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言翻譯教學輔助成人美語口說訓練之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語言翻譯教學輔助成人美語口說訓練之初探"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碩士論文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指導教授:廖柏森博士 Thesis Advisor: Dr. Posen Liao. 語言翻譯教學輔助成人美語口說訓練之初探 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 in Assisting Adult Learners’ English Oral Training. 研究生:陳於勤 By Yu-Chin Chen 中華民國. 一〇八 年 一 月. January 2019.

(2) 謝詞 感謝指導教授廖柏森博士對我的細心指導,感謝口試委員歐冠宇老師及吳茵茵 老師的指導及建議,讓我的論文品質能夠提升。感謝所有參加碩士論文口試的 親友團,有你們的支持讓我更有信心。最後,特別感謝我的好朋友美馨,在寫 論文的過程中給我許多建議、鼓勵,還有給我許多新的想法,陪我度過論文書 寫過程中各種崩潰也給予我許多幫助。謝謝我的父母以及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感謝師大翻譯所,謝謝。.

(3) 語言翻譯教學輔助成人美語口說訓練之初探. 摘要 近年來英文能力於臺灣社會越來越受重視,在職場上英文能力不僅是加分 項目,許多公司對於英文能力的要求更是必要條件,因此成人美語教學之需求 大增。國內已有許多文獻研究英語教學之成效,不但有於語言教學中提倡母語 的地位,亦有運用口譯練習策略增進英語口說能力之研究。然而大部分研究的 對象為兒童、國高中生或大學生,鮮少文獻討論成人美語學習者,因此本文探 討在語言翻譯教學實作上的可能性與成效,並以量性研究方法為主,質性研究 方法為輔。教案設計以社會建構論為教學觀,並使用溝通式教學法設計了 12 個 不同的主題單元,為期 6 週的實驗課程。18 位受試者的前測與後測成績使用 SPSS 第 23 版執行相依樣本 t 檢定,數據結果顯示 18 位受試者前測得出的平均 分數為 4.02,而後測的平均分數為 4.88,前測與後測差異 t 值為-6.82(t(17)=6.82),達到.01 顯著水準(p<.01),檢定結果為有顯著差異。研究者再以問卷 調查、訪談法和課堂觀察輔助,檢視學生對於實驗課程各種活動之意見與感 想。研究結果說明成人美語學習者的口說能力透過語言翻譯教學活動有所提 升,幫助成人美語學習者在口說時能使用正確的英文句法以及語態;而在教學 方面則將課程設計以及實施後的反思與國內其他英文老師分享。. 關鍵字:英語教學、語言翻譯教學、成人美語學習者、英文口說能力.

(4) 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 in Assisting Adult Learners’ English Oral Train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English proficiency in Taiwan. Possessing a high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not just a competitive edge at work; in fact,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to get a promotion in some companies. Therefore, the need for teaching English to adult learners rose significantly. In Taiwan, there are a great deal of studies on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Some promote the role of first language in language teaching, while there are some studies researching on improving oral proficiency in English by interpreting training. However, most of the studies focus on children, teenag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only a few focus on adult learne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 (TTLS).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ere employed as the main method, supplemented with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The lesson design is based on social constructivism as the teaching approach. There are 12 units which are based on communicative approach over a 6-week period. A paired t-test was conducted with SPSS Ver.23 to compare the scores of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test among the 18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of the pre-test was 4.02, while the results of the post-test was 4.8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t(17)=-6.82, p<.01. To understand the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the cours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5)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ng oral proficiency in English for adult learners through TTLS exercises and help adult learners speak English with correct grammar and voices. With regards to teaching, this study aimed to shar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course design with all English teachers.. Keywords: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 adult English learners, oral proficiency in English.

(6) 章節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 8 一、母語幫助外語學習更有效率 ....................................................................................... 8 二、翻譯為外語學習與教學的常用策略 ........................................................................... 9 三、反對及贊成於外語教學使用翻譯之論點 ................................................................. 10 四、翻譯練習提升英語能力 ............................................................................................. 14 第三章、研究方法 ........................................................................................................ 16 一、資料收集 ..................................................................................................................... 16 二、實驗設計 ..................................................................................................................... 16 三、實驗對象 ..................................................................................................................... 17 四、前測與後測 ................................................................................................................. 18 五、問卷設計 ..................................................................................................................... 19 六、訪談 ............................................................................................................................. 19 七、觀察 ............................................................................................................................. 20 八、資料分析 ..................................................................................................................... 21 第四章、教案設計 ........................................................................................................ 22 一、課程設計概念 ............................................................................................................. 22 二、課堂實施 ..................................................................................................................... 27 三、實驗課程綱要 ............................................................................................................. 29 四、範例第 1 課:MY FAVORITES ..................................................................................... 30 五、範例第 3 課:BLOCKBUSTERS.................................................................................... 39 六、教材分享 ..................................................................................................................... 46 第五章、結果與討論..................................................................................................... 47 一、描述性統計 ................................................................................................................. 47 二、受試者對此課程設計之意見及感受 ......................................................................... 50. 受試者背景 ..................................................................................................................... 50 問卷結果分析 ................................................................................................................. 51 訪談結果分析 ................................................................................................................. 58 三、利用語言翻譯教學練習提升口說能力之潛力 ......................................................... 63 i.

(7) 四、課程實施後的反思及改進之處 ................................................................................. 65 第六章、結論................................................................................................................ 69 一、研究結論 ..................................................................................................................... 69 二、研究限制 ..................................................................................................................... 69 三、建議未來研究 ............................................................................................................. 71 參考書目 ....................................................................................................................... 72 附錄 .............................................................................................................................. 75 附錄 A: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 75 附錄 B:前測題目 ......................................................................................................... 76 附錄 C:後測題目 ......................................................................................................... 77 附錄 D:SPEAKING BAND DESCRIPTORS......................................................................... 78 附錄 E:問卷 ................................................................................................................ 80 附錄 F:訪談同意書...................................................................................................... 82 附錄 G:訪談稿 ............................................................................................................ 83 附錄 H:課後作業題目 ................................................................................................. 84 附錄 I:自我改正表 ...................................................................................................... 88 附錄 J:課後作業與自我改正表—學生實作範例 .......................................................... 90 附錄 K: 實驗課程完整版參考教材 ................................................................................ 93. 第 1 課:My Favorites.................................................................................................... 93 第 2 課:Food ................................................................................................................. 94 第 3 課:Blockbusters .................................................................................................... 96 第 4 課:Healthy Life ..................................................................................................... 98 第 5 課:Fashion Runway ............................................................................................ 100 第 6 課:Fortune-telling and Astrology ....................................................................... 102 第 7 課:Traveling Mishaps ......................................................................................... 104 第 8 課:High-tech Future ........................................................................................... 106 第 9 課:Save Our Planet............................................................................................. 108 第 10 課:Job Interview ............................................................................................... 110 第 11 課:The Office..................................................................................................... 113 第 12 課:Challenges in life ......................................................................................... 115 ii.

(8) 圖表目錄 圖 1:受試者年齡分佈..............................................................................................17 圖 2:受試者學歷分佈..............................................................................................18 圖 3:受試者每週修習英文課平均時數..................................................................51. 表 1:兩種翻譯教學型態比較.................................................................................... 5 表 2:自我改正表語言錯誤代碼..............................................................................26 表 3:自我改正表文體/翻譯錯誤代碼..................................................................27 表 4:實驗課程每週綱要..........................................................................................29 表 5:受試者前後測結果..........................................................................................47 表 6:成對樣本統計量..............................................................................................49 表 7:成對樣本相關性..............................................................................................49 表 8:成對樣本檢定..................................................................................................49 表 9:受試者職業......................................................................................................50 表 10:受試者對各課程活動的喜歡程度評分........................................................51 表 11:受試者對各課程活動的幫助程度 ................................................................53 表 12:受試者對問卷第三部分每項敘述的同意程度............................................55. iii.

