其實是最支持我的人;哥哥總沒錯過我每一場表演,為我錄影、拍照、分享、宣傳, 有一群粉絲是他拉來的;大阿姨、二舅舅、小舅舅、舅媽和蓓蓓貓、均均貓,是永 遠支持我的人;Johnny,看著我所有努力過程的他,給予我自信,還有處變不驚的 態度。 「親愛家人,謝謝你們無條件的支持。」 這個作品送給你們. I.

(3) 摘要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這是高更的作品,也是各宗教、學術、藝 術等領域歷久不衰的討論議題。約略是在大學的年紀,大部分的人們都會經歷一段 混亂的思考時期,在探索中逐漸確立自己的模樣,而每個人面對這種壓迫反應不一, 其中有一群人,他們始終無法了解自己的樣貌,一直處在猶疑不定的狀態,該如何 是好呢? 抱持著對上述議題的關心,作者嘗試結合自身「研究者」 、 「音樂創作者」與「傳 播者」三個身分來做一件事,即根植於心理學理論的音樂創作與行銷: 在「研究」方面,作者以Erikson(1950, 1959, 198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 石,聚焦在青少年晚期的「自我認同」任務與危機,接著回顧Marcia(1966)提出 四種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es)-「定向型」、「未定型」、「早閉型」、「迷失型」, 作為創作的角色藍本,並整理Waterman(1982, 1993, 1999)等學者提出之認同狀態轉 移(identity movement)路徑,以發展的觀點來看自我認同;此外,作者也探討音 樂與自我認同、情緒管理之關係,做為音樂創作的素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進入「創作」階段,作者選定 Marcia(1966)四種認同狀態中的「未定型」 個體做為主角,稱之為「未定者」-已經歷探索但遲遲無法產生承諾的人。作者希 望透過音樂創作能為聽眾的自我認同,注入新的思考觀點,也替「未定者」表達感 受。最後,作者完成的企鵝貓(作者的藝名)創作專輯《下了一場蘋果雨》 ,包含六 首歌曲及繪本式歌詞本,共發行 350 張,在女巫店及政大創意實驗室舉辦兩場創作 演唱會。. sit. y. Nat. n. al. er. io. 專輯完成之後,作者為自己的作品進行「行銷」企畫並執行,作者在政治大學 校內實行為期約半年的行銷活動,目標為建立企鵝貓的知名度,並販售專輯 100 張。 作者先透過「次級資料分析」 、 「深度訪談」 、以及「問卷調查」三種研究方法進行市 場調查,接著進行 SWOT 分析,然後擬訂策略、執行、評估。在五個月內,facebook 粉絲數達 429 人,累計有效瀏覽總人次共 21,064,兩支 MV 共有 54 次轉貼;企鵝 貓 youtube 頻道觀看總數為 2,625 次;共賣出專輯約 300 張。.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在「研究者」、「音樂創作者」與「傳播者」三者的對話之中,作者再次 反思本研究及創作的成果。三者雖因關注焦點不同而互相限制,卻也能相互印證、 加成, 「研究」使得欲傳達的概念有所本, 「音樂創作」能化抽象概念為具體, 「行銷」 則擴大作品的意義。 關鍵詞:自我認同、認同狀態、音樂創作、音樂行銷. II.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認同………………………………………………………………….4 第二節 認同狀態…………………………………………………………………11 第三節 音樂與青少年發展………………………………………………………17 第四節 小結………………………………………………………………………22 第三章 音樂創作計畫與成果. 政 治 大 第二節 專輯內容設計……………………………………………………………24 立 第三節 創作成果…………………………………………………………………31 第一節 創作者與創作時程………………………………………………………23. ‧ 國. 學. 第四章 行銷計畫與執行. ‧. 第一節 市場調查…………………………………………………………………32 第二節 SWOT分析……………………………………………………………….44. y. Nat. sit. 第三節 行銷策略與執行…………………………………………………………46. n. al. er. io. 第四節 效果評估…………………………………………………………………55. i n U. v. 第五章 結語.…………………………………………………………………………...57. Ch. engchi. 參考文獻………………………………………………………………………………. .61 附錄 附錄一 專輯歌詞本設計………………………………………………………….65 附錄二 深度訪談大綱…………………………………………………………….71 附錄三 深度訪談記錄…………………………………………………………….72 附錄四 量化調查問卷…………………………………………………………….89 附錄五 企鵝貓海報設計………………………………………………………….91. III.

(5) 表目錄 表1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八個階段……………………………………………………8 表2 Marcia四種認同狀態分類準則…….………………………………………………11 表3 認同狀態移轉方向與路徑………………………………………………………..16 表4 創作時程安排……………………………………………………………………..23 表5 歌詞本故事………………………………………………………………………..25 表6 發表會時間地點…………………………………………………………………..31 表7 深度訪問受訪者列表………………………………………………………….. …32 表8 政大場地優缺點比較表………………………………………………………...…39. 政 治 大 表10 推廣工具排程………………………………………………………………….....50 立 圖目錄. …………………………………………………….15. ‧. 圖1 自我認同發展的接續模式. 學. ‧ 國. 表9 企鵝貓SWOT分析..……………………………………………………………..... 44. 圖 2 觀賞校內音樂表演的原因……………………………………………………….37. y. Nat. sit. 圖3 未來就業的憂心或困惑………………………………………………………….33. er. io. 圖4 對未來感到憂心時的解決辦法………………………………………………….34. al. n. v i n Ch 企鵝貓創作演唱會《下了一場蘋果雨》校外場活動照片…………………….47 engchi U. 圖5 觀賞校內音樂表演感動的地方………………………………………………….42 圖6. 圖7 企鵝貓創作演唱會《下了一場蘋果雨》校內場活動照片…………………….48 圖8 校內演唱會專輯樣本擺設……………………………………………………….49 圖9 企鵝貓宣傳物主視覺圖像……………………………………………………….49. IV.

(6) 第一章 緒論 有一次,在展覽中看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巨幅經典作品,足足讓我 駐足了十分鐘,但並非是盯著高更的作品看,因為旁邊說明板上的一排小字反而 更吸引我:《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我心想這該不會是作品名稱 吧?它果然是!排除標錯作品名稱的可能性,我接受這個故弄玄虛卻又發人深省 的哲學畫作。 畫面的最右邊,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視線移到最左邊,則可以看見一位蹲 坐在地上,兩手撫著雙頰的長者,由右至左,似乎是一條記錄生命時間的軸線。 中間的一位站立者正在摘取蘋果,大概是象徵人類區分善惡的開端,畫作中的較 遠處,則可以辨識出一些宗教的符號。正是因為生命有限,身軀必然腐敗,人類 終究無法逃避回答「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些關於意義.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的問題。從古希臘哲學家、宗教家、至現今所謂的心靈導師,都試圖提供一個合 理的解釋給大眾,從眾多的心靈書籍暢銷的程度看來,大眾在這部分也是樂此不 疲地想得到一些結論。. ‧. 當人們陷入混亂,且亟欲確立自己的樣貌,即是陷入了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 (1950, 1959, 1980)所謂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當中,種種的不舒適感受 促使人們更努力地去探索自我,這個探索即是個體進行「自我認同」的過程,成 功達成認同的人較能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是為什麼在「我們是誰?」 之外,高更同時提出了「我們從哪裡來?」 、 「我們往哪裡去?」這兩個生命序列 的問題?也許是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歷史,就無法知道自己是誰,如同 在車禍後喪失記憶的人一樣,無法藉由過往經驗建構自我概念。Erikson將這樣 的感受稱為「連續性」 (continuity) ,是個體自我認同的重要特性。要回答「我是 誰?」這個自我認同問題,個體必須先回顧自己的過去經驗、能力與想法;這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連續性」感受也會延續至未來,因為,現在的經驗也將成為未來時空中的過去。 在音樂領域中也有類似概念的作品。劉若英的歌曲《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 即是一個強調自我認同過程「連續性」感受的作品,她不僅回顧自己十五歲的樣 貌,還隔空與當時的自己對話,歌詞是這樣寫的: 「知道嗎 我多想 不確定 那些傷. 我總是惦記 把哭泣的你 自己的形狀 我終於為你. 十五歲不快樂的你 摟進我懷裡 動不動就和世界碰撞 都一一撫平」. 1.

