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學會」執行長 Hans Wagemaker 說:「全世界的國家在如何 準備下一代積極參與 21 世紀的社會上,都面臨巨大挑戰,每個國家都想了解到底 應該如何教育下一代才能讓他們成為未來的好公民?」(教育部電子報,2010)馬 丁路德曾言:「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 華麗,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 的高下」(周慧菁,2004)

西賽羅也說:「公民的品格決定國家的福祉。」(劉慈惠、

曉曉,2015)。由此可見,培養良好的公民,一直是全球各國政府及教育關注的焦 點(王秉倫,2010)。

前芝加哥大學校長 Hutchins 說:「教育不是為了訓練專業,而是為了培養『公 民』」(朱敬一,2008);Habermas 曾言:「現代民主社會中公民教育的首要工作,

乃在培養『理想公民資質』」(Habermas, 1992);我國高中的「公民與社會」課程目 標也提及:教學目標為持續增進學生公民資質(教育部,2014);而即將在 2019 年 實施的 12 年國教課綱,也將「涵育公民責任」列入總體課程目標中(教育部,2014)。 透過公民教育,來培養、增進學生的公民資質,已是目前教育當局最關注的議題。

根據「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協會」於 2009 年所做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 研究」指出,臺灣的公民教育,在全部 38 個國家中,名列全球第四名。以研究結 果來看,我國的公民教育看似非常成功,公民資質應已深入人心。在此同時,民 間社會從 2008 年以來,各種抗議行政權侵害基本人權,「公民不服從」的行動不斷 地持續上演(何明修,2013)

。如:環境保護、居住正義(苗栗大埔、文林苑事件)、

軍中人權(洪仲丘事件)、勞權爭議(一例一休)、多元成家、黨產充公等,引發 一波波與政府抗爭的公民運動。雖然有人認為,這些公民運動會造成社會的動盪 不安;但有更多的人覺得,我們的公民願意挺身而出,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訴 求,這就是公民資質的進步。我們的社會,既擁有自由主義所強調的自由、平等 與民主,也能符合社群主義所強調的「公共善」,也就是公民們願意對一個群體感 到認同,進而主動參與、共同形塑,為群體盡心盡力,更能做到文化多元主義所 強調的「肯認」、尊重不同的「差異」,這也是臺灣社會與大陸相比,最難能可貴 的地方。

臺灣是個民主的社會,而民主社會之公民是具有民主素養的,公民教育的目 的即在培養一個具民主素養的公民,因為民主社會呈現多元價值與面貌,故培養 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進而得以付諸行動參與社會,是公民教育的重大 使命所在(王錦雀,2000)。而教師做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除了自身經驗之外,

更應透過適當的教材,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出屬於適合自己的公民資質。

而在教師所使用的眾多教材中,教科書在整個教學中佔了重要的成分,影響老師 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藍順德(2006)更指出教科書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他認 為中小學的教學活動中教科書佔了重要的角色,教科書的選擇對於課程教學的優 劣有密切關係。教師透過對教科書中所傳達的內容予以解析,引導學生思考書中 所傳達的觀念思想,學生則對於書中內容加以反思,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地培 養出屬於自我的公民資質。因此教科書的良窳,將會影響公民資質在學生身上產 生的效果。

董秀蘭(2005)指出,由於學科性質的關係,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社會領域的 學科一直是承擔公民資格培育的核心課程,社會領域課程內涵與實踐的良窳,攸 關公民資格培育的成敗。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也提及:社會學習領域 旨在培養積極參與和負責任的現代公民,讓國民教育階段的學生不僅能夠認同自 己的文化,也能勝任世界公民的角色(教育部,2008)。1994 年,中央研究院舉辦

「政治社群」研討會,讓在國外討論得如火如荼的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公民資質 之辯,戰火由國外延燒到國內;加上自 1995 年至 1999 年,以自由主義、社群主義、

公民共和主義、文化多元主義去探討公民教育的論述日益增加(王意茹,1997;林 火旺,1995;章玉琴,1998;張秀雄,1998;1999;彭如婉,1997;劉姝言,1997;

蘇峰山,1996)。這四種主要的「公民資格」理論,有些雖意見相左(如自由主義 與社群主義),但也有共通之處,它們都強調公民的主體價值(如自由主義的「個 人權利」、公民共和主義的「國家共善」、社群主義的「社群認同」、文化多元主義 的「肯認差異」),也都各自提出了公民德行的目標與方法,這些論述逐漸形成一 種新的公民教育典範,被稱為「公民資格論」或「公民德行實踐論」 (劉阿榮、