(9) 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順應全球化的潮流,英文已成為全球資訊流通的主要語言,我國行政院目 前甚至推動將於 2030 年前打造臺灣成為中英雙語國家的政策,其重要性不言而 喻。臺灣教育部(2003)自民國 92 年起已將英語教學納入小學課程中,至今大 部分學校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文,部分小學從一年級開始,由此可知,現在臺 灣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然而,在此政策頒布之前英語教學是從國中一年級開 始,許多學生在學時學習英文的經驗並不成功,甚至厭惡英文,但脫離學生生 涯之後,進入職場方才意識到英文的重要,有些企業補助員工進修英文,或是 有些則是為擁有英文能力認證的員工加薪,有些甚至將英文設定為升遷的條件 之一,種種的社會經驗促使成人學習者在工作之餘進修加強英文能力,亦有部 分成人學習者是為了到國外進修碩博士學位,因此才加入成人美語學習機構精 進自己的語言能力。成人學習者在進入職場後,面對國外客戶皆是以英文作為 溝通的橋樑,也許一開始用 email 聯繫時仍有許多思考以及查找的時間,但若 是親自拜訪客戶亦或是客戶來台拜訪時,口說能力便成為重點。許多成人學習 者表示學習英文口說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於能夠與國外的客戶溝通,到國外參展 開發潛在客戶時,英文口說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英文以拉近彼此之間 的距離,維護或建立良好的商業夥伴關係。因此,成人學習者學習英文的動機 通常十分明確,而且通常希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能夠大幅度提升口說能力,能 夠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訊息用英文傳達出來,達到溝通的目的。成人學習者經常. 1.

(10) 在職場上需要使用到英文,同儕之間的競爭力也較強,這樣的外在動機與大學 生的學習動機有所差異,主要是在於運用英文的急迫性,假設在職場上英文口 語能力不足,也許工作表現會不如同儕的表現,進而影響到考績以及升遷加薪 的機會。 在國內學習英文仍是以全英語教學最受推崇,在英語學習中使用母語被視 為一大干擾,尤其兒童美語教學中使用中文更是禁忌。大部分的第二語言習得 研究專注於兒童如何學習母語,以及我們如何運用學習母語的機制或是習得母 語的方法到第二語言習得,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模仿學習母語的方式便成為主 流。大部分兒童美語教學機構採取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其特點在於 課堂上禁止使用母語,且最好由英文母語者擔任老師,強調文法與英美文化由 歸納(induction)的方式讓學生透過反覆的曝光(exposure)領悟到其中的規 則。然而此教學法可能導致成人外語學習者的心理壓力,大部分成人外語學習 者若是對於外語的掌控度不夠熟練時,常常會感到挫折,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心 生抗拒,受到情意濾器(affection filter)1 (Krashen, 1987)的影響,尤其在口說 表現更為害怕,甚至有些學生不願參加會話課,正是因為害怕犯錯,在其他人 面前出糗。 在外語學習中,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相互干擾的議題仍有意見分歧,對比 於兒童,成人外語學習者對母語的使用已經純熟,可能在學習外語時特別會受 到母語的影響。然而 Brown(2014, p. 67)提到第一語言造成的干擾對成人第二 語言習得而言,並不一定是最相關或最主要的因素,成人跟兒童都會有語內偏 誤2的情形,這是試圖找出與第一語言不同的其他規則。因此第一語言是助力, 情意濾器(Affective filter): Krashen 認為在語言學習中的負面經驗,讓學習者有心理障礙, 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 2 語內偏誤(Intralingual errors): 某種語言內部的發展偏誤,亦稱發展性偏誤,不但第二外語 學習者會出現,母語學習者也會出現。 1. 2.

(11) 不僅僅只是阻力(The saliency of interference from the first language does not imply that interference is the most relevant or most crucial factor in adult learning acquisition. Adults and children both manifest intralingual errors, the result of an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rules of the L2 apart from the rules of the L1. Thus, L1 is a facilitating factor, and not just an interfering factor.)。此時若運用翻譯練習,能幫 助學習者意識到母語和外語的不同之處,提醒自己不要犯錯,便能有助於第二 語言學習。實際上,對第二外語掌握度不高的階段,使用母語作為補償機制十 分常見,縱使學生沒有拿出紙筆書寫翻譯,也不自覺會使用心譯(mental translation)。既然學生在學外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翻譯的行為,那何不 直接教導學生正確的翻譯觀念,讓學生至少能夠成功轉換語言,待學生對外語 掌握度提升之後,便會逐漸減少對母語的依賴程度,自然而然能夠使用外語。 筆者認為各種教學法均有優缺點,沒有一種可以適用在所有人及所有教學 情境,因此若能適時使用母語輔助,也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筆者從前在教 授兒童美語時強調自然學習法,使用全英文教學以及其他英語教學法例如 TPR3 ,目的是讓學齡兒童能透過互動、動作、周邊環境來學習目標語言,因 此在課堂上藉由帶動唱、圖片、肢體語言來輔助兒童理解外語。後來轉換至教 授成人美語時,筆者觀察到許多學習者抗拒做這些活動,覺得尷尬或是幼稚, 大多數學習者比較喜歡聆聽老師的解釋,有系統地整理資訊,或用邏輯理解方 式來記憶,在課堂上傾向保持沈默來避免犯錯帶來的挫折感及羞恥感;這些行 為跟兒童的學習行為有很大的差別,再加上成人對母語的掌握度高,對於初階 的成人美語學習者,母語就像救生圈一樣緊緊抓住,依賴母語的程度很高,即.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肢體回應法,其特點為透過祈使句搭配肢體動作的練習來培養初 級的口語表達能力,此教學法只使用目標語言,不使用母語。 3. 3.

(12) 使能夠克制自己不要說中文,但從學生的英文回答中不難發現透過心譯將中文 的句子按照中文的語序與說法逐字轉換。 在臺灣大部分學校的英文教學情境,是以中文教英文,強調文法以及背單 字,因此在課堂上老師的翻譯行為十分常見,不論是英譯中或是中譯英都是老 師為幫助學生理解的策略(沈耿立, 2014)。吳恬綺(2005)提到一旦外語學習 者知道老師會用母語重複訊息,學習者便會不專心於外語上,此一論點與筆者 在教學時觀察到的現象不謀而合,有時在看完英文句子後老師立刻翻譯,會造 成學習者依賴的習慣,便不去試著理解原文,只是被動等待老師翻譯給大家 聽,這樣的學習方式成效不彰。尤其是在針對準備英文能力測驗的課堂中,筆 者觀察到部分學生習慣將英文題目翻譯成中文再答題,這樣的作法可能會拖延 作答速度,導致無法在測驗時間內作答完所有題目。實際上英文能力測驗也並 非考翻譯,考生會有這樣的行為可能是老師在講解時直接將題目翻譯成中文, 方便學生理解,在無形中給學生「翻譯成中文就能知道答案」的概念。由此可 見,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翻譯的正確觀念,讓學生體會到翻譯與理解之間 的關係。在臺灣一般民眾認為會講英文等於會翻譯,實際上這兩件事仍然有些 距離,因此,老師應該帶給學生正確的翻譯觀念,才能利用翻譯練習的優點增 進自己整體的英文能力。若是在課堂上能夠讓學生對翻譯有正確的認識,知道 中文跟英文的不同,不要侷限在字對字的翻譯,這樣對學生學習英文的過程應 該有所幫助。 關於在教學中運用的翻譯練習,Delisle(1988)提出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以及 Academic/pedagogical translation,張美芳(2001, p. 19)引述 Delisle 的想 法並將這兩種概念以「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亦稱學校翻譯)表達,前 者是使學生學習在特定的場合下傳遞具體內容的語言運用,是要出翻譯自身的 4.

(13) 成果;後者是為了學習某種語言或在高水平中運用這種語言與深入了解這種語 言的文體而採用的一種方法,是作為檢驗外語教學的練習。換言之,前者為培 養專業譯者的教學方法,而後者則是利用翻譯練習來提升外語能力的教學方 法。前者較容易從字面上理解其概念,但是後者只單靠字面上的資訊,較無法 推知「教學翻譯」真正的意義。對此術語混淆不清的狀況,廖柏森(2014)提 出專業翻譯教學(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al Skill)與語言翻譯教學 (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來分辨這兩種翻譯教學的型態。此 下將這兩種翻譯教學型態簡單分類如下(p.48): 表 1:兩種翻譯教學型態比較. 專業翻譯教學. 語言翻譯教學. 教學系所. 翻譯研究所. 英文/應外系. 學生組成. 英文程度佳、學習動機高、人. 英文程度有待加強、學習動機因. 數少(低於 10 人)、有篩選. 人而異、人數眾多(如 25 到 40. 機制、屬精英教育. 人)、少有篩選機制、屬普及教 育. 教學情境. 接近師徒制、師生互動多、強. 大班制、師生缺互動、以語言訓. 和方法. 調實作、具理論基礎. 練為主. 教學重點. 除文字轉換和訊息傳達以外,. 注重文字符碼的轉換,較不考慮. 也重視文本的文化意識和社會. 文本溝通情境與實際讀者需求. 溝通功能,以及對翻譯活動的 反思 教材和評. 強調市場需求,盡量與實務工. 採市面之上翻譯教科書,多為有. 量方式. 作結合,多使用各專業領域的. 系統地講解各式句型和方法之演. 5.

