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本,並且可以透過農民組織、盈餘回饋與送交政府相關單位抽驗的方式,穩定農 產品的品質。

綜合來看,農企業的智慧資本,雖然最早在 2002 年開始,外國就有學者試 著去研究,但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近幾年,才開始再研究。然而就目前的研究 而言,對於農企業的研究多半在種苗或是農業化學產品,與生產端比較相近的跨 國大型農企業,對於中小型銷售端農企業的智慧資本反而研究得比較少。但是可 以確定的是,不論是哪種農企業,其重視的智慧資本多與外部關係及內部流程有 關,外部關係則與顧客為主,內部流程除品質的提升。此外還強調人力資本的重 要,並幫助農企業創新。只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看到任何研究,對農企業智 慧資本的衡量項目進行探討。

第五節 智慧資本的衡量項目

本研究參考以往文獻,主要以吳思華等(2000)所採用的分類方式,並參酌過 去對農會的研究,依照農會的性質,將智慧資本分類至表 2-3。除了參考以往文 獻中,相關的智慧資本項目外,另外參考過去對農會供銷部與農企業的關鍵成功 因素研究,加入至智慧資本中,並以表 2-3 作為訪談的基礎。

本研究主要採用吳思華等(2000)對智慧資本的分類方式,將智慧資本分成人 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與關係資本。創新資本的次分類中,加入創新成果

2;流程資本次分類中的「設備管理」改為「設備與 IT 管理」3;關係資本的次分 類中,增加基本行銷能力4與社會關係5。另外參考徐詩婷(2011)的研究,對農會 供銷部關鍵成功因素的「注意顧客需求」改為「顧客資訊管理」;另外將農會供 銷部的策略夥伴分成農會、加工廠以及農戶和產銷班,並修改 Roos and Roos (1997)中「有通過 ISO 認證的供應商數」改成「有通過認證(4 章 1Q6與 ISO 等) 的產銷班與農戶數」與「有通過認證的合作農會數」兩項。最後參考朱鴻鈞與許 嘉伊(2013)對 Zespri 公司的研究,在社會關係中增加「與會員間(含正與贊助會員) 的互動」7、「與學界合作數」以及「與官方(農委會或縣市政府)專案合作數8」,

並將農會供銷部可能擁有的智慧資本的相關衡量項目整理如表 2-3。

2 本研究認為農會可能會重視智慧財產以外的創新結果,故增加創新成果。

3 因參考蔡佩霖(2007),發現農會可能重視 IT 系統,故將設備管理改為設備與 IT 管理。

4 參考 Chen et al. (2004)。

5 參考農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後,加入此次分類。

6 4 章 1Q 是目前農委會推行,對台灣農產品的認證制度,詳細內容於後敘述。

7 農會是由會員組成,相對於公司組織,會員與股東的角色相當,故修改相關內容。

8 原文是敘述與官方的合作內容,在此具體說明官方為何與修改成專案合作數。

員工平均專業年資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向心力 員工自願性延長工時比 Bontis (1998)

對工作內容的滿意度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Roos and Roos (1997)

Bontis (1998) Chen et al. (2004) 對薪酬制度的滿意度 蔡佩霖(2007)

員工流動率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Roos and Roos (1997)

Chen et al. (2004)

Bontis (1998) Chen et al. (2004) 來自員工原創想法的收入 Chen et al. (2004) 非正式互動 員工互相學習程度 Roos and Roos (1997)

Bontis (1998) Chen et al. (2004)

新行銷的研究費用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智慧財產 商標權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營業秘密 TICRC 與資策會 (2006)

新產品收入佔總收入比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Roos and Roos (1997)

Chen et al. (2004) Van Buren (1999)

新產品收入之增加率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Chen et al. (2004)

新產品數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Roos and Roos (1997)

Chen et al. (2004)

品質管理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Roos and Roos (1997)

Chen et al. (2004) 存貨管理 徐詩婷(2011) 取得認證數 徐詩婷(2011)

退貨率 Dzinknowski R.(2000)

知識管理 行銷方面的知識管理機制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產品研發方面的知識管理機制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對工作流程的圖示與文件保存

完整

Bontis (1998)

建置內部學習資訊網絡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組織彈性 決策層級 Bontis (1998)

組織授權度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設備與 IT 管

Edvinsson & Malone (1997) 整體設備使用率 蔡佩霖(2007) 重要顧客數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基本行銷能力 顧客資訊管理 徐詩婷(2011)

市場資訊準確度 Bontis (19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顧客忠誠 顧客重購率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顧客關係平均持續時間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顧客滿意度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對顧客抱怨能迅速反應 Chen et al. (2004)

顧客對農會品牌的認同度 蔡佩霖(2007)

策略夥伴 供應商數 Dzinknowski R.(2000) 對農戶及產銷班之輔導訓練 徐詩婷(2011)

新產品共同開發率 Roos and Roos (1997) Bontis (1998)

與產銷班或農戶平均合作期間 Roos and Roos (1997) 與加工廠平均合作期間 Roos and Roos (1997) 與其他農會平均合作期間 Roos and Roos (1997) 與產銷班或農戶平均合作重複

次數

Roos and Roos (1997) 與加工廠平均合作重複次數 Roos and Roos (1997) 與其他農會合作重複次數 Roos and Roos (1997) 有通過認證(4 章 1Q 與 ISO 等)

的產銷班與農戶數

Roos and Roos (1997) 有通過認證的合作農會數 Roos and Roos (1997) 通路商合作數目 康祐諭(2009)

