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情境

本研究基於教學實驗、人力支援、教學時間等限制,選擇研究者所任教的感恩

國小(化名)做為研究場域,一年甲班學生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也是研究者任教的 班級,以下就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分述之。

壹、研究場域的描述

針對研究場域,研究者將之分為研究學校及研究班級等兩個向度,以下分別就

研究學校及研究班級加以描述。

一、研究學校的描述 (一)學校位置與環境

感恩國小(化名)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創立於民國45年,是歷史悠久的小型偏 遠學校,全校共有7班(含幼稚園1班)。平日教學正常化,各學科領域均正常發 展。校內的建築呈ㄇ字型排列,若以花架及司令台區隔,大致上可將學校分成兩 區:一為活動區,是孩子下課活動的天堂,包含操場、遊樂場等;二為教學區,

是傳來學生陣陣讀書聲的源頭,其中包含各班教室、專科教室、圖書室及辦公室,

當然還有四塊被教室所包圍的花圃,花圃內種植許多可供教學觀察的植物,因為 有如此多樣化的植物當媒介,因而吸引了蜜蜂、蝴蝶等昆蟲遨遊其間,更豐富孩 子觀察的視野。

本研究班級的教室則位於左棟建築,臨近一年級教室的有花架、操場及水生 植物池。下課時孩子們喜歡呼朋引伴到花架下搖呼拉圈、跳繩、三字經及跳格子 等遊戲,孩子的嬉笑聲迴盪整個校園。

(二)社區特色和資源

感恩國小坐落於郊區,學區包含兩個主要社區,若以台九線將之區隔開,一 是靠山的阿美族部落,一是靠海的閩南村落,當然還有少數卑南族群、排灣族群 和新住民家庭,族群豐富多元,社區內依族群不同而有不同民間信仰。學校後方 緊鄰大片荖葉園及釋迦園,這兩樣農產品也成為社區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除此 之外還有「農產品展示中心」、「社區發展協會」等社區資源;更有熱心教育的 村長、組織完備的義工團隊、集眾人愛心的書屋及地方士紳等人力資源。

(三)家長分析與期望

感恩國小家長大多務農,以栽種荖葉、釋迦為業,個性純樸不加修飾,閩南 族群家長在學校事務上配合度較高,對孩子的在學成績、各項比賽以及升學管道 比較關心。反之,阿美族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則多採放任態度,對學校事務配合

34

度低,親師關係明顯低於閩南族群家長。

家庭結構以單親、隔代教養比例偏高,近年來新住民人數也有增加趨勢。家 庭功能不健全是導致孩子學習低成就的主要原因:隔代教養家庭因祖父母年事已 高,僅能照顧孩子的基本需求,對孩子的學習力不從心;單親家庭的家長終日忙 於工作,為家庭經濟奔波,對孩子教育分身乏術;原住民家庭對孩子的管教大多 採放任態度,孩子的學習動機和意願相對也很低落。社區中幸而有一群富愛心的 志工媽媽,組成書屋,在孩子放學後提供學習及輔導,對低成就孩子的課業有明 顯助益。

(四)學生分析與需要

因學區橫跨兩個不同社區,家長對學生課業的關注兩極化,加上家長的普遍 學歷只有國、高中程度,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不識字比例高,使得學生文化刺激 嚴重不足。因此,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出現明顯雙峰現象,後半部學習弱勢學 生,極需師長加倍之引導,使其具備基本能力。

(五)教職員工

感恩國小的男性教職員8人,女性教職員6人,替代役1名,英語巡迴教師1人,

母語巡迴教師4人,共20人,平均年齡40歲,教師流動率低,教師群教學經驗豐富、

教育熱誠十足,行政組織結構健全。

二、研究班級的描述

一年甲班位於感恩國小教學大樓左側一樓,教室的空間設計前面有黑板,後面

則是教室學習情境教學佈置欄及學生作品分享區,老師的辦公桌位於教室後方。

黑板的一邊有電視櫃,內有電視、錄音機、DVD等教學設備;教室正中央的天花 板上掛設一台單槍,螢幕則在黑板上方,方便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室後方設有 學習角、書櫃、掃具櫃;研究者將攝影機架在教室後面辦公桌旁。

教師採異質性分組將全班學生分為三組,以小組長及小朋友制。座位的安排 會依據教學狀況與需要適時更動。教室平面圖如下圖3-3所示。

35

36

表3-1 台東縣感恩國小一年甲班學生背景分析(續)

學生 性別 學習

表現 基本資料

S6 女 C 低收入戶、原住民(阿美族)

S7 女 A 單親家庭(非婚生子)

S8 女 C 低收入戶、父親常對母親施暴,社會局關切,孩子也列為認輔對象 S9 女 C 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夫妻離異)、原住民(阿美族)

S10 男 C 隔代教養(非婚生子)、原住民(阿美族)

S11 男 B 低收入戶、新住民家庭(大陸)

S12 男 B 新住民家庭(越南)