(14) 真實材料(authentic. 練,評量時以正確性為最重要考. materials),評量亦貼近執業. 量. 實況 另外,「語言翻譯教學」也與從「外語教學」出發,視翻譯為一種語言技能的 觀點非常接近,而且外語教學還常利用翻譯活動來增進聽、說、讀、寫等技能 (p.49)。本研究即採用語言翻譯教學練習,亦即利用翻譯練習來提升外語能 力的教學方法,但本研究的教學情境與上述語言翻譯教學的教學系所、學生組 成、教學情境和方法不同,由於本研究的實驗對象主要是成人,不在學校教育 體制內;成人美語機構的課程較為靈活,師生間與學生間的互動比在大學系所 中還要多,且課程人數依不同的課程有所調整,本次研究的實驗課程便屬於小 班制(低於 20 人)。本次課程設計主要有三個課堂翻譯練習活動搭配兩個課後 練習,探討藉由語言翻譯教學練習是否能提升學生的口說技巧。.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目前許多文獻指出翻譯是外語學習上很好的輔助工具,但在臺灣較少以實 徵研究討論這樣的想法是否符合實際情形,且大部分研究對象是全職學生,較 少討論成人美語學習者。筆者認為成人美語學習者更需要母語的輔助來減低學 習焦慮,並透過正確認識翻譯,理解語言之間的差異以及轉換的技巧,藉翻譯 練習提升英文能力。再者,一般人對翻譯的想法偏向筆譯,認為在語言學習上 較能幫助寫作,對口說的幫助較少,但如 Atkinson(1987)所言翻譯可以增進 語言的正確性,有助於溝通。筆者認為學習翻譯能讓學習者了解到中英文的差 異,讓學習者對於英文句型結構更加清楚,知道在講英文時應該要如何完整地 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對英文口說的幫助並不亞於對寫作的幫助。本研究旨 6.

(15) 在以實徵研究(empirical study)探討在語言翻譯教學實作上的可能性與成效, 並將所設計的教案以及實施後的反思與各位英文老師分享。研究問題如下: 1. 語言翻譯教學練習是否能夠提升成人美語學習者的口說能力? 2. 教師如何將語言翻譯教學練習融入於英文口說課程之中? 除了探討語言翻譯教學在培養成人美語學習者口說能力中扮演的角色以外,筆 者在此研究中設計的教案以及實施後的反思,也希望能夠與各位英文老師分 享,作為英語口說教學的參考。. 7.

(16) 第二章、文獻探討. 一、母語幫助外語學習更有效率 許多外語教學法提倡禁用母語,例如直接教學法視母語為外語學習的一大 干擾,認為學習外語應該像學習母語一樣的自然,強調「語言是教不來的,只 能創造語言學習的環境讓學習的行為自然發生(A language cannot be taught, that one can only create conditions for learning to take place)」(Celce-Murcia, 2001, p. 5);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 Approach)、團體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暗示教學法(Suggestology)、默示教學法(Silent Way)、肢體動作回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等等均認為在學習外語的 過程中使用目標語言即可。但近年來有許多研究提倡母語在外語學習中應有的 地位,Chiou(2004)利用問卷調查臺北某大學 966 位選讀英文課的學生,對於 在英文課堂上使用中文的態度,研究結果顯示英文程度較高者對課堂使用中文 並無負面態度;程度較低者則回應中文有助於英文學習。因此,老師在英文課 堂上適度使用母語來輔助學生理解,相信可讓學生對外語比較不會心生排斥。 就如 Krashen(1987)提出的見解一般,若老師執意不使用母語,堅持要用全英 文的方式授課,將會強化學生的負面情意濾器(affection filter),最後可能導 致學習者受到挫敗而放棄學習外語。因此,適度使用母語是外語學習的輔助工 具。另外,August(2006)招集 55 位母語為西班牙文的成人施予 4 種測驗來調 查英文閱讀理解與文法表現跟西班牙文閱讀理解與文法表現的相關程度,說明 適合成人學習者的教學策略跟雙語兒童的教學方法不同,成人跟兒童在學習外. 8.

(17) 語這方面的處理程序並不相同,成人學習者因為對母語的掌握度較高,有能力 轉換兩種語言以幫助閱讀理解。若一昧要求成人學習者拋開母語,其實就像放 棄了最有力的輔助工具,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成人學習者來說,可能在學習外語 的過程中,會遭遇許多困難、耗費許多時間跟心力。從認知觀點來看,成人的 認知發展已成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使用母語來幫助理解或是記 憶。Stern(1992)認為因為學習者的外語程度不如母語,遇到困難會使用母語 來解決問題是很正常的,而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一旦對於語言的既有想法受 到挑戰時,學習者會逐漸調整。. 二、翻譯為外語學習與教學的常用策略 外語學習者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多少都經歷過將母語轉換成外語的階 段,由於一開始對外語的掌握度不高,不論是在閱讀理解或是口語表達時,都 會試著做語言的轉換。Kern(1994)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請 51 位參加法語課 程的學生進行實驗,結果發現這些學生在閱讀指定文章時,大量使用心譯 (mental translation)幫助理解原文的意思。筆者在教閱讀課時,也觀察到許多 學生為了能夠理解文章的內容,把英文翻譯成中文,翻譯可以說是外語學習者 時常使用的策略。廖柏森(2016, p. 268)在〈論翻譯在外語學習上之角色〉一 文提到,其實翻譯也能作為記憶、情意、社交、和補償學習策略,協助學習者 更有效率、更多元地學習外語。翻譯不只是作為理解原文的輔助,在練習口說 時,翻譯的行爲更常出現,筆者觀察到在會話課上的成人美語學習者,說出來 的英文句子常按照中文語序逐字轉換,明顯看出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前是先在心 裡想好中文的句子,再逐字轉換成英文。Wenden(1986)訪談成人美語學習者 時,受訪者提出先在心中使用母語造句,再翻譯成英文表達。外語學習者時常 9.

(18) 採用翻譯策略來輔助外語的表現,雖然學習者嘴巴不說母語,但是心譯的行為 還是很常見,若是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語言之間的差異,在轉換時提醒學生注 意,便可以減少錯誤的發生。其實不只是學習者,老師在課堂上使用翻譯的行 為也很常見,蔡雅琴(1996)觀察到在高中英文教室中使用中文的頻率極高, 其目的是為了解釋與溝通,因此時常運用翻譯輔助。沈耿立(2014)訪談國中 英文老師在課堂上運用翻譯的情形,其中一位受訪者表示教授文法時必須要有 中文輔助,而在教授單字和片語時,認為中文翻譯有時候「很傳神,一聽就懂 了」。既然學習者跟老師都時常使用翻譯,若能恰當使用翻譯活動,帶給學習 者翻譯的知識,對師生而言都有好處。. 三、反對及贊成於外語教學使用翻譯之論點 反對在外語學習上使用翻譯的論點除了母語會干擾第二語言學習以外,另 一時常提及的論點是翻譯可能導致錯誤觀念,若於課堂上過分濫用的話,會讓 學生產生誤解,以為母語跟外語有絕對對等的關係(吳恬綺, 2005)。會有誤解 的情況是因為沒有將正確的觀念教給學生,作為老師要能意識到為什麼要翻譯 給學生聽,翻譯會帶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只要是經過設計的語言翻譯教學活 動,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適時地利用這些練習讓學生領會到語言之間的差異, 便不會產生這樣的誤解。Zojer(2009)整理了支持與反對運用翻譯練習的論 點,其中反對的意見有 10 條,支持的意見有 11 條,以下將直接引述 10 條反對 的意見(Zojer, p. 33-34): 1.. 翻譯違反了該語言教室的單語原則。. 2.. 翻譯是語言習得的「第五項技能」,跟其他四項技能(聽、說、讀、寫)無 直接關聯,因此不應該拿翻譯來教授這四項技能。 10.

