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台灣人對於戶外休閒活動愈來愈熱衷,每到假日,無論是公 園或是提供親子休閒活動的各個場所,像是草地野餐、戶外露營、放風箏、

騎單車等各式各樣的親子休閒活動,幾乎成為了親子族群最喜愛的休閒活 動。

在高雄地區從事親子休閒活動的場域、選項及樣貌也非常的豐富且多 元,如近年來相當盛行的衛武營都會公園、駁二特區及各區域的主題式公 園等,提供給來自不同背景、需求及興趣的家庭做為規劃親子休閒活動之 規劃參考,而在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部分,高雄都會公園也透過官網進 而推廣不同樣貌的親子休閒活動之課程及活動,也提供寒、暑假學校及家 庭前來舉辦親子休閒之相關活動。

因父母親陪伴孩子參與親子休閒活動猶如是開啟提升兒童學習力的一 把鑰匙,而良好的休閒觀念也必須要靠學習才可得來的,所以更需仰賴家 長們從小開始培養與孩子之間的休閒活動,可說是非常關鍵的黃金時期。

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與家長能擁有共同的親子休閒活動,建立親子間的溝通 橋樑及交流機會,從家庭生活以及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中學習,學習學校正 規課程以外所獲得的知識、情意、技能及行為等,進而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達到寓教樂及社會化之目的。

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高雄地區的高雄都會公園區內從事親子休閒活動 的家庭做為本研究對象,探討其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研究,提 供高雄都會公園未來親子休閒活動規劃之參考,也期盼能提供企業對於親 子休閒活動產業的商機能有所益處。

本章緒論共分為六節,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題;研 究範圍與限制;名詞釋義及研究之重要性。

2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根據黃迺毓(2005)所提到,在臺灣經三讀通過之「家庭教育法」中,

為了提升家庭生活品質,以及增進親子關係間的互動關係與親密,因此特 別強調透過親子休閒活動的參與、規劃以及學習,是提升親子依附的重要 途徑。黃永寬(2008)指出,雖然少子化已是時代的趨勢,但也因為出生率 低,每個家庭出生的孩子都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般呵護著,而孩子一出生 的第一位老師也就是父母親,若能以家庭為根基,從小開始培養與孩子擁 有共同的親子休閒活動,對於親子雙方都會帶來身體、心理或是行為等正 面的影響與幫助。

從 2001 年開始周休二日這項政策實施以後,相當多的休閒產業者積 極推出豐富且多元性的親子休閒活動選項,為了因應家長們於周休假期有 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因此休閒產業者紛紛提供資訊,讓每個家庭能於 周休假期規劃家庭的親子休閒活動,也考量到不同需求及背景的家庭,給 予更多元的選擇性。Iso-Ahola(1980)也曾提到,至 2000 年起於美國的美 國遊憩協會 American ociation for Leisure and Recreation(AALR)所推動的全 國家庭從事休閒參與周的活動 National Family Recreation Wee(NFRW),也 代表各個家庭參與親子休閒活動的情形開始受到重視,而各個家庭也因此 更加積極地透過親子休閒活動來增進親子間的關係以及創造家庭的凝聚力。

而在國內過去文獻中,都會公園或是相關親子休閒活動的研究較為缺 乏。而過去雖然也有少數高雄都會公園之研究,是有關於遊客旅遊動機與 滿意度或是環境設備之使用等,缺乏了去探討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 的參與動機與效益之差異是否存在的問題,所以本研究擬以高雄都會公園 為例,深入瞭解親子休閒活動的參與動機與效益之間的差異,惟本研究主 要之動機,期望能供高雄都會公園規劃親子休閒活動之參考。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由於現代環境競爭激烈,不管是對家長甚至是孩子,容易導致身體與 精神上的疲勞,而為達到全人健康之目的,更需藉由休閒活動來滿足身體 及心理上的需求,使身心得到健康。而參與親子休閒活動,除了對孩子有 極大的幫助,如激發孩子的潛能、好奇心、成就感、自我肯定等,無形中培 養孩子學習力及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親子雙方也可在親子休閒活動中與 他人交換經驗,增廣見聞,另外有些活動則是需要與他人合作,透過親人 或是他人的互動過程中,可以增進親子間情感與互動,進而提升家庭之凝 聚力。

