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後學習活動變項 - 科學活動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五節 課後學習活動變項 - 科學活動之探討

一、 科學活動與學習成就間關聯性之文獻探討

本研究所稱的課外科學活動乃是指學生利用學校放學後的時間,

實施不同類型的科學活動,例如:親手操作實驗、演講、參觀、導覽 等活動。於搜尋相關文獻時,較少見直接探討課外科學活動與學習成 就間關聯性的碩博士論文。但,直接探討有關於課內科學活動與學習 成就間關聯性的碩博士論文不少,因此將其中與本研究有關的研究結 果摘錄分述如後。

陳瑞津(2004)曾分析研究過國小中年級學童親自動手操作科學活 動的學習成效,研究發現在「基本科學過程技能測驗」方面,接受動 手操作之科學活動教學的班級在觀察、分類、傳達、應用數字、應用 時間空間關係、預測、推理的得分均顯著高於一般教學的班級。而在

「自然科成就測驗」方面,結果顯示接受「動手操作之科學活動」教 學的實驗組,學生在科學概念成就測驗經共變數分析考驗的結果,均 顯著優於傳統教學的控制組。

林義修(2006)曾研究趣味科學活動對學童學習成就與科學態度的 影響,研究發現接受「趣味科學活動」教學方式的實驗組學生在「自 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就測驗」上顯著高於接受「傳統自然科學」

17

教學模式的控制組學生。

楊蕎安(2007)曾針對趣味科學活動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教學進行研究,在量化分析後發現:接受「趣味科學活動」融入教學 的實驗組與接受「一般教學」的對照組學生在兩單元的學習成就後測 與延宕後測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不過,經由質性分析卻發現「趣味 科學活動」能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概念並樂於學習;且「趣味科學活 動」有助於增進學生的科學過程技能並能延續學習效果,使學生在面 對問題時能做多面向的思考。

蘇葦晟(2008)曾針對生活化科學活動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學習成效 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進行生活化科學活動的實驗組,其「科學概 念測驗」的得分顯著高於進行一般教學法的控制組。但是,進行生活 化科學活動的實驗組,其「過程技能紙筆評量」的得分與進行一般教 學法的控制組無顯著差異。

董佩辰(2011)曾對國中生參與趣味科學活動效益進行探討,根據 研究結果,研究者發現「融入趣味科學活動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 科學學習興趣,而且能有效改變學生在自然科學習環境的知覺感受。

根據上述有關學校課程中讓學生參與科學活動與學習成就關聯 性的研究結果,能發現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科學活動有助於學生某些方

18

面的學習。因此,本研究欲針對學生參與課外科學活動的頻率(從不、

曾經有過、偶爾、經常)與學生生物測驗答題正確率及不同認知類型 題目的答題正確率進行分析,以初步瞭解課後參與科學活動與學生生 物學習成就是否有關聯性,亦可補充有關科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成就關 聯性的討論。

1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