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MeToo 系列

在文檔中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 (頁 75-84)

第四章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作品解析

第三節 # MeToo 系列

#MeToo 運動34 2017 年 10 月風潮興起,帶領全球反思性侵害及性騷擾議題。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幼童時期的負面經歷會造就許多身心傷害,其中以性 侵害造成的創傷屬最為嚴重。倘若加害人為熟識者,受害的孩童更容易會產生羞 恥、罪惡感、困惑等各種負面效應,甚至衍生更多憂鬱傾向和自我毀滅行為。

作品一《#MeToo–暗黑師》

(圖 4-8)李靜芬《#MeToo–暗黑師》,2019,油彩.畫布,145.5×97cm

34 2017 年 10 月女星艾麗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等人針對美國製作人哈威·韋恩斯坦

(Harvey Weinstein)性侵犯多名女星醜聞發起的#MeToo 運動,呼籲曾有過遭遇女性挺身而出 在推特上公開被侵犯的經歷,以使人們能認識到這些行為的普遍性,並在社交媒體貼文附上標 籤,藉此喚起社會關注。

61

創作說明:筆者小學時自身的遭遇。雖然僅是個目擊者,但受到的心理衝擊 對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仍是畢生難忘。尤其是發生在權威者的性暴力,萬世師表 之形象地位讓受害者難以啟齒,更讓目擊者緘口噤聲。是以形成社會暗中龐大黑 數,導致許多受害者長期處在孤立的狀況下,這也包括見證者。

透過此創作,筆者製作了一系列告解式懺悔的「新透視」,以消弭長年壓抑 的罪惡感,並在隱惡邊緣與真善美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溶合,達成完整的 自我。置身於赦罪的過程中,一種起伏跌宕的韻律,或急促、或慢移、或高歌、

或低鳴、或狂風驟雨,吟唱在只有高和寬的二度平面空間裡。滿版的暗黑師臉龐 侵食掉脆弱形勢的小女孩,哪怕那只是體量很小的形象,也披示了另一種無言哀 悼的私密主體形象,唯有在一種沉默與努力的真實狀態裡,達到讓影像在閉上眼 睛、沉默中說話。

62

作品二《#MeToo–破局、結局、待續》

(圖 4-9)李靜芬《#MeToo–破局、結局、待續》,2019,油彩.畫布,130×89cm×2

創作說明:「測試智力是否一流,就要看頭腦在同時容納兩種相反意見的情 況下是否仍能運轉。35」語自小說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

這幅影像似有似無;並不是實際發生或可見的後果,也不再現任何既定的形 式觀念。它既不在經驗層面裡,也不屬於現在,它僅是一種飽含虛擬性的未來影 像。為了自由而真實的思想,將原本居分左右兩幅靜止不動的固有「破局」:合 而為一,規劃出它的逃逸路線,這是由脫序所生成的極致動態,以倍增的變異或 背叛方式劃出不同的結局。是否仍能運轉?待續。

35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著,黃昱寧、包慧怡 譯,《崩潰》,(上海:上海譯文出版,

2011),90 頁。

63

64

是單純在藝術發展與作品創作層面有了確定方向,亦是對於自身藝術狀態的領悟 與看待當今社會上人類相處的模式都能產生更不一樣視野,並且能啟動更細膩的 思維。

藝術表現的意義,應該就是一個藝術家運用自己的、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 藝術語言,讓人領略到極其自我的風格,並讓藝術作品在觀者的心裡引起共鳴。

論及藝術家的表現意義,最後都要落到藝術家的畫筆上,每位藝術家的表現語彙 各有所不同,皆有著其強烈的個性因素,以及對人生獨有的體認。故在筆者的研 究理念之建構或創作形式之呈現,其藝術品質的演練程序正是來自自身一連串不 斷地檢視、省思與修正。同時,在繪畫創作過程中,筆者讓自我沈澱,做為反思 過往並想像未來創作的中介。不僅使其個人命題得以持續深化的進路,也能就此 次研究後續拋出作品運作之遮蔽、解構、重建邏輯意識,進而提供筆者未來再次 創作:思維、感受、想像與反思空間之啟發的嶄新策略。

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王天兵。《西方現代藝術批判》。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史作檉。《塞尚藝術之哲學探測》。台北:書鄉文化出版社。1981。

史作檉。《聆聽原始的畢卡索》。台北:典藏藝術家出版社。2006。

朱其。《形象的模糊-李希特藝術筆記和訪談》。中國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周正。《美術辭林》。中國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林鳳生。《名畫在左,科學在右》。中國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

胡永芬。《生命的啊喊:孟克》。台北:閣林國際出版社。2001。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

高楠。《藝術心理學》。中國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盛紫嫣。《透視學》。台北:大人出版社。1980。

66

黃麗娟。《抽象藝術》。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張延風。《法國現代美術》。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4。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1991。

張振中。《百位世界傑出的藝術家》。中國北京:海乾坤文化公司。2017。

曾艷兵。《東方後現代》。中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程思愉。《德洛內夫婦:色彩律動的創造者》。台北:牛頓圖書出版社。2005。

鄭曉華、駱紅合著。《藝術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0。

瞿海良。《中國民間肖像畫》。台北:漢聲出版社。1994。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

二、中譯書目

Ar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4。

Boris Groys。蘇偉、李同良譯。《走向公眾》。中國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67

Carl G. Jung。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台北:立緒出版社。

2013。

Charles Robert Darwin。周邦立譯。《人類和動物的表情》。中國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09。

C.G.Jung。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 文化出版社。1997。

David Sylvester。陳美錦譯。《培根訪談錄》。中國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E.H.Gombrich。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黃昱寧、包慧怡譯。《崩潰》。中國上海:上海譯 文出版社。2011。

Gabriele Crepaldi。王娟娟譯。《馬諦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Gilles Deleuze。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苗栗:桂冠出版 社。2009。

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Lawrence A. Pervin。洪光原,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5。

68

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

2007。

Robert 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

Roland Barthes。許綺玲譯。《明室》。台北:北星文化出版社。1997。

Semir Zeki。潘恩典譯。《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台北:商周城 邦文化出版社。2001。

Wassily Kandinsky。余敏玲譯。《藝術中的精神》。台北:華茲出版社。2013。

三、西文書目

A. L. Yarbus。Eye Movements and Vision。New York。Plenum Press。1967。

Yves-Alain Bois。Painting as Model。Cambridge。MIT Press。1990。

四、論文與期刊

陳孟澤。博士論文〈繪畫創作中的「存在感」之研究〉。2017。

羅一慧。博士論文〈自然觀照―繪畫中的意境探索〉。2016。

王焜生。〈孤獨封閉,病態一魯西安,佛洛伊德的人物畫〉。典藏今藝 155。2005。

69

瞿海良、王達弗。《中國民間肖像畫》。台北。漢聲雜誌 63.64 期合訂本。1994。

五、網路資料

https://www.slideshare.net/VWoulds/tribal-art-influence-on-modern-art:10/11 (登入日期:

2020 年 1 月 10 日)。

能動性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能動性(登入日期:2020 年 2 月 15 日)。

法蘭西斯﹒培根官網 https://www.francis-bacon.com/bacons-world(登入日期:2020 年 2 月 18 日)。

李希特中文官網 https://www.gerhard-richter.com/zh/biography/(登入日期:2020 年 2 月 25 日)。

多重人格 維基百科–解離性身分疾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A3%E9%9B%A2%E6%80%A7%E8%

BA%AB%E5%88%86%E7%96%BE%E6%82%A3(登入日期:2020 年 7 月 5 日)。

在文檔中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 (頁 75-8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