另外,更重要的是由於現代資訊科技的發達,從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 金會的調查發現,我國兒童每到周休假日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大多都是以 看電視、上網或打電動為主,而這些休閒活動的時間越長反而影響孩子沉 迷於手機遊戲及網路,也從調查中發現孩子們最喜歡與家長從是親子休閒 活動,但也因為家長工作太忙碌或是周休假日只想在家從事休閒活動來進 行休息,而沒有機會帶著孩子走到戶外,因此,孩子們也只能選擇與父母 待在家裡。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與家人能擁有共同的親子休閒活動,利用周 休假日規劃相關的親子休閒活動,從室內走到戶外,相信不管是對孩子的 發展有益處之外,也能讓父母親舒緩平日工作忙碌的心情,更能建立良好 的親子關係,一同從生活經驗中學習。因此,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目的:

一、瞭解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之現況。

二、瞭解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效益之現況。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家庭在參與動機之差異情形。

四、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家庭在效益之差異情形。

五、探討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相關情形。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藉由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研究為主題,

探討高雄都會公園在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差異情形,並探討不同 背景變項的家庭在親子休閒活動的參與動機與效益上的差異,進而實際造訪 高雄都會公園內,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並期望能為高雄都會公園之 相關單位作為未來規劃之參考盡一份心力。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設定如下 問題 :

一、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之現況為何?

二、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效益之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家庭在參與動機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家庭在效益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高雄都會公園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相關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僅限定於高雄都會公園內之場所,如大草原、環境 教育館以及兒童圖書室等為主要場所,而研究對象為前往高雄都會公園從 事親子休閒活動之家庭做為研究對象,為了問卷的有效性,因此,填寫問 卷者主要設定為家長進行填寫。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場域、對象、變項來說明:

(一)研究場域

本研究以高雄都會公園為調查場域,主要範圍為高雄都會公園園區內 之大草原、環境教育館以及兒童圖書室等。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前往高雄都會公園實施問卷調查之對象,是以帶領孩子參與

5

親子休閒活動的父母。研究對象不包含解說人員以及公園約聘僱職工。

(三)研究變項

本研究以參與動機與效益為依變相,以探討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再參 與動機與效益間之互為關係。參與動機包含休閒體驗、親子互動、人際交 流、知識學習等層面;參與效益則包含生理效益、心理效益、教育效益和社 交效益等四個層面;家庭背景變項則是以及家長基本資料;場域變項則是 以大草原、環境教育館及兒童圖書館為主要場域。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場域的限制

本研究僅就高雄都會公園為調查地點,因此研究結果僅作為高雄都會 公園之參考。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僅就平日與假日前往高雄都會公園參與親子休閒活動之家庭做 為調查。

(三)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僅就高雄都會公園參與親子休閒活動之家庭,其家長背景資料 為自變項;參與動機、效益、場域為依變項。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節乃明確解釋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名詞,以避免名詞意譯發生混淆。

一、高雄都會公園

高雄都會公園是一個區域型的森林公園,位處高雄市楠梓區與橋頭區 之交界處,提供給高雄都會區居民休閒遊憩之場所。

二、親子休閒活動

孩子們的家長及長輩,利用工作之餘的休閒時間,個體自發性意願與 孩童共同進行體能性質的運動(謝筑虹、王俊明,2007)。而根據洪媛琪(2012)

6

所指出利用閒暇之餘的時間,能自發性地或是具有規劃性地與孩子從事共 同的親子活動,因透過親子休閒活動可增加家庭間的和諧之外,也可藉此 從小就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休閒活動價值觀,並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因本研究之場域為高雄都會公園園區內的大草原、環境教育館以及兒童 圖書館為主,因此從事親子休閒活動的類型動靜皆宜,主要是出自於家庭 自發性與規劃性的運動類、休憩類、旅遊類或社交類等彼此進行的親子休 閒活動。

三、家庭背景變項

家庭之背景變項包括家長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月收入及職業等五項。

家庭之背景變項包括家長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月收入及職業等五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