(19) 3.. 翻譯要是使用過度,對於上述其他四項技能,特別是口說,會有負面影 響。. 4.. 翻譯會引起學生因為母語的干擾而產生「負面轉移」,即把母語的用法直接 搬移到外語。. 5.. 因為要求學生翻譯特定原文,會阻礙學生自由發言或選字的機會。. 6.. 比起一般循序漸進的課程,翻譯習作一定比較困難,像是詞彙或文法方面 會困難很多,學生若遇到太多無法應付的規則,可能會造成沒有章法的轉 移、挫折感,甚至學習結果不佳。. 7.. 翻譯和瞭解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目標,因為翻譯不提倡理解,反而會阻 礙理解,因為翻譯把焦點轉移,聚焦於翻譯相關的問題而不是語言問題。 為了翻譯而去理解是種「荒謬的需求」,因為翻譯一定要完全理解原文後才 能開始。. 8.. 翻譯成母語的練習沒有效率,學生翻譯的品質也不高。. 9.. 就算是在語意學層次,翻譯通常是不能使用,因為翻譯特定單字時會產生 錯誤的「定論」,在單字的意思或是用法上會有錯誤的歸納結果,要了解單 字就應該在它固有的語言系統裡了解。. 10. 拿翻譯來當評估語言理解程度的工具也令人質疑,因為學生有可能對原文 完全理解,但無法從譯文中完整地傳達出來。 另一方面,Zojer 支持使用翻譯的 11 條論點(Zojer, p. 34-36)如下: 1.. 翻譯可以當作認知工具,強化學生的認知,讓學生了解自己從母語「轉 移」語言結構到外語,反而可以降低學習者轉移的錯誤。. 2.. 跟其他學習活動比較,翻譯較為全面,其他活動通常專注在某幾個設計好 的結構,翻譯則會遇到很多不同的難處,因此跟現實生活的語言使用較相 11.

(20) 近。 3.. 翻譯主張學生要強化表達能力,因為學生要處理原文中的特定文字,無法 刻意避開,若是自由寫作則可以避開自己不熟悉的字彙或是表達方式。. 4.. 在語意學層次,翻譯有正面的影響,因為翻譯是最快解釋新詞彙的方式, 學習新字時,學習者一定有種內在的渴求,把新字用母語來再現、排除沒 必要的語意錯誤呈現和誤會。. 5.. 翻譯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幾乎完全理解原文」的地步,因為比起一般閱讀 測驗,翻譯練習強迫學習者更深入思考原文、閱讀每個細節,並運用更多 的理解策略。. 6.. 翻譯活動不會有複雜或耗時的活動講解,有時候老師的活動講解就已經把 學生要做的題目先解答出來了。. 7.. 翻譯必須要先分析文本、語言結構、語意理解,所以翻譯當作語言能力測 驗的工具非常有效率。因為翻譯一方面可以測量學生文法理解程度,另一 方面可以測驗出學生是否完全理解較為複雜或困難的文本。. 8.. 在教學課堂使用翻譯可以改善學生母語,這是不可輕忽的優點。. 9.. 翻譯不只讓學生增強第二外語能力,更加強學生對於語言的反思能力,對 於語言的功能、語言彼此之間的關聯、思想、文化等都有更強的意識。. 10. 翻譯活動讓學生有系統地學習重要的語言轉換技巧,還有單語及雙語字典 的使用方式。 11. 翻譯技能或是解讀技能在許多職業或個人的語言交流場合都至關重要,所 以在課堂上使用翻譯很重要。 Zojer 在文中將反對的論點逐項與支持的論點相互比對後認為翻譯在外語學習上 是有較多優勢的(p. 39-40)。 12.

(21) 然而,歐盟執委筆譯總署由 Pym, Plana 及 Malmkjaer 於 2013 年做翻譯與多 語研究(Studies on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ism)以翻譯跟語言學習為主題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s in the European Union,此研究中提到「翻譯跟語言學習是相輔相成的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p. 3),其中也 提到許多探討翻譯跟語言學習相關議題的實徵研究,近年研究此議題的文章、 書籍以及論文之數量比起 80 及 90 年代多很多(p. 14-26),各國對翻譯在語言 學習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視。在此研究結論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有(p. 135-136): 1.. 翻譯屬於溝通活動,能夠提升第二語言學習。. 2.. 單一的翻譯練習不足以構成語言學習法,翻譯可以跟其他教學法結 合,而在實際教學情境中已是常見的教學方式。. 3.. 沒有國家有全國性的資料足以證明在課堂上少用翻譯學生的外語表現 較佳,但有研究指出有些國家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翻譯,第二語言考試 的分數較高。. 4.. 翻譯在第二語言的初學階段可以作為輔助(scaffolding),而對進階階 段可作為較複雜的溝通活動。. 由此可見,不僅是學習者經常使用翻譯作為學習外語的常用策略,也有許多研 究指出翻譯在語言學習上有正面的影響。Cook(2010)於 Transl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書中批評反對使用母語的教學法通常是為了政治或是商業 利益上的考量,其實翻譯是可以連接母語既有知識與外語新知識的橋樑,因此 翻譯有助語言學習。而 Laviosa(2014)也支持 Cook 的觀點,提倡翻譯在語言 教學中的角色,並且分享了許多運用翻譯的教學法,鼓勵語言教學老師於課堂. 13.

(22) 上多加運用翻譯練習。綜合以上觀點,翻譯練習能夠輔助外語學習,也有提升 外語能力的潛力。. 四、翻譯練習提升英語能力 在臺灣的教學情境中,運用翻譯練習提升英文能力的課程越來越常見。許 多大學或技職體系增設翻譯學程,雖然這些學生的表現與市場上執業的譯者仍 然有差距,但是這些學生在外語聽語說的能力都有許多進步。周中天(2014) 談到,大學部開設的翻譯課程未必能造就專業的翻譯人才,卻有助於外語能力 的增進。張嘉倩(2009)以問卷調查大學生對中譯英課程設計與實施之反應, 研究顯示以篇章結構為主的翻譯教學似乎有助於學生在平時閱讀時對文章有更 透徹的了解,對於用字的理解也更加精確。吳茵茵(2017)於其博士論文中探 討以口譯策略訓練提升大學生英文口說能力的可能性,提出 4 項口譯原則:Be flexible, One chunk at a time, Be clear, Be concise,例如若是學生找不到相對應的 英文字時,可以使用往上搜詞、解釋、換句話說等等的策略幫助學生表達想傳 遞的訊息,都是屬於 Be flexible(靈活變通)的範疇。One chunk at a time(分 段處理)可以運用在當原文句子較長時,學生可將句子分成語塊(chunk),分 成短句後用順譯的方式把一個一個語塊講清楚。而 Be clear(條理分明)則是可 以適時加上銜接詞讓語意更清楚,或是將主要的訊息重整之後表達出來。最後 是 Be concise(簡潔扼要),將想要表達的意思簡潔明瞭的說出來,重複的訊 息可以刪掉去蕪存菁。這 4 項口譯原則能夠幫助學生用英文溝通時能夠變通, 達到溝通的目的,若在口語溝通上遇到困難時,能夠使用這些策略解決問題, 進而提升學生的口說能力。. 14.

(23) 透過練習翻譯能夠提升外語能力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若老師能在課堂上加 入一些翻譯練習,並介紹語言之間轉換需要注意的事情,相信學生能夠從中學 習並提升整體的英文能力。. 15.

(24) 第三章、研究方法. 一、資料收集 本文以量性研究方法為主,質性研究方法為輔。因資源與時間的限制,採 取前實驗法(Pre-experiment)(Nunan,1992),只有一組實驗組,沒有對照組。 在實驗中對受試者施予前測(Pre-test),教學結束後再對受試者施予後測 (Post-test),最後收集前測與後測的結果並使用 SPSS 第 23 版做成對樣本 t 檢 定(Paired-sample t-test),檢測在實驗前後受試者的英文口語能力是否有顯著的 差異。教學實驗過後也請受試者做問卷調查,詢問受試者在教學中對於各種翻 譯練習的感受。最後再使用半結構訪談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訪問受試 者。另外在實驗的過程中,研究者身為教師同時觀察受試者在課堂上的表現, 作為參與式的觀察者(observer as participant)(Gold, 1958),製作研究日誌。此 研究中融合了量性與質性的方法,並以多種資料來源建立三角檢定 (triangulation)以提升研究資料的完整性與信效度。. 二、實驗設計 一般成人美語機構的課程時間為 1.5-2 小時,會話課為 1.5 小時,其他文 法、聽讀課程為 2 小時,每週一次,一期有 12 週。若以會話課時數標準來計 算,一期總時數為 18 小時;若以文法課時數來計算,一期總時數則為 24 小 時。不過此實驗班為了縮短實驗時間並融合翻譯練習以及口語表達,因此課程 時間訂為每次 2 小時,為期 6 週,每週 4 小時,實驗課程總時數為 24 小時。另. 16.

