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殺的實證分析文獻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自殺的實證分析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報酬有正向期盼,繼續活著、遞延自殺以等待可能實現的未來價值將是最 符合的個人利益;如同第(8)式的收益臨界值,若在第二期正報酬機率q上 升,第二期負報酬機率(1q)、乘數(1d)或折現率r下降,個人將選擇自 殺遞延以等待未來價值。

延續實質選擇權理論架構,在不確定因素的概念下,Culter et al. (2001) 在 三 期 的 模 型 架 構 且 假 設 效 用 函 數 皆 服 從 隨 機 漫 步 (random walk) 的 分 析結果發現,不同世代選擇自殺的條件不同;隨機變數或折現率越大,表 示越年輕的世代效用變動越大,使得其自殺率上升。並且,根據美國在 1996 年針對 12 歲到 18 歲學生的企圖自殺資料也發現與 Koo and Cox (2008) 相 同的結果,亦即自殺與年齡之間並非單調正向關係。另外,Culter et al. (2001) 也提出自殺傳染 (contagion) 的例子,當自殺者在身亡後,使親朋好友頓 時陷入極度哀痛與壓力中,將可能促使自殺模仿的行為出現,如同 David (1974) 所提出的「維特效應」(the Werther effect)。21,22 然而,目前尚未有 相關的經濟理論或實證文獻,針對自殺傳染提出進一步的模型討論。

有關自殺議題的經濟理論分析,預期效用學派與實質選擇權學派最大 不同點在於不確定因素。Hamermesh-Soss 模型假設恆常所得穩定不變,並 無針對恆常所得的變異程度做任何討論。23 但是,在不確定的因素下,恆 常所得可能發生改變,而所得不確定性機率的大小也可能影響自殺的決定。

因此,Suzuki (2008) 考慮工資所得不確定性,在實質選擇權的概念下,透 過 Hamermesh-Soss 模型架構發現,工資所得分配差異程度越大,風險趨 避者的預期效用越低,表示所得差異越大將越容易決定自殺;工資所得不 確定性程度越高、工資瞬時降低為零的機率越大或預期工資成長率越低,

個人走向自殺的可能性越高。

2.2. 自殺的實證分析文獻

21 自殺傳染就像是一種社會現象的流行傳染病,也就是說當某一個人自殺後會促使其他人自殺 的現象。通常,若是在一段短期間發生自殺群聚的現象,即可視為是一種自殺傳染的情況。

22 德國文學家歌德 (Goethe) 在 1774 年創作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發行後不久,社會上出現許 多年輕的男孩也利用和書中維特相同手法自殺。David 在 1974 年就以「維特效應」,形容經由 媒體方式而受到傳染的自殺模仿行為,亦即一些內心痛苦的人,透過媒體報導別人自殺身亡的 消息後,就啟發自我了斷的念頭,進而仿效自殺者的行為。

23 Suzuki (2008) 認為,變異數或標準差皆可作為所得不確定性的代理變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經濟學探討自殺議題的實證文獻方面,目前多著重在探討社會經濟變 數與自殺率的相關性。在就業狀況方面,失業率與自殺率存在一致性的正 向關係;也就是說,許多文獻都發現失業率增加將使自殺率上升 (Burr et

al., 1994;Chen et al., 2012;Chuang and Huang, 2003;Koo and Cox, 2008)。

根據 Williams et al. (2011) 的研究報告指出,失業率的提高將使工作壓力 增加,導致國民健康的成本上升。經濟狀況與工作壓力確實對個人心理健 康造成影響,包括:焦慮、沮喪、自卑、憂鬱、抑鬱、自我厭惡以及互動 緊張等,容易導致個人自殺機率提高。尤其在金融危機或經濟惡化期間,

個人或企業的破產確實使自殺率明顯增加 (Watanabe et al., 2006)。24 實證文獻上,除了失業率與自殺率之間皆呈現正向關係之外,其他社 會經濟或人口統計等變數與自殺率之間的關係,至今尚未得到一致性的結 果。在經濟環境方面,Gingberg (1966) 認為自殺與經濟環境呈現正向關係,