S13 男 B 家境小康、父母忙於農事、放學後到安親班上課 S14 男 C 單親家庭(非婚生子)、原住民(阿美族)

S15 男 A 原住民(阿美族)

S16 男 C 單親家庭(非婚生子)、原住民(阿美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學生分組情形

將班上16名學生採異質性分組方式,分成三組,各組皆有A、B、C三種不同 語文程度之學童,各組挑選小組長一名。整理如表3-2。

表3-2 台東縣感恩國小一年甲班學生分組情形 組別 在教室中

的位置

小組成員 人數

小組長

座號 成員座號

第一組 靠近走廊 6人 S12 S1、 S5、S7、 S9、 S14

第二組 正對講臺 6人 S15 S2、S6、 S10、 S13、 S16

第三組 遊戲角前方 4人 S11 S3、S4 、S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一)研究者的背景

研究者,女性,研究者於民國九十年畢業於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畢業 後隨即考取台東縣正式教師。成為正式教師以來,一直都是擔任高年級導師,直 至三年前更換至感恩國小,學校安排由我接任一年級導師,在今年接任研究班級

37

一年甲班導師之前,研究者有三年擔任低年級導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期間研究者 並於九十九年考取台東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雖然讀的是學校行政,但我最感興 趣的還是教學,平日在教學現場實際參與教學,偶爾會與三五好友相聚,大家彼 此分享教學心得,無非是希望藉由大家的經驗分享,可以讓更多知識相互交流,

假期則會參加一些與教學相關的研習,期望能將研習中所獲得的新知用於教學 上,豐富教學及教法,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過程中有所收穫。

(二)研究者的角色

本研究係以分享式閱讀教學在班級閱讀課中的行動實踐。課程的內容是由研 究者、協同合作教師以及專家學者討論而成,所以研究者是教學活動的規劃者之 ㄧ;而課程的實施則是以研究者所擔任導師的班級進行教學,所以研究者本身也 是教學活動的實踐者。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研究者必須隨時觀察學生反應,並 在課後記下所觀察到的現象,故研究者同時又是觀察者,研究者針對所蒐集到的 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與詮釋,了解教學實施的成效,故研究者也是資料分析者,

所以研究者在本行動研究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

為了避免陷入主觀的迷思以及自己在問題關注與分析過程中所產生的盲點,

除了持續自我檢討、省思之外,研究者亦尋求協同研究者的協助,期望以不同的 角度及觀點提供研究者適時的建議,並分享觀察心得,使研究更趨完善。

三、協同教師的描述

在研究的歷程,個人的思考有限且力量薄弱,亦容易受到自我盲點所矇蔽。

透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合作協同與腦力激盪,就會使計畫更圓融、更 成熟、更有被實踐的可能性(蔡清田,2003)。「研究者就是教學者」的行動研 究最常使人感到分身乏術,擔心教學時無法做全面性及深入性的觀察,也希望提 升研究的信、效度,使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詮釋更詳盡周延,檢核的依據更豐富。

因此,邀請二位老師擔任本研究的研究夥伴。

(一)小A老師(化名)

小 A 老師為台東縣感恩國小(化名)專任教師,任教年資 11 年,教學經驗 豐富,教學專長為國語文,對於低年級孩童的身心狀況非常熟悉。在本研究中,

小 A 老師負責參與教學活動設計並針對研究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建議,並且協 助教學活動的觀察及記錄。

(二)小B老師(化名)

小B老師為台東縣感恩國小(化名)專任教師,任教年資 12 年,教學經驗豐 富,教學專長為國語文,對於閱讀教學活動頗有研究。在本研究中,小B老師也負 責參與教學活動設計並針對研究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建議。

38

39

師主要協助教學活動的觀察及記錄。

此外,在教學中也會在教室的後方架設錄影機全程錄影記錄教學的過程,將 每節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反應以及師生互動的情形記錄下來,在教學 後整理成逐字稿,作為資料分析的依據。

二、訪談師生記錄

訪談是了解參與研究人員對此行動研究方案所持觀點之重要手段,參與者的 想法、感覺與經驗,可以透露豐富訊息,幫助研究者了解此行動方案對研究參與 者的意義,研究者可藉由訪談所得到的訊息來檢視行動方案,評估成效、反省研 究設計等(甄曉蘭,2003)。

本研究站在行動研究的立場上,特別注重參與者的感受,因此訪談的記錄將 是本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訪談形式分為非正式與正式訪談。本研究的訪談對象 為本研究計畫的協同教師、學生、家長。學生是整個研究歷程的核心人物,所有 課程的規劃、設計、實施都是為了改善教學和提升學生學習效能為考量。所以教

本研究站在行動研究的立場上,特別注重參與者的感受,因此訪談的記錄將 是本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訪談形式分為非正式與正式訪談。本研究的訪談對象 為本研究計畫的協同教師、學生、家長。學生是整個研究歷程的核心人物,所有 課程的規劃、設計、實施都是為了改善教學和提升學生學習效能為考量。所以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