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版本教科書演唱歌曲內容分析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各版本教科書演唱歌曲內容分析結果

曲目編碼順序為版本-語系-流水號,東大版有東-原-1《海洋》、東-客-1《花樹

首曲目。福佬語系有 8 首、客家語系有 3 首、原住民語系為 3 首。

貳、 各版本教科書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演唱方式分析

演唱方式分類為獨唱、對唱、合唱,曲譜上有註記演唱方式的則以教科書註 記為主,若無註記則根據研究者對曲譜進行的分析探討,分析結果詳見表 4-2-3。

東大版《海洋》為獨唱曲,而育達版《海洋》前段獨唱後段加和聲變合唱;

東大版《花樹下》為獨唱譜,泰宇版《花樹下》為同聲三部合唱譜,因此《海洋》、

《花樹下》各有兩種分類。

《杵歌》在育達跟華興版都為同樣的二部合唱曲譜。育達版《紅薔薇》譜上 註記可獨唱也可三部合唱;新文京版《伊是咱的寶貝》,後段加入合唱;新文京版

《馬蘭姑娘》曲譜註記二部合唱也可獨唱,故前述三首歸類為獨唱與合唱。

只屬於獨唱的有 6 首:《海洋》(東-原-1)、《花樹下》(*東-客-1)、《月夜愁》、

《客家本色》、《阿爸的風吹》、《望春風》;只屬於合唱的有 7 首:《花樹下》 (*泰-客-1)、《杵歌》(*育-原-1)、《杵歌》(*華-原-1)、《火金姑叼位去》、《月光光》、《四 季紅》、《六月茉莉》。參雜獨唱與合唱的有 4 首:《海洋》(*育-原-2)、《紅薔薇》、

《伊是咱的寶貝》、《馬蘭姑娘》。

表 4-2-3 教科書內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之演唱方式分析

表 4-2-4 教科書內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之演唱音域分析

八度(e1-e2) 十一度(b-e2)

《馬蘭姑娘》

七度(b-a1) 十一度(b-e2)

十度(B-d1)

分別為十一度(降 b-降 e2)、十二度(降 a-降 e2)。

《花樹下》東大版為獨唱曲譜,在育達版則是同聲三部合唱曲譜。使用東大 版齊唱時音域橫跨十三度(降 a-f2),使用育達合唱曲譜時,同聲三部音域分別為 第一部十三度(降 b- g2)、第二部十一度(降 b-降 e2)、第三部九度(降 a-降 b1)。

《杵歌》在育達、華興版皆為林福裕編曲的同聲二部合唱,其中第一部音域 十三度(g- e2),第二部音域十四度(e-d2)。

《紅薔薇》譜上註記同聲三部或獨唱。若是獨唱,以第一部曲譜為主,音域 為十二度(c1- g2);若為合唱時,第二部音域八度(c1-c2)、第三部音域八度(a-a1)。

《月夜愁》、《客家本色》、《阿爸的風吹》皆為獨唱譜,音域分別為十一度(a-d2)、 十一度(a-d2)、十二度(降 b-f2)。

《火金姑叼位去》譜上註記為同聲合唱。前三頁獨唱,第四頁加入二部合唱,

第七頁加入三部合唱。演唱音域在一開始齊唱時即橫跨十三度(a-升 f2),分部演 唱時並未超出此音域,故分析其為十三度。

《伊是咱的寶貝》為二部合唱,第一部音域十度(降 b- d2),第二部十一度(a-d2)

差異不大。客家童謠《月光光》譜上註記為同聲二部,第一部音域為八度(e1-e2), 第二部為十一度(b-e2)。《馬蘭姑娘》整曲皆為二部合唱,音域分別為十度(降b-d2)、 十一度(a-d2)。

《望春風》為獨唱曲譜,齊唱時音域橫跨九度(c1-d2)。《四季紅》為混聲四 部合唱,最低聲部音域十二度(G-d1),第三聲部十度(B-d1),第二部七度(b-a1), 最高聲部為十一度(b-e2);音域最廣的為第四部、最窄的為第二部。《六月茉莉》

