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名家之閱讀與啟發

在文檔中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 (頁 46-56)

第二章 人物肖像的藝術特質與魅力

第二節 藝術名家之閱讀與啟發

一、 畢卡索呼喚原始的真實

1907 年於法國巴黎蒙馬特畫室,畢卡索繪製《亞維儂姑娘》(圖 2-12),隨 後由他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所領導的「立體主義」(Cubism)

之藝術觀點正式於藝術史。

(圖 2-12)畢卡索《亞維儂姑娘》,1909,油彩.畫布,244 x 233 cm,

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

現代藝術中的關涉「原始」的問題,如同反傳統運動的存在,一直是個普遍 而首要的課題。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所謂反傳統繪畫並不單指畢卡索或立體畫 派,而是反對一切既有的文字故事、規範或造型,它流行成一個極大趨勢的風潮,

透過純「幾何」造型的抽象繪畫表現,徹底在西方平面繪畫藝術做一次畫面上的 大改革,希冀給予觀者直接而深刻的感動。但在反傳統的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

32

(Paul Klee,1879-1940)等抽象繪畫大師,他們的幾何造型卻幾乎和原始藝術 毫無任何瓜葛,依舊僅屬於一種典型西歐式的繪畫藝術,此與畢卡索立體式的繪 畫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描繪原住民風土人情有特殊美感的後印象畫家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以及野獸派的馬蒂斯等,皆是原始藝術的愛 好者;粗獷的用筆、強烈而單純的色彩,擁有裝飾性的作畫風格,但要在他們的

33

始終不被其形式或故事而控制,這正是畢卡索能直擊人心深處的最直接力量,甚 至是現代藝術所亟於重新尋回人們可感動的精神。

(圖 2-15)畢卡索,左:其收藏–格瑞伯面具(Grebo mask),右:《吉他》,1912,硬紙板、

弦、上色的金屬線,76x52x19cm,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圖 2-13)聖像,剛果,木材.銅﹒

黃銅,高 57.2 cm,私人收藏

(圖 2-14)畢卡索《面紗之舞》,1907,

油彩.畫布,150 x 100 cm,俄羅斯聖彼得 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34

由人類生存動力延伸出去的各式文明,像是科學、哲學與藝術等等,彼此之 間皆以不同形式的方法去認知這個世界。假設藝術被當作是一門面對所有形式性 理論,而賦予一項任務去成就「感覺復歸」21存在的實質表達,那麼現代藝術翻 轉起始點的印象派繪畫恰可作為此項任務最具體的歷程表現。早期印象派採取走 出戶外的外光法,確實是新繪畫的創始者,包含後期印象派畫家秀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的點描式色彩也是運用了自然科學的視覺原理有了新的繪

35

(圖 2-16)畢卡索《哭泣的女人》,1937,油彩.畫布,60 x 49 cm,英國倫敦泰德畫廊

二、 法蘭西斯.培根肉影隱匿的真實

(圖 2-17)培根《箱內的男子》,1949,油彩.畫布,147×130cm,芝加哥當代美術館

「我們幾乎永遠在帷幕重重中生活」《箱內的男子》(圖 2-17)充斥噩夢般 犀利的痙攣恐怖和粗曠暴力,繪畫中依戀世界的份子竟是彼此扭曲、糾纏,留下 蠻鬥中那一重重的殘影。

36

40 年代英國獨特現代主義畫家的法蘭西斯.培根,原從事於地毯家俱設計,

直到接觸畢卡索藝術並受其作品的啟發,展開了他的畫家路。歷經二戰後災難折 磨,瀰漫不安且毫無現實感的屠殺氛圍籠罩西方社會,無疑這一切成為培根的人 物肖像作品視覺描述。1944 年《三幅十字受刑架的人物習作》(圖 2-18)以三聯 畫形式展出,三畫作圖中變異半人形的野獸佈於橘色大面積背景的中央,空氣中 流露出深沉、恐怖和詭譎的氣氛,這是培根一系列受難圖的首幅,也是其繪畫中

「空間哲學」及「人物形象」的重要代表作品。

(圖 2-18)培根《三幅十字受刑架的人物習作》1944,油彩.畫布.蠟筆.木板 94×74cm×3,倫敦泰德美術館

三聯屏畫是基督教常見講述宗教故事的一種連貫性藝術表現形式,在現代攝 影技術上也經常採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動態行為的瞬間呈相。反向意義,培根則是 致力於打破這樣的線性敘事方式,希望能給觀者自由地選擇賞圖的起始和終點。

不僅如此,他亦為了要消除傳統繪畫固有的形象再現性、說明性等特徵,透過主 體在圓形或方形框架下被隔離或萃取的方法,朝向純形象性的狀態去解放感覺形 象主體,讓形象停駐在形象的事實本身,迫使人們回歸到原始的狀態。除了受難 圖三聯畫外,觀看培根畫像中如同背景般運作的平塗式扁平底面,實際上是與描 寫的主體位於同一近距離的視線平面上,這兩者之間沒有景深或是遠近距的關係,

沒有光線和陰影的不確定,僅有輪廓與場域的存在。位於同一時間點、同一方位 上,這兩者相鄰性的區域是絕對清晰且共存地將其空間閉鎖住,剷除了各個形象

37

曖昧不明的疑慮;如此操作比起利用深色彩、陰暗面或是模糊背景的使用,還更 為有效的構成一個完全閉鎖而交錯的空間,成為風格迥異的培根式人物與囚室般 的密閉空間。一如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 - 1995)

對培根繪畫中的空間處理所提出的哲學論點:

