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灣福佬語系歌曲

本章根據相關文獻進行探討,第一節為臺灣福佬語系歌曲,第二節為臺灣客 家語系歌曲,第三節為臺灣原住民語系歌曲。

第一節 臺灣福佬語系歌曲

壹、 福佬人歷史沿革

人數最多且最早由大陸往臺灣移居的漢人為福建省漳、泉二地閩南語系居民,

在臺灣通稱為福佬人或河洛人。中原漢人先後經歷晉永嘉之亂、唐末、五代、兩 宋等時代動亂,居民漸漸遷移至閩南地區;17 世紀明朝末年開始移入臺灣,1662 年鄭成功驅離荷蘭人時,福佬人在臺人數已達 10 萬。起先多定居於臺灣西部平原,

後遷移擴散至全臺各地。現今臺灣的福佬人口佔全臺總人口七成以上,語言多保 留中原古音,風俗則大都繼承中原先民的遺風(簡上仁,2001)。福佬語系即是指 福建省漳、泉兩州漢族移民所用的語言;其民歌多屬於小調,敘述、童謠類次之

(許常惠,1997)。

貳、 傳統民歌與創作歌曲

學術研究領域往往將臺灣歌曲劃分為傳統民歌(又稱自然歌謠)與創作歌曲

(或稱創作歌謠)兩大類。

傳統民歌是指根植於土地、作者無從考證、產生年代和緣由難以詳細考究、

代代口耳相傳、具民族鄉土性的歌曲(林二,1984;簡上仁,1984、1991)。許常 惠(1991)認為民俗音樂的傳承是以口傳為主,因此同一項民俗音樂,隨時間、地 點、個人、團體的不同,會產生某種程度的變化。從臺灣歷史面看臺灣歌謠,會 發現許多歌謠都是從現實生活經驗出發,並反映出時代背景(呂錘寬,2005;莊永 明,1997;許常惠,1991)。莊永明、孫德銘於《臺灣歌謠鄉土情》書中寫道:

我們談及臺灣民謠,大都泛指福佬語系的民謠,而且也包括福佬語系的創作 歌曲。傳統民謠或稱自然民謠,口口相唱、代代相傳,作者已不可考,而且 往往又被重新修飾、再加詮釋,一首作品往往已經不是一人之作,或是一時、

一地之作了,正因為是多數人的集體創作結晶,經歷長時間傳承,更顯得與 吾土吾民的感情之深厚!

另一種富鄉土氣息且經由明確創作者寫作的歌曲通稱為創作歌曲,如創作於 光復前後,至今仍令人難以忘懷的《望春風》、《雨夜花》、《白牡丹》、《補 破網》、《燒肉粽》等,這些經過歲月考驗的歌曲,不但極富臺灣鄉土特色也確 切反應當時的時代背景。創作歌曲分為通俗與藝術歌曲兩類,前者的音樂結構較 為簡明,易學易唱,透過商業機制發行與傳播,逐漸屬於流行歌曲;藝術歌曲的 音樂組織較為繁複細緻,講究作曲技巧,歌詞具文學素養,較不具商業價值,通 常由非主流唱片公司所出版、發行、行銷(莊永明、孫德銘,1994;簡上仁,2000)。

參、 福佬語系傳統民歌

福佬語系傳統民歌內容包羅萬象、種類豐富,有依歌詞體制、歌詞內容、用

途、分佈地區等分類方式(簡上仁,2001),將其依序整理說明如下:

一、傳統民歌依歌詞體制分類

黃得時在《臺灣歌謠之形態》一文中,曾就歌詞體制,將臺灣歌謠分為七字 仔、雜唸仔兩種。七字仔特徵為無論幾段,每段必四句,每句皆七個字,屬整齊 句,亦稱四句聯,是非常盛行的歌詞型態。用七字仔演唱的歌謠多為情歌或長篇 故事歌謠,如《五更鼓》、《病子歌》、《喔槓槓》等。雜念仔指七字仔以外一切長 短句的歌曲,形態千變萬化,每句字數不拘可長可短,不一定押韻,通常以三、

