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東台灣日本統治體制的建立

第一節 蕃政體制下的東台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蕃政體制下的東台灣

直到日治初期(1895-1910)為止,東台灣的人口組成裡,原住民一直是 佔了九成以上;以日軍初到東部時的情形來看,根據田代安定於 1896 年的調 查,合計晚清已招撫諸社及既存的民庄,東部人口共有 36,171 人,其中本島 人為 3,303 人,僅佔總調查人口的 9.13%34,如果再加上晚清未受招撫的山區 人口的話,本島人所佔的比例將更低。即使經過十二年之後,因七腳川事件 的爆發,鹿子木小五郎來到東部進行人口調查(1908 年),當時的總調查人 口為 70,656 人,其中的本島人為 13,232 人,但這其中已將六千名的平埔族 也計算在內的數字35,若予以扣除,則本島人則僅有七千餘人,原住民依然 佔東部人口的九成左右。

簡言之,直到約 1910 年之前的日治初期為止,東部除了順著晚清所留下 來的點狀分布的街庄之外,無一處非「蕃地」,因此,就日治初期而言,「蕃 政」才是東台灣之治理上的重點。亦即,日本國家體制一開始就以特別行政 的態度來面對東台灣,因此,本節即討論東部的蕃政體系。

一 總督府對晚清理蕃原則的沿襲與調整

(一) 首任總督對理蕃原則的宣示及其預期效益

由於台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日本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唯一非白 人而擁有殖民地的國家,因此日本對台灣的統治,具有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文 明與進步的意涵;同時,在總督的派任上,也特別注意其是否能夠勝任。就 初期的派任條件上,除了明文規定的武官條件之外,當事者是否具備相當程 度的台灣背景,便成為一個重要的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樺山資紀與水野 遵之所以出任首任總督與民政長官的,其於晚清時期的「台灣背景」是不可 忽略的一個條件。

以日 治 初 期 在 台 日 人 的觀 察 而 言 , 由 於 各 族社 本 來 就 已 存 在 著 某種心 結,且有相互攻伐、相互出草的現象,故對日本的在台政權並不構成影響;

然以台灣民主國為起點的武裝抗日,正此起彼落地進行著,日人基於「戎馬

34 田代安定,《台東殖民地豫察報文》[1900],頁 245-247,台北:成文翻印版,1985 年。

35 鹿子木小五郎,《台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1911],頁 20-22,台北:成文翻印版,1985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倥傯之際」,對原住民只能採取「懷柔政策,而不為積極討伐」36。事實上,

兩者雖然各有反日的形式,但其所以反日的內涵則大不相同:前者在本質上 是否定日本的政權,而原住民之出草,其本質則是防止外人侵佔其生存空間;

對日本當局而言,亦需避免兩者的結合,以致於腹背受敵。為了分化台灣住 民的抵抗,遂以撲滅平地人的武裝抗日為優先考量,而制定了以綏撫原住民 為主軸的理蕃政策37

基於這樣的客觀形勢,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即於上任之初的 1895 年 8 月 25 日,訓示部屬應綏撫山地原住民,且以清代原住民之反抗過程為戒,勿使 其心懷惡感,以免拓殖大業受到阻礙:

果欲開發本島,必須先令生番馴服,今正際會其時;倘使生番視日 本人如同中國人,則本島拓殖大業勢必大受阻礙。故本總督欲以綏撫 為主,以期收效於他日。(《日據下之台政》頁 256-257)

「欲開發本島,必須先令生番馴服」,可說是這時期的指導原則;樺山希望其 部屬善體此意,並對原住民的相關事項進行調查,且翻刻清代撫墾局所製的 地圖,又命翻譯官向當地有識人士加以詳查,編成《台灣制度考》一書,以 供當事者之參考。(同前引)

和樺山一樣,在牡丹社事件時,就曾來台調查的民政局長水野遵,則提 出了更為明確的理蕃指導方針:「台灣將來事業在乎番地,欲在番地興起事 業,須先使番民服從我政府,使彼生活得所,脫離野蠻之境遇。」所謂「使 彼生活得所」,這是日後「授產」成為蕃政的重點之故;至於授產之所以是教 導原住民從事農耕及養蠶等事業,其目的不只是在經濟上讓原住民能生活得 下去,最主要的是政治上的考量──藉由生產手段的改變,而降低其尚武之 風,亦即擺脫狩獵的經濟生活,同時改變其武勇習性,以便於日人之統治。

水野認為只要撫育得當,則不難使原住民服從,至於怎樣是恰當的做法?水 野的看法是採行晚清的撫墾局之策:

倘 設置 如 從 前政 府 所 實 行撫 墾 局 之類 , 時 召 集其 酋 長 等 , 饗 以 酒 食,與以布帛、器皿,從旁加以諄諄教訓,當可得其好意,對於樟樹 之砍伐、樟腦之製造、山林之經管、土地之開墾、道路之開鑿等,當 可 期 望 其 交 涉 之 圓 滿 也 。 而 一 面 給 以 一 定 之 土 地 , 設 法 使 其 從 事 耕 耘,當能逐漸感化成為良民。(《日據下之台政》頁 257)

水野 認 為 原住 民 之 「 常事 殺 戮 」其 實 是 有 選擇 性 的 ── 只 要能 做到 撫 育得 法,「當可得其好意」,進而進行山區的開發,尤其是可為日本帶來大量財富

