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老人的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QOL)的概念可追溯至西方哲學之父亞里斯 多德,他說幸福(happiness)為一種靈魂獲得滿足的狀態,乃是上帝賜與的福祉,

一個幸福的人凡事順利且生活良好,也尌是說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引自Zhan,

1992)。世界衛生組織(1993)對生活品質的定義為:「生活品質是指個人所生活的 文化價值體系中,對於自己的目標、期望、標準、關心等方面的感受程度。」

許多學者對生活品質的基本概念,因為個人文化、價值觀及不同的狀況與環 境因素有不同的定義,造成生活品質概念難有一致性之用法 (Ferrans & Powers,

1992; Zhan,1992)。這尌像我們常常會問自己:「你覺得自己生活品質好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學者對於生活品質有主觀與客觀的定 義。生活品質在早期多著重於生活環境的改善,因此建立許多「社會指標」來評 估生活品質,例如:健康、標準、經濟收入、社會福利、財產、居家環境、鄰居、

朋友、休閒以及教育水準等可以量化的資料(孫淑柔,1997),這些客觀的評估 幾乎是以官方資料或是專業人員的評估資料來作為評估標準。Ventegodt, Merrick, 和 Anderson(2003)指出生活品質包括主觀的生活品質與客觀的生活品 質,主觀的生活品質包括生活福祉、生活滿意度、幸福感及生活意義;客觀的生 活品質包括客觀因素(如社會規範)、需求滿足、生活能力的實現及生物系統的帄 衡,如圖 2-2-3。

圖 2-2-3 生活品質概念

資料來源:研究者引自Ventegodt, Merrick, & Anderson(2003)。

George 和Bearon(1980)將生活品質分成四個層面,健康及功能狀態、社經 地位、生活滿意度、自尊,前兩者為客觀(objective)面向,而後兩者為主觀

(subjective)面向。

另外,亦有學者提出主觀的生活品質概念。Meeberrg(1993)指出生活品質 是個人以內在獨特的標準及判斷力,評估自己當前生活環境及週遭事物與欲達成 生活目標、期望之間差距的知覺感受及滿意程度,此一標準因人而異。生活品質 亦是一種引出及評論自己生活的現象(King et al., 1997),也是一種尋找幸福、

安寧及意義的感覺(Sarvimaki&Stenbock-Hult, 2000)。Renwick和Brown(1996) 對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品質研究發現:能夠在生命中享受自認為重要的事物,尌是 有品質的生活。林碧珠、張聰鈺和莊琴英(2000)指出生活品質是為個人對自己 顯現於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主觀且能夠面對生活之滿足感。Kane(1999)的分 析中進一步提出,這些主觀的致定包括:幸福感、自主性和有意義的生活。世界 衛生組織的研究(1993)認為,生活品質是一主觀的感受;追根究底的說,它是一 個人如何審視及評價自己的生活,而非他人如何評價。

Renwick 和 Brown 兩位人文及存在主義學者,表示每一個人在界定自己的幸 福、快樂時,有屬於心中的參考團體和標準,在有限的能力和範圍中追尋自己的 目標和價值,詳細來看,這一派的理論有八個主張(萬育維,2004):

(一)不論一個人的障礙程度和類別,對於他的尊敬應該是一樣的。

(二)所謂有意義的生活品質,必定是建立在一個全人的整體觀點當中。

(三)生活品質是全面向的。

(四)生活品質是動態、互動的,而且隨著人生歷程和階段的不同,有不同的內 容和重心。

(五)生活品質的結果反應出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六)生活品質會因為一個人的價值體系、信念和興趣之不同而有差異。

(七)生活品質需要從一較寬闊的觀點來界定健康。

幸福快樂。

研究者整理學者對生活品質的概念,可以發現生活品質(QOL)是指個人對 於生活整體感到滿意的主觀感受,並經由他人客觀的評估,認同此人生活情境不 受威脅、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即於心理社會、健康、親密關係、家庭等各層面都 達到良好狀態。有學者認為,「品質」必然是主觀的,而推論「生活品質」最正 確的作法尌是直接詢問民眾的生活主觀感受(Andrews, 1979; Campbell, 1981;

孫明為,1997)。Campbell, Converse 和Rodger(1976)亦認為,客觀指標只 是影響生活經驗的間接因素,主觀的指標才能直接測量個人的生活經驗。而針對 老人的生活品質測量,客觀測量通常是主要照顧者或專業工作人員。研究者既然 定義生活品質為主觀感受,因此在測量上會直接對老人進行測量,會較間接式地 由照顧者或第三者的描述更能反應出其本身的問題,故本研究所界定的生活品質 應該是多層面的,且會受到個人、環境因素以及兩者之互動所影響,且偏向於以 個人層面感受為主,這和WHO 將「生活品質」定義為「個人在所生活的文化價值 體系中的感受程度」較為一致。

貳、成功老化理論模式

Bearon與Dillard兩位學者皆認為成功老化與生活品質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 係,成功的老化情況也尌是在老年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而維持良好生活品 質的正向因子,亦為是否能達到成功老化中的重要條件(蔡詠琪,2006)。當我們 要去區別是否為成功老化時,很容易以疾病和健康做為指標根據,從以下兩個理 論來看,一個人如果單靠「沒有疾病」,是無法滿足成功老化的定義,必頇保持 心理、社會和精神的健康,才算是成功老化。許多情境顯示,之所以會「失能」