亦即經濟蕭條使自殺率降低,經濟擴張則讓自殺率提高。雖然經濟不景氣 可能會造成失業與所得降低,但也伴隨休閒的機會成本降低;此時,若加 上周遭親友也同樣遭遇失業,對失業者較不會產生丟臉的心理壓力,而較 願意增加休閒、提昇健康,使失業者的工作壓力下降,導致企圖自殺的人 數或比率下降 (Clark, 2003)。另一方面的文獻則認為,自殺與經濟環境之 間存在的是負相關,表示經濟繁榮將使自殺率下降,而經濟不景氣則易使 人產生心理壓力,導致自殺的人數或比率提高 (Henry and Short, 1954;

Ogburn and Thomas, 1922)。

在所得水準與自殺率之間的探討上,許多文獻則認為兩者存在顯著的 負向關係,亦即所得水準越低伴隨自殺率上升 (Chuang and Huang, 2003;

Daly and Wilson, 2006;Faupel et al., 1987;Hamermesh and Soss, 1974;

Huang, 1996;Kimenyi and Shughart, 1986;Klick and Markowitz, 2006;

Minoiu and Rodríguez, 2008)。例如,Chen et al. (2008) 透過不同年齡層的 資料,提出所得與自殺率存在顯著負相關的結論;其中,負向關係最為明 顯的是 45–64 歲的男性中年世代以及 65 歲以上的女性老年世代。而在討

24 儘管如此,政府設立各地區的自殺防治機構,則有助於降低自殺的發生機率 (Chuang and Huang, 2003;李明濱等, 2005;江弘基等, 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論兩性對於所得與自殺之間負向效果的強度方面,Neumayer (2003) 認為 男性受的影響較大,而 Rodríguez (2006) 則認為女性受的影響較大。

但也有學者認為,高所得者的生活花費高且開銷壓力大,所以所得水 準與自殺率之間是呈現正向關係。例如,Durkheim (1897) 認為,面對任 何社會經濟的惡化或衰退,貧窮者較能體認自己的經濟狀況而接受現狀,

心理也較不會患得患失;但是富有者卻出現相反情況,使得所得水準與自 殺率之間存在正向關係 (Burr et al., 1994;Freeman, 1998;Jungeilges and Kirchgassner, 2002;Lester, 1995;Rodríguez, 2005;Simpson and Conklin, 1989)。這些討論與 Esterlin (1974) 提出所得高低、快樂程度與個人福利之 間,並非必然存在正相關的結論相互呼應。

除了所得、經濟環境與自殺率關係的文獻討論之外,另外也有文獻是 對所得分配與自殺率的關係做討論。25 Stack (2000) 就是將吉尼係數 (gini index) 作為所得不均度的代理變數;結果發現,所得不均度越高,相對被 剝奪的受害者面對的生活與經濟壓力較大,導致個人的生活與健康受到影 響 , 甚 至 透 過 酒 精 或 香 煙 的 慢 性 自 我 傷 害 之 後 , 最 終 走 向 自 殺 。 但 是 , Neumayer (2004) 及 Leigh and Jencks (2007) 則認為所得不均度對自殺率 的影響並不顯著。

在人口統計資料方面,多數文獻認為,女性勞動參與程度越高,越容 易造成傳統家庭角色產生衝突 (role conflict),產生個人、家庭與社會之間 關係弱化,造成社會整體自殺率因而提高 (Chen et al., 2008;Klick and Markowitz, 2006;Neumayer, 2003)。相反地,Pampel (1998) 則認為,女性 的勞動參與程度越高,將有助於個人、家庭與社會之間關係強化,讓傳統 家庭角色出現累積 (role accumulation) 的現象,使得社會整體的自殺率因 而下降。另外,Chen et al. (2008) 與 Lester (1995) 則認為,生育在現代社 會裡,隱含未來必須負擔龐大教育及養育等費用,易使個人與家庭產生經 濟壓力與負擔,導致社會自殺率提高;但也文獻認為生育率與自殺率是呈 現顯著負相關 (Durkheim, 1897;Fauper et al., 1987;Neumayer, 2003)。

25 在所得與自殺率之間的討論上,作為所得的代理變數包括:每人 GDP、每人所得、經濟成長 率、所得成長率或中位數家庭所得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