(25) 外,由於實驗對象是社會人士,平時週一到週五忙於工作,因此實驗課程的安 排都在週六及週日。. 三、實驗對象 實驗對象皆為有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士,共 18 位。起初有 22 位表示願意參 與實驗課程,在實驗之前告知所有受試者此教學實驗為學術研究,並請他們簽 署研究知情同意書(附錄 A)。實驗進行過程中有 4 位受試者因私人因素無法 繼續參與,實驗最後的受試者共 18 位。這 18 位受試者年齡範圍從 20 歲到 41 歲以上(見圖 1),受試者大部分為大專畢業(見圖 2)。其中有 11 位受試者 在實驗課程進行的同時也有在修習其他英語課程,而在工作上也需要使用到英 文。. 圖 1: 受試者年齡分佈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7.

(26) 圖 2:受試者學歷分佈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四、前測與後測 前測與後測的題目是由臺灣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 Taiwan)官方網 站所下載的雅思學術組準備模擬試題(IELTS Academic Practice Test),(請見 附錄 B 跟 C)。受試者在前測與後測之前,只知道口試會有三大部分以及題型, 並不知道是以雅思口試模擬考的形式呈現,也不知道口試內容或是主題為何。前 測與後測之測驗均由研究者擔任考官唸出題目,並將口試內容錄音,每位受試者 口試時間大概 10 分鐘左右,最後研究者再依據雅思考試給分標準(請見附錄 D) 來給予評分,考試成績是採用 1-9 分的評分制,分數皆以整級分( 如 6 分)、或 0.5 級分( 如 6.5 分) 呈現。評分者雖由研究者擔任,但為提升評分者信度,評 分者於前後測當下先給一次成績(前測實施日期為 2018/06/16,後測實施日期為 2018/08/05),再於 2019/01/02 將前後測音檔順序打亂重新給分,兩次給分時間 間隔 4 到 5 個月,再將兩次結果平均,以期達到評分者內信度(intra-rater reliability) 。. 18.

(27) 五、問卷設計 此問卷是為了調查受試者在上完實驗課程之後的感想,並做為日後訪談題 目的依據以及供其他老師參考學生對課程活動的反饋。問卷形式是以 Google Spreadsheet 製成的線上問卷,內容針對實驗課程中的 3 個翻譯練習活動以及 2 個課後練習進行意見調查。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五個練習活 動來評分喜好程度以及幫助英文口語能力的程度,以五點李克特式量表(5point Likert scale)評分;第三部分為受試者對本實驗課程的敘述,評分的認同 程度,以五點李克特式量表評分;最後是四題開放式問題。此問卷先請 4 位受 試者做預試(pilot test),由於此實驗課程性質與課程設計與一般英文課程不 同,因此請 4 位中途退出實驗的受試者先看問卷內容,檢視問卷題目是否易 懂,表達方式是否恰當;同時也請論文指導教授檢視問卷內容、表達是否合 宜,以確保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完整問卷內容請看附錄 E。. 六、訪談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4(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抽樣方法則使用 最大變異數抽樣(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Dörnyei,2007),此法主要著 重樣本的異質性,藉由少數的樣本看出母體中呈現的共同性。本實驗對象為成 人學習者,主要以職業別作為抽樣基準,挑選 6 位不同職業的受試者接受訪 談。訪談進行之前受試者皆先簽署訪談同意書(附錄 F),每次訪談時間大約 1 至 1.5 小時,因為時間的限制,有些訪談是一對一,有些則訪談採一對二的方. 半結構式訪談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研究者僅設計問題綱要,讓受訪者在綱要之下 自由發揮看法,而研究者可就受訪者所提出的意見在訪談現場提出新的問題。 4. 19.

(28) 式。訪談目的除了詢問受試者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是否有提升,亦詢問受試者對 整個實驗課程各項教學活動的感受,希望能夠提供給其他英文老師在未來教學 時作為參考。全程以中文訪談,並將訪談內容錄音,以便日後分析使用,完整 訪談稿請見附錄 G。訪談主要問題如下: 1. 你認為英文口說的哪一個部分最困難?上完實驗課程後你覺得有幫助解 決不足之處嗎? 2. 你覺得上完實驗課程之後,自己的英文能力有提升嗎?若有,哪一個部 分有進步? 3. 最喜歡實驗課程的哪一部分?為什麼? 4. 對你而言最有幫助的課程活動是哪一個?為什麼? 5. 平常課後有使用哪些線上輔助學習工具?如何使用? 6. 對於整個實驗課程中的任何活動有什麼建議改進之處?. 七、觀察 在整個實驗課程中,研究者也作為參與式的觀察者(observer as participant)(Gold, 1958)收集質性的資料並製作成觀察日誌。主要觀察學生 課堂表現是否達到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與同學之間的討論過程、每個課堂活動 的反應,以及是否需要調整課堂進度或是課堂實施的方式。觀察日誌主要記錄 每個課堂練習花費的時間、課堂進度、活動調整之處、學生對不同活動進行方 式的反應,以及學生表現符合教學目標的實例,或是學生表現出在教學設計中 沒有預想到的行為。. 20.

(29) 八、資料分析 待實驗課程結束之後,研究者將受試者的前測與後測成績整理並使用 SPSS 第 23 版執行成對樣本 t 檢定(Paired- sample t test),檢視受試者的前測與後測 成績在統計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課程結束之後請每位受試者填寫問卷調查 表,並分析受試者的背景、計算問卷每項的平均數(mean)以及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分析討論平均數最高跟最低的項目可能的原因。訪談的 部分使用最大變異數抽樣(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挑選 6 位受試者進行 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將每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錄音,並 且歸納出受訪者的想法以及分析受訪者提出的特殊的觀點。由觀察收集到的質 性資料則可以當作課程實施的反思,以及輔助說明問卷或是訪談中受試者的觀 點。. 21.

(30) 第四章、教案設計. 一、課程設計概念 本實驗課程為初階英文課程,以 Kiraly(2000)提倡的社會建構論為教學 觀,並使用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設計了 12 個不同的主題 單元,每回討論的主題由簡單到困難,整個課程練習均為中翻英,主要教學目 標是希望藉由語言翻譯練習讓學生體悟中英差異,在說英文時能正確使用英文 句法、句構,避免錯誤產生。每個主題都盡可能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又因為 實驗對象都是成人美語學習者,特別加入了英文面試與辦公室情境的主題,更 加貼近學生的生活需求、更加實用。 而 Kiraly(2000, p. 55)引述 Nord 提出 18 項在課堂上實行的翻譯練習活 動,筆者選出其中的 Guided Translation、Sight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三項活 動為基礎發想出三個課堂活動。以下就此三項活動稍作說明(p.56): ⚫. Guided translation: Students are given a source text in which the teacher has marked (and perhaps named) problematic points in advance. 老師事先將 來源語文本中標出或是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再給學生修改。. ⚫. Sight translation: One learner skims a relatively long text and then translates it orally, emphasizing coherence and fluency. 學生快速瀏覽一段文章後接 著口頭翻譯,強調連貫性及流暢度。. ⚫. Interpreting: Students simulate interpreting for each other in everyday situations. 學生模擬日常情境,為彼此口譯。. 22.

