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蒙特梭利教育觀點之托育環境品質之初步建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蒙特梭利教育觀點之托育環境品質之初步建構

托兒所數-合計 托兒所數-公立 托兒所數-私立

原始值 年增率 (%)

原始值 年增率 (%)

原始值 年增率 (%)

原始值 年增率 (%) 2006 111 … 4,213 … 278 … 3,872 … 2007 106 -4.50 4,112 -2.40 276 -0.72 3,790 -2.12 2008 121 14.15 4,008 -2.53 276 .00 3,696 -2.48 2009 164 35.54 3,887 -3.02 276 .00 3,576 -3.25 2010 169 3.05 3,825 -1.60 275 -0.36 3,538 -1.06 2011 185 9.47 3,681 -3.76 271 -1.45 3,402 -3.84 2012 402 117.30 -- -- -- -- -- -- 2013 553 37.56 -- -- -- -- -- --

資料來源:內政部(2013)2006-2014 年托育機構概況。

第三節 蒙特梭利教育觀點之托育環境品質之初步建構

尋找國內蒙特梭利教育、教學、環境的相關研究時得到不少文獻資料,分析 比較之後發現國內針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研究,大致可分為蒙特梭利教學法在學前 階段的應用研究(施淑娟,2003;王幸雯,2007;施蘊珊,2008),探究蒙特梭 利教育理論的研究(許惠欣,1979;施玉芬,2004;莊梨青,2005),其餘相關 之研究則為繪本在蒙特梭利教學中之應用(鍾淑惠,2003)、蒙特梭利幼稚園之 環境規劃(王仙霞,1995)、一般教學法轉型為蒙特梭利教學之歷程(陳淑婉,

1997)、一般教學法與蒙特梭利教學之比較研究等(陳淑芳,1990;王淑清,1991;

鄭青青,1993);至於蒙特梭利教師的相關研究共有三篇,其中兩篇為探究蒙特 梭利教師的幼兒教育觀(陳玉娟,1997;陳玉枝,2007),另一篇為蒙特梭利教 師證照培訓之研究(蔡淑惠,2006)。 由於僅得到一篇蒙特梭利環境相關之研究,

但與本研究的對象為托嬰中心不符合;再試圖以蒙特梭利托嬰中心、托嬰中心環 境品質等關鍵字繼續搜索國內文獻,得到的結果仍為”零”,讓我更加好奇想了 解蒙特梭利教育取向之托育照顧環境品質為何?因此找了許多文獻資料來定義 蒙特梭利教育取向的環境品質需內涵那些,整理如下述:

23

一、自由

蒙特梭利強調「預備好的環境」包括建築物、家具、裝置與其他必需品都是 經過設計且適合兒童年齡、高矮與尺寸,這是一個能提供兒童自我活動與自發性 的發展設施(邱琡雅譯,1987;蕭麗君譯,1996)。這兒有自由,也自然而然地從 環境產生了紀律,這兒有歡笑,那是每個健康成長的個體所具有的特徵。蒙特梭 利為兒童的環境準備小物體,讓兒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其目的在於幫助 兒童的自我建構和精神發展(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環境擺設上需要低矮的 櫃子-兒童可以拿一些與他們內在需要相適應的教具,也就是自由選擇的原則。

兒童所需要自由就必須先有健全的發展及建構,包含獨立、意志、與內在紀律。

兒童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才能將自我顯現出來,包括(一)兒童需要助長其獨立的 活動,且當她在行動上部必要別人伺候她才能學習建構自己。(二)發展兒童意志 也藉由激勵兒童去選擇並完成目標,不使用壓抑的方法來約束(三)幫助兒童發展 紀律(四)幫助兒童發展清楚的善惡觀念(許興仁、邱琡雅譯,1987)。

蒙特梭利曾描述過以達到她所謂的「自由運作」理想的班級,這個班級中:

每個孩子都是有效、自動自發且理性的行動,並且不會做出粗暴野蠻的行為。為 了力求能發展出這樣的自由,必須清楚建立一種限制,限制兒童不能有破壞性行 為「其他所有被認為是在有益的行為範圍內的任何行為,不論她以任何方式表現,

都應該被容許且教師應該加以觀察」(邱琡雅譯,1987)。

兒童可以自由移動自己的位置、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將無益與危 險行動排除)。因此保護兒童的選擇自由是重要的,並讓兒童自由選擇工作,真 正的選擇來自於對練習活動的了解,所以兒童在使用教具前必須經由教師個別指 導,應以簡短為宜(邱琡雅譯,1987)。

為了不干擾兒童自由選擇活動,蒙特梭利教育的班級中沒有以人為引誘的競 賽方法,更沒有獎勵與處罰。經由蒙特梭利環境所給予兒童的自由,兒童便擁有 獨特的機會來思想自己的行為,確定自己的行為對己對人有哪些後果,體驗現實 情境範圍限制並學習何種行為能帶來滿足感而那些行為卻會帶來空虛感或不滿,

進而發現自己的能力與缺點,這種發展出自我認識的機會正在蒙特梭利教室的自 由所帶來的一種最重要的結果(蕭麗君譯,1996;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

以上的自由的觀點結合至一般嬰幼兒托育環境品質中的日常例行照顧工作、

學習活動與課程結構層面中。

二、結構與秩序

兒童透過內在化的秩序便會學到信任他的環境,且相信自己能積極地與環境 產生交互影響的能力,如此就能保證兒童會從事有目的的活動的可能性,且她也

24

知道要從哪裡找到他所要選擇的教具,為了幫助兒童選擇,我們應該把教具按照 兒童的興趣歸類,且按照他們的難易或複雜程度順序排列(邱琡雅譯,1987)。

所謂秩序,指保證兒童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完成一系列的活動(工作週期)。可以找 到他所選擇練習的工作的必需品且每一件物品都完好無缺,沒有忍和損失或破壞。

