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景:由二十世紀初的半音主義談起

第四章 二十世紀嚴肅音樂相關創作現象探討

第一節 背景:由二十世紀初的半音主義談起

嚴肅音樂的概念與理想,自十九世紀初開始廣泛地實踐在西方社會中,整個

十九世紀浪漫音樂景觀時常被冠上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稱呼,而日趨複雜

的和聲表達也被視為是創作者表達內心強烈情緒的呈現。

然而要將半音視為強烈情感的表達,必定是因為它產生足夠的張力,這樣的

情感內涵要在作品中成立,必須有另一股強大的吸引力作後盾,這股強大的吸引

力,便是一種由調性和聲(tonal harmony)進行所形成的音樂語言傾向。換句話說,

對於調性和聲語言不夠熟悉的耳朵,是無法充分體會半音和聲的力量的。

半音的使用,在浪漫時期的音樂是十分普遍的,但許多時候都是以和聲外音

的型態呈現,甚至製造出另一種和絃組合,來混亂或誤導我們對調性的感覺,這

或許可以視為調性語法當中的一種陌生化手段,藉此使我們的耳朵拚命地想找出

和聲真正的方向與調性的歸屬,如下面出自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 1872-1915)鋼琴前奏曲作品 27-1(1900)的片段:

【譜例四】史克里亞賓:前奏曲作品27-1 開頭

觀察這個樂曲開頭的句法走向,似乎是以G 小調的屬和絃為目標、在第四小

節形成一個半終止的型態,但因為樂句行進間充滿了不情願的半音游移與和聲外

音,甚至時常組合出破壞調性感的對稱性和絃(如增三和絃),因此我們可以從

其中感受到強烈的情緒。

然而半音的使用進到另一個階段更激進的階段,是已經難以分辨誰是和聲外

音(調外音)的狀態,這正是為什麼許多理論家常舉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1859)前奏曲開頭的

片段來做為十九世紀末期半音和聲的里程碑:

【譜例五】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開頭,鋼琴和聲縮減版

若不能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這段音樂的革命性意義,光憑和絃的辨認(如半減

七和絃、大小七和絃等等),是無法真正體會樂曲開頭對於整首超過四小時的龐

大作品所舖陳的巨大張力。

我在大約九歲的第一個創作的嘗試,是用五聲音階做為旋律基礎的一首鋼琴

小品(至今我仍十分好奇當時的我為何會選擇這麼做),然而從這首初試啼聲的

作品開始,我至少自發性地嘗試寫作了大約八年(大約到正式開始學習作曲之

前),才開始覺得對調性的語言得到初步的掌握。

然而在我們的音樂學習環境中,我觀察到整體來說似乎並不具備這種充份體

會調性語言底層意義的過程,因此常見的狀況是,在年幼時期還未能充份理解音

樂語言與其所指涉的情感內涵之時,就已經開始演奏十分艱深的樂曲,因而絕大

部份的詮釋依據都不是出自對音樂語言深刻的理解,而僅僅是對於現成演奏(無

論是老師或是唱片)的模仿,於是情感抽離的現象便逐漸形成。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此種基於對調性語言的熟悉之下,因強烈表達需

【譜例六】張俊彥:第二號前奏曲,選自第二號清唱劇《晦朔春秋》

我希望它能充份傳達在其前後的歌詞內容:

我們無法知道未來、將來的樣子 . . . 這一切並非妄然,我們掙扎過的痕跡 . . .

之間文字所難以傳達的情感內涵── 一段掙扎的過程;但我對此成果仍不滿意,在

未來的作品中,我還會繼續嘗試在某些適合的片段中使用強烈的半音主義語言來

創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