(7) 過去的經驗與思考,協助個體建構當下的信念: 「這些年 謝謝你 遇見過 你一定. 我還算可以 是你的單純 很多很多人 還無法想像. 至少都對得起自己 給了我指引 完成了一些些事情 多精彩過癮」. 最終,這些信念指向未來,期盼與回顧並存: 「我們繼續走下去 繼續往前進 繼續走向期待中的未知旅行 感覺累了的時候 抱著我們的真心 靜靜 好好地休息」 「有一天 我將會老去 希望你會覺得滿意 我沒有 對不起那個 十五歲的自己」.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離開高更畫展,腦海中迴盪著劉若英的音樂,回到校園的我,是一個喜歡音 樂創作的廣告系研究生。回想大學時參與社團不遺餘力,卻在活動結束後感到困 惑,默默問自己: 「喔,這就是你想要的?」 ;身旁朋友準備國家考試、研究所時, 我找諮商師討論我的未來,大部分的時間卻都在談過去的經驗事件。高更、劉若. io. sit. y. Nat. 「研究者」的我. ‧. 英和一個學生(我),都曾走過一樣的思考脈絡,如果不是巧合,該如何論述? 而身為廣告系研究生及音樂創作者的我,又能做些什麼?. n. al. er. 回歸研究生的身分,不僅從直覺來判斷是非對錯為一個研究者責任,於是我 爬梳相關理論作為架構,試圖解釋這個似乎是人人必經的探索過程。在心理學領 域中,Erikson(1950, 198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曾提出至今仍適用的解釋,描 述年輕人自我認同的發展與危機。繼Erikson(1950, 1980)之後,Marcia(1966). Ch. engchi. i Un. v. 提出四種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es),就好比四種對於生命持有不同思考與基本 假設的人,他們進行「自我認同」的過程各不相同,我將以此理論為主要創作架 構,選定其中的「未定者」為主角(已經歷探索但遲遲無法產生承諾的人),呈 現「未定者」長期處在認同危機中的感受與反思。 「音樂創作者」的我 理論不免有點距離感,音樂卻總能超越隔閡。音樂作為一個情緒表達與管理 的媒介,擁有很大的感染力與撫慰能力,當音樂與個體的經驗相連結時,更能使 聽者產生有意義的感受(Craig, 2007)。因此,我將嘗試把研究結論轉化為音樂 的表達形式,以平易近人的調性傳遞給聽眾。一方面,希望能為聽眾的自我認同, 注入新的思考觀點;另一方面,希望能替「未定者」表達感受,若能使「未定者」 產生一絲絲被了解的感受,將是最快樂的事。 2.

(8) 「傳播者」的我 在音樂創作完成之後,我計畫以「企鵝貓」(我的藝名)做為品牌,透過行 銷,讓更多人接觸到自己的音樂作品。這個行銷企劃除了是作為一個廣告所學生 的行銷實作練習之外,也是作者實踐創作理想所必須做的,因為作者將音樂視為 替創作者傳遞思考與感受的媒介,音樂因有人聆聽才能放大意義。 本論文的產生,即是嘗試結合上述「研究者」、「音樂創作者」與「傳播者」 三個身分的成果:根植於心理學研究的音樂創作與行銷。本文中所稱「作者」既 是研究者,也是音樂創作者和傳播者,隨著每個章節討論重點不同,三個身分將 輪流扮演主要角色-「研究者」主宰第二章文獻探討;「音樂創作者」出現在第 三章音樂創作計畫;「傳播者」則致力於第四章行銷計畫。但實際上,上述三者 指稱為同一作者,必然相互對話而無法絕對切割,因此到了第五章,作者將統整 三者對話形成結語,以全面地觀察其成果。. 政 治 大. 當論文完成,想必我也再進行了一次自我認同,結果如何?只有繼續看下去. 立. 才知道了,因為,自我認同產生在過程之中。.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Un. v.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進入音樂創作之前,抱持著「研究者」的意識站上巨人肩膀,是作者的首 要任務。本章是作者為回答人們自我發展過程的相關問題,而統整自學術領域的 研究,第一節將討論「自我認同」的定義、特性;第二節則延伸自我認同理論, 探討四種不同的「認同狀態」;第三節則試圖連結自我認同與音樂,從文獻中, 了解音樂如何幫助自我認同發展與情緒管理,以轉化為作者在下個階段,身為「音 樂創作者」時的實用素材。. 第一節 自我認同 一、認同與自我認同. 政 治 大. 自我(ego)最早出現在 Freud 的人格理論中,自我的作用在調解本我(id). 立. ‧ 國. 學. 與超我(superego)的衝突,使個體的本能驅力合理地展現於社會情境。Erikson (1950)特別強調自我的功能,他認為在整個生命週期裡,自我的力量隨著各階 段發展任務的達成,變得越來越堅強。尤其在青少年階段,自我的快速成長,增 強了個體的力量,組織一個自我感(a sense of self)及未來的方向。這個發展意. ‧. 味著三個主要人格結構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平衡(Marcia, 1993)。. y. Nat. sit. n. al. er. io. 認同(identification)的概念,由Freud心理分析論所提出的假設而來。認同 是一個意識或潛意識的模仿過程,個體因為渴望獲得某一認同對象的能力,而與 他形成相似的價值觀、行為與態度(郭靜晃,2006)。這樣的認同過程使得個體 心理擁有一種主觀上的歸屬感,彷彿與模仿對象站在同一陣線(張春興,2006)。. Ch. engchi. i Un. v. 個體的認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成長個體會遇見不同認同對象,也會因 為社會情境轉變,發展出對各不同領域(domain)的認同。例如:由兒童期至成 人期,個體的模仿對象可能由父母、師長,移轉至同儕、專業團體;對於兩性關 係的認同,由愛情觀發展至婚姻觀(張春興,2006)。 「認同」是一個社會化的基本歷程,教導個體如何在社會情境中表現得體。 在兒童時期,個體對於自己應該呈現何種態度與行為還沒有定見,這時候往往以 重要他人作為楷模,經由模仿、內化,逐漸與重要他人的行為趨於一致,表現出 在重要他人眼中,符合社會規範與期待的樣子(郭靜晃,2006) ; 「認同」也是個 體發展中一個重要的領航者,引導個體去追求他所想要的人格特徵(郭靜晃, 2006)。當我們遇到認為值得崇拜的模仿對象時,我們會希望自己就像他們,這 個盼望促使我們做出一些努力,朝向與認同對象相似的結果。 自我引導的「認同」通常始於青少年時期,因為在青少年時期,個體擁有比 4.

(10) 兒童時期更多的機會和空間,自主地選擇人際關係與價值觀,他們常急著脫離與 父母的連結,改以偶像及同儕作為認同對象(郭靜晃,2006)。這時候,父母和 同儕與其他認同對象之間價值觀的不一致,常使得青少年陷入混亂的認同之中。 Erikson(1950)認為,青少年的重要任務即是整合這些混亂的認同,在不斷地 試驗中,藉由自省與覺察,確認自己對生命的想法,衡量哪些認同對他們來說是 重要的(Barbara & Philip, 1991/郭靜晃、吳幸玲譯,1993),以發展出一套符 合現實的價值觀,當作他們最終且持續的認同(Erikson, 1950)。 自我認同(ego identity)即是個體發揮自我的整合功能,在生理驅力與社會 傳統之間取得平衡。對內,能對自己各面向產生「一致」的看法與「連續」的感 受;對外,能了解自己是和他人不同的「獨特」個體,並且能在自己對自己的看 法,及他人對自己看法間找到「有意義的相同點」,最終目的是製造出一個屬於 自己的認同,這將賦予個體一個重心或意義,協助個體了解自己是誰,知道自己 的能力與需求,並能對未來做出承諾,在其所處社會更具適應性(Erikson, 1950, 1959, 1968, 1980; Marcia, 1993; Morris, 1990/羅惠筠、陳秀珍譯,1994)。. 立. 二、自我認同的特性. 政 治 大. ‧ 國. 學. 作者回顧自我認同相關文獻後,歸納出自我認同的四個特性: 「一致性」 、 「連 續性」、「獨特性」,及「有意義的相同點」。以下分別說明各特性之意涵:. ‧. (一) 一致性(sameness). Nat. y. sit. n. al. er. io. 「一致性」意指個體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不同時空當中的自己,都有一個 穩定的概念,他了解自己的能力、需求,也知道別人對他的看法,因此不會因為 外在的變化而產生自我的劇烈動搖(Morris, 1990/羅惠筠、陳秀珍譯,1994)。 在兒童時期,個體擁有眾多不同的認同,但進入青少年時期,描繪出自己的重心 與方向感變得特別重要,青少年開始統整這些分歧的認同,整理出自己一套行得 通的世界觀,這將使個體擁有一致性的感受,而不再是紊亂且容易變動的. Ch. engchi. i Un. v. (Erikson, 1950/孫名之譯,1989 ; Marcia, 1993)。一致性的發展是漸進式的, 個體在各個生命階段的淬鍊當中,會逐漸增強內部一致性的感受(Erikson, 1968)。 (二) 連續性(continuity) 「連續性」意指個體能從一個連續的發展角度來看待自己。個人過去的歷史 (包含認同、技能、與經驗等)與他的現況密不可分;同樣的,現在與未來也是 不可分割的。因此個體可以為現在的狀況找到解釋,而未來的走向則根植於現 在,在經驗和行動可以被歸因的狀況下,個體能持有一種對自己生命的連續感 受,理解自己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Marcia, 1993; Morris, 1990/羅惠筠、陳秀 珍譯,1994) 。據此,青少年要產製新的認同,必須以兒童時期的經驗作為素材, 回溯並整合過去的各種不同的認同(Erikson, 1980)。 5.

