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過去許多未發開發國家為了吸引外國資本投入其市場,往往沉浸在發展各種租 稅優惠及稅捐豁免的競爭中。Kaldor (1965)在探討租稅於經濟發展所扮演之角色時 指出,即使在吸引外國資本投入其國內市場之具體效益分析尚未有定論的情況下,

許多未開發或發展中國家仍然振振有詞的主張,透過租稅優惠吸引外資的作法可使 其國家獲得利益。然而,因為透過租稅優惠欲達成之特定經濟效益實在難以具體估 量,效果如未能達預期,其政策後果往往是實質衝擊提供租稅優惠國家之稅收。

從下圖 1 觀察我國歷年來各級政府淨收支之變化可以發現,在民國 50 至民國 60 年代,我國各級政府收入淨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重約維持在 20%至 27%

間,而各級政府支出淨額占 GDP 比重則約維持在 20%至 25%間,收支狀況尚屬均 衡。但至民過 80 年代後期開始,各級政府收入淨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重開 始逐年下降,至民國 90 年代已降至 17%左右,而反觀各政府支出淨額占 GDP 比重 雖已從民國 80 年代後期之 25%降至 90 年代之 20%,但政府收支卻已開始出現失衡 狀況。顯見我國財政失衡問題之主要關鍵在於收入結構的變化。

圖1、各級政府收支趨勢變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各級政府收入淨額占GDP比重 各級政府支出淨額占GDP比重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訊網(2014)、財政部財政統計年報(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近年來,我國經濟表現停滯,在國際大環境衝擊或國家本身爭優勢流失之情況 下,政府面臨「拼經濟」的龐大壓力,由於減免稅的經濟效益容易被誇大,因此往 往成為政府拼經濟慣用的工具手段。一般來說,減稅最直接衝擊是造成政府稅收損 失,但減稅救經濟的支持者往往主張,減稅可以活絡經濟,激勵稅收成長。惟從下 圖 2 我國 80 年代以後之賦稅收入與 GDP 之變化狀況可以窺知,經濟發展的果實似 乎並未反應在國家賦稅收入上,各式各樣的減免稅措施卻使我國租稅負擔率逐年下 降,由下圖 3 可知,我國租稅負擔率從民國 80 年代後期約有 15%逐步降至 90 年代 之 13%,除遠低於美國之 25%外,與亞洲其他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 相比,亦為最低,然而,其他國家的經濟競爭條件是否因此弱化,或臺灣之投資條 件是否因此提昇,顯難論定。

過去即便已有十分大量的學術文獻,在各式各樣的研究設計架構下針對租稅優 惠效果進行實證分析,但相關文獻針對租稅減免誘因運用於刺激經濟投資之效果,

仍然未能獲得一致性的結論。即使有部分研究者如Barlow and Wender(1995)及Well and Allen(2001)指出1,並沒有充分實證顯示財政誘因為企業選擇投資海外之主要條 件,或取消租稅減免會促使外人投資大幅下滑,然時至今日,仍有許多開發中國家,

尤其是如亞洲、非洲地區等新興市場國家,仍普遍主張並採用租稅獎勵措施來刺激 投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賦稅收入與GDP變化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億元

賦稅收入 國內生產毛額(GDP)

資料來源: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訊網(2014)、財政部財政統計年報(2013)。

圖3、各國租稅負擔率

0 5 10 15 20 25 30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臺灣 日本 韓國 新加坡 美國

%

資料來源: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訊網(2014)、財政部財政統計年報(201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許多財政誘因的反對派論點認為,政府提供財政誘因來刺激投資會造成稅收損 失、扭曲經濟活動、增加稅收管理成本、增加企業避稅、遊說或競租與貪腐現象等 許多負面狀況,但許多國家仍偏好以財政誘因來推動經濟政策,即使在一國的稅制 相對於鄰近國家仍頗具競爭優勢的情況下(如新加坡),財政誘因亦往往被視為是帶 動投資成長必要且重要的因素。財政誘因似乎被合理化為緩解經濟環境失敗或促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投資優化分配之要件,支持者更進一步主張,財政誘因具有提昇企業進行研究發 展、增加公共財之外部效益。

長期以來,各界在財政誘因對刺激投資效果之爭論顯然沒有獲得共識。而我國 農業社會轉型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為吸引外人直接投資流入,促進國內經濟 發展,民國 40 年即開始實施一連串的租稅獎勵政策。從民國 44 年公佈施行之外國 人投資條例,接著於民國 49 年公佈實施獎勵投資條例,至民國 79 年公佈實施促進 產業升級條例及 99 年度實施產業創新條例,租稅獎勵政策在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

時至今日,租稅減免仍是我國政府推動重大經濟政策慣用的誘因手段。然而,長達 50 年的租稅獎勵實施迄今,究竟減免稅是否為外資投資選擇的必要條件?對吸引外 資效果為何?值得探討。

另一方面,國內、外許多既有的研究文獻,多著重於探討財政誘因或租稅減免 如何影響投資成本或邊際有效稅率,或探討吸引外資之主要因素,而忽略了國家之 所以提供財政優惠措施,主要政策目標在於達到吸引投資之效果,然而,既有相關 文獻在此面向著墨不多。另一方面,許多既有研究文獻將探討財政誘因效果之焦點 放在邊際稅率的變化上,並無法直接回應這些租稅誘因措施對投資流動變化之影 響,因此,針對上述這些財政誘因與投資關聯性探討不足部分,引發本研究之動機。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政府採行租稅優惠之方式十分多元,包含直接免稅、給予優惠稅率、提供賦稅 減免優惠期間、投資補助、加速折舊等,以往國內研究文獻在處理租稅要素影響檢 定時,多採取廣泛的租稅優惠概念(即免稅或稅率變化)來衡量。本研究試圖彌補過 去文獻不足狀況,將先蒐集研究文獻,針對租稅優惠之定義、分類等內涵予以探討,

再蒐集並參考國外相關文獻之實證作法,針對我國歷年來租稅獎勵措施內容建構租 稅優惠指標來追蹤自民國 61 年以來我國不同階段與類型之租稅優惠措施狀態,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實證分析部分,因本研究係以時間序列資料來探討租稅優惠措施與我國外人 直接投資及國內投資變化之互動關係,因此將以 Johansen 共整合檢定來探究各項變 數間長期穩定關係是否存在,再依據檢定結果建構向量自我回歸模型(VAR)或向量 誤差修正模型(VECM),進一步來描述變數間之變化關係。本文研究架構分為六章,

包括:

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分析,將就外國直接投資決策與區位選擇之誘因、租稅優惠誘因 效果未明確之原因、租稅優惠之概念及檢驗租稅優惠效果之實證作法等相關文獻進 行探討。

第三章則針對我國歷年租稅減免措施作回顧與探討,並整理我國自民國 49 年 以來之各項租稅優惠措施,進而參考過去國外文獻實證作法,建構我國租稅獎勵措 施之誘因指標。

第四章為實證研究方法之介紹,由於本文採用時間序列之變數資料進行共整合 分析,來探討各變數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均衡關係,故將分別就單根檢定、共整合 檢定及向量自我回歸模型與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予以說明。

第五章將針對實證結果予以分析,除說明變數定義與資料來源外,另針對單根 檢定結果、Johansen 共整合檢定結果及向量誤差修正模型運算結果進行解讀,並提 出相關研究結論。

第六章為結論及建議,根據研究結果,對我國政府租稅優惠措施之施行提出政 策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