(31) 第一堂課跟其他堂課有些不同,第一堂用 1 小時來介紹簡單的翻譯概念以 及可以使用的工具,並告知學生字典的限制(limitation of dictionary)、如何正 確使用字典、如何使用線上語料庫、如何使用 Google 搜尋引擎來尋找真實語 料。剩下的 1 小時會做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的練習跟解說如何做作業。從第二 堂課開始,每個單元的課堂翻譯練習活動有 3 個,課後練習有 2 個: ◼. 課堂練習 1:Jigsaw Puzzle 拼詞造句(30 分鐘). ◼. 課堂練習 2:Sight Translation 視譯(30 分鐘). ◼. 課堂練習 3: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逐步口譯(50 分鐘). ◼. 課後練習 1:段落翻譯(中譯英). ◼. 課後練習 2:自我改正表. 以下將針對每一個練習更詳細描述其教學目標: 1.. 課堂練習 1:拼詞造句 Jigsaw Puzzle 1.1 設計重點:讓學生透過遊戲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方式來認識中文與英文 不同之處。 1.2 教學目標: 1.2.1. 學習與同儕之間的合作:Jigsaw Puzzle 是在溝通式教學法中廣泛使 用的一種練習,目的在於促進與同儕之間的合作,透過討論與腦力 激盪,共同解開謎題,讓學生在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也透過實作讓 記憶更加深刻。. 1.2.2. 學習中文跟英文之間的差異: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體認到按照中文語 序的字對字翻譯是不可行的做法,也強調中文跟英文的不同,讓學 生更加小心注意,以免犯錯。每回強調的重點不同,但整個課程中 會包含:中文與英文的詞序不同、英文冠詞與單複數的概念、英文 23.

(32) 時態表達方式、中文主詞有時不明確、中英文語態不同(被動式)、 英文搭配詞。盡量不給出「正確答案」,盡可能提供 2-3 種的參考答 案,建立「翻譯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概念。. 2.. 課堂練習 2:視譯 Sight Translation. 2.1. 設計重點:句子難度會比第一部分簡單,因為讓同學思考的時間較短,而 且沒有英文的提示,但每回會特別強調練習不同的英文文法句型。課堂上 老師提供學生視譯的技巧,例如如何區分語塊(Chunking)、找出中文的 主詞動詞,以及其他翻譯的技巧,翻譯技巧參考廖柏森《英中筆譯 1:基 礎翻譯理論與技巧》(2013)。 2.2. 教學目標: 2.2.1. 訓練反應能力:在第一部分的練習中,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思考,可以 把答案寫下來,但是在視譯的部分,就會讓學生思考的時間縮短,但句 子的難度會比第一部分要來得簡單,因為讓同學思考的時間較短,而且 沒有英文的提示,只有口頭上的練習。 2.2.2. 達到溝通的目的:讓學生不要侷限在字對字的轉換,只要能達到溝通的 目的,可以轉換成別種說法,也能傳達想要表達的訊息。 2.2.3. 英文文法句型:每單元主要練習的文法句型不同,例如有些是練習形容 詞的比較級、最高級,有些是訓練英文的時態,像是現在完成式,有些 是練習虛主詞 it 的句型。 2.2.4. 基礎翻譯技巧:以歸納法的方式,讓學生做完練習之後,討論他們所使 用的策略,並讓學生自己發現跟意識到自己使用的策略,每單元會帶到 一些基本的翻譯視譯的技巧,像是增譯法、減譯法、詞類轉化法、正反 24.

(33) 表達法、被動語態譯法。. 3.. 課堂練習 3:逐步口譯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3.1. 設計重點:以三人為一組,一名學生為中文講者,一名為口譯員,一名為 紀錄員。老師公佈每課演說主題(與每單元主題相關),並告知學生,講 者用中文講 2-3 分鐘,並提醒講者講完一句就停下來讓口譯員口譯,在口 譯員翻譯的同時,紀錄員要仔細聽口譯員是否有講錯,並記錄下來到迷你 白板5上,並等演說結束之後,將錯誤提出與組員討論可能的修改方案。 3.2. 教學目標: 3.2.1. 訓練反應能力:逐步口譯對比於其他兩個課堂活動所需的反應時間相對 較短,能夠讓學生訓練反應能力,更接近平時與人對話的速度。 3.2.2. 真實語料:讓學生當講者主要是因為課堂練習 1 跟 2 都是設計過的語 料,即使力求接近中文口語,但終究還是不夠真實,因此讓學生來擔任 語料的來源,就跟平時講話十分相近了。 3.2.3. 發現問題:在小組討論中,若遇到了不知道如何翻譯的時候,也可以記 錄下來,在全班討論的時候提出,讓學生在口譯時主動發現翻譯上的困 難。 3.2.4. 口譯策略:在介紹逐步口譯給學生時,會向學生說明一些口譯原則。筆 者也分享吳茵茵(2017)提出的四項口譯原則:Be flexible, One chunk at a time, Be clear, Be concise,這些策略讓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時時提醒自 己遇到翻譯困難的時候,可以使用這四種解決方案。. 5. 迷你白板:簡易白板,將白紙裝入塑膠封套中即可發給學生作為白板使用。本研究的迷你白 板是由白色瓦愣紙板在表面貼上透明膠帶製成。 25.

(34) 4.. 課後練習 1:段落翻譯(中譯英). 4.1. 設計重點:每回的主題與課堂上的演說主題相符,文字力求口語而不是書 面語,中文的口語及書面語差別很大,因此在設計段落時,力求接近口語 不特別修飾成書面語,讓學生可以整理完中文想傳達的訊息之後,再用英 文表達該段落想表達的訊息。 4.2. 教學目標:讓學生課後能夠複習、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技巧以及線上檢索 工具,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翻譯練習,完整版題目請見附錄 H。. 5.. 學生自我改正表(附錄 I). 5.1. 設計重點:作業批改完後,請學生整理錯誤並改成正確的形式。以每三次 作業為一個階段,前三次的作業,老師在批閱時,會將學生的錯誤標記出 來,並給一個錯誤代碼(請見表 1 跟表 2),以及建議的改正版本,學生 將自己的錯誤整理後填入表格中;從第四到第六次的作業開始,老師會將 學生的錯誤標記出來,並告知錯誤代碼,由學生自己找出如何修改,整理 後把結果填入自我修正表;最後階段從第七堂開始,老師會將學生的錯誤 標記出來,學生要自己辨識出是什麼樣的錯誤,找出如何修改,並把整理 後的結果填入自我修正表。 5.2. 教學目標:希望能引導學生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與紀錄學生的反思過程, 進而讓學生可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課後作業以及自我改正表的學生實 作範例請見附錄 J。 表 2:自我改正表語言錯誤代碼. 錯誤 錯誤類型. 錯誤說明. 代碼 26.

(35) 拼字、. L1. 英文單字,大小寫和標點符號使用錯誤。. 標點符號 句法. L2. 不符合英文句法規則,包含字序 (word order),及主詞跟動詞 間一致性 (agreement) 等。. L3. 時態. 英文動詞時態錯誤,未能正確顯示中文原文所表示的時間。. L4. 用字. 錯誤的英文用字 (word usage),包括錯用冠詞、動詞、名詞、 形容詞、副詞、代名詞、介系詞、連接詞及其詞性。. 其他. L5. 除上述之其他語言錯誤。. 表 3 自我改正表文體/翻譯錯誤代碼. 錯誤 錯誤類型. 錯誤說明與範例. 代碼 T1 T2. 超額翻譯. 英譯文意義過於寬泛而超過中文原義,或訊息不足遺漏,造成. 欠額翻譯. 與中文意義有明顯出入。. 字面翻譯. 依據中文逐字翻譯,造成生硬彆扭、不符合英文語言習慣之字 面翻譯錯誤。. T3. 意義誤譯. 誤解中文,致使英譯文意義錯譯或表達不恰當。. T4. 語域/術語. 不同場合和專業領域有其慣用表達方式和特定術語,若英譯文. 誤用. 不當會使意義偏差或不夠精確。例如原文為法律正式書面文本 卻用淺顯口語形式翻譯、或未察覺原文術語而誤譯為日常用字 等。. T5. 其他. 除上述之其他翻譯錯誤。. 二、課堂實施 1.. 拼詞造句(Jigsaw Puzzle). 1.1. 教具:小字卡、迷你白板 1.2. 教材準備:關於每單元主題的中文句子 10 句,並將句子切成 meaningful chunks,每個字卡是一個 chunk,中文寫正面,相對應的英文寫背面。相 對應的英文不一定是正確的詞性、單複數、時態等。學生需要依照正確英 文的句法,將中文句子轉換成正確的英文句子。 1.3. 進行方式:將學生分為 2-3 人一組,每組分配 3-4 句的句子,首先,他們 27.

