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簡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簡介

「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以下簡稱 TEPS)的簡介,其內容主要摘錄整理自張苙雲(2011)的《臺灣教育長期追蹤 資料庫:第一波(2001)、第二波(2003)、第三波(2005)、第四波(2007)資 料使用手冊》,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細節的讀者,可以逕行參考。以下將分別從 TEPS 的沿革與特色;TEPS 的基本架構與時間表;TEPS 的資料蒐集工具與內 容;TEPS 的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以及 TEPS 的檔案資料這五個部分做介紹。

壹、TEPS 的沿革與特色

本研究分別從TEPS 的沿革與 TEPS 的特色這兩個部分做介紹。

一、TEPS的沿革

TEPS 是一項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及國科會共同規劃的 全國性長期的調查計畫。它的規劃是從2001 年起七年內,建立起臺灣地區教育 研究領域具代表性的長期資料庫,以提供教育基礎研究良好可靠的資料。這個 計畫以問卷自填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範圍涵蓋臺灣地區的國中、高中、高職 及五專的學生,同時以這些學生為研究核心,將研究範圍擴及到會影響學生學 習經驗的主要幾個重要因素,包括學生家長、任課老師及就讀學校,如圖2-2-1 所示(張苙雲,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2-1 TEPS 研究範圍示意圖。取自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

(2001)、第二波(2003)、第三波(2005)、第四波(2007)資料使用手冊

【2011.05.31 版】(頁1),張苙雲,201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 中心【管理、釋出單位】。

二、TEPS的特色

與臺灣地區現行的其它調查研究計畫相較,TEPS 包含以下五項特色(張苙 雲,2011;鄭秋汶,2003):

(一)以問卷調查方法來蒐集資料,將焦點放在學校與家庭學習環境(制 度及社會面向)對學生的影響上。

(二)為研究者提供多面向、長期追蹤的資料。

(三)資料範圍包含學生個人、班級及學校等多層次。

(四)由於近年來教育制度的更迭,TEPS 分別對 2001 年就讀高中/高職/

五專二年級及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共約四萬人)蒐集的資料,可以讓未來的分 析有準實驗設計的可能性。

(五)更重要的是,TEPS 資料庫在完成第一波的資料蒐集和整理後,就立 即對外公開,提供給研究者使用,成為學術界和政策制定部門的共同資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TEPS 的基本架構與時間表

從1999年的年底開始,TEPS研究團隊就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實地調查前期 作業,並在2001年開始進行為期七年的資料蒐集與整理的工作,如表2-2-1所示。

在這七年間TEPS所蒐集的資料包括國中,以及高中/高職/五專這兩種樣本(張 苙雲,2011;鄭秋汶,2003):

一、國中樣本

2001年下半年(國一上學期)對國中一年級學生展開第一波的資料蒐集;

到2003年下半年(國三上學期)再對屆時已升上國三的同一批學生進行第二波 的資料蒐集,這個從國中一年級開始蒐集資料的樣本,稱為「國中樣本」。部分 國中樣本會被追蹤至高中/高職/五專三年級,也就是在2005年與2007年分別進行 第三波與第四波的資料蒐集。

二、高中/高職/五專樣本

2001年下半年(高中/高職/五專二年級上學期)對高中/高職/五專二年級的 學生展開第一波的資料蒐集;到2003年上半年(高中/高職/五專三年級下學期)

再對屆時已升上高中/高職/五專三年級的同一批學生進行第二波的資料蒐集。因 此所謂的「高中/高職/五專樣本」實際包括了高中、高職及五專的學生,不過,

高中/高職/五專樣本樣本只在2001年及2003年進行兩波的資料蒐集。

2000/12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上 下 上

第三波(2005)、第四波(2007)資料使用手冊【2011.05.31 版】(頁 3),張苙 雲,201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管理、釋出單位】。

參、TEPS 的資料蒐集工具與內容

為維持台灣的地區特性又能和國際間其他國家的調查結果比較,TEPS 在規 劃調查內容上,參考了國內相關的教育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

及美國「國家教育長期追蹤研究」(National Educ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簡稱 NELS)資料庫 1988-1996 年的調查報告等,再經過多次專家諮詢會議的討論後,

確立TEPS 在資料蒐集上,主要有學生才需要做的「綜合分析能力測量」,以及 由學生、家長、授課老師(包括導師與科任老師)及學校(包括校長與其他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室主管)自填的「問卷」,如圖2-2-2 所示(張苙雲,2011)。

圖 2-2-2 TEPS 資料蒐集工具與內容示意圖。取自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 庫:第一波(2001)、第二波(2003)、第三波(2005)、第四波(2007)資料 使用手冊【2011.05.31 版】(頁4),張苙雲,201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 研究專題中心【管理、釋出單位】。