(11) (三) 獨特性(unique) 「獨特性」是指個體能與他人做出區別,不管自己與他人在想法、價值觀、 行為上多麼相似,個體還是能自我肯定,認為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郭靜晃, 2006)。儘管「認同」一開始是一個內化的模仿行為,但進入了青少年後期,認 同行為變得更加積極,一方面渴望維持與同儕的歸屬感,另一方面則亟欲與他人 作出區別,以維持自我的「獨特性」(Marcia, 1993) (四) 有意義的相同點(meaningful semblance) 「有意義的相同點」意指個體對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與他人對他的想法和期 望之間相似的部分。這個相同點就是個體和他人對於自己的共識,使個體產生一 種心理互惠感受(a sense of psychosocial reciprocity),有助於個體了解自己在社 會中可能的角色與位置,並作出符合社會情境的適當決策(Lawrence, Daniel, & Oliver, 2004/葉光輝譯,2005;郭靜晃,2006)。 三、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發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作者的音樂創作,以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作為創作的理論依據。因為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自我認 同的重要典範,已被眾多學者引用並且延伸,可參考的資料相當豐沛。此外,. ‧. Erikson 強調社會與生理層面對個體自我發展的影響,並將人的自我發展看作是 一個連續的狀態,相當契合作者的創作觀點。以下將說明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 理論的基本假設、內涵,最後聚焦於作者音樂創作所關注的主題-青少年階段的 自我認同發展。. er. io. sit. y. Nat. al. iv n C hengchi U Erikson(195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個體自我(ego)的發展勾勒出整 n. (一)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緣起與假設. 個生命週期的輪廓,突顯了個體自我認同發展上重要的特性-「連續性」(強調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連續感受)。因此欲了解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必須關注整個 生命週期的自我發展,才能獲得較為全面的結論。. Erikson(1950, 1959)吸取精神分析學派觀點,贊同生理驅力對個體人格發 展的影響,但他認為社會和文化的力量同樣不容忽視,個體的自我成長會同時受 到「生理」發展與「社會」期待的影響。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處在不同的文化脈 絡下,同年齡的個體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能力,先於個人存在,並包圍個體的那 些傳統制度,營造了一個生長環境,個體在其中學習到適應這個環境的技能,並 找到自己的立足點。「社會」與「生理」兩個系統同時作用於個體發展,並非獨 立,而是相關聯的。生理的發展讓個體擁有新的能力,能做更多的嘗試;社會則 適時回應個體當下的需求,利用並調節人的生理驅力。. 6.

(12) 與Freud相比,Erikson(1950, 1959)用一種更廣闊的視野看待人格的發展, 他認為每個人在各生命階段都可能遭遇到相似的發展任務,這是發展過程的正常 現象,他關心這些普遍的發展任務,而不只限於精神病患。他將研究對象由個案 擴展至一般人;研究範圍也從個體早期,延伸至整個生命週期,試圖發展出自我 發展從孩童時期到成年期之準則。 Erikson(1968)假設個體自我的發展和有機體的成長一樣,都遵循漸成性 原則(epigenetic principle)。有機體在子宮內的發育依照一個基本的發展計畫, 這個計畫安排每個部分在不同時期佔有特殊的生長優勢,各部份在過程逐一成 熟,直到所有的部分都長成,形成一個有功能的整體為止。自我的發展也與有機 體的發展過程相似,依循固定的發展計畫,按部就班地在每個階段中達成計畫中 的發展目標,自我就是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增強能力。 Erikson(1950, 1980)將人的生命週期分為八個固定且連續的發展階段(請 見表1) :嬰兒期(infancy) 、幼兒期(early childhood) 、遊戲期(play age) 、學. 政 治 大 齡期(school age)、青少年期(adolescence)、成人早期(young adult)、成人期 立 (adulthood)、老年期(mature age)。自我的發展是橫貫一生的過程,表中對角. ‧ 國. 學. 線的八個方框是自我在每個階段主要的「任務」與「危機」,前者指該階段心理 社會發展的健康狀態;後者則指與其相對應的不健康狀態。在正常的發展當中,. ‧. 前者的比重必須持續的勝於後者,但發展任務的過程不可能完全屏除危機。.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i Un. v.

(13) 表1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八個階段 1. II 幼兒期. 2. 3. 自主 vs. 羞愧, 懷疑. 7. 8. 裝扮的認同 vs. (戀母情結) 幻想的認同. 主動 vs. 罪惡感 勤奮 vs. 自卑. 立. 工作的認同 vs. 早閉認同. 政 治 大. 親密 vs. 孤立. Nat. io. sit. y. ‧. 團結 vs. 社會孤立. 學. 認同 vs. 認同混淆. ‧ 國. V 青少年 期. al. n. VIII 老年期. 6. 雙向的 vs. 自閉的. IV 學齡期. VII 成人期. 5 單向的 vs. 過早的自我 認同. 信任 vs. 不信任. III 遊戲期. VI 成人早 期. 4. 生產力 vs. 遲滯. er. I 嬰兒期. Ch. engchi. i Un. v.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Erikson(1950:234, 1980:128) (二) 自我發展的任務與危機. 個體在每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可稱為「任務」 ,這些任務是由個體的生理驅力、 社會和文化對處在不同年齡層個體的期待所決定的。每個「任務」的達成,都會 為個體增添新的能力,使個體在所處的社會脈絡下更具適應性,這個能力是個體 在此階段最需要的,也唯有在這個特定階段,個體才會暴露在一個最適合發展此 能力的環境中。個體的發展,即是在整個生命週期中一個個接續的階段任務中逐 漸完成(Ashford, Lecroy&Lortie , 2001/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譯,2007)。 這八個任務在整個生命週期皆存在,只是在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其中一個任 務會顯得特別重要,這便是該階段的主要任務。在表1中,縱軸是八個發展階段, 橫軸則是八個任務,對角線方框突顯與發展階段相應的主要任務。但表1應該被 理解為六十四個方塊而非八個,因為每個任務在成為主要任務之前,都以某種潛 8. 統整 vs. 憎惡, 絕望.