36 郭輝編譯,《日據下之台政》頁 213,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年。

37 藤井志津枝,《理蕃》頁 1-19,台北:文英堂,1997 年 5 月。

39 日治初期的十年間(1895-1904),台灣總督府的治台經費大多仰賴日本本國支助,所以 必須加意開闢台灣的自有財源,而日治初期台灣總體經濟力仍十分薄弱,相較之下,樟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甚至沿用清代既有的做法,從第一任總督和民政局長的論調之中,即 可知關於如何治理原住民一事,是順著劉銘傳主政時期的「撫墾局」辦法而 來的,且是以「撫」重於「剿」為基本方針。

日治初期的原住民行政,多有沿襲清代既有的模式,以首任民政長官的 角度來看,甚至認為清國的撫墾局制度頗值得學習。不過,由於各撫墾署所 管轄的「蕃地」,多屬擁有槍械的危險地區42,故歷任署長大致上是由軍人來 擔任。撫墾署的成立,雖有不少措施是仿效清末的撫墾局,但從一開始,撫 墾署即以清末之失為鑑,尤其是通事之漸撤、主動學習原住民語言、盡力調 查原住民慣習、測量繪製地圖、開鑿理蕃道路等,在在顯出較為積極的理蕃 企圖。

由於日治初期,日本的工業化程度有限,遂期待殖民地台灣能對殖民母 國(所謂「內地」)的經濟能有所助益,日治初期的撫墾署便在此背景下成立。

(二) 總督府對理蕃原則的調整

撫墾署始設於明治 28 年(1895)6 月,而廢止於明治 31 年(1898)6 月 20 日的官制改正。其實此一官制改正,並非單純地只是新設辨務署取代撫 墾署,而是尚有另一層的涵意。在撫墾署時期,是依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所指 示的「親切對待蕃人」,以期來日能順利開發蕃地;因此「親切對待蕃人」便 成為撫墾署的指導原則;至於辨務署,則為地方行政機關的屬性,將原撫墾 署之職務移至辨務署第三課,即意味著把原住民事務視為地方行政之一,相 對於先前的「縣署並立期」,民政與蕃政是分開的,但在辨務署的制度下,則 為視蕃政為民政的一部份。日後,在二十廳制或十二廳制乃至於後期的五州 二廳制,均將蕃政視為廳縣分課下的一個職務項目,而此一思路正是始於辨 務署時期的規劃。

相較於晚清式的「撫番」措施,日治初期自從廢撫墾署設辨務署以來,

就已呈現出日本式的「理蕃」風格,雖然日治初期的蕃政是建立在晚清撫墾 局的既成模式之下,但是從辨務署的成立來看,我們可以判定日本已經擺脫 晚清的舊章,而走上一條日本式的理蕃模式:

明治 34 年 11 月 11 日復改正官制廢止辨務署,於全島設置二十廳,

將理蕃歸屬於廳之總務課,在高砂族管理方面上、以及開拓之外的事 務,移管於新設的警察本署蕃務係。43

42 原住民的槍械來源,除了一部分是晚清兵勇藉遺失之名,轉賣給原住民之外,更多的是 清政權退出台灣時,有許多兵勇將槍械售予原住民。見《理蕃誌稿譯卷一》頁 253。

43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高砂族の教育》[1944],頁 10,台北:成文翻印版,1999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明治 34 年(1901)起,東台灣始脫離其他廳縣之支廳(甚至只是出張所)

的地位,而成為一個單獨的地方行政區劃。同樣地,將原住民行政視為地方 政務的措施,亦始於明治 34 年(1901)11 月的官制改正。在此之前只是要 求在心態及作法上要「親切對待蕃人」,而非將其相關事務視為政府組織上的 一個分課,至於將原住民行政視為國家政務之一,則要等到明治 36 年(1903)

4 月的制度改正,才於警察本署設蕃務係(同前引,頁 10-11),以作為中央 政府之專責的理蕃機構。

雖然 日 治 初 期 的 理 蕃 措施 大 多 沿 襲 晚 清 的 政策 , 但 相 較 於 清 政 府的放 任,在一開始,日本的撫墾署已經比清國的撫墾局顯得積極許多。

在 1902 年解決了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之後,日本當局於能將更大的精力 放在原住民問題上;遂於 1903 年 3 月,在總督府民政部設置「蕃地事務委員」, 作為理蕃根本政策之準備機關44,並對所有與原住民地區相關事務之疑義,

予以評議解決(《日據下之台政》頁 344)。並於同年 4 月在警察本署召集有 關理蕃人員舉行「蕃務會議」,至 1909 年 7 月止,共舉行 8 回45。值得注意 的是,這個諮詢機構的設置,已可視為即將改變先前的「以撫育為主,期收 效於將來」(樺山資紀語)的政策指示,較為積極的理蕃措施即將付諸實踐。

這樣的積極管理的基本態度,也反映於禁止社鬥風習。不過,這並非一 開始便已如此,相反地,日本原本抱持著尊重原住民習俗的態度,對社鬥不 予干涉,以木瓜群與七腳川社之間的社鬥為例,明治 39 年(1906)9 月,埔 里的撫墾署長提出這樣的報告:

木瓜社與七腳川人於去年十一月相鬥以來,至今仍未停止;其原因 係當時兩社人恰巧同日至山間狩獵,木瓜社人在獵鹿時誤射七腳川社 人,……兩社人皆誓死不相讓,至今仍在鬥爭中。如此拖下去,勢將

木瓜社與七腳川人於去年十一月相鬥以來,至今仍未停止;其原因 係當時兩社人恰巧同日至山間狩獵,木瓜社人在獵鹿時誤射七腳川社 人,……兩社人皆誓死不相讓,至今仍在鬥爭中。如此拖下去,勢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