一、綜合分析能力測量

TEPS的研究人員組成了一個測驗小組,這個小組從2000年初開始,先後召 開了多次的測驗諮詢小組會議,經過多次討論的結果,確立國中樣本與高中/高 職/五專樣本在綜合分析能力的測量原則、方式及標準,最重要的是確定綜合分 析能力的測量指標要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就及學習的成長情形。TEPS希望藉 由「綜合分析能力測量」來測量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學 科成就測驗。整體來說,TEPS的綜合分析能力測量包括以下幾個特點(張苙雲,

2011):

(一)測量原則:整個能力測量是要測量學生透過分析、推理來解決問題 的「能力」,而非可以背誦的「知識」。

(二)測量內容設計:以多種題材去測量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這些測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題材包括一般推理、科學、數學、語文。

(三)測量架構:測量架構有考慮到學生隨著逐年的學習會有所成長,因 此在第一年的測量中,題項難易度採平均分配的方式,以便確認學生的程度,

並做為日後再次測量的基準。之後的追蹤測量,原本希望能依照受測學生第一 年的測量結果而給予不同難易度的測量題本,但由於實際田野執行時過於複 雜,所以在2003年對國中與高中/高職/五專學生所做的第二波資料蒐集時,仍採 用統一版本的測量內容。

二、問卷

問卷是分別針對國中、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等三個不同學制的學生所設 計,每一個學制的學生除了以學生問卷為主軸,另外也同時設計了家長問卷、

老師問卷及學校問卷,其中高中/高職與五專這兩個學制的學生,其問卷除了某 些題目必須依照學制的不同而在用字遣詞有所差異外,大部分的問卷內容非常 相近,其內容與蒐集方式如下(張苙雲,2011):

(一)學生問卷:由學生在課堂上自行填寫問卷,第一波問卷內容包括學 校、家庭、住家環境、社會及組織所能提供給學生的機會、學生投入學習的時 間和努力的多寡、交友狀況、對自我的評價、行為問題,以及身心健康...等;

第二波問卷內容包括學生生活作息安排、校外補習狀況、暑假參加的活動或課 程、家人對學生的影響程度、學校生活狀況、學習方式及對公共事務的看法...

等;第三波新樣本問卷主要是以第一波與二波問過的問題為主,而追蹤樣本問 卷在省略部分第一波與二波問過的問題後,新增學生小學以前與家人的關係;

第四波新樣本問卷持續追蹤學生的學校、家庭生活狀況、身心健康及升學問題,

而追蹤樣本則增加了自我認知的問題。

(二)家長問卷:由學生的家長所填寫的問卷,家長主要係指學生的父母,

或是長期同住且負責照料學生的監護人或親戚長輩...等。第一波問卷內容包括 家庭所提供並會影響學習成就的因素,如父母的管教方式、家庭氣氛、家庭活 動...等;第二波問卷內容包括家長的日常生活作息、學生的學習狀況、家長與 學生的相處方式、對公共事務的看法,以及工作狀況...等;第三波家長問卷如 同學生問卷一樣,新樣本是以第一波與二波問過的問題為主,追蹤樣本則新增 學生年幼時期的家庭照顧狀況;第四波新樣本問卷新增學生年幼時期的家庭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顧狀況,而追蹤樣本則會繼續追蹤家長的日常生活作息、學生學習狀況,以及 對公共事務的看法。

(三)老師問卷:由學生的班級導師與國文、英文、數學三科的科任老師 所填寫的問卷,每位老師都協助填寫三大類問題:

1. 針對個人生活與任教經驗的問卷:主要是蒐集老師對學生學習機會的影 響,例如老師個人的基本資料;對學校整體的評估;老師的教學狀況...等。

2. 針對TEPS抽樣學生的班級,評量班級狀況的問卷(導師與科任老師的問 卷題目不同):主要是蒐集老師對班級教學的方式,並評量該班的整體表現。

3. 針對班上的抽樣學生,評量學生學習狀況的問卷(導師與科任老師的問 卷題目不同):主要是由老師來評量該班每一位參與TEPS研究的學生學習態 度、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狀況。

在第一波的問卷設計中,老師問卷共分為老師問卷、導師問卷及共同科老 師問卷三種,老師問卷包含個人生活與任教經驗的問卷;導師問卷包含評量 TEPS抽樣班級狀況問卷中的導師題目,以及評量班上抽樣學生學習狀況問卷中 的導師題目;共同科老師問卷則包含評量TEPS抽樣班級狀況問卷中的國文、英 文及數學科任老師題目,以及評量班上抽樣學生學習狀況問卷中的國文、英文 及數學科任老師題目。到了第二波、第三波及第四波,為了簡化問卷種類,TEPS 將個人生活與任教經驗的問卷;評量TEPS抽樣班級狀況問卷中的導師題目;以 及評量班上抽樣學生學習狀況問卷中的導師題目合併成導師問卷,另將個人生 活與任教經驗的問卷;評量TEPS抽樣班級狀況問卷中的共同科老師題目;以及 評量班上抽樣學生學習狀況問卷中的共同科老師題目合併成科任老師問卷。

(四)學校問卷5:由學校中與問卷內容相關的各處室主管填寫,主要是蒐

(四)學校問卷5:由學校中與問卷內容相關的各處室主管填寫,主要是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