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緣起

在研究者的教學歷程中,許多學生時常反應課後沒能有時間進行 操作型或活動型回家作業,反問學生沒有時間的理由為何,學生回答 課後需要補習、或想休息、看電視、上網、看自己想看的書,及寫其 他科的回家作業。因此,研究者對於學生課後活動的議題很感興趣。

文獻蒐集閱讀過程中,從文獻中(洪蘭,民 91;陳嘉彌、李翠萍,2002;

洪重賢,2012)瞭解到學生課後學習活動是學子學習與自我發展很重 要的一塊,這激發研究者想針對學生個人背景、家庭背景及家庭文化 資源因素可能形成常見的四種不同課後學習活動—校外補習、科學閱 讀、觀看多媒體自然影像資料、參與科學活動,此四種課後學習活動 所進行之頻率與學生生物測驗答題正確率及不同認知類型題目的答 題正確率進行分析,以瞭解常見的這四種課後學習活動進行之頻率是 否會造成學生生物學習成就的不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學習不限於學校,若能於課後延續學習歷程,致使學生能達到學 習目標,甚至超越既定目標是在好不過的。但常見的課後學習活動於

2

何種頻率能提升學生生物學習,及各認知類型問題的回答能力,此乃 本研究想探討的。期許藉著研究結果,能瞭解四種常見的課後學習活 動與學生生物學習成就之關聯為何,另一方面也提供為人父母者,在 安排國中學子課後活動時參考運用。

本研究資料來源為「桃園縣 99 學年度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

初賽學生問卷與桃園縣當學年度全縣八年級學生參與初賽的生物測 驗結果。研究目的在探討四種常見課後學習活動的頻率與學生生物學 習成就間的關聯。本研究擬回答的問題為:

一、 課後校外補習頻率與學生生物學習成就是否有關聯?

二、 課後科學閱讀的頻率與學生生物學習成就是否有關聯?

三、 課後觀看多媒體自然影像資料頻率與學生生物學習成就是否 有關聯?

四、 參與課外科學活動頻率與學生生物學習成就是否有關聯?

第三節 研究範圍

一、 本研究取樣對象為桃園縣參加「桃園縣 99 學年度國中科學奧 林匹亞競賽」初賽的八年級學生,共計 29,683 人。最後擷取 有效資料共計 21,640 筆。

3

二、 本研究從「桃園縣 99 學年度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的學生 問卷中,擷取第 15、16、17、30 題:學生課後校外補習頻率 (S-15)、課後科學閱讀的頻率(S-16)、課後觀看多媒體自然影 像資料的頻率(S-17)、參與課外科學活動的頻率(S-30),及學 生參與本次初賽測驗的生物答題結果,以瞭解學生四種課後 學習活動頻率與學生生物學習成就之關聯。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課後學習活動:本研究所探討的課後學習活動,乃指「課後 校外補習」、「課後科學閱讀」、「課後觀看多媒體自然影 像資料」、「參與課外科學活動」此四項課後學習活動。

二、 生物學習成就:本研究指稱的生物學習成就,乃指「桃園縣 99 學年度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初賽中,八年級學生參與 初賽的生物測驗答題正確率及不同認知類型題目的答題正確 率。

三、 不同認知類型題目:本研究所稱的不同認知類型題目,乃指

「桃園縣 99 學年度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初賽所使用的測 驗試卷後半部第 21 至 50 題生物試題。包括有知識題型題目、

4

理解題型題目、分析題型題目。

四、 課後校外補習:本研究所稱的課後校外補習乃指學生利用學 校放學後的時間,參加校外的生物科課程,包括:預習、複 習、或補充加強解題技巧及生物知識等的教學形態,包括一 般文理補習班,單一學科家教班,或延請家教指導。

五、 課後科學閱讀:本研究所稱的課後科學閱讀乃指學生利用學 校放學後的時間,透過閱讀自然科學相關書籍以獲得課內外 的自然科學知識,其中自然科學相關書籍包括科學普及讀物、

科學文章、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等。

六、 多媒體自然影像資料:本研究所稱的多媒體自然影像資料乃 指電視、電腦上連續動態的影片,除了電影、紀錄片外,也 包含新聞影片、知識頻道上播出的影片及電腦多媒體互動科 學影像資料。

七、 課外科學活動:本研究所稱的課外科學活動乃指學生利用學 校放學後的時間,參與或實踐不同類型的科學活動,例如:

科學研究社團、演講、參觀、導覽、親手操作實驗等活動。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