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股權結構之分析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首先針對大同集團的股權結構與董監組成進行分析,彙總研究分析結 果,並對相關的公司治理議題做進一步討論。本章另對相關法令缺失,提出改善 及政策建議,最後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

第一節 股權結構之分析結論

(一) 林氏家族成員平均直接持股率 1.17%及平均直接盈餘分配率為 0.36%

林 氏 家族 成員 對 11 家上市(櫃 )及公開 發 行公司 之平均直 接持 股率為 0.36%,以大同公司的 2.82% 最高,5 家公司(中華映管、誠創科技、精英電腦、

凌巨科技、知光能源)之 0.00% 最低;加計未上市櫃關係法人持股率後,平均直 接持股率則增至 1.17%。在計算直接盈餘分配率時,因為大同大學(6.19%)、大同 高中(1.37%) 及大同職工福利會 (1.36%) 不會分配盈餘給林氏家族成員,不計入 計算,故平均直接盈餘分配率為 0.36%。

(二) 林氏家族掌控的董監席次加權平均比例為 61.02%

林氏家族成員以個人名義出任董監席次分別為大同公司 1 席、大世科技 2 席、尚志半導體 2 席及尚志精密化學 1 席,簡單平均為 0.55 席,加權平均為 0.07 席,透過未上市櫃關係企業及上市櫃公司法人代表身份擔任董(監)之席次簡單平 均為 3.73 席(1.18 席),加權平均為 0.46 席(0.45 席),透過內部經理人及關係企業 出任董(監)之席次簡單平均為 0.82 席(0.27 席),加權平均為 0.10 席(0.10 席)。整 體而言,林氏家族對 11 家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掌控的董監席次簡單及加權平 均比例分別為 61.85% 及 61.02%。

(三) 林氏家族掌控的董監席次,納入友好席次、扣除獨立董監事後,有 7 家公司 之董監控制席次比例,由不到 100.00% 提高為 100.00%

在分析大同集團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董監控制席次時,我們發現由林蔚山 延攬身兼中鋼及台灣汽電共生董事長林文淵出任大同公司獨立董事,但大同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2009 年度董事會開會 10 次,他只出席了 1 次,出席率僅 10%,能否執行及發揮 獨立董事之職能,值得商榷。

大同集團企業中有部分獨立董事具有大同大學、大同公司前經理人背景,或 與關係企業董監事、經理人友好,通常會支持公司之經營決策。另外支持最終控 制者之友好個人(如大同之林文淵)、企業(如中華映管之仁寶、精英電腦之寶成工 業、凌巨科技之凌陽科技),在董事會表決時,較有可能支持大同林家決策。因 此,我們將友好席次納入控制席次比例計算中,但將獨立董監事予以扣除,重新 計算控制席次比例。

比較最保守計算之董監控制席次比例,與納入友好席次、扣除獨立董監事,

較貼近實際狀況計算之董監控制席次比例,兩種方式計算之董監控制席次比例,

我們發現,有 7 家公司之董監控制席次比例,由不到 100.00% 提高為 100.00%,

有 1 家公司之控制董監席次比例,由 50.00% 提高為 90.00%,有 1 家公司之董 監控制席次比例,由 40.00% 提高為 75.00%,有 1 家公司之控制董監席次比例,

由 50.00% 提高為 66.00%以上。另外有 1 家公司之董監控制席次比例未改變,

因其無友好或獨立董監事席次。

(四) 林氏家族的股份控制權、盈餘分配權及席次控制權平均分別為 21.83%、

1.07%及 61.85%

林氏家族對大同集團 10 家上市(櫃)及 1 家公開發行公司之股份控制權、席 次控制權及盈餘分配權,除福華電子(39.38%)及知光能源(43.02%)外,其餘 9 家 聯屬公司之股權均未達 20%。但席次控制權,除誠創科技(40.00%)及精英電腦 (45.45%)外,其餘 9 家聯屬公司之控制權均達 50%或超過 5 成。林氏家族對大同 集團 11 家聯屬公司之席次控制權平均為 61.85%,再次驗證「席次控制權」優於

「股份控制權」。

(五) 最終控制者可以一單位的出資獲取 178 單位以席次控制力衡量的實質控制 力

林氏家族對大同集團 11 家公司控制權與盈餘分配權之偏離程度,以大同公 司為例,股份控制權和盈餘分配權之偏離程度 A1 (A2)為 14.49% (0.16),看來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大;但依席次控制權(以董監席次合計數衡量)與盈餘分配權之偏離程度 B1 (B2)、

與股份控制權之差異程度 C1 (C2) 則分別高達 88.06% (0.03)、73.57% (0.19);另 依股份控制權(席次控制權)與盈餘分配權計算之槓桿倍數 D1 (D2)為 6.08 (31.90)。研究顯示,偏離程度 A1 之平均值僅 20.76%,但槓桿倍數 D2 之平均值 高達 178.01 倍,亦即最終控制者可以一單位的出資獲取 178 單位以席次控制力 衡量的實質控制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