(14) 藏的形式存在;在成為主要任務,並大致發展成熟之後,還是有可能產生變動。 這意味著自我的發展是在動態的過程中建立的,在不同階段會經歷一次次的修正 (remediation)(Marcia, 1993)。 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危機」總是伴隨著任務出現。個體生理發展與社會 期待的變動雖然提供自我一個新的成長機會,但這個機會同時也會製造了一些危 機情境,因為一個新的自我功能在成長的初始總是特別脆弱,為了要適應新的情 境,必須不斷嘗試與學習,這個過程必然地提升個體在該任務情境中的易損性 (vulnerability)。但同時,個體在這些易損的任務上又是堅持不懈的。Marcia (1993)強調危機解決(crisis-resolution)的過程不是「非此即彼」 ,而是「辯證」 (dialectic)的概念。以青少年階段任務為例,正面是自我認同達成;反(對立) 面是認同混淆;合則是個體找到自己一套處理「自我認同-認同混淆」這件事的 獨特方式。每個「危機」都是成長的轉捩點,是不斷增加易損性和提升潛能的關 鍵時期(Erikson, 1968;郭靜晃,2006)。. 政 治 大 「任務」和「危機」可以看作是一體的兩面:新的生理、社會發展,帶來前 立 所未有的成長空間,同時也帶來危機。成功克服危機,自我能獲得新的能力,個. ‧ 國. 學. 體將能更順利地往下個階段任務邁進;但若自我未能從中發展出對策,可能會帶 來損傷,並且在未來還會持續受到相同任務的干擾 (Erikson, 1959)。. ‧. (三) 青少年自我認同的任務與危機. n. al. er. io. sit. y. Nat. 青少年時期屬於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的第五個生命階段,「自我認 同」是此時期的主要任務。雖然Erikson(1980)指出個體的構造與社會對於每 個人的發展速度有所影響,但大部分的個體到了青少年晚期,都會進入發展自我 認同的主要任務中。學者一般也認為自我認同的快速發展始於青少年晚期,大約 是在18到22歲的年紀(Marcia, 1987; Barbara & Philip, 1991/郭靜晃、吳幸玲譯, 1993; Meeus, Iedema, Helsen, & Vollebergh, 1999)。. Ch. engchi. i Un. v. 根據漸成性原則,個體的自我認同早就以某種形式存在著,Erikson(1980) 嘗試標註出青少年階段之前,認同在其他生命階段可能存在形式(請見表1) ,可 看出認同在各階段的存在形式,皆與個體當下的發展相配合。儘管認同早已形 成,但一直要到青少年時期,自我認同才會成為個體主要的發展任務,認同不再 像兒童時期那樣渙散且緩慢,而是個體盡全力去嘗試的生活重心。因為生理、社 會的成熟使個體擁有發展與達成的條件,他們準備好要去確認自己對生命的看 法;另一方面,社會情境也迫使他們必須做出選擇和決定,以符合社會對個體的 在未來發展階段的要求。(Erikson, 1950, 1968, 1980) 身體的急速成長和生殖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重新統整對自己的看法,他 們十分關心他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與自己覺得的樣子之差異;這也是個戀愛的年 紀,但卻不完全是與性相關的,青少年在愛情中投射自己混淆的自我形象,並從 9.

(15) 對方的回饋中澄清自己的樣貌(Erikson, 1950);身處進入職場的過渡期,他們 必須連結社會的要求與自己的能力、角色,從過往的經驗中統整自己的喜好、能 力、價值觀等,做出職業生涯的承諾,職業的選擇即是個體產生對他人意義的一 項自我認同(Erikson, 1950)。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作出關於自己生活的一些抉 擇,也許是婚姻、道德觀,或者是政治的意識形態,這些都是他們適應成年期的 重要基礎(Ashford et al., 2001/林哲立等人譯,2007)。 當一個青少年開始思索自己是誰,努力想要歸納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時, 他已經進入了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 ,這是多數年輕人的必經之路、一個極不 穩定的時期。他們必須藉由角色實驗(role experiment) ,在一次次成功或失敗的 嘗試中取得回饋,逐漸確定自己的樣貌(Erikson, 1959)。Erikson(1980)以心 理社會遲滯(psychosocial moratorium)來形容面臨認同危機的青少年,他認為 青少年在遲滯的過程中進行角色實驗,也許會逐漸發現一些利基,這會成為個體 兒童階段與未來階段之間的橋梁,他可以調解對自己,以及社會對他的看法。. 政 治 大 無法順利度過認同危機的青少年,可能會面臨「認同混淆」(identity 立 diffusion) ,混亂的狀態使得他們變得焦慮而茫然,這就是與認同達成相對應的階. ‧ 國. 學. 段危機。認同混淆者缺乏「一致性」與「獨特性」的感受,無法回答關於「我是 誰?」的問題;他們的「連續性」感受也很薄弱,不知道自己如何發展成現在的. ‧. 樣子、未來又該朝向何處;在社會情境中,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是否符合他人 對他的看法,因此難以做出穩定的職業認同(Lawrence et al., 2004/葉光輝譯, 2005)。青少年若長期陷入認同危機的痛苦,還是未能發展出穩定的自我認同, 可能會產生精神疾病或者偏差行為,甚至是對英雄的暫時性過度認同 (overidentity) ;有些青少年則在宗教、政治、自然或藝術的領域尋找出口(Erikson, 1950, 195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Un. v.

(16) 第二節 認同狀態 繼Erikson之後,許多學者進行自我認同的延伸探討,其中Marcia(1966)提 出的「認同狀態」最為人所知,且已成為自我認同研究的一個典範。在本節中, 作者將回顧Marcia的認同狀態研究,描繪處在四種不同認同狀態的青少年之特 性,作者的音樂創作即是以Marcia的認同狀態為藍本設定角色。但個體的發展是 動態且連續的,不能只是以「分類」的方式看待,因此在回顧四種認同狀態之後, 作者將由發展的觀點出發,進一步探究在個體的生命階段中,認同狀態的發展與 變動。 一、Marcia四種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ses) Erikson(1950,1980)在其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及「任務」達成與「危機」 是相對應的概念,在青少年階段裡,個體或者成功達成「認同」 (identity) ,或者 陷入「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但Marcia(1966,1980,1987,1993)主張自.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我認同並非是二分法,他描述四種青少年晚期解決認同危機的模式,並稱之為認 同狀態(Identity status) 。四種認同狀態為: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 、早閉 型(foreclosure)、未定型(moratorium)及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 ‧. Marcia(1966)列出兩個認同狀態分類的準則(criteria):(1)青少年是否 已面臨自我認同危機,並對不同的可能選擇進行「探索」(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s),及(2)青少年是否對其選擇作出「承諾」(commitment)。(請見 表2).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2. Marcia四種認同狀態分類準則 認同狀態. 1.. 定向型. (Identity 分類準則. Ch 2.. e未定型 ngchi. (Moratorium). i Un 3.. v. 早閉型. (Foreclosure). achievement). 4.. 迷失型. (Identity diffusion). 探索. 有. 正在探索. 無. 有/無. 承諾. 有. 有,但相當模糊. 有. 無.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Marcia(1993:11),四種認同狀態依張春興(2006)翻譯。 Marcia(1966)使用半結構式的訪談法將大學生歸類於上述四種認同狀態。 學生會被問到關於「職業選擇」與「意識形態」(包含宗教與政治態度)的一些 問題,訪談者再依照分類準則(criteria),將受訪學生的回應模式予以分類。例 如:訪談者詢問受訪者「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出現,你想你會放棄進入這行的可能 11.

(17) 性有多大?」,處在不同認同狀態的個體會有其典型的回應模式: 定向型:「也許吧,但我懷疑。我看不出會有什麼『更好的機會』」 未定型:「我想我得多了解一些才能回答。這得與某些事有關……」 早閉型: 「不是很想,這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大家都喜歡,我也是。」 迷失型:「那當然,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出現,我會做出改變。」 (Marcia, 1966: 553) 在宗教部分,學生可能被問到:「你是否懷疑過你的宗教信仰?」各認同狀態的 典型回應如下: 定向型:「是的,我甚至想過神是否存在。但現在我已經差不多解決那個問 題了,我的看法是……」 未定型:「是的,我想我正經歷這個過程。我不明白為什麼有神的存在,世 界上還有這麼多罪惡或者……」 早閉型:「沒有,我的家庭在這方面是很一致的。」.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迷失型: 「噢!我不知道,我想是吧! 每個人多少都會經過這個時期,但這 不 會太困擾我,我覺得每種宗教都差不多!」(Marcia, 1966: 553). ‧. Marcia(1966)訪談的兩個自我認同領域(domain)-「職業選擇」與「意 識形態」,雖不能代表青少年自我認同的所有面向,但兩者的確都是多數青少年 面臨的重要課題,後續的研究也大致依循這兩個自我認同研究領域,因此以下將 聚焦於此兩個領域。在作者的音樂創作中,主角探索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的 心情,可能與「職業認同」較為相近。但無論自我認同的領域為何,處在不同認 同狀態中的個體,各自呈現出鮮明的思考特徵,以下將分別描述四種認同狀態的 特性(Marcia, 1966, 1980, 1987, 199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一) 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 定向型是自我認同發展最超前的狀態,個體已經歷認同危機的探索時期,並 且做出承諾。也就是說,個體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喜好與價值觀,在認真考慮 了幾個可能的選項後,自己決定了合適的職業與意識形態(宗教與政治)。這個 承諾的產生,不是依循兒童時期別人對他的想法,而是出自於個體自己的選擇, 因此可能與他進入探索之前的承諾大不相同。承諾確定了以後,他開始追求自己 所決定的職業和意識形態,準備進入下一個生命階段。 與其他認同狀態者相比,定向型較為堅強,較不容易被環境中的突發轉變或 是未預期的責任擊敗,在有壓力的情境下仍能堅持於任務;面對負面訊息,他們 的自尊較不受影響,同時他們對自己的期望也比較符合現實狀況,總體而言,屬 於定向型的個體有較佳的自我引導與適應力。 12.