(36) 要一起合作將字卡上的中文拼成有意義的中文句子,再翻到背面看相對應 的英文。三人合力討論應該如何轉換成正確的英文句子後,將討論後的結 果寫在迷你白板上,最後上台發表結果並解釋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修改。. 2.. 視譯(Sight Translation). 2.1. 教具:PPT 投影片 2.2. 教材準備:關於每單元主題的中文句子 10 句 2.3. 進行方式:將學生分成 2 人一組,接著將句子用投影片的方式呈現,請學 生看到中文句子之後,告訴組員自己的翻譯,再共同討論。最後,請每組 發表他們的翻譯。. 3.. 逐步口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3.1. 教具:迷你白板 3.2. 教材準備:每單元與主題相關的短演說題目 3.3. 進行方式:將學生分成 3-4 人一組,一名學生為中文講者,一名為口譯 員,一名為紀錄員。老師公佈每課演說主題,並告知學生,講者可以講 23 分鐘,並提醒講者講完一句就停下來讓口譯員翻譯,在口譯員翻譯的同 時,紀錄員要仔細聽口譯員是否有講錯,並記錄下來到迷你白板上,等演 說結束之後,將錯誤提出與組員討論可能的修改方案。組內角色輪替,每 位組員都有機會當講者、口譯員、紀錄員。最後,請每組推派一名代表上 台來當講者,讓全班一起討論如何翻譯講者的話,以及翻譯策略,必要的 時候,老師可以運用語料庫或是線上工具展示給學生看如何利用工具找出 答案。 28.

(37) 4.. 課後作業及自我改正表. 4.1. 教具:作業本 4.2. 教材準備:每單元與主題相關的短篇中譯英段落及自我改正表 4.3. 進行方式:每單元均有一篇中譯英的段落翻譯,段落長度由短到長,回家 後可以藉由複習當日教材、利用線上工具完成作業,老師每週批改過後歸 還,批改時老師在前四週的作業會給錯誤代碼以及參考改正方式,第五到 第八週,老師只給錯誤代碼,學生依照老師給的代碼,自己將自己的句子 改正,第九週開始老師將錯誤標示出來,學生自己依照錯誤部分,標示出 錯誤代碼以及句子改正。. 三、實驗課程綱要 表 4:實驗課程每週綱要. 堂數. 課程主題. 課堂目標. 作業. L01. 翻譯概念簡介. 英文的單複數. HW1 中譯英練習. My Favorites. 句型:最喜歡. Ordering in a. 英文的過去式. HW2 中譯英練習. Restaurant. 句型:餐廳點餐常用句. 自我改正表. Blockbusters. 形容詞比較級與最高級. HW3 中譯英練習. 句型:雖然但是. 自我改正表. 英文的現在式. HW4 中譯英練習. 句型:重視注重. 自我改正表. 如何發表自我意見 I. HW5 中譯英練習. 句型:購物常用句. 自我改正表. Fortune-telling. 如何發表自我意見 II. HW6 中譯英練習. and Astrology. 句型:Whether or not, No. 自我改正表. L02 L03 L04 L05 L06. Healthy Life Fashion Runway. matter. 29.

(38) Traveling. 表示經驗的現在完成式. HW7 中譯英練習. Mishaps. 句型:虛主詞 it. 自我改正表. High-tech Future. 英文的未來式. HW8 中譯英練習. 句型:Maybe. 自我改正表. 假設語氣. HW9 中譯英練習. 句型:問句. 自我改正表. 英文自我介紹. HW10 中譯英練習. 句型:I’d like to. 自我改正表. 祈使句. HW11 中譯英練習. 句型:Must. 自我改正表. Challenges in. 分詞構句. 自我改正表. Life. 句型:Gerunds and. 問卷調查表. L07. L08 L09. Save Our Planet. L10 L11 L12. Job Interview The Office. Infinitives. 四、範例第 1 課:My Favorites 範例教案之撰寫方式參考《翻譯教學實務指引:從 15 份專業教案開始》(廖柏 森等,2011)一書中的教案格式調整而成,分成教案提要、教學簡案、教學詳 案三部分。在教學簡案中的互動代碼 T+C 代表「老師帶全班討論」、T→C 代 表「老師對全班講課」、GG 代表「學生分組活動」、G→C 代表「各組學生向 全班報告」、S⟷S 代表「學生兩人一組」(p. 28)。 教案提要 單元名稱. L01: My favorites. 所需時間. 120 分鐘. 適用課程. 初階程度學習者. 教學目標. 翻譯觀念建立,認識翻譯,讓學習者意識到語言之間的 差異。. 教學設備. 拼詞造句字卡組、迷你白板組、電腦投影片、電腦與投 影機. 教材列表. 講義本第 1 單元:教材一、教材二、教材三 課後作業本. 教學簡案 30.

(39) 活動主題/教具. 互動. 過程. 分鐘. T+C. 1.1 老師舉例教材一第 1 個句子及第 2. 10. 實施一:認識中英差異 1. 讓學生體會中英 差異 [教材一]. 個句子,請學生思考並嘗試翻譯 T→C. 1.2 老師將學生的看法加以綜合補充, 並講解。. 實施二:不要侷限在字對字的翻譯 2. 介紹搭配詞的觀. T+C. 念 [教材一]. 2.1 老師舉例教材一中的第 3 個例子, 10 請學生思考並嘗試翻譯. T→C. 2.2 老師將學生的看法加以綜合補充, 並講解搭配詞的觀念。. 實施三:中文的特性 3. 中文主詞不明確. T+C. 3.1 老師舉例唐詩〈尋隱者不遇〉,詢 20. 主動語態. 問學生每句的主詞為何,讓學生. [教材一]. 意識到在中文裡常常有主詞不明 確的時候,再轉換成英文時須特 別注意,參考教材一第 4 項 T+C. 3.2 老師舉例教材一第 5 項,請學生思 考並嘗試翻譯. T→C. 3.3 老師將學生的看法加以綜合補充, 並講解中文較常見到主動語態的 句子,但在英文中卻要用被動語 態呈現. T+C. 3.4 老師舉例教材一第 6 項,詢問英文 中的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在語意 上的不同之處. T→C. 3.5 老師將學生的看法加以綜合補充, 並講解. 實施四:語言輔助學習工具 4. 介紹並示範一些. T→C. 4.1 老師示範如何正確的查找單字,舉 20. 線上輔助工具,. 例「星座」在漢英字典中可能會. 並提醒學生字典. 有哪些相對應的英文單字,但這. 的限制. 些單字的意思又不同,進而說明. [教材一]. 字典的限制 31.

(40) T→C. 4.2 老師示範如何使用搭配詞字典、語 料庫. 實施五:拼詞造句 5. 英文名詞單複數. T→C. 5.1 老師說明活動進行的方式. 的概念. T→C. 5.2 老師示範字卡及迷你白板的使用方. 「喜歡或不喜 歡」的說法. 式 S⟷S. 5.3 學生分組進行活動,並將討論的解. [教材二、拼詞. 果寫在迷你白板上。參考教材. 造句字卡組、迷. 二。. 你白板]. 30. G→C. 5.4 學生上台唸出自己的翻譯版本並說 明為何如此翻譯. T+C. 5.5 老師將學生的看法加以綜合補充, 並講解。 5.6 教材一中總共有 10 句練習,重複 步驟 5.3 到 5.5. 實施六:視譯 6. 縮短學生中英轉. T→C. 換時間. 6.1 老師說明什麼是「視譯」、. 25. 「Chunking」. 英文名詞單複數. T→C. 6.2 老師說明活動進行方式. 的概念. S⟷S. 6.3 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參考教材三. 「喜歡或不喜. G→C. 6.4 請學生上台做 chunking 並翻譯. 歡」的說法. T+C. 6.5 老師將學生的看法加以綜合補充, 並講解。. [教材三]. 6.6 教材三中共有 10 句練習,重複步 驟 6.3 到 6.5 實施七:課後作業 7. 培養學生自主學 習的習慣. T→C. 7.1 老師說明課後作業以及自我改正表 5 的使用方式. [作業本] 教學詳案 實施一:認識中英差異 1.1 老師準備舉例「我很怕蚊子」,問學生如何將該句用英文表達出來,可能的 回答會有 I am afraid of mosquitoes. 此時再詢問學生中文的「怕」想表達的 32.