譜上註記為三部合唱,分別為第一部七度(降 b-降 a1)、第二部九度(降 e1-f2)、

第三部八度(降 d1-降 d2)。

肆、 各版本教科書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歌詞詞意分析

伍、 各版本教科書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演唱語言分析

用簡單的原住民語言。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分析各版本職校音樂教科書中臺灣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 教材編排方式與演唱歌曲內容。選擇根據 97 課綱編寫,並通過教育部審定於 100 學年度發行之教科書為對象進行探討,期能瞭解各版本教科書相關教材之差異與 特色。

研究者使用自編「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於職校音樂教科書內容分析 類目表」,對東大、育達、泰宇、華興、新文京、龍騰、謳馨七個版本教科書進行 內容分析。逐一探討教科書中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相關教材於語系比例、

歌曲分類、呈現形式、教材分類、歌曲內容的編排情形。本章第一節針對研究結 果提出結論,第二節依研究結論提出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根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分別對臺灣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應 用於現行各版本職校音樂教科書的情形及各版本教科書在福佬、客家、原住民語 系歌曲教材編排方式之異同提出以下結論。

壹、 臺灣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使用於職校音樂教科書之內容比例不算 低,平均占總內容 8%左右。多數教科書涵蓋此三種語系歌曲為教材,福佬 語系、原住民語系的內容較多,客語最少。創作歌曲的使用多於傳統民歌。

教材呈現形式以曲譜譜例最多,課文文字、圖片次之,圖說較少。使用最 多的教材類型為歌曲,其次為音樂知識與音樂欣賞,編排較少的教材類型 為樂器、創作、基本練習。

各版本教科書中使用臺灣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教材的比例分別為東 大 4.81%、育達 10.50%、泰宇 7.39%、華興 7.17%、新文京 11.60%、龍騰 3.66%、

謳馨 4.08%,平均有 8%左右,此與中國音樂、世界音樂或臺灣戲曲音樂相較,均

占教科書的多數,這樣的內容比例若經適度正確的引導,是足以引領學生瞭解臺 灣歌曲之發展背景及內容。根據教材統計結果,福佬語系占 49.61%,原住民語系 占 35.49%,客家語系內容比例最低只占 14.90%,顯示教科書在福佬系教材之論述 較多。教科書內的臺灣本土音樂教材,早先較重視福佬語系歌曲的教學,從國中 小藝術與人文課本幾乎都有福佬系傳統民歌介紹可見一斑。1996 年行政院原住民 委員會成立,隨後 2001 年客家委員會成立;2003 年起,客家與原住民電視臺先後 開播,這些政府機構的成立,帶動社會文化風氣改變,亦影響課綱的調整與教科 書編寫。原住民音樂漸漸受到重視,故現今職校音樂教科書中,不少版本的原住 民語系歌曲內容多過福佬語系歌曲,如東大版、育達版、華興版教科書。

詞曲可考證之創作歌曲在職校音樂教科書中選用比例高於流傳於民間口耳 相傳的傳統民歌。合計各版本傳統民歌總頁數為 31.75 頁,占全部 1.80%;創作歌 曲 89.75 頁,占全部 5.08%。教科書內歌曲選材幾乎都以創作歌曲為主,如《客家 本色》、《花樹下》、《望春風》、《四季紅》、《月夜愁》等,引導學生能藉由創作歌 曲的歌唱認識現代的臺灣歌曲,也更能加深學生學習興趣。

各版本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於職校音樂教科書之教材呈現形式總計 最多的為曲譜譜例共有 81.75 頁(占 4.63%),其後依序為課文文字共 31.25 頁(占 1.77%)、圖片 13.5 頁(占 0.76%)、圖說 4.5 頁(占 0.25%)。華興、謳馨課文文字 比例高於曲譜譜例,其餘各版本都以曲譜譜例占總頁數之冠;各版本皆為圖片頁 數比高於圖說,均安排適量的圖片加深學習印象。各版本教科書的呈現形式可讓 學生藉由教師彈奏或播放曲譜譜例時的聽覺接收,搭配文字敘述思考與圖片的視 覺幫助,進而達到教學成效。