(18) (二) 未定型(moratorium) 未定型是定向型的前身,個體正經歷危機時期,但承諾相當不明確,儘管如 此,他主動且努力地去探索,希望能找到一些一致的方向。因為他心中對於職業、 意識型態這些重要的認同領域還沒有解答,所以感到十分困惑,感覺就好像一直 停滯於青少年時期當中。對他而言,父母的期望雖是重要的,但他不完全依照父 母的期待去選擇職業與意識型態,他嘗試在社會與自己之間取得平衡。 屬於未定型的個體可能是較為敏感的,不斷地嘗試也使他們看來十分具有彈 性;但在病理學上,相對的特質則是焦慮纏身的、自以為是的、猶豫不決的。 (三) 早閉型(foreclosure) 個體未經過對多個選擇的探索,但已做出承諾,這些承諾是他從孩童時期以 來的生命方向和價值觀,與重要他人對他的期望相符。他順理成章地成為小時候 別人希望他成為的樣子,他可能從事父母希望他做的職業,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 政 治 大 也與父母相同。由於他確立的信念來自於重要他人,而不是他自己探索後的選 立 擇,因此當他遇到不熟悉的情況,無法依循父母的價值觀來解決時,他會覺得受. ‧ 國. 學. 到威脅。. 在發展的過程中,早閉型個體習於順從父母,他們贊同「服從」 、 「強勢領導」 、. ‧. 「尊敬權威」這些權威式的價值觀。為了滿足他人期望,早閉型個體可能會設下 較不符現實的目標;在有壓力的情境下他們表現較差,自尊也較脆弱。. y. Nat. sit. n. al. er. io. 屬於早閉型的個體可能具有以下特質:堅定的、忠誠的、合作的;在病理學 上,相對的特質則是死板的、教條式的、墨守成規的。 (四) 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 Ch. engchi. i Un. v. 個體也許經歷過或沒有經歷過探索時期,但他對於職業和意識型態都缺乏承 諾。他還沒決定職業與意識型態,可能是覺得沒有必要,或者覺得不可能找得到 什麼方向。他對於事物抱持較為寬廣的看法,覺得每種職業或意識型態都差不 多,他可能隨意從中擇一。因此當其他看來似乎更佳的選擇出現時,他極易放棄 他原來的選擇。 Marcia(1966)從精神病理學角度看待迷失型個體,他認為迷失型是在兩極 間的連續帶,其中一端是花花公子型(play boy type) ,這類型在校園中的適應性 較佳,他們看來具有無憂無慮的、迷人的特質;連續帶的另一端則是精神分裂型 (schizoid personality type),極度的混亂使他們無法融入校園生活,他們看來總 是漫不經心。. 13.

(19) 二、認同狀態的發展觀點 一開始Marcia(1966)提出自我認同狀態時,傾向將四種認同狀態-「定向 型」、「未定型」、「早閉型」、「迷失型」,視為類目式的分類法,每個青少年皆被 歸類於四個認同狀態當中的一個類型。但經由縱貫研究,學者發現個體不一定永 遠維持在固定的認同狀態中;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認同發展速度也不一致。因此, 認同狀態的研究重心逐漸導向認同發展(identity development) ,這類研究欲了解 在不同生命階段,個體認同狀態之變化。持有發展觀點的學者們提出以下三個主 要問題: 在哪個生命階段中,個體自我認同發展的速度最快?(變動時程) 各種認同狀態的穩定度如何?是否會有改變?(穩定度) 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中,認同狀態如何變動?(變動方向). 政 治 大. 以下分別回顧學者對於上述三個問題的研究發現: (一) 認同狀態變動時程. 立. ‧ 國. 學. 在發展的時程上,大部分的研究支持Marcia的假設,主張「自我認同」在青 少年晚期比青少年早期的發展強度更大,認同主要形成於18-22歲之間。在高中 時期,認同的改變有限;大學時期是個體自我認同發生最大改變的時候,大約有. ‧. 一半的大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改變了他們認同狀態;在大學之後,認同感通常已經 趨於穩定了(Archer, 1989; Marcia, 1993; Waterman, 1985, 1993; Meeus et al., 1999)。. sit. y. Nat. n. al. er. io. (二) 認同狀態穩定性. i Un. v. 相較於其他三種自我認同狀態,「未定型」普遍被認為是最不穩定、最容易 產生變動的認同狀態(Waterman et al., 1974; Waterman & Goldman, 1976; Marcia, 1976, 1993; Meeus et al., 1999)。 「未定型」的不穩定狀態被證實是跨越認同領域. Ch. engchi. (domain)的;其餘三個認同狀態有相對較高的一致性,在三年之後重新測試, 仍有40%到50%的個體維持一致的自我認同 (Waterman, 1999) 。Waterman(1933) 認為, 「未定型」之所以最不穩定,是因為他渴望改變現狀,卻還無法找到一個 成功的辦法,為了減少不舒適的感受,他可能會放棄探索,往其他的認同狀態移 動。 (三) 認同狀態變動方向 在Erikson(1950, 1968, 1980)的心理社會理論中,「認同迷失」與「認同達 成」是青少年主要發展任務的兩極,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探索,便是認同能力逐漸 增強的過程。將Erikson理論與Marica(1966)提出的四個認同狀態相對應,似乎 說明了在一個正常且成功的發展經驗中,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狀態的發展方向,應 該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個體的自我認同狀態,會由「迷失型」 、 「早閉型」逐 14.

(20) 漸轉移至「未定型」、「定向型」。 Meilman(1979)的一項橫斷研究支持「進步」的自我認同發展趨勢,他訪 談 12、15、18、21、24 五個年齡層的三十位受訪者,發現隨著年紀增長, 「定向 型」與「未定型」的比例越高,而「早閉型」 、和「迷失型」的比例越低。Waterman, Archer 及 Adams 等人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多數的在青少年早期和中期多屬 於「迷失型」或「早閉型」 ,隨著年紀增長, 「定向型」的人數比例增加,而「迷 失型」的比例減少。(Waterman, Geary, &Waterman, 1974; Archer &Waterman, 1983 ; Adams & Fitch, 1982; Waterman, 1985; Kroger, 1988; Meeus et al., 1999) 儘管研究普遍認同狀態的改變方向,是朝向更高的認同,但也有學者發現了 自我認同逆向發展狀況。Marcia(1976)的一項縱貫研究重新訪談六年前的30位 受訪者,發現有47%的受訪者改變了先前了認同狀態,且認同「進步」或者「退 不」的狀況並存;Adams and Fitch(1982)的研究中,約有半數的學生改變認同 狀態,同樣包含了認同「進步」或者「退步」兩種方向。.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Waterman(1982, 1993, 1999)依據Erikson理論對於認同發展「進步」的發 展假設,提出自我認同發展發展的接續模式(sequential patterns) ,包含所有符合 邏輯的認同狀態轉移(identity movement)路徑。(請見圖1). ‧. 圖1 自我認同發展的接續模式.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註 1:圖中的虛線方框與灰底圓圈,是作者為幫助理解所加。 註 2:D=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F=早閉型(Foreclosure) ;M=未定型(Moratorium) ; A=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 Waterman(1993:43) 作者整理Waterman(1982, 1993, 1999)提出的所有認同狀態轉移(identity movement)路徑,並將它們依自我認同移轉方向分為「進步」 、 「退步」 、 「維持」、 15.