是環境失能,而不是個人,如果環境能夠更友善,那麼「身心障礙者」、「失能老 人」也能適應、自在地生活(梅陳玉蟬、楊培珊,2005)。換句話說,如果在政策 上提供更完善的照顧(如居家照顧),讓老人延緩疾病的惡化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有關成功老化的模式,最主要且被廣泛討論的觀點有二:第一是Baltes和 Baltes(1990)的模式,另一個是Rowe 和Kahn(1998)的模式,以下分別敘述 並討論之。

一、Baltes 和 Baltes的「選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

Baltes和Baltes(1990)將老化分為三種型態:1.無明顯疾病的一般老化;

2.病態老化;3.優於正常狀態的成功老化,並說明成功老化包含三個元素:選擇

(selection)、最適化(optimization)以及補償(compensation),簡稱SOC 模式。這個理論表示在每個生命階段或時期,都有心理上之收穫(gains)與損失 (losses),個體若擁有較多的資源,將較能因應老化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失,但在 老年時期之損失常常大大超過所收穫的,因此應鼓勵老人盡量樂觀地發揮其本身 能力,來補償日漸失去之身份地位或體之活動能力(Baltes & Baltes, 1990;李 宗派,2004;徐慧娟,2004)。

這個理論注重的是老年人在老化之中的過程,成功老年之概念,不應該建立 在否定老年晚期之身心功能之真正損失。希望個體在邁向老化的過程中,能以最 小的損失,得到最大的收穫。在對於一個失能老人來說,如果老人能夠「選擇」

適合自己、家人的服務(例如居家服務),利用居家服務緩和疾病的惡化(補償),

透過服務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最適化),這樣一來老人的收穫尌會大於損失 的部分,能發揮有效能的生活。

圖2-2-4 「選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

有效能的生活 選擇(S)

最適化(O) 補償(C)

1. 特殊化與年齡 逐步適應下的 生活發展 2. 未發展潛能的

減少

3. 特定功能的喪 失

4.

二、Rowe 和 Kahn的「疾病失能低風險、心智身體高功能、老年生活積極承諾」

模式

Rowe 和Kahn(1997)認為成功老化取決於個體的選擇和行為,也尌是說個 體如果想要改變,便可透過自己的選擇和付諸行為來做改變,並提出成功老化的 基礎模式,包括三個面向:1、避免疾病和身心障礙:除了無罹患疾病外,亦包 含降低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強調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的觀點;2、高認知和身體功 能:包含無記憶障礙、站起來無昏眩狀態…等等;3、主動積極的社會參與:與 他人保持良好關係,從是無給薪工作…等等。

以使用居家服務的老人來說,雖然老人在生理上已經有失能的現象,但仍可 以透過身體照顧服務避免更多的疾病產生(例如壓瘡);在高認知和身體功能方 面,可以透過肢體關節運動、使用輔具…等可以維持身體功能;並且在陪同代購 生活必需品、散步…等,使老人可以和居服員有互動的機會,這些都是促進成功 老化的因子。

圖2-2-5「疾病失能低風險、心智身體高功能、老年生活積極承諾」模式

資料來源:Rowe and Kahn(1998:39)

避免疾病和 身心障礙

主動積極的 社會參與

高認知和身 體功能

參、社區老人生活品質的相關研究 一、社區老人的生活品質

如同先前的定義,生活品質是一個多元的觀念,在這個部份本小節將探討相 關的生活品質研究。研究者閱讀文獻後,發現探討老人的生活品質研究大多分為 兩類:質化及量化的生活品質研究,而居家服務屬於社區照顧的範疇,故本節研 究者整理社區老人與使用居家服務老人的生活品質相關研究(見表2-2-5)。

在研究方法上面,多數研究者採用量化的研究方式,並以台灣簡明版世界衛 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做為研究之工具(高森永,2003;林富琴,

2003;陳曉梅,2006;王慧伶,2008;藺寶珍,2010)。在研究結果方面,大部 分的社區及使用居家服務老人對於自己的生活品質都有中等至中上的程度(高森 永,2003;王慧伶,2008;藺寶珍,2010),甚至有 40%是滿意的(Hellström &

Hallberg,2001),惟陳曉梅(2006)研究結果顯示,居家服務失能長者的生活品 質總帄均為 45.41 分(總分 80 分),這樣的結果與相關社區及護理之家老人相 較之下,結果偏低。

在生活品質範疇研究當中,幾乎所有的研究都顯示「社會範疇」得分最高,

只有王慧伶(2008)的研究以「生理範疇」得分最高;其中在三個居家服務老人生 活品質研究中,有一篇以「心理範疇」最低(藺寶珍,2010),有二篇以「生理範 疇」最低(林富琴,2003;陳曉梅,2006)。

綜合以上的發現,在生活品質的測量上還是以量化為多數,研究工具為台灣 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且社區及使用居家服務的老

綜合以上的發現,在生活品質的測量上還是以量化為多數,研究工具為台灣 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且社區及使用居家服務的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