各版本教科書之教材分類總計歌曲占 50.77%,為比例最高的教材類型,其後 為音樂知識占 25.58%、音樂欣賞占 12.69%、基本練習 5.00%、音樂創作 4.04%、

樂器 1.92%。使用最多的類型為歌曲,其次為音樂知識、音樂欣賞,編排較少的教 材類型為樂器、創作、基本練習。尤其是樂器、創作、基本練習此三類,在許多

版本教科書都付之闕如,甚為可惜。

貳、 幾乎所有課本皆有選錄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福佬語系歌曲最多,

客語、原住民語系歌曲次之。獨唱、合唱各半,能培養學生合唱能力。演 唱音域從七度到十四度。歌曲詞意以愛情最多,其次依序為土地關懷情、

青春希望情。演唱語言以福佬語最多,客語、國語次之,原住民語最少。

歌曲選曲共計有《海洋》、《花樹下》、《杵歌》、《紅薔薇》、《月夜愁》、《客家 本色》、《阿爸的風吹》、《火金姑叼位去》、《伊是咱的寶貝》、《月光光》、《馬蘭姑 娘》、《望春風》、《四季紅》、《六月茉莉》…等,涵蓋不同語系、時代、歌曲豐富 且多元。

職校音樂教科書中福佬、客家、原住民歌曲演唱方式大致為獨唱、合唱各半,

藉由加入不同聲部的合唱,培養同學演唱和聲的能力。最高達四部合唱,加入已 變聲完成的男聲,演唱男低音、男高音聲部。整體來看,有同聲、混聲編排,使 演唱方式多樣有趣,帶有些許挑戰性。

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演唱音域最少七度,最多十四度,皆在學生能 勝任的範圍內,部份曲目亦可供合唱團演唱使用。

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詞意以愛情為多,再來就是跟大自然土地相關 的關懷之情、青春夢的希望情懷、童稚情的成長過程,選材適切的歌曲皆較貼近 此年齡層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演唱中,達到詠懷抒情之效。

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演唱語言比例分別排序為福佬、客家、國語、

原住民語,以目前學生的生活經驗,各班皆有能流暢使用福佬語、客語的同學,

由這些同學教其他只會國語的同學,同儕互相學習之下,這些語言的歌曲學習,

也就不會這麼困難了,且選曲多為創作歌曲有各種演唱版本可聆賞觀摩。

參、 福佬、客家、原住民語系歌曲教材於各版本教科書之內容分析結果,共同

處為各占全書 3.66%到 11.60%,內容均不少,而客語所占的比例較低也為 其共同特色。東大版內容較少。育達版原住民教材居各版本之冠;曲譜譜 例也最多(達 21.5 頁);選錄歌曲有 5 首,並兼顧各語系。泰宇的客語內容 為各版最多,教材分類呈現均衡。華興版課文文字最豐富,原住民教材使 用較多,但未編排客語教材。新文京版使用最多福佬系內容,曲譜譜例最 多,偏重歌曲演唱。龍騰版內容為各版本最少且未使用客語教材。謳馨版 課文文字豐富而未選錄歌曲。

東大版客家內容占教科書總頁數的 1.82%、原住民有 1.92%,均較福佬系的 1.07%為多,顯示東大版對客家、原住民教材的重視。曲譜譜例(3.42%)高於課 文文字(1.28%)、圖片(0.21%)、圖說(0.11%)的運用,表示其重視歌曲與譜 例的呈現。較不推薦的是東大版將教材都集中在歌曲(3.42%)、音樂知識(0.85

東大版客家內容占教科書總頁數的 1.82%、原住民有 1.92%,均較福佬系的 1.07%為多,顯示東大版對客家、原住民教材的重視。曲譜譜例(3.42%)高於課 文文字(1.28%)、圖片(0.21%)、圖說(0.11%)的運用,表示其重視歌曲與譜 例的呈現。較不推薦的是東大版將教材都集中在歌曲(3.42%)、音樂知識(0.8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