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聚落空間紋理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4-61)

第三章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第三節 聚落空間紋理分析

53

54

坑,隨著採金人潮的湧入,開始有人在離大、小粗坑口不遠的基隆河東岸台階上 建造背山向水的石屋落戶定居,因此可說是猴硐最早形成礦業聚落雛型的區域。

以下針對猴硐六個生活領域範圍與發展,分別描述與說明。

一、粗坑口

「粗坑口」屬於弓橋里範圍,因位於早期產金礦的大、小粗坑外口得名,屬 於猴硐聚落範圍的最外緣。聚落內有大、小粗坑溪,溪流中佈滿大小石頭,是基 隆河上游只有猴硐才有的特殊景觀。

此聚落的房屋散佈在道路的兩側,在火車尚未開通的年代,屋前的道路原鋪 設有輕便車軌道供輕便車通過,因此低於道路面的房屋前庭變形成了天然屏障,

在不用擔心交通安全的環境下,居民的日常及鄰里活動多在被住宅所包被著的道 路上發生,但在北縣 37 號道路開通後,村莊內的主要生活動線被直接切過,住 宅前庭成為與道路同一等高,在汽車呼嘯的危脅下,居民原先的鄰里活動被迫轉 移至道路的另一側進行。

圖 3-3-2:弓橋里與侯硐里領域劃分圖(資料來源:林詩傑,1994,侯硐地方研究)

侯硐里 侯硐里 侯硐里

侯硐里

55

二、學校腳

「學校腳」按照字面上的即是學校腳下,意指位於侯硐國小山腳下的聚落 (圖 3-3-3)。此聚落的北端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屬弓橋里,而南端一小部分則屬於 猴硐里,因此在居民的認知中「學校腳」同時包含了弓橋與侯硐兩部分。

學校腳的聚落配置集中於主要道路東側;大粗坑溪的兩旁。聚落的巷道彎曲 而狹窄,在猴硐聚落中是最複雜的,而居民身處其中卻能有很好的安全感,能夠 明確的認同學校腳的地方感。

三、九坑

「九坑聚落」位於介壽橋東岸向北,屬於猴硐里範圍,是明治 44(1911)年

「瑞芳炭山」煤礦開採所形成的礦業聚落,猴硐礦區後由顏雲年成立的「基隆探 礦株式會社」所承包,並於大正元(1912)年將坑口改名為「四腳亭九坑」,因此 被稱為「九坑」,擁有猴硐最早的煤礦坑口辦事處。

大正 5 (1916)年,正是顏雲年將礦業公司化,並開始大規模經營的年代,

煤產量屢創紀錄,礦工越來越多,為避免外來礦工流失,便於坑口附近設置工寮 供礦工居住,草創期採用竹造工寮、後來採用石造工寮。

到了瑞三時代礦工宿舍演變為磚造、加強磚造或鋼筋混凝土造工寮。聚落內 有兩條串通全區的主要動線,猴硐礦區的服務空間都設立在此區。介壽堂電影

圖 3-3-3:學校腳聚落建物配置圖 (圖片來源:林詩傑,1994,猴硐地方研究)

舊猴硐國小 舊猴硐國小 舊猴硐國小 舊猴硐國小 學校腳範圍

學校腳範圍學校腳範圍 學校腳範圍

56

院、福利社、瑞三福利餐廳等服務性設施分布在主要道路的兩旁,一到出坑的時 間,聚落四圍便湧入大群的礦工,在此休息、購買日常用品,熱鬧非凡。另有幹 部宿舍、包含了康樂中心、圖書館、托兒所等功能的「建興會館」設立在社區道 路兩邊,是整個猴硐當中,公共設施最多,機能性最強的聚落(圖 3-3-4)。另 外,由日據時代便存留下來的猴硐神社與一百階,也在此區域內。神社遺址的後 山上因生長了許多鐘萼木,現在也成為遊客前往的遊憩據點之一。

四、車頭與車頭頂

「車頭」地區原本叫做「外店仔」,早年有一排木造旅社為往來淡蘭古道的 商旅提供住宿,另有幾間雜貨店作為大盤商或是貨物銷售點。火車開通後,因握 有交通的便利優勢,居民開始由「內店仔」的商店轉往「車頭」處購買所需的生 活用品,逐漸使這個小聚落成為整個猴硐的商業中心。當時,此地區有碾米店、

果菜店、鐘錶店、藥店、冰果室、等形形色色的商家供礦工及家眷種種生活消費,

而這些商家為因應礦工的夜間出坑時間,常常在深夜兩三點才關店打烊,在此形 塑出繁華的聚落盛況。

「車頭頂」;指的是車頭頂端的聚落,早在 1920 年代,車頭頂端已有幾戶民

建興會館建興會館 建興會館建興會館

介壽堂 介壽堂 介壽堂

介壽堂((((活動中心活動中心活動中心)活動中心))) 福利社與餐廳

福利社與餐廳 福利社與餐廳 福利社與餐廳

保安宮 保安宮 保安宮 保安宮

圖 3-3-4:九坑聚落建物配置圖 (圖片來源:林詩傑,1994,猴硐地方研究)