(21) 「循環」四類,各自包含了幾個移動路徑。(請見表3): 表3 認同狀態移轉方向與路徑 認同狀態 移轉方向. 進步. 說明. 移轉路徑. 「進步」意指個體自我認同達成度由低至高 的發展方向。進步的發展觀點符合Erikson (1950)的假設,且已被許多學者證實。. (1)迷失型→早閉型 (2)早閉型→未定型 (3)迷失型→定向型(經由未定型) (4)早閉型→未定型 (5)早閉型→定向型(經由未定型) (6)未定型→定向型. 退步. 「退步」意指個體自我認同達成度由高至低 (1)早閉型→迷失型 的發展方向。 (1)與(2)的移轉路徑發生在 (2)定向型→迷失型 個體原先的承諾逐漸失去意義,但沒有採取 (3)未定型→迷失型。. 政 治 大 新的探索行為時;(3)則發生在個體放棄了 立. 學. 維持. ‧ 國. 尋找值得承諾的對象時。. (1)迷失型→迷失型 (2)早閉型→早閉型. 進步或退步發展,而難以維持原狀態。. (3)定向型→定向型。. ‧. 「維持」意指個體保持在原先的認同狀態, 但「早閉者」心裡的不安感受會促使其朝向. n. al. er. io. sit. y. Nat. 「循環」的狀態發生在「定向」與「未定」 (1)未定型→定向型→未定型→定向型 之間,有些個體儘管在青少年晚期已達成「定 向」,但仍有可能回到「未定」狀態。Waterman (1982)認為,經歷此種認同變動的個體是 重返危機(resumption of a crisis),而非發展 上的「退步」,「定向」與「未定」兩個狀態 之循環(MAMA),正好呼應認同形成過程. 循環. Ch. engchi. i Un. v. 的持續性(continuation) 。意即個體隨著環境 變動,重新探索並做出新的有意義承諾 (Stephen, Fraser & Marcia, 1992)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Waterman(1982, 1993, 1999) 至此,自我認同的發展已經被擴展至整個生命週期,更貼近於Erikson(1950) 的發展假設。自我認同在青少年晚期形成初始樣貌,但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個體 還會不斷地再形成(reformulation)與再整合(reintegration)自我認同(Marcia, 1993)。. 16.

(22) 第三節 音樂與青少年發展 進入了青少年時期,個體擁有比以往更大的空間,和朋友一起的活動和聚會 變得越來越頻繁,他們認同的對象由父母、師長等權威,轉移至同儕團體。處在 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時期,雖然已經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情,但還未能獲得全 然地自由,他們企求更多的獨立空間,亟欲逃離師長的管轄,同時他們也渴望得 到同儕的認同,過渡期的特徵直接反映在青少年的媒體使用上。Larson, Kubey, & Colletti(1989)的研究發現,進入青少年時期之後,個體與家人看電視的時間 減少了,尤其是在週末早上和晚上;他們更常聽音樂,並花更多時間與朋友相處。 青少年通常與家人一同觀看電視,由電視到音樂媒體的轉換,可以說明這個階段 的發展任務。 North, Hargreaves, & O’Neill(2000)認為,青少年喜歡離家的活動其實勝於 聽音樂,他們投入很多時間在音樂活動上,可能是因為環境不允許他們時常離開. 政 治 大 家。比起其他生命階段,音樂在人們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似乎扮演更重要的角 立 色,這也是個體最熱烈投入流行音樂的時候。對所有世代的人而言,青少年時期. ‧ 國. 學. 聽的那些音樂都是最重要的,因為當時他們處在混亂的階段,情緒、認同、社會 位置等尚不明確,音樂則適時地提供了許多補償(Frith, 1987)。. ‧. 許多學者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角度出發,探討音樂在青少年時期所扮演的功 能和角色,認為音樂滿足了最個人且與青少年年齡相稱的需求 (Larson et al., 1995; Zillmann & Gan, 1997 ; North, Hargreaves, & O’Neill, 2000)。North(2000) 等人的調查發現,美國青少年聽流行音樂的兩個主要原因為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和情緒管理(mood-management)。以下將分別描述,青少年如何使 用音樂,作為自我認同與情緒表達、管理的工具:. n. er. io. sit. y. Nat. al. 一、音樂與自我認同. Ch. engchi. i Un. v. 音樂與自我認同的關係是雙向的,一方面音樂建構個體的自我認同,另一方 面,個體也透過音樂表達自己的自我認同。音樂營造一個自我概念發展的空間, 促使個體覺察多元自我概念,音樂也與個人經驗相連結,能喚醒認同形成時必要 的經驗素材;同時,個體選擇能夠反映自身認同的音樂,音樂成為一個表達自我 認同的媒介,在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以下分別描述音樂建 構與表達自我認同的方式: (一) 音樂建構自我認同 大多數的青少年是在獨自的情境下聆聽音樂,私密的情境創造一個青少年進 行反思和自我探索的機會,這正是音樂與電視及其他媒介的不同之處。Larson (1995)認為音樂獨自使用的特性,促發青少年進行與自我私密的互動、協助個 體發展多元的自我概念,了解自己渴望什麼、害怕什麼。在音樂中,青少年可以 17.

(23) 描繪多元的想像背景,自由地與他所認同的議題相連結(Larson, 1995)。 音樂也是青少年建構自我認同的重要素材之一(Frith, 1987; Hargreaves, Miell & Macdonale, 2002; Campbell, Connell, & Beegle, 2007)。音樂作為一個媒 介,承載了情緒、歌詞、氛圍、想法,甚至其他象徵的意涵,大量暴露在青少年 的生活當中,青少年從中選擇合適的概念建構自我認同。其中一個重要面向即是 性別角色認同,青少年在音樂及其他媒體中習得兩性關係、理想的性別形象,包 含外在及行為上的標準。音樂媒體也可能包含職業、政治,或其他任同主題的訊 息,不論這些訊息是好是壞,都可能在未來成為他們自我認同的素材(Arnett, 1995)。Kistler, Rodgers, Power, Austin, & Hill(2010)發現青少年早期音樂媒體 的高涉入度與負面的自我概念相關聯。高度涉入音樂媒體的青少年給予自己「外 表吸引力」和「自我價值感」較低的評價,他們也許將音樂媒體內化為社會比較 的標準。. 政 治 大 同。人們會將過去某一段期間內所聆聽的音樂,與當時的場景、人物、事件等記 立 憶相連結,當再次聽到熟悉的音樂時,經驗就被音樂喚醒,使人們能夠重溫當時 音樂扮演了類似回憶備忘錄的角色,協助個體組織過去的經驗,形成自我認. ‧ 國. 學. 的感覺與記憶。也可以說音樂像時間結構上的容器一般,收藏了與之相扣連的事 件與情緒,不同時期的記憶被放置在不同的音樂容器當中,建構成為一套包含意. ‧. 義的音樂時間結構(DeNora, 2006; Frith, 1987)。音樂讓人憶起某些回憶,有助 於個體在自我認同建構過程中,發展出「連續性」感受,了解以往的經驗和現在 的關聯性,因而能對未來做出合理的規畫和承諾。與聽者的重要記憶相連結的音 樂,通常也被聽者認為較有意義(Craig, 2007)。. io. sit. y. Nat. n. al. er. 青少年以音樂作為建構自我認同的素材,在他們探索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隨 著自我認同需求的轉變,音樂偏好也會有所改變。音樂就像反映個體自我知覺 (self-perception)的鏡子,同一個人使用不同風格的音樂連接不同的認同,這些 音樂就好比不同的自我樣板,映照出不同的自我。在 DeNora(2006)的研究中,. Ch. engchi. i Un. v. 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曾在某些音樂中達成認同,但現在卻對那些音樂不再感興 趣了,這就像當一面鏡子不再發揮自我描述的作用時,個體轉而尋找其他能映照 出自我的鏡子。 (二) 音樂表達自我認同 表達自我認同是音樂的社會功能之一,世界各地的作曲者與聽眾透過音樂定 義自己、表達特殊的認同和想法。從一個人流行音樂偏好,可以看出他渴望展現 的自我,也可以推測他把自己擺在社會的哪個位置(Frith, 1987; Craig, 2007), 因為各種類型的音樂夾帶了不同的生命態度與信念,當個人選擇了某種音樂時, 即展現出自己的風格與認同(Craig, 2007)。 音樂作為表達自我認同的媒介,在青少年時期特別重要。為了要適應新的情 18.

