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蕭邦第四號敘事曲作品五十二之分析

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流暢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f 小調,6/8 拍,奏 鳴曲式,但利用變奏的手法進行發展,而且運用此方法造成主題的色彩性變化,又 因為主題的多次變奏中又加入其他的元素,因此它也具有迴旋曲式的原則,63 加上 尾奏,構成樂曲的整體結構。

第四號敘事曲始於七小節的導奏(Introduction, 第 1-7 小節),調性為 C 大調。

第一小節由右手 a 動機使用八度音程以漸強(crescendo)的方式展開導奏,而左 手 在 第 一 小 節 的 第 四 拍 , 由 Tenor 導 入 優 美 的 主 題 單 音 旋 律 , 力 度 是 漸 弱 (decrescendo),與右手力度相反,如譜例三十六。此段序曲與第一主題的 f 小調表現 出了對比性,營造出鮮明與晦暗的氛圍。

【譜例三十六】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2 小節。

呈示部(Exposition, 第 7-71 小節)是一個擴展的多樂段,它分為三個樂段。第一 樂段為第7-37 小節;第二樂段為第 38-57 小節;第三樂段為第 58-71 小節。

第一樂段(第 7-37 小節)調性為 f 小調,第一主題是第 7-22 小節,主旋律在上聲 部,下聲部為三和弦伴奏音型,如同緩慢悲傷的圓舞曲,主題中也出現序曲中的a 動機,如譜例三十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譜例三十七】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7-12 小節。

第23-36 小節為第一主題的第一變奏(Var. I),此旋律提供裝飾性處理的微小暗示,

在第24 小節的第四到第六拍,從原本的八分音符變成十六分音符,如譜例三十八。

【譜例三十八】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23-26 小節。

第二樂段(第 38-57 小節)分為兩個插入句(Episode),插入句一為第 38-45 小節;插 入句二為第46-57 小節。

插入句一轉到拿坡里調降 G 大調,主旋律於下聲部,以八度音程進行;而上聲部 為半音下行的和弦伴奏,如譜例三十九。插入句二始為降e 小調,主旋律於上聲部,使 用了主題一的部分旋律為素材,利用模進與模仿等手法;下聲部為三和弦伴奏音型,在 58 小節回到 f 小調。第 50-57 小節,右手使用對位手法,使得上聲部形成兩條旋律線;

而在第49-53 小節的 Bass 部分為上升四度;第 54 小節的小二度製造了終止式的感覺,

如譜例四十。

【譜例三十九】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37-48 小節。

【譜例四十】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45-55 小節。

第三樂段(第 58-71 小節)為第一主題的第二變奏(Var. II),調性回到 f 小調,旋律 為第一主題的反覆,其節奏的素材則取自導奏,加上複音對位技巧,使織度變得更 厚,如譜例四十一。

【譜例四十一】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58-61 小節。

在第二主題出現前為一個過門樂段(Transition, 第 72-80 小節),它緩和了先前緊 張的情緒轉而平靜,蕭邦在此段也運用了速度的變化,使音樂在漸慢中進入第二主 題。在第72-74 小節中,上下聲部均使用了四次模進,如譜例四十二。

【譜例四十二】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72-75 小節。

第二主題(第 80-99 小節)調性為降 B 大調,帶有聖詠的特徵。優美的樂段提供 了音樂的暫緩,主旋律在 Soprano,如譜例四十三。在第 92 小節 Tenor 與 Soprano 形成了二重唱,帶出了上行的聲部,如譜例四十四。

【譜例四十三】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78-85 小節。

【譜例四十四】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91-95 小節。

發展部(Development, 第 99-128 小節)為呈示部與再現部之間擴展的(Bridge),

如同傳統奏鳴曲一樣,結構與調性皆不穩定。發展部由三個樂段組成,並用模進的 手法作變化。

第一樂段為第99-107 小節;第二樂段為第 108-120 小節;第三樂段為第 121-128 小節。

第一樂段(第 99-107 小節)使用模進手法作變化,至 107 小節速度漸慢進入第二 個樂段,如譜例四十五。第二樂段(第 108-120 小節)主旋律為右手,並且持續使用六 度音程的切分音型,第112 小節起下聲部出現震音,使音樂變得較輕快,如譜例四 十六。第三樂段(第 121-128 小節)為第一主題的組成部分,但織度更為厚實,右手多 聲部的彈奏手法有如第58 小節,如譜例四十七。

【譜例四十五】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99-105 小節。

【譜例四十六】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07-112 小節。

【譜例四十七】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19-124 小節。

發展部結束後,回到曲首的導奏(第 129-134 小節),調性為 A 大調,至 134 小 節的延長記號後,出現主和弦的裝飾奏(Cadenza),並在漸慢後進入再現部,如譜例 四十八。

【譜例四十八】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28-134 小節。

再現部(Recapitulation, 第 135-191 小節)中的第一主題分為兩個樂段,第一個樂 段為第135-151 小節;第二個樂段為第 152-168 小節。

第一個樂段(第 135-151 小節)為第一主題的第三變奏(Var. III),此變奏以卡農 (Canon)的手法呈現,如譜例四十九,並使用第一主題的旋律,以三次模進的進行加 強了聲部的流動性。

【譜例四十九】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35-143 小節。

第二個樂段(第 152-168 小節)為第一主題的第四變奏(Var. IV),調性為 f 小調。

此變奏在節奏與織度上產生變化,右手旋律有如裝飾奏,使音樂更加流暢;而旋律 中與以往不同的是,它出現了七連音、八連音與十連音的節奏,呈現出彈性速度的 感覺,左手伴奏部分則使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如譜例五十。

【譜例五十】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52-155 小節。

再現部(第 169-210 小節)中的第二主題為降 D 大調,為主題二的變奏。此變奏

的右手旋律為主題二的原有音型,而左手為較快速的級進音型與分解和弦,如譜例 五十一。

【譜例五十一】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69-174 小節。

在第175-176 小節,上下聲部呈現三對二的節奏,主旋律為右手最高音,如譜 例五十二,作曲家利用這種方式造成彈性速度。

【譜例五十二】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75-176 小節。

第177 小節開始,上聲部為高八度,反覆了主題二的變奏旋律。至第 187 小節 下聲部出現了五次半音階上行音型的模進,至 191 小節的第一拍停留在降 D 主和 弦,如譜例五十三。

【譜例五十三】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87-192 小節。

第191-194 小節,上下聲部音型為琶音,如譜例五十四;至 195 小節為 f 小調 主和弦的第二轉位,左右手彈奏相同旋律的琶音,再加上之後連續的和弦,由弱漸 強達到樂曲高潮,與接下來

pp 的和弦形成強烈對比,如譜例五十五。

【譜例五十四】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91-194 小節。

【譜例五十五】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195-210 小節。

尾奏(Coda, 第 211-239 小節)使用大量雙音以及半音技巧,如譜例五十六。此樂 段始終保持著十六分音符快速的三連音,將張力持續到最後。

【譜例五十六】蕭邦第四號敘事曲Op. 52,第 211-215 小節。

巴伯:《遊覽》作品二十

Barber:Excursions, Op.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