社會關係 與會員間(含正與贊助會員)的互 動

朱鴻鈞與許嘉伊(2013) 會員對農會品牌的農特產品認

同度

蔡佩霖(2007)

與學界合作數 朱鴻鈞與許嘉伊(2013) 與官方(農委會或縣市政府)專案

合作數

朱鴻鈞與許嘉伊(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觀念性架構

本研究想要探討農會供銷部有哪些重要的智慧資本,但也因為農會的經營模 式與性質不同,其重要智慧資本也可能會不同。故本研究將以兩種不同類型的農 會供銷部為對象,探討其重要智慧資本分別為何,再將不同農會供銷部的智慧資 本進行比較。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如圖 3-1。

圖 3-1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

選定不同類型 農會

比較重要智慧資本的異同

A 農會重要智慧資本 B 農會重要智慧資本

選定生產或加工導向型 A 農會

選定服務導向型 B 農會

了解其供銷部經營的 使命、願景和重視哪些 議題

了解其供銷部經營的 使命、願景和重視哪些 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個案研究法之簡介

個案研究法是一種可以用在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社會救濟、商業及社 區規劃的研究方法,甚至可以應用在經濟學的領域上,研究某一個產業的產業結 構或某行政區域的經濟狀況。透過個案研究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複雜的 社會現象。適用個案研究法的研究問題,其類型通常為「怎麼樣」和「為什麼」

的問題,而且這個研究問題的焦點是當前的且無法對相關因素進行控制的。個案 研究法的資料來源除了檔案之外,還可以透過訪談、提問與直接觀察來取得。另 外,資料的性質不只是量化資料,也可以為質性資料(Yin 1994)。但個案研究法 的定義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Eisenhardt(1989)認為個案研究法是一種將焦點集 中在單一環境下,個案表現的研究策略;Yin(1994)認為個案研究是一種實證研究,

在不脫離現實生活環境下研究當前正在進行的現象,而待研究的對象與其所處的 環境之間,界線並不十分明顯。

個案研究法的研究步驟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根據 Eisenhardt(1989)的研究,

包含定義研究問題、選定個案、決定資料蒐集方法、資料蒐集與分析、分析單一 個案資料、形成假設、回顧文獻與理論飽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總共八個步 驟。Yin(1994)對個案研究法的研究步驟大致與 Eisenhardt(1989)類似,Yin 還對個 案研究法中的研究設計進一步區分成單個案研究設計與多個案研究設計,並依其 個案中分析單位,可再進一步分成整體性(單一分析單位)與嵌入性(多分析單位),

總計有 4 種研究設計。而選用哪種研究設計則取決於研究問題,因此研究設計之 間並沒有優劣之分。

二、選用個案研究法之理由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找出農會供銷部的重要智慧資本,以及探討為什 麼這些智慧資本會被農會供銷部認為是重要的,並詳細探討這些智慧資本的管理 制度。另一方面,每一間農會,可能因為其供銷部的種類不同(生產導向型與服 務導向型),使得其經營策略也有所不同,而就算是同一類型的農會,雖然可能 當地出產的農產品不同,但因為成立的使命、面臨的大環境問題與法規的限制皆 相同,同一類型的農會差異也不會太大。如果採用其他研究方法,則難以辨認出 重要的理由。而個案研究法可以用來取得質性資料,藉由該方法,可以探討 how 以及 why 的問題,並且非常適合當前正在發生的議題(Yin, 1994)。再加上對農會 供銷部與農企業智慧資本的研究並不多,故本研究將以個案研究法的方式來探討 農會的重要智慧資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選取具代表性的農會供銷部,除參考農會供銷部財務方面的經營績 效外,還參酌其他得獎事蹟,作為選取標準,最後再與農委會專業人員討論,以 取得具代表性的農會供銷部。故將以戴肇洋(2008)的分類方式,將農會分成生產 導向型農會、加工導向型農會以及服務導向型農會。

本研究以 2016 年農會的年報,選出基層和區域農會中,供銷部淨利佔總淨 利 30%以上且供銷部淨利大於 1000 萬的農會。接著參考曾經參加行銷農產品比 賽而得獎的農會或是 2011~2016 年農漁會百大精品展中,其產品有被選上的農會。

然而在判斷農會的性質時,雖然年報上有列出供銷部的收入來源,所以可以粗略 地從利用加工費、經營市場費以及經營農場支出的有無,找出部份的生產導向型 或是加工導向型的農會。但最後仍需要和農委會的專業人員討論,確認該農會的 性質。然而生產導向型的農會,在其經營流程中並不一定完全沒有經過加工器具,

仍有可能經過洗選、分級與包裝等加工器具後,再流通到市場上。故不一定能與 加工導向型農會的經營流程有區別,所以本研究將生產導向型與加工導向型的農 會合成一組,服務型導向農會自成一組,每組各選一家農會進行個案研究。

而依照選取條件,共找出以下 11 家農會,並以供銷部門的淨利為排名依據,

依序排列並彙整至表 3-1。

在考量相關營收與得獎事蹟,並和農委會輔導處專業人員討論後,本研究最 終選定 A 農會為服務導向型農會的研究個案;B 農會為生產與加工導向型農會

在考量相關營收與得獎事蹟,並和農委會輔導處專業人員討論後,本研究最 終選定 A 農會為服務導向型農會的研究個案;B 農會為生產與加工導向型農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