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順應全球化的潮流,英文已成為全球資訊流通的主要語言,我國行政院目 前甚至推動將於 2030 年前打造臺灣成為中英雙語國家的政策,其重要性不言而 喻。臺灣教育部(2003)自民國 92 年起已將英語教學納入小學課程中,至今大 部分學校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文,部分小學從一年級開始,由此可知,現在臺 灣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然而,在此政策頒布之前英語教學是從國中一年級開 始,許多學生在學時學習英文的經驗並不成功,甚至厭惡英文,但脫離學生生 涯之後,進入職場方才意識到英文的重要,有些企業補助員工進修英文,或是 有些則是為擁有英文能力認證的員工加薪,有些甚至將英文設定為升遷的條件 之一,種種的社會經驗促使成人學習者在工作之餘進修加強英文能力,亦有部 分成人學習者是為了到國外進修碩博士學位,因此才加入成人美語學習機構精 進自己的語言能力。成人學習者在進入職場後,面對國外客戶皆是以英文作為 溝通的橋樑,也許一開始用 email 聯繫時仍有許多思考以及查找的時間,但若 是親自拜訪客戶亦或是客戶來台拜訪時,口說能力便成為重點。許多成人學習 者表示學習英文口說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於能夠與國外的客戶溝通,到國外參展 開發潛在客戶時,英文口說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英文以拉近彼此之間 的距離,維護或建立良好的商業夥伴關係。因此,成人學習者學習英文的動機 通常十分明確,而且通常希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能夠大幅度提升口說能力,能 夠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訊息用英文傳達出來,達到溝通的目的。成人學習者經常

在職場上需要使用到英文,同儕之間的競爭力也較強,這樣的外在動機與大學 生的學習動機有所差異,主要是在於運用英文的急迫性,假設在職場上英文口 語能力不足,也許工作表現會不如同儕的表現,進而影響到考績以及升遷加薪 的機會。

在國內學習英文仍是以全英語教學最受推崇,在英語學習中使用母語被視 為一大干擾,尤其兒童美語教學中使用中文更是禁忌。大部分的第二語言習得 研究專注於兒童如何學習母語,以及我們如何運用學習母語的機制或是習得母 語的方法到第二語言習得,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模仿學習母語的方式便成為主 流。大部分兒童美語教學機構採取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其特點在於 課堂上禁止使用母語,且最好由英文母語者擔任老師,強調文法與英美文化由 歸納(induction)的方式讓學生透過反覆的曝光(exposure)領悟到其中的規 則。然而此教學法可能導致成人外語學習者的心理壓力,大部分成人外語學習 者若是對於外語的掌控度不夠熟練時,常常會感到挫折,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心 生抗拒,受到情意濾器(affection filter)1 (Krashen, 1987)的影響,尤其在口說 表現更為害怕,甚至有些學生不願參加會話課,正是因為害怕犯錯,在其他人 面前出糗。

在外語學習中,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相互干擾的議題仍有意見分歧,對比 於兒童,成人外語學習者對母語的使用已經純熟,可能在學習外語時特別會受 到母語的影響。然而 Brown(2014, p. 67)提到第一語言造成的干擾對成人第二 語言習得而言,並不一定是最相關或最主要的因素,成人跟兒童都會有語內偏 誤2的情形,這是試圖找出與第一語言不同的其他規則。因此第一語言是助力,

1 情意濾器(Affective filter): Krashen 認為在語言學習中的負面經驗,讓學習者有心理障礙,

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

2 語內偏誤(Intralingual errors): 某種語言內部的發展偏誤,亦稱發展性偏誤,不但第二外語

不僅僅只是阻力(The saliency of interference from the first language does not imply that interference is the most relevant or most crucial factor in adult learning acquisition. Adults and children both manifest intralingual errors, the result of an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rules of the L2 apart from the rules of the L1. Thus, L1 is a facilitating factor, and not just an interfering factor.)。此時若運用翻譯練習,能幫 助學習者意識到母語和外語的不同之處,提醒自己不要犯錯,便能有助於第二 語言學習。實際上,對第二外語掌握度不高的階段,使用母語作為補償機制十 分常見,縱使學生沒有拿出紙筆書寫翻譯,也不自覺會使用心譯(mental translation)。既然學生在學外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翻譯的行為,那何不 直接教導學生正確的翻譯觀念,讓學生至少能夠成功轉換語言,待學生對外語 掌握度提升之後,便會逐漸減少對母語的依賴程度,自然而然能夠使用外語。