(24) 境和經驗,認同持續地轉變,他們開始擺脫家庭認同,渴望成為一個更獨立且有 良好形象的個人。音樂是他們投射內在自我的工具,他們參與那些能夠表達自我 認同、自我定義的音樂次文化 (Frith, 1987; Hargreaves & North, 1999; Craig, 2007; Hargreaves et al., 2002; DeNora, 2001; Larson, 1995; Larson et al., 1989)。 音樂次文化作為統合青少年的工具,表達了年輕人共享的世界觀(Arnett, 1995)。以金屬樂和饒舌樂為例,Zillmann & Gan(1997)認為兩者在音樂形式 與歌詞中表達對權威的反抗,通常要求社會不要干涉他們,或者不顧權威地擁立 自由。尤其,金屬樂常被認為是不太具有美感的音樂,但他人的反感是他們顯示 個體獨特性的方式,他們想要的正是抵抗會減損他們自由的美感。 青少年對於音樂的認同不只限於音樂本身,還包含了其他喜歡相同音樂的 人,因此音樂也緊密地影響著青少年的同儕關係。流行音樂是青少年談話的重要 主題,在舞會、派對、約會等典型的活動中,音樂扮演了一個社交黏著劑的角色, 他們受歡迎的程度和對流行音樂的熟悉度與使用有相關(Arnett, 1995; Larson et. 政 治 大 al., 1989) 。North, Hargreaves, & O’Neill(2000)發現青少年彈奏或聆聽音樂的一 立 個很大的原因,是創造一個能與他人連結的印象。這也可以說明,為何青少年喜. ‧ 國. 學. 歡流行音樂勝於古典音樂,因為古典音樂使得青少年向同儕展現了一個不良的印 象,唯一的好處是討好師長;而此時,同儕關係在青少年的眼中更為重要,流行. ‧. 音樂定義了青少年與同儕的關係。喜歡相同音樂的青少年,會產生一種互相連結 的感受,讓他們獲得同儕認同的安全感(Larson, 1995) 。建立及維持人際關係是 音樂的一項重要功能,渴望被特定社會團體接受的個體,可能會遵從與他人一致 的音樂偏好及評價(Hargreaves & North, 1999)。. n. al. er. io. sit. y. Nat. 二、音樂與情緒. Ch. i Un. v. 處在認同危機中的青少年,時常要擔憂許多事情:該認同師長還是同儕?自 己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如何?未來又該何去何從?他們要為統合這些認同而努力 嘗試,同時卻無法避免招來挫折,這是一個日常情緒狀態比前幾年更常是負面的. engchi. 時候(Larson, 1995) ,音樂便成為他們重要的情緒出口。以下先探討音樂影響情 緒的心理歷程,接著描述青少年如何使用音樂,做為情緒表達、管理的工具: (一) 音樂如何影響情緒 音樂普遍被認為擁有影響個體情緒的力量,Sloboda(1992)發現約有 96% 的一般聽眾,在聽音樂時會經歷到快樂、憂傷、喜愛與否、恐懼、掛慮等情緒, 也正是因為音樂能引起某些情緒經驗,人們才樂於參與這些音樂活動。 音樂如何影響情緒,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說法:認知取向(cognitivist position) 與情緒取向(emotivist position) 。前者聲稱聽者以認知的路徑處理音樂,音樂不 會誘發個人真實情緒;後者則認為音樂能使個人展現出真實的情緒。 (Tan, Harre, & Pfordresher, 2010) 19.

(25) 「認知取向」的學者認為,音樂可以僅是表達某種情緒,聽者或表演者能理 解這個情緒,但不必身陷情緒之中。例如:在歌劇表演中,理解角色的情緒是看 懂故事的必要條件,但觀眾的情緒仍可以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不會跟隨劇中角色 的情緒起伏不定。Kivy(1990)認為這是因為聽音樂時,聽者必須展示描述的能 力才能理解音樂,音樂鑑賞力越佳的聽眾,可以從音樂中辨識的細節也越多,因 而更能享受音樂,但聽音樂時的認知思考使得聽者必須與音樂的情緒保持某種程 度的距離,而無法產生真實的情緒。 贊同「情緒取向」的學者則認為,音樂可以激發聽眾或表演者感受到某種情 緒,如真實發生一般。例如:愛國歌曲可以引發聽者的榮譽感受;悲傷的情歌也 可以讓聽者真的流淚(Tan, Harre, & Pfordresher, 2010) 。Krumhansl(1997)發現 特定情緒的音樂能引發的相應的生理作用,憂傷的音樂使得心跳速度、血壓、膚 電和血壓增高;恐怖的音樂則使血液流速變快、脈搏增強;快樂的音樂增加呼吸 深度,這些音樂對在生理上造成的影響支持「情緒取向」的說法。音樂能誘發聽 者情緒的特性,是音樂治療領域中促發案主自我覺察的要件,適當地選擇能感動. 立. 政 治 大. 案主的音樂,有助於引導案主的情緒,間接達成治療的目標(Craig, 2007)。. ‧ 國. 學. 音樂與情緒的連結,是透過與情緒經驗特徵相應的音樂特徵來表達。例如: 緊張、放鬆或延遲的音樂,配對於相應的心理、故事(Tan, Harre ,& Pfordresher,. ‧. 2010)。也就是說,要使聽者產生某種情緒,在音樂結構中使用的旋律、節奏、 音色等音樂要素,必須呈現出與情緒相對應的感覺型態,Langer(1951)稱之為 兩者結構上的異種同型(isomorphisms)。除了音樂本身,還有許多與音樂相關 聯的要素同時帶動聽者的情緒反應。Scherer(1995)以歌劇為例,音樂本身、導 演詮釋、指揮的時間安排、表演者、觀眾營造的氣氛等要素都會影響觀眾的情緒。. n. al. er. io. sit. y. Nat. (二) 音樂與情緒管理. Ch. engchi. i Un. v. 隨著一天中的不同時段、不同的心情、社會情境和其他環境因素的變動,人 們會選擇聆聽不同的音樂(Hargreaves, Miell, & Macdonale, 2002)。以使用與滿 足理論來解釋,可以說音樂在不同的時空中滿足了聽者的不同需求,這個需求常 常與聽者的情緒相關。對許多喜歡流行音樂的青少年而言,音樂是一個有力的表 達和管理情緒的工具(Well & Hakanen, 1991) ,他們的音樂選擇適切地回應當下 的情感需求。 音樂是一個有力的情緒表達工具,將聽者的情緒轉化成更有趣且深入的形式 (Frith, 1987; Well & Hakanen, 1991)。大量的流行歌曲把聽眾直接的感受,例 如: 「我愛你」 、 「我討厭你」 、 「幫幫我」 、 「我很生氣」 、 「我很害怕」 ,透過音樂元 素、歌詞,使得情緒更具象化,可能比聽眾自己的文字和想法更豐富且有說服力。 其中,青少年最常使用音樂連結興奮、快樂與愛的情緒(Well & Hakanen, 1991) 。 音樂也是青少年日常生活情緒管理的一個方法,面對學校、家庭及社交壓 力,青少年時常利用音樂優化他們的心情(Hargreaves & North, 1999)。滿足情 20.