保持環境秩序重要但並不表示每一項東西都必須獲應該每次都擺在一樣的位置,

教師必須因應兒童的成長需求來改變環境中許多個別教具的位置,把教室環境保 持成為一個有生命的地方。比方說教師如果覺得某樣東西可能因為位置不明顯而 被忽略,或是希望用暗示的方法吸引兒童對某件教具的注意,可以將教具放在教 室中比較醒目的地方一至兩天,只要教師記得兒童建構的根本目的是用來幫助兒 童培養智慧及養成對環境的信任(邱琡雅譯,1987;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

何素娟等譯,2011)。所以說蒙特梭利強調環境必須能解放心靈、促進獨立、允 許自由活動且環境是具有美感的、安全的及有秩序的。

以上結構與秩序的觀點結合至一般嬰幼兒托育環境品質中的空間與設備層 面中。

三、真實與自然

兒童要擺脫身心兩方面的幻想與錯覺,就必須要有機會將自然與真實的範圍 內在化,只有藉著這種方式,兒童才有機會將發展自我訓練與探索內在及外在世 界,進而成為敏銳的、有賞識力的生活觀察者。所以在教室中的各種設備應該安 排讓兒童能與現實更密切的接觸,家具要輕,但也要合理的顧慮到不能容易被撞 翻,例如喝果汁用的是真的玻璃杯(邱琡雅譯,1987)。

為了保持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擁有同樣的東西,所以在蒙 特梭利班級內每一種教具都只有一件。兒童會因此明白八必須尊重別人的工作,

其原因不是因為別人要她這麼做,而是因為她從現實的環境中體驗到這種道理。

蒙特梭利強調發展中的兒童與自然接觸的重要性,「人,尤其是在兒童時期仍屬 於自然的一部份,她必須從自然中獲得發展身體與精神的能力」蒙特梭利喜歡採 用的方法就是讓兒童照顧動、植物來與自然做最初的接觸,蒙特梭利堅持必須設 法提供兒童接觸自然的環境,讓兒童藉著與自然的接觸來認識與賞識自然的秩序、

和諧與美(邱琡雅譯,1987;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

以上真實與自然的觀點結合至一般嬰幼兒托育環境品質中的空間與設備與 學習活動層面中。

四、美感與氣氛

為促進對生命的積極而自發地性的反應。蒙特梭利認為美並不是在兒童發展 中的一種輔助作用,而是為著喚醒兒童對生活的反映能力的絕對需要。真正的美

25

是以簡潔為基礎,教室的布置無須太過於精巧,但教室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必須出 自好的設計與品質,就像是一個經過周密計畫的展覽會一樣,陳列的謹慎又引人 注意。顏色要明朗愉快還要有整體協調感。教室中的氣氛必須溫暖而輕鬆,引誘 兒童樂於參與其中,如裝飾著花朵的低矮窗戶且具有漂亮的窗簾(許興仁、邱琡 雅譯,1987;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何素娟等譯,2011)。

以上美與氣氛的觀點結合至一般嬰幼兒托育環境品質中的空間與設備層面 中。

五、蒙特梭利教具

蒙特梭利為兒童的環境準備小物體,讓兒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蒙特 梭利把這些物體或材料稱為教具,因為她必須具有教育意義,但這些教具不是教 師用來教學的媒介,而是兒童工作的材料,其目的在於幫助兒童的自我建構和精 神發展,這是一種屬於內在的作用(許惠珠譯,1989;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

由於教具提供兒童刺激,誘發了兒童的注意力而帶領兒童進入專心的歷程,為了 達成這些教具的內在形成的目的,他們必須符合兒童的內在需要。也就是說每件 教具必須在兒童發展中最恰當的時機提供給她。每一個個別兒童所要提示的敏感 期還是必須由教師做觀察及實驗後才能確定。教具本身及刺激的強度都可依照兒 童的內在需要而改變,刺激的量多少也必須配合兒童的需要來做調整。蒙特梭利 教具必須具備五項原則(許興仁、邱琡雅譯,1987;蕭麗君譯,1996):

1.兒童從每一件教具之中所要發現及理解的問題或錯誤必須只限於一種-孤立性 2.各種教具應該在設計及使用上由簡至繁

3.教具是直接為兒童未來做預備而設計的 4.教具最初可從具體漸而轉為抽象

5.教具是為自動教育而設計,所以對錯誤控制是操之於教具本身,而不再於教師,

錯誤控制的設計會導引兒童使用教具,並讓兒童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教師必須 留意不要堅持反覆的提示以及不讓兒童有自己犯錯了的感覺,並了解教具是反覆 工作的必要條件(許興仁、邱琡雅譯,1987;許惠珠譯,1989)。

而環境中的每一種東西都只有一件,如果某一種東西有人使用了,而另外也 有人想要時,正常化的兒童就會等到使用者讓出來時再用。於是重要的社會特質 就因此衍生出來了。兒童終於了解,他必須尊重別人的工作,這並非有人告訴他 必須如此,而是因為這是他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經驗(付地紅、張冬梅譯,2003)。

以上蒙特梭利教具的觀點結合至一般嬰幼兒托育環境品質中的學習活動層

以上蒙特梭利教具的觀點結合至一般嬰幼兒托育環境品質中的學習活動層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