那一貫佔據著畫中剩餘部分的,是色彩鮮明、均勻以及靜止的大片 扁平底面。薄而硬,它們擁有一種建構的、空間形成的功能。..它就像 感覺形象本身一樣,是被一種近距離的觸覺性的視線所抓住。..圍繞著 輪廓、場所,並且將感覺形象包裹、囚禁起來。唯有透過這個讓感覺形 象自我封閉,並且讓它被圍繞起來的運動,感覺形象才得以形成22

領受塞尚所啟蒙的感覺形象路徑,培根選擇異於其他抽象藝術家,呈現出一 種半具體式的獨特肖像畫風格,其形象雖亦受到畢卡索破碎臉的影響,但筆者更 確信,這是來自培根發自本能對物體感知時所見到的「看不見的形象」;一種跳 脫既有的視覺感覺形象。不僅讓眼睛猶如相機上的觀景窗般去看鏡頭裡一幅再現 式圖像,卻更充分的運用了雙眼以外的器官去攪亂這個對象,那就是他豪邁不羈 的大筆觸刷痕,無疑把感官感覺裡的的感覺形象做到極致,於是別具風味的頭影 形象就此產生。1940 至 1960 年培根始創作頭部系列和身體肖像為題,1949 年

《頭像一、二、三》(Heads in a Room)(圖 2-19)為這系列作品。

22同註 1,頁 20。

38

(圖 2-19)培根《頭像三》,1949,油彩.畫布,81×66cm,私人收藏

培根在畫人物臉孔時則使用乾刷、抹擦或刮除的方法:所有的塗料像似半透 明的顏色,使用顏料的手法彷彿不是在畫布上填色,也不像是用筆觸堆疊出物象 的塊面結實感。相反的,更像是一種倒過來的程序,像是在畫面上進行「破壞」,

當畫面上留下的殘骸狀況,越來越逼近他對這個影像發生時觀感的直覺視點,才 會順勢延展直至達到一個知覺和視覺交換的臨界點。培根這種的刪減效果筆觸像 是刻意破壞了臉部結構的密實與完整,卻也同時造成空間一種鑿空般的不穩定,

如此精心構製的畫面無疑象徵著時代中人們心靈上逐漸的空洞。在《自畫像》中

(圖 2-20),臉部的肌肉因為那些推擠和刷洗的半透明顏料而產生上下左右轉動 的動態,利用這樣肉影的滑動形成一種畫面上無形吶喊的漫延力量。另一方面,

在這些頭部收縮和扭轉中,像似有真實的影像會隨時回到臉孔感覺真正的位置上。

無可否認,這樣的巧妙布局需要藝術家經過不斷的打磨和熬煉得來的,有可能是 一點一滴的經驗累積,也可能是專屬於藝術家的基因突變,更有可能是來自藝術 家眼與手的神鬼交鋒。培根說:那是會讓人精疲力盡的過程。

39

(圖 2-20)培根《自畫像》,1969,油彩.畫布,35.5×30.5cm,私人收藏

培根說,如今攝影技術和其他的記錄形式趨臻於完善時,藝術家在創作上就 必須表現得更加激烈些:他營造了「再發明」寫實主義,藉著他此項的發明把寫 實真切地回歸到腦神經和視覺系統上。在一系列的頭像習作中,實現了培根對於 人物型態觀察的一種持續描繪,類似攝影技巧中的疊合影像及影像持續移動的動 態表現,獨特的筆觸介於完成與未完成之間,育化的影像存在於顯現與隱藏之間,

形成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曖昧,如此晃盪的影像呈現出整個空間的游移不安以及疏 離感。所以培根一再強調,意外的影像總是更純粹、更為真實,因為它們從未經 過大腦意識的干預。(圖 2-21、22)。

1962 年英國著名藝評家大衛﹒希爾維斯特(David Sylvester,1924-2001)

與培根就藝術創作做了深刻的對談,當訪談中問及畫家他那情緒高昂且犀利暴力 的繪畫欲傳達些什麼意義,培根並未給予明確的答案,只強調他所描繪的是一種:

觸及內心所發出的眞實23。其實對培根而言,將傳統視為宗旨的眞實表達方式他 並不心動,同樣地,他對於極致美學形象的抽象藝術亦是興趣缺缺。正當所有前 衛藝術家皆主張追求開發新媒材,致力於超越平面的新藝術表現方式,培根仍堅

23 David Sylvester 著,陳美錦 譯,《培根訪談錄》,(南京:譯林出版,2016),頁 109。

40

持他一貫的平面繪畫創作,將他所感受到的「現實世界扭曲的眞實」適切地表達 出來。因此筆者縱觀其作品而得知:一張白畫布上的表現尚有許多待開發的未知 空間,那種勇於顯現的強度力量與矛盾張力,不斷地去撕裂人們的原性,得以從 桎梏的舊思維走出,朝向他,進而跟他產生思想上的連結。對於培根來說,那股 暴力之氣並不是所要傳達的重點,也從來就不是畫面上唯一的內容。反觀之,隱 匿在他所呈現的暴力背後,一個屬於眞實情緒的「感官寫實」。相信他所追求的 是一種超越外相,直接觸及眞實核心的表現。

在筆者學習藝術的行程裡,常以「人」為論點來研討人的本質,對生命意義 的探討,以及面臨審美藝術學的再反思等等。法蘭西斯﹒培根的情境即反映出:

是在既有的感性框架崩解的時候,那些情感才真正地流露出來。

是在既有的感性框架崩解的時候,那些情感才真正地流露出來。

在文檔中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 (頁 46-5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