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環境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0-45)

第三章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地理位置

猴硐聚落位於東經 121o 4911北緯 25o0525,屬新北縣瑞芳鎮,坐落於鎮 中心靠南位置,是基隆河上游的第二個聚落,同時也是平溪鐵路支線的起點。地

1 參考資料:周章琳,2009,《黑金的故鄉 猴硐》,臺北縣政府、林詩傑,1994,侯硐地方研究。

40

理上屬於基隆丘陵區,大部分地區在標高約 75mm~250mm 之間,四面有山嶺圍繞 (圖 3-1-1),東西兩側山勢較陡,東有五丹山(580m),三貂嶺大山(523m),西有 三爪子尖山(526m),南側有獅子嘴奇岩(422m)。

二、氣候

猴硐年均溫約在 22 度左右,夏季炎熱,日照強烈;七、八月溫度可達攝氏 29 度以上(圖 3-1-2)。春秋氣候宜人,冬季一、二月風勢強勁,引入海面的濕冷 氣流,寒冷且多驟雨,平均氣溫在 15 度左右,一月時,最低溫度則能低達 8 度。

由於冬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雨量豐沛,一年約有 200 天以上下雨,屬於典型的 冬雨區,全年降雨量約高達 4,000 公厘。

圖 3-1-2 猴硐地區平均雨量與氣溫(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 3-1-1 猴硐鳥瞰遠景(資料來源:周章琳,黑金的故鄉─猴硐)

41

三、水文

基隆河由南北走向貫穿猴硐聚落,使整個聚落被分散於河兩岸的台階平地 上。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的分水崙,河長 86.4 公里,自源頭向東北流下,

出了十分瀑布、三貂嶺,在三貂嶺轉而向北,又再猴硐外側轉向西,流入大台北 地區,最後於關渡匯入淡水河 (圖 3-1-3) 。

由於猴硐位於基隆河中上游,上游地區地勢陡峭,加上雨量豐沛,在九月至 翌年三月雨季期間,河水流量大,若遇到颱風時期,河水氾濫,猴硐、瑞芳地區 不時傳出淹水,造成無數的損傷,直到民國 94 年原山子分洪道完工啟用,才降 低這些低區淹水情形。猴硐聚落的水系還包含了大、小粗坑溪兩支溪流,因河中 大小石礫密佈而得名,大粗坑溪石礫較大(圖 3-1-4);小粗坑溪石礫較小。

圖 3-1-3 瑞芳鎮水系圖 (資料來源:瑞芳鎮誌地理篇)

42

四、地形與地質

猴硐所在的河階平臺狹小,南北走向的基隆河與兩側山谷間發展的空間有 限,除了河階平臺外,山與水便是猴硐的全部寫照。猴硐的土壤呈酸性反應,是 有機質含量低的黃棕土壤分布地區,因雨水豐沛,坡度又陡,沖刷作用十分嚴重,

土壤貧瘠且多石礫。

在地質上屬於新第三紀沉積岩,以砂岩、頁岩為主,在此沉積岩石底層中,

還蘊含了猴硐的重要資展─煤礦。猴硐的煤礦主要蘊藏於石底向斜軸東邊南北 翼,其範圍廣達至武丹山岩塊的西南邊緣,共蘊藏約 27,950,000 公噸的煤礦量2, 煤層的傾斜度界於 0o到 90o之間,煤礦的分佈型態如同書頁一般一頁一頁的薄 層,共有七層的煤炭。(圖 3-1-5)。煤炭的開採以本層煤與下層煤為主,本層煤 煤厚 0.25 到 0.75 公尺,左右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煤煤厚 0.3 到 0.5 公尺。

2 瑞三爌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五十周年特刊,P15。民國 73 年,已採煤量為 6,610,000 公噸。

圖 3-1-4 大粗坑溪 (資料來源:瑞芳鎮誌地理篇)

43

圖 3-1-5 猴硐地區煤層分佈圖(資料來源:瑞三爌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五十周年特刊,P15

44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0-4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