(41) 意思跟英文的 be afraid of 是否相同,接著學生可能回答「怕」想傳達的意 思是「討厭」、「不喜歡」或是「覺得蚊子很煩」,因此若用英文表達「我很 怕蚊子」的意思應該是 I hate mosquitoes.或是 I find mosquitoes annoying. 強 調翻譯不翻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要翻真正想傳達的訊息。 1.2 第二個例子「我曾經去過加州」問學生如何將該句用英文表達出來,可能 的回答會有 I have ever been to California.或是 I have been to California before. 接著詢問學生為什麼用後者,強調中英文表現的方式不一樣,英文能有現 在完成式表達「曾經」的意義,不需要再加上 ever。 實施二:搭配詞 2.1 首先詢問學生「學習知識」、「做研究」、「喝湯」要如何用英文表達,可能的 回答是 learn knowledge、make research、drink soup。此時帶入搭配詞的觀 念,讓學生知道在英文裡,單字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學習知識」應該是 gain/acquire knowledge,「做研究」應該是 do research,「喝湯」應該是 eat soup。強調中文裡的搭配,在英文裡不一定相同,因此要特別留意。 實施三:中文的特性 3.1 主詞不明確:舉例唐詩〈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 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詢問學生每句的主詞是誰。強調中文主詞可以 不明確,但是在英文裡,必須要有主詞,因此在說英文的時候,即使中文 裡沒有出現主詞,也必須要將主詞補充回去。 3.2 主動語態:舉例「學生可以留長髮」如何用英文表達,可能得到的答案是 Students can have long hair,此時詢問學生 can 表示能力這樣句子是說不通 的,再回頭檢視中文的「可以」想表達的意思是「規定可以」、「被允 許」,因此英文應該說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have long hair。強調中文裡即 33.

(42) 使語意是被動能常用主動的方式表達,但在英文裡必須要用被動語態來表 達才行,建立主詞與動詞主被動關係之觀念。另一個例子詢問學生 I will miss you 跟 You will be missed 的差別,說明在英文的主動語態中,便比較 強調主詞 I,所以是「我」會想你;但是 You will be missed 便沒有說出是 誰會想你,在中文裡就是「大家」會想你。 實施四:語言輔助學習工具 4.1 字典的限制:讓學生理解到字典的限制,因此要多方查詢以及看例句是如 何使用的,才能正確的理解英文單字的使用方式。舉例於有道漢英字典查 「星座」的英文,可能的結果會有 zodiac signs, star signs, constellation, horoscope,但是這些字在英文中代表的意義不完全相同,可以再回到英漢 字典交叉查詢,看例句的用法來決定哪個字最符合自己想表達的語境。 4.2 線上輔助工具:介紹並展示如何使用線上輔助資源 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有道線上字典、Online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美國現代英 文語料庫(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實施五:拼詞造句 5.1 說明活動進行方式:每組會分配到一組小卡,小卡的正面有中文,背面有相 對應的英文,組員先合力將中文句子拼湊出來後,再將字卡翻到背面,依 照背後的英文提示做調整之後,將原本中文的句子用英文表達出來。與組 員討論完後必須將答案寫在迷你白板上,上台發表時先將中文句子唸出 來,再將英文答案提供給大家參考,並說明為什麼這樣寫。 5.2 示範: 字卡正面. 我喜歡. 像是看小說. 的靜態活動. 字卡背面. I like. such as reading novels. quiet activity 34.

(43) 例如先把中文拼出來「我喜歡像是看小說的靜態活動」,若看背面的提示則 是 I like such as reading novels quiet activity,這樣的說法明顯的不是自然的 英文,那如果改成 I like quiet activity such as reading novels 也不行,因為沒 有 quiet activity 這種講法,建議改成 I like to do something quiet such as reading novels 5.3 實施:將學生分成 2 人 1 組,每組發下小卡與迷你白板。待學生討論完後上 台發表,上台發表時老師將小組討論的答案寫在白板上,問全班同學有沒 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並適時的幫學生修正以及給予建議。 實施六:視譯 6.1 說明 Chunking:將中文的句子分段成有意義的語塊。例如「我很喜歡去各 式各樣的遊樂園」便可以分成「我很喜歡」、「去」、「各式各樣的」、 「遊樂園」。 6.2 說明活動及示範:視譯顧名思義就是眼入口出,眼睛看完就直接講了,不 要寫下來。這句話就可以說成是 I like to go to various amusement parks very much 或是 I enjoy go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amusement parks a lot. 6.3 實施:將學生分成 2 人 1 組,讓兩人先看著句子之後翻成英文,在互相討論 是否有要修改的地方。老師詢問完學生的版本之後,適時的修改及給予協 助。 實施七:課後作業 7.1 發給學生作業本,並且請學生要寫中翻英的段落練習,若有不會的地方可 以利用今日介紹的線上工具。老師每週會回收批改,並介紹自我改正表, 帶老師批改完作業後,會在有錯誤的地方標示出錯誤代碼,並建議可行的. 35.

(44) 參考答案,請學生將有誤的地方,按照自我改正表中的格式填寫,並說明 從第 4 課開始老師只會給錯誤代碼,學生要自己想辦法改成對的。. 第 1 課:教材一 1.. 我很怕蚊子. 2.. 我曾經去過加州. 3.. 搭配詞:學習知識、做研究、喝湯. 4.. 唐詩〈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 處。」. 5.. 學生可以留長頭髮. 6.. I will miss you vs. You will be missed. 7.. 線上輔助學習工具: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有道線上字典、Online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美國現代英文語料庫(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第 1 課:教材二 我. 平常沒事 don't have things to. I. do. 喜歡. 在家休息. like. stay home and rest. I like to chill at home when I have free time 1 重點提示: 1. 「平常沒事」意思是「有空的時候」,在英文中可以直接說 when I have free time 或是 in my free time。 2. 「在家休息」的英文說法也可以是 chill at home 3. 提醒學生 like to V 或是 like Ving. 2. 我喜歡. 戶外運動. 像是衝浪. I like. outdoor activity. like surfing. I like outdoor activities, such as surfing 重點提示:提醒學生單複數的概念. 3. 我喜歡. 靜態的活動. 像看小說. I like. quiet activity. like reading novels. I like to do something quiet, like reading 重點提示:與上句對比,有 outdoor activities 但沒有 quiet activities 的說法. 4 我. 最喜歡. 逛夜市 36.

(45) I. favorite. go to night markets. I like going to night markets the most 重點提示: 1. 「我最喜歡」的說法有 I like sth the best/the most 2. 若要用 My favorite thing to do 要說明單複數的概念,這樣的說法像是只 有一件最喜歡的事,但實際上只是很多喜歡的事情其中之一,因此 One of my favorite things to do 較合適。. 5. 我. 比較喜歡. 去歐洲. 旅行. I. prefer. go to Europe. travel. I prefer traveling in Europe 重點提示:「比較喜歡」可以用 prefer 或是 like sth better. 6. 我. 比較不喜歡. 待在家. I. don't prefer. stay at home. I don't really like to stay at home 重點提示:英文中沒有 don’t prefer 的說法,prefer 的否定應該說 prefer not to,但「我比較不喜歡待在家」想表達的意義是「我沒有很喜歡待在家」所 以也可以說成 I don’t really like to stay at home 我. 最喜歡的. 節日. 是聖誕節. I. favorite. holiday. is Christmas. 7 My favorite holiday is Christmas Day 重點提示:提醒學生「最喜歡」的說法 My favorite 或是 I like sth the best/the most 我. 最不喜歡. 去海邊. 玩水. I. least favorite. go to the beach. play water. 8 I don't like to go to the beach at all 重點提示:「最不喜歡」在這句子中想表達的是「我很不喜歡」所以可以 用 not at all 把這種語氣表達出來 有些人 Some people. 很喜歡. 極限運動. 但我覺得 超可怕的. really like. extreme sports. but I feel super terrible. 9 Some people like extreme sports, but I think extreme sports are scary 重點提示: 1. 「但我覺得超可怕的」這句話缺少了主詞 extreme sports 或用代名詞 they 補充回去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incorporating the major updates in the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6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achelor of Arts with Honours in Primary Education Chinese major 三年 7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achelor of Arts with Honours in Language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amp;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amp;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hink purposefully about what they want, and how they’re getting there, is a great way to make creative writing assessable.. One more

ii. Drama as a Second Language: 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National Extension College Trust. Drama Techniqu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In 2006, most School Heads perceived that the NET’s role as primarily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local English teachers, act as an English language resource for students,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3 The teaching modes of ELA in English include collaboration between non-language subject teacher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to conduct cross-curricular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