(26) 緒需求是青少年聽音樂和玩音樂的重要原因(North, Hargreaves, & O’Neill, 2000),音樂陪伴他們度過艱難的時刻,並減低緊張壓力,音樂似乎是支持青少 年度過這個變動劇烈的過渡時期的一個要素(Campbell, Connell, & Beegle, 2007)。 Zillmann(1988a, b)提出情緒管理理論(mood-management theory),認為 個人的會整理外在的環境刺激,作出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維持並提升好心情的選 擇。據此,青少年的音樂選擇反映了當下的心情。沮喪的時候他們使用音樂提振 精神,為自己打氣(Well & Hakanen, 1991) ,好像擁有了力量和克服的勇氣,歌 詞中夾帶使他們安心的訊息,告訴他們並不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其他人也 經歷過這些階段和奮鬥(Campbell, Connell, & Beegle, 2007) ;被未來的不確定性 困住,缺乏信心的時候,他們聽音樂,在私密的空間裡,感受自己的內部狀態, 仔細思考歌曲中關於他們自己生命的主題(Larson, 1995; Arnett, 1995);聽音樂 對青少年而言也有淨化憤怒的效果,能使他們冷靜下來,饒舌樂和重金屬樂特別 是他們用以對付憤怒的音樂類型(Arnett, 1995) 。反過來說,這些在學校、父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社會中遭遇到困難的憤怒青少年,特別會被帶有反抗氣息的搖滾樂和饒舌樂吸引 (Bleich, Zillmann, & Weaver, 1991)。 雖然 Zillmann(1988a,b)認為人們會傾向選擇那些提升心情的音樂,但實. ‧. 際上,青少年有時也會選擇聆聽那些負面情緒的音樂,例如:悲傷的情歌。這可 能是由於擁有挫敗經驗的青少年,能在某些展現相似經驗的歌曲中得到安慰,好 像有人與他承受相同的痛苦遭遇一般。加上聽音樂是高度個人的活動,不必暴露 在他人的關注之下,還沒有準備好要與朋友分享的事,都可以透過音樂得到紓解 (Zillmann & Gan, 1997)。.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v. 青少年的音樂使用習慣有性別差異,男生和女生用音樂作為情緒表達、管理 的形式也不相同。青少年女生比男生偏好輕柔的民謠和情歌,她們聽的音樂,也 時常與難過、沮喪、生氣的情緒相連(Frith, 1981; Larson et al., 1989) 。女生的音. Ch. engchi. 樂使用也許是被她們的認同發展過程須探索的問題所驅動,最明顯的莫過於她們 對於情歌的偏好,與她們關心的親密關係相呼應,在聽音樂時,她們也比男生更 可能投入流行音樂的歌詞中(Larson et al., 1989) 。此外,女生也在音樂中獲得較 多的情緒利益,她們更常使用音樂作為情緒調整的工具,比男生投入更多情緒在 音樂之中(Frith, 1981; North, Hargreaves, & O’Neill, 2000; Wells & Hakanen, 1991)。青少年男生則比女生聽喜愛更具衝擊性的搖滾樂,他們較常用音樂為自 己打氣,創造正向的情緒狀態(Larson et al., 1989) ,男生也比女生更重視音樂創 造給他人印象的功能 (North, Hargreaves, & O’Neill, 2000)。. 21.

(27) 第四節 小結 在本章中,作者首先回顧了心理學領域裡關於「自我認同」的定義與特性, 接著聚焦在 Erikson(1950, 198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再論及同一學派的學者 Marcia(1966),他將「認同狀態」分成「定向型」、「早閉型」、「未定型」、「迷 失型」四種典型。回顧理論之後,作者選定「未定者」作為音樂創作的主角,因 為處在此自我認同狀態的個體比起其他認同狀態的個體更容易感受到憂慮與徬 徨,作者希望能藉音樂作品陪伴「未定者」們度過探索的低落時刻。若以發展的 觀點來看,自我認同是持續不斷變動的過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曾經歷過這段未 定的時期,在人生旅途中,不時得回頭檢視自己,作者希望自己的音樂創作也能 在這些時候陪伴著每一個聽者。 作者同樣回顧了「音樂」與「自我認同」的相關文獻。由文獻中可得知,兩 者的關係相當密切,聆聽音樂能創造用以建構自我認同的情境,音樂本身更直接. 政 治 大 反映出個體的自我認同。據此,作者以音樂當作創作媒材表達自我認同主題,有 立 其適切性。又作者的創作聚焦於「未定者」 ,試圖表達並轉化未定者的負面情緒, ‧. ‧ 國. 學. 和文獻中音樂的「情緒管理」功能相呼應,印證作者達成創作目的之可能性。.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Un. v.

(28) 第三章 音樂創作計畫與成果 釐清自我認同與音樂的來龍去脈,作者的身分也跟著從「研究者」轉換到「音 樂創作者」,在這個階段,雖以理論為依據,但將先暫時拋開理論束縛盡情發揮 創作自由,再回到理論相互檢視。 作者選定四種自我認同狀態中最不穩定的類型-「未定者」做為主角,透過 「音樂」這個大學生熟悉的情緒抒發媒介進行創作,最後將製作專輯並發表。作 者希望此作品能達成以下兩個目標: 一、 傳達自我認同要素中「從過去經驗了解自己」的「連續性」發展概念。 二、 代為表達「未定者」的想法與感受,使他們覺得被了解。讓處在負面情緒 中的「未定者」,能覺察到自己目前不明的狀況頗有一些趣味,也許能換 個角度思考。 以下將先說明創作者與創作時程安排,接著進入專輯內容設計,最後是創 作成果展現。. 立. 政 治 大. 第一節 創作者與創作時程. ‧ 國. 學. 此作品的詞、曲部分由作者(藝名為企鵝貓)獨自完成,編曲部分則邀請朋. ‧. 友共同創作,加上作者共計有七名表演者(木吉他手兩位;大提琴手、電吉他手、 貝斯手、鼓手、男主唱各一位) ,作品完成後以「企鵝貓&朋友們」的名義發表。 詞、曲與編曲完成後,仍需錄音、製成實體專輯並安排現場表演,時程安排如下 表 4:.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4 創作時程安排. Ch. engchi. i Un. v. 2011.06 2011.07 2011.08 2011.09 2011.10 2011.11 2011.12 2012.01 寫歌 編曲 錄音 發表 2011 年 6-8 月 完成所有歌曲之詞、曲創作。 2011 年 8-10 月 完成編曲 2011 年 10-11 月 錄製音樂 2011 年 12 月-2012 年 1 月 發表作品. 23.

(29) 第二節 專輯內容設計 一、 故事角色設定 在此作品中包含兩個重要的角色:「未定者」(未來的小孩)及「小孩」(過 去的未定者),因為兩人其實為同一人,因此在故事中皆以「她」來稱呼,兩者 的特色和互動在歌詞本和歌曲中呈現。 「未定者」一直以來很努力探究自己的模樣,但尚未出現一個滿意的結 論。儘管如此,探索過程無疑使她變得成熟,她逐漸可以接受自己不明確的樣貌, 且可以理解過去的經驗如何發揮作用,使她成為現在的自己;他相信一切都會有 出口,因此不管環境如何混亂,心是穩定的。. 政 治 大. 「小孩」則是未定者的過去,幫助「未定者」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回溯過 去的經驗,逐步了解自己的喜好、心情,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這便是個體對於生. 立. ‧. ‧ 國. 學. 命產生「連續性」的感受;同時,「小孩」也是最好的時光機,帶領人們回到原 點,喚醒潛藏的直覺,以嶄新的方式看待一切事物。尤其當人們陷入混淆狀態時, 總會渴望一個純粹,有時這個純粹被稱為「原點」或者是「小時候」 。回到那邊, 才能感受到被保護的安全感,才能重整自己的思緒。 二、 歌詞本故事. Nat. y. sit. n. al. er. io. 專輯及歌詞本故事名稱為《下了一場蘋果雨》,意指「未定者」陷入自我認 同未定的狀態。 「蘋果雨」原是「未定者」的眼淚,但是在「小孩」的眼中變成 有趣的蘋果雨,直接提醒了「未定者」可以放鬆心情,用新的視野來檢視自身的 狀態。. Ch. engchi. i Un. v. 故事的開頭即下了一場蘋果雨,但「未定者」和「小孩」兩者的世界下蘋果 雨的原因不相同,兩者透過紙飛機相互連繫,最終彼此相遇。 「未定者」感謝「小 孩」為他所做的那些努力,讓他更了解自己,且成為現在的自己;「小孩」則幫 「未定者」加油打氣,提醒「未定者」困惑的時候可以想想過去的經驗。(故事 內容請見下表 5) 在視覺部分,為了展現「未定者」和「小孩」兩者處於不同時空,但實則兩 者為同一個人的概念, 「未定者」的故事從右翻頁, 「小孩」的故事則由左翻頁, 每一頁故事兩個角色的想法互相呼應。作者撰寫完故事之後,圖像設計由朋友協 助完成。.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人群分裂成不同的光 譜,我們堅持正治不 入校園,製定全面關 顧學生的指引,讓學 校成為⼀塊平和的⼟.

 協助學校購買國旗及 可移動式的旗桿,以 便幼稚園在校舍內升 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

由於此,遂使觀音轉向女神趨近,性質為之一變,成為守護航海平 安之神而被祀奉於海中之島嶼。 10

• 將已收集的 LPF 有效顯證,加入為校本的 學生表現 示例 ,以建立資源庫作為數學科同工日後的參照,成 為學校數學科組知識管理

113; Harrison, Paul, “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amitā: A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Sanskrit Text Based on Two Manuscripts from Greater Gandhāra”, Manuscripts

• 爸爸媽媽認識 -> 成為朋友互相了解 -> 時常都希望在一起,願 意互相遷就,令彼此開心 -> 想永遠一起生活,建立家庭並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