筆者認為各種教學法均有優缺點,沒有一種可以適用在所有人及所有教學 情境,因此若能適時使用母語輔助,也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筆者從前在教 授兒童美語時強調自然學習法,使用全英文教學以及其他英語教學法例如 TPR3 ,目的是讓學齡兒童能透過互動、動作、周邊環境來學習目標語言,因 此在課堂上藉由帶動唱、圖片、肢體語言來輔助兒童理解外語。後來轉換至教 授成人美語時,筆者觀察到許多學習者抗拒做這些活動,覺得尷尬或是幼稚,

大多數學習者比較喜歡聆聽老師的解釋,有系統地整理資訊,或用邏輯理解方 式來記憶,在課堂上傾向保持沈默來避免犯錯帶來的挫折感及羞恥感;這些行 為跟兒童的學習行為有很大的差別,再加上成人對母語的掌握度高,對於初階 的成人美語學習者,母語就像救生圈一樣緊緊抓住,依賴母語的程度很高,即

3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肢體回應法,其特點為透過祈使句搭配肢體動作的練習來培養初 級的口語表達能力,此教學法只使用目標語言,不使用母語。

使能夠克制自己不要說中文,但從學生的英文回答中不難發現透過心譯將中文 的句子按照中文的語序與說法逐字轉換。

在臺灣大部分學校的英文教學情境,是以中文教英文,強調文法以及背單 字,因此在課堂上老師的翻譯行為十分常見,不論是英譯中或是中譯英都是老 師為幫助學生理解的策略(沈耿立, 2014)。吳恬綺(2005)提到一旦外語學習 者知道老師會用母語重複訊息,學習者便會不專心於外語上,此一論點與筆者 在教學時觀察到的現象不謀而合,有時在看完英文句子後老師立刻翻譯,會造 成學習者依賴的習慣,便不去試著理解原文,只是被動等待老師翻譯給大家 聽,這樣的學習方式成效不彰。尤其是在針對準備英文能力測驗的課堂中,筆 者觀察到部分學生習慣將英文題目翻譯成中文再答題,這樣的作法可能會拖延 作答速度,導致無法在測驗時間內作答完所有題目。實際上英文能力測驗也並 非考翻譯,考生會有這樣的行為可能是老師在講解時直接將題目翻譯成中文,

方便學生理解,在無形中給學生「翻譯成中文就能知道答案」的概念。由此可 見,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翻譯的正確觀念,讓學生體會到翻譯與理解之間 的關係。在臺灣一般民眾認為會講英文等於會翻譯,實際上這兩件事仍然有些 距離,因此,老師應該帶給學生正確的翻譯觀念,才能利用翻譯練習的優點增 進自己整體的英文能力。若是在課堂上能夠讓學生對翻譯有正確的認識,知道 中文跟英文的不同,不要侷限在字對字的翻譯,這樣對學生學習英文的過程應 該有所幫助。

關於在教學中運用的翻譯練習,Delisle(1988)提出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以及 Academic/pedagogical translation,張美芳(2001, p. 19)引述 Delisle 的想 法並將這兩種概念以「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亦稱學校翻譯)表達,前 者是使學生學習在特定的場合下傳遞具體內容的語言運用,是要出翻譯自身的

成果;後者是為了學習某種語言或在高水平中運用這種語言與深入了解這種語 言的文體而採用的一種方法,是作為檢驗外語教學的練習。換言之,前者為培 養專業譯者的教學方法,而後者則是利用翻譯練習來提升外語能力的教學方 法。前者較容易從字面上理解其概念,但是後者只單靠字面上的資訊,較無法 推知「教學翻譯」真正的意義。對此術語混淆不清的狀況,廖柏森(2014)提 出專業翻譯教學(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al Skill)與語言翻譯教學

(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來分辨這兩種翻譯教學的型態。此 下將這兩種翻譯教學型態簡單分類如下(p.48):

真實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評量亦貼近執業 實況

練,評量時以正確性為最重要考 量

另外,「語言翻譯教學」也與從「外語教學」出發,視翻譯為一種語言技能的 觀點非常接近,而且外語教學還常利用翻譯活動來增進聽、說、讀、寫等技能

(p.49)。本研究即採用語言翻譯教學練習,亦即利用翻譯練習來提升外語能 力的教學方法,但本研究的教學情境與上述語言翻譯教學的教學系所、學生組 成、教學情境和方法不同,由於本研究的實驗對象主要是成人,不在學校教育 體制內;成人美語機構的課程較為靈活,師生間與學生間的互動比在大學系所 中還要多,且課程人數依不同的課程有所調整,本次研究的實驗課程便屬於小 班制(低於 20 人)。本次課程設計主要有三個課堂翻譯練習活動搭配兩個課後 練習,探討藉由語言翻譯教學練習是否能提升學生的口說技巧。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目前許多文獻指出翻譯是外語學習上很好的輔助工具,但在臺灣較少以實

目前許多文獻指出翻譯是外語學習上很好的輔助工具,但在臺灣較少以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