林麗菊,2000)。因此研究者欲從自由主義、公民共和主義、社群主義與文化多元 主義等四種不同的理論基礎,探究其中的公民資質內涵,藉由四種主義所著重的 公民資質內涵,來分析目前臺灣國中公民教科書,了解公民資質在教科書之樣貌。

其次,105 學年經教育部審核通過發行的國中公民教科書,有南一版、翰林版 和康軒版,各版本的編撰雖皆依照九年一貫課綱編寫,但編排的課程內容與重點 各有所異,故本研究欲探討各審定版本教科書中公民資質內涵的多寡、具備的特 點與各版本之間的異同。

目前國內針對國中公民教科書,以公民相關議題從事內容分析的論文共有 5 篇(董伊凌,2013;閻美瑜,2011;曾亭勻,2013;朱佳俐,2012;蔡素慧,2010), 當中僅董伊凌針對過公民素養進行分析,而其所架構的重點,區分為認知、情意 與技能,本研究則從自 21 世紀初臺灣社會所較盛行的四種公民資質理論來進行國 中公民教科書分析,藉此開創不同的論點與結果。且前述所研究之教材雖也都是 針對九年一貫所設計之教科書進行研究,但並未將十二年國教課綱納入作為架構 之參考。

十二年國民教育的課程基本理念-自發、互動、共好,與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 域提及的十項課程目標,可謂環環相扣。董秀蘭(2016)提到:十二年國民教育的 社會領域,除了協助學生發展其群體生活之情意態度與知能,也必須培養他們的 主動能動性,有意願也有能力實現自我以及參與社會的改革與創新。九年一貫雖 在十大基本能力也提及「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與「主動探索與研究」,但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特別於課程目標第四點提及「涵育公民責任」, 這是與九年一貫課程中非常不同之處。有鑑於此,本研究除了前述提及以四種主 義的公民資質內涵為基礎之外,另將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所提及之部分,並參考 公民領域學者專家之論點,建立公民資質內涵在公民教材之分析架構,來檢視九 年一貫課程所編列的公民教科書中,哪些已具備、哪些尚缺少、哪些完全沒有,

期望可以作為教科書編審委員在編十二年國教公民教材時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現今 105 學年度七年級至九年級公民教科書內容為研究主軸,進行公 民資質內涵的內容分析,探討不同版本的公民教科書所呈現的公民資質教材內容 之差異。具體言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 檢視國中公民教科書中,與公民資質內涵有關的內容。

(二) 比較國中各版本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內涵取材之異同。

(三) 評析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偏重及缺乏的內涵。

二、 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列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 公民資質內涵融入國中公民教科書之情形為何?

1. 公民資質內涵融入國中公民教科書的比重為何?

2. 不同年級的公民教科書公民資質內涵取材是否會有所差異?

(二) 各版本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內涵取材有何異同?

1. 各版本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含公民資質內涵小節數之比重差異?

2. 各版本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主類目取材之異同?

3. 各版本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次類目取材之異同?

(三) 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偏重及缺乏的內涵為何?

1. 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偏重的內涵為何?

2. 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公民資質缺乏的內涵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國中公民教科書

「教科書」是指供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其係依政府明令公布的 課程標準(綱要),選擇適當材料編輯而成書本形式之教材(藍順德,2006)。廣義 的教科書包括課本、學生習作與教學指引(教師手冊)、教學掛圖、儀器、標本、

錄影帶、錄音帶、光碟等教學媒體;狹義的教科書僅指課本一項。本研究所稱之

「教科書」,採取狹義的定義僅指課本一項。

本研究所稱之「國中公民教科書」,係指 105 學年度經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科 書,計有南一、翰林和康軒三家出版社,針對三家出版社之公民教科書第一冊至 第六冊中與公民資質內涵相關之內容做分析。

二、 公民資質

公民資質(citizenship),是指一個健全的民主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態度、

責任、德行、價值及能力,是一個複合性的概念。公民資質之意涵,兼具與生具 有與後天教養之雙重特性,且能說明何種資質的公民,既能體現其個人意志,成 就其個人志業,又能兼顧國家及社會的群體利益(劉阿榮,2006)。本研究所指稱

之公民資質,是指國中公民教科書中之文句,蘊含有公民資質內涵類目表中所建 構之內涵。

三、 公民資質內涵

本研究所指稱之公民資質內涵,是指本研究建立之公民資質內涵類目表中所 具有的內涵類目,包含自由主義的自由、平等、容忍、正義及人權;公民共和主

本研究所指稱之公民資質內涵,是指本研究建立之公民資質內涵類目表中所 具有的內涵類目,包含自由主義的自由、平等、容忍、正義及人權;公民共和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