五、七個字為基礎,大部分用來描寫家庭及兒童遊戲者居多,如《天黑黑》、《牛 尾擺》、《一隻鳥仔哮啾啾》…等(簡上仁,2001;顏綠芬、徐玫玲,2006)。

二、傳統民歌依歌詞內容分類

福佬語系傳統民歌歌詞內容可分為家庭倫理、勞動工作、愛情、敍 事 、娛樂、

祭祀、童謠等七類(許常惠,1991、簡上仁,2001)。(一)、家庭倫理類如《牛尾 擺》、《滿月歌》、《病子歌》、《做人的媳婦》,舊時農業時期,生 活 組 織 以 大 家 庭 爲 主,兄弟、夫妻、婆媳間都有其倫常規範,故 産 生 許 多 敍 述彼 此 相 處、互動情景 的歌曲。(二)、勞動工作類如《牛犁歌》、《農村曲》,為描述人民下田耕種、出海 捕魚、上山砍柴、打獵等勞動工作。(三)、愛情類如《六月茉莉》、《五更鼓》、《桃 花過渡》,主要描寫男女間的情愛,藉由歌聲表達愛慕之意、互訴情愫。(四)、敍 事類如《勸世歌》、《年俗歌》,敘述社會景象、歷史故事、人物記實、大自然景象 等。(五)、娛樂類如《飲酒歌》、《猜拳歌》、《嫁尪歌》,是指帶有嬉戲性質的助興 歡樂歌曲,常 用 在 衆人 齊聚 一 堂 時 。(六)、祭祀類如《卜卦調》、《道士調》、《哭 喪調》,由來是因為在許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節慶中,會有各類儀式,自然 就 産 生 了 許多祭祀歌謠。 (七)、童謠類如《ABC 狗咬豬》、《火金姑》、《點仔點水缸》、《天 烏烏》、《白鷺鷥》,指兒童在生活、遊戲中會哼唱的歌謠。

三、傳統民歌依用途分類

簡上仁(2001)於《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一書中提及民歌是音樂 之根,亦是各類民俗曲藝延伸發展的基本素材。民歌結合文學、劇本成為說唱;

結合舞蹈、肢體動作成為歌舞小戲;結合文學劇本與舞蹈肢體動作則成為所謂戲 曲。故傳統民歌依其用途的不同,大致可分為歌謠、說唱、歌舞及戲曲等四大類。

歌謠類為單純以歌唱形式,自然傳頌於民間的民歌,如《思想起》、《丟丟銅仔》、

《六月田水》;說唱類指專門用於唸歌兼講故事的民歌曲調,如《江湖調》、《五更 鼓調》;歌舞類為專用於表演歌舞小戲的民歌曲調,如《桃花過渡》、《病子歌》; 戲曲類為被使用為戲劇曲牌的民歌,如常用於歌仔戲裡的《七字仔調》、《涼傘調》…

等。傳統社會中,勞動時使用《農耕歌》、描述愛情時使用《思念歌》,這些皆屬 於不同用途時會演唱的民歌,有些亦會被改良發展為職業娛樂形式(呂錘寬,2005;

許常惠,1991)。

四、傳統民歌依分佈地區分類

許常惠(1991)依分佈地區將福佬語系傳統民歌分為彰南、恆春、其他地區三 類;簡上仁(2001)認為臺灣福佬系民歌,依其產生、流傳情形,可劃分成西部平 原、恆春地區、北宜地區、其他地區,這些正是福佬人在臺定居、開發及成長的 主要區域。

廣義的彰南地區包括中央山脈西側之中南部平原,此地區為福佬人在臺最早 開墾的部分。明末清初相繼來臺的福佬先民,初以嘉南平原(指今彰化縣以南至 高雄縣的西部大平原)為開墾根據地,早期福佬系民歌就從西部平原開拓先民的 生活中漸漸發展出來。其中有些民歌是從中國移植來臺並再生;有些擷取閩南地 區民歌素材重新孕育而來,大部分為先民在開臺闢臺的生活中醞釀而成。由於開 發較早,彰南地區民歌唱法較文明化、通俗化,少淳樸風味,部分曲調亦可作為 說唱、戲劇、歌舞小戲的旋律。代表曲目有《卜卦調》、《乞食調》、《牛犁歌》、

