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殺的經濟理論文獻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自殺的經濟理論文獻

Hamermesh and Soss (1974) 是首開以經濟理論模型從事研究自殺議 題的重要先河。17 根據傳統效用極大化分析方法,在理性選擇及折現率固 定的假設下,當個人的預期終生效用折現值低於自殺門檻時,表示個人再 也不想“歹活”而決定選擇自殺。在基本架構中, m 歲且恆常所得YP的個 人效用函數如第(1)式所示;其中,CK分別表示消費及生活最低支出水 準。18 另外,個人在 a 歲的預期終生效用現值 (the present value of expected lifetime utility) 如第(2)式所示:

0

17 在 Hamermesh-Soss 模 型 提出第一篇自殺的經濟理論模型之前,Holtmann and Ridker (1965) 根據 1959 年美國的 25-64 歲男性資料發現,自殺將產生人力資本損失達 7.4 億美元。

18 為了維持醫療健康的費用與年齡呈現正相關,假設K0,表示年齡與生活最低支出水準呈 現正向關係。

19 根據第(4)式得知,自殺者是在常態分配的左尾,表示群體中求生意志較為薄弱者。

合 Hamermesh-Soss 模型的經濟結果。

延續預期效用學派架構,Koo and Cox (2008) 研究結果認為,影響個 人預期終生效用現值的是相對所得而非恆常所得。相對所得是人力資本的 增函數,表示人力資本越高伴隨相對所得越大;而人力資本是失業狀況的 減函數,表示遭遇失業就等於失去在工作中學習 (on-the-job training) 的 機會,人力資本出現跌價損失且造成相對所得下降。因此,有關 a 歲、相 在其他變數定義及討論方式皆與 Hamermesh-Soss 模型相同的情況下,

Koo and Cox (2008) 的結果發現,失業將造成人力資本跌價損失,使得現 在與未來的相對所得下降,造成個人自殺的機率提高;並且透過日本 1950 至 2003 年的資料得知,失業率與自殺率之間確實呈現顯著的正向關係,

以中壯年世代的影響最為嚴重,此與 Hamermesh-Soss 模型所得到的年齡 與自殺之間存在單調正相關的結論不同。20 這是因為中壯年世代在失業之

(critical price),如第(8)式所示:

d 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報酬有正向期盼,繼續活著、遞延自殺以等待可能實現的未來價值將是最 符合的個人利益;如同第(8)式的收益臨界值,若在第二期正報酬機率q上 升,第二期負報酬機率(1q)、乘數(1d)或折現率r下降,個人將選擇自 殺遞延以等待未來價值。

延續實質選擇權理論架構,在不確定因素的概念下,Culter et al. (2001) 在 三 期 的 模 型 架 構 且 假 設 效 用 函 數 皆 服 從 隨 機 漫 步 (random walk) 的 分 析結果發現,不同世代選擇自殺的條件不同;隨機變數或折現率越大,表 示越年輕的世代效用變動越大,使得其自殺率上升。並且,根據美國在 1996 年針對 12 歲到 18 歲學生的企圖自殺資料也發現與 Koo and Cox (2008) 相 同的結果,亦即自殺與年齡之間並非單調正向關係。另外,Culter et al. (2001) 也提出自殺傳染 (contagion) 的例子,當自殺者在身亡後,使親朋好友頓 時陷入極度哀痛與壓力中,將可能促使自殺模仿的行為出現,如同 David (1974) 所提出的「維特效應」(the Werther effect)。21,22 然而,目前尚未有 相關的經濟理論或實證文獻,針對自殺傳染提出進一步的模型討論。

有關自殺議題的經濟理論分析,預期效用學派與實質選擇權學派最大 不同點在於不確定因素。Hamermesh-Soss 模型假設恆常所得穩定不變,並 無針對恆常所得的變異程度做任何討論。23 但是,在不確定的因素下,恆 常所得可能發生改變,而所得不確定性機率的大小也可能影響自殺的決定。

因此,Suzuki (2008) 考慮工資所得不確定性,在實質選擇權的概念下,透 過 Hamermesh-Soss 模型架構發現,工資所得分配差異程度越大,風險趨 避者的預期效用越低,表示所得差異越大將越容易決定自殺;工資所得不 確定性程度越高、工資瞬時降低為零的機率越大或預期工資成長率越低,

個人走向自殺的可能性越高。

2.2. 自殺的實證分析文獻

21 自殺傳染就像是一種社會現象的流行傳染病,也就是說當某一個人自殺後會促使其他人自殺 的現象。通常,若是在一段短期間發生自殺群聚的現象,即可視為是一種自殺傳染的情況。

22 德國文學家歌德 (Goethe) 在 1774 年創作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發行後不久,社會上出現許 多年輕的男孩也利用和書中維特相同手法自殺。David 在 1974 年就以「維特效應」,形容經由 媒體方式而受到傳染的自殺模仿行為,亦即一些內心痛苦的人,透過媒體報導別人自殺身亡的 消息後,就啟發自我了斷的念頭,進而仿效自殺者的行為。

23 Suzuki (2008) 認為,變異數或標準差皆可作為所得不確定性的代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