57

宅,但現在的「車頭頂」聚落乃因民國 56 年火車站重建,原本居住的數十戶居 民向西側地勢較高的山坡上遷移建村所形成。火車站改建後,地貌景觀出現重大 改變,「車頭」附近原有的熱鬧景象不在,僅剩留存在火車站對策的廣場周邊留 有較活絡的餐飲雜貨店。也是目前猴硐聚落內唯一商業行為聚集的地方。

車頭頂聚落的居民長年由聚落兩端穿越鐵道進出,直到火車站改建完成後,

才由車站二樓架設天橋供居民通行,天橋寬度僅供二人擦肩而過,連腳踏車也無 法行經,是少數只有靠步行才能進入的聚落。

此區域的建築型態是典型的河谷地形代表,背山面水,利用山坡地高差建築 產生較佳的視野。大門通常設在東西向,面水或道路,以防止猴硐河谷東北地形 風將風雨吹進屋內,外牆早期以猴硐最容易取得的石頭為主,竹片土牆及土塊牆 為副,此外牆材料不但取得容易又便宜,另有冬暖夏涼的功能,後期以磚牆為主。

屋頂大部分採用木造斜屋頂,鋪設油毛氈再塗柏油,以適應猴硐多雨氣候。

民國 80 年代,人口逐漸外流,許多原本有養貓的居民,將貓咪託付給鄰居 之後離開本地往外地發展,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下,貓咪不斷繁殖,形成了車頭頂 聚落只有約百位居民居住,但卻有將近 200 隻貓咪棲息的特殊景象,成為今日猴 硐最熱門的遊憩據點─貓村。

圖 3-3-5:車頭與車頭頂聚落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58

五、內坑

「內坑」屬猴硐里範圍,早年因聚集了「五座寮」、「美援厝」及所長宿舍等 礦工、職員宿舍,又因位於坑口附近,因此當地人以「炭寮」又或者是「內坑」

來稱呼。內坑南端有高山阻去交通的動線,東有山坡地,西是基隆河,因此整個 聚落在地理位置上比起其他的聚落較為封閉,受到干擾的情況也較為低。

「五座寮」,是復興坑外的五座工寮,大正 4 (1915) 年興建。當時工寮內 部的空間為一條廊道兩側共有好幾間 8 尺乘 9 尺的小房間,每一間就是一戶礦工 的宿舍,無論是吃飯、睡覺或是作息都在此空間內,生活空間相當狹小。

後來因為礦工人數眾多,導致住宿空間不夠,民國 46 年,瑞三公司依照美 援運用委員會公告的「美援相對基金計畫標準處理程序」,在距坑口較遠處興建 了礦工宿舍,稱之為「美援厝」。

五座寮、美援厝與所長宿舍均保存良好,是猴硐礦業聚落的重要歷史資產,

其他還有早期的診療所,觀光發展後,都被規劃成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觀光 遊憩據點的一部分。

五座寮 五座寮五座寮 五座寮

美援厝美援厝 美援厝美援厝 所長宿舍

所長宿舍 所長宿舍 所長宿舍

診所診所 診所診所

圖 3-3-6:內坑聚落建物配置圖 (圖片來源:林詩傑,1994,猴硐地方研究)

59

六、內店仔

在猴硐居民的認知當中,以類似口袋的地形來比喻整個猴硐聚落,越往南越 有「內」感覺(林詩傑,1994),因此位於猴硐最南端的商店街聚落,便被稱為「內 店仔」。

內店仔早在清代便已形成,是作為提供行經淡蘭古道行人的商業地區,建築 構造多為房屋前半段作為店鋪使用的「街屋」型態,店舖的後半段才是居住空間。

內店仔聚落中段較寬而兩端尖細,整體呈現出彷彿橄欖的形狀,狹長的街道 穿透東西兩側房屋,進入聚落後即可一眼望穿聚落尾端,沒有任何巷道及廣場空 間,聚落型態極為單純。在每間「街屋」的前緣設有與街道連結的步廊作為外部 空間,每間房屋的步廊均與隔壁間連通在一起,形成長條的街道面,經常可見居 民三五成群圍聚在一起聊天,居民彼此之間鄰里關係強當強烈。

在觀光發展後,居民希望,將原本作為商業用途的街屋型態,透過詳細的規 劃,再度打造出一條具有內涵的商店街。

圖 3-3-7:內店仔聚落街屋立面型態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60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4-6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