《天黑黑》、《病子歌》、《哭喪調》、《勸世歌》、《六月田水》、《一隻鳥 仔找無巢》、《六月茉莉》、《五更鼓》、《高雄民謠》、《桃花過渡》、《草

螟弄雞公》、《雪梅思君》…等。

恆春地區包括原屬舊恆春縣城的恆春鎮、車城鄉、滿洲鄉、枋山鄉、牡丹鄉,

其開發早在明鄭時期即開始,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漢人開始大量移入。當時因嘉 南平原人口漸趨飽和,高屏區的福佬人與客家人,乃大規模南移,於恆春地區闢 地為家。恆春地區位於臺灣南端,為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的小半島,地理環境較 封閉獨立,不易受到城市與外來物質文明的影響,且原住民族、福佬人、客家人 錯綜交雜,故音樂表現具有相互融合的特殊韻味。產生於恆春地區的福佬語系傳 統民歌有《牛尾擺》、《四季春》、《思想起》、《恆春調》、《甘蔗好吃》、

《耕農歌》…等。

北宜地區包括大臺北及蘭陽平原,蘭陽地區於清乾隆嘉慶期間由漳州人吳沙 開始有計畫的墾殖後,漳、泉、粵三籍移民相繼而至,其中以漳州福佬人佔多數;

至二十世紀初,臺中、臺北等地的福佬人也相繼遷入。蘭陽地區早年由於交通不 便,封閉式地理環境阻絕文明污染,使此地的傳統民歌保存平實淳樸的獨特氣質。

此地區傳統藝術文化興盛,較為人熟知的宜蘭民歌有《丟丟銅仔》、《五工工》、

《一隻鳥仔找無巢》、《宜蘭調》…等。現今最繁榮的臺北,由於科技、物質文 明、外來文化的嚴重滲入,成為最不具民族音樂特色的地區,一般認為已被應用 於歌仔戲曲牌的《臺北調》與《崁仔腳調》為早期盛傳於臺北地區的民歌。

西部平原、恆春、北宜以外的區域稱為其他地區,歌謠多為福佬、客家族群 融合後所產生。福佬人與客家人為了爭奪生存空間,早期難免有所紛爭,後為共 同利益,乃逐漸進行相互通婚、通商、文化融合。故福佬人吸收了客家曲調,唱 出具客家風格的《採茶歌》、《捧茶盤》、《挽茶相褒》、《茶山相褒》等傳統 民歌。

民歌及用詞語言具有極度緊密的關係,若依民歌產生與流傳的分佈地區來看,

可瞭解民歌是如何與孕育它的土地產生出無可取代的緊密結合。其中恆春地區的

《恆春調》曾轉化為《臺東調》,後又被稱為《平埔調》;隨時代變化,歌名歌詞 曾多次演變為《楓港調》、《農耕歌》、《三聲無奈》、《生蚵仔嫂》等,又如 恆春調中的《思想起》,原為至恆春拓荒者思念家鄉而得名,有數十種不同內容 的歌詞,但皆以思想起為段落發語詞,演唱方式自由多變(顏綠芬、徐玫玲,2006)。

陳達(1905~1981)屏東縣恆春人,為演唱恆春民歌《思想起》最著名的民間 藝人。陳達不識字不識樂譜,音樂沒有師承,月琴無師自通,從小耳濡目染兄長 的歌聲,曾從事水泥、打石、木炭、看牛、割稻草等職業。20 歲起經常受邀自編 自唱,臺灣光復前,陳達的歌聲在恆春一帶已嶄露頭角;光復後陳達因一隻眼睛 患有眼疾,人稱紅目達仔,成為當地極為搶手的民歌演唱人。1967 年許常惠與史 惟亮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到恆春聽見當年 62 歲貧病交加的陳達演唱《思想起》,

陳達(1905~1981)屏東縣恆春人,為演唱恆春民歌《思想起》最著名的民間 藝人。陳達不識字不識樂譜,音樂沒有師承,月琴無師自通,從小耳濡目染兄長 的歌聲,曾從事水泥、打石、木炭、看牛、割稻草等職業。20 歲起經常受邀自編 自唱,臺灣光復前,陳達的歌聲在恆春一帶已嶄露頭角;光復後陳達因一隻眼睛 患有眼疾,人稱紅目達仔,成為當地極為搶手的民歌演唱人。1967 年許常惠與史 惟亮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到恆春聽見當年 62 歲貧病交加的陳達演唱《思想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