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蘇格拉底的實踐意義 ─建立思考行動者的社群

三、思考的現實意義 ─作為超越性的存在

第二節 蘇格拉底的實踐意義 ─建立思考行動者的社群

事,到底要如何讓它在表象世界(world of appearance)顯現呢?其實這早已有 了真實的範例,就是鄂蘭筆下的蘇格拉底。

筆者認為,蘇格拉底的行動意義便是建立「具思考能力的行動者的社群」

(community of thinking actors)1 ,而它可能達成的目標有三方面:政治、道德 與哲學。以下簡單分析。首先是政治。鄂蘭指出:政治的存在理由即是自由(The raison d'être of politics is freedom)(1968, 151),她的意思是:「政治生活」(即「城 邦中的共同體生活」)2之特色(與其他共同體生活相比),就是「自由」,其內涵 可體現於兩方面。第一,其他共同體生活(主要是指家庭)中由於為維持生活必 須等因素,存在著明顯的支配關係(家長對其子女及主人對奴隸),在城邦生活 中的人則不再是被支配的(當然也沒支配其他人),彼此間的關係是平等的。而 要能過公共生活,便無法終日為餬口飽腹所苦惱,意即須擁有「閒暇」。從家庭 走向城邦、工作走向閒暇的過程則是「解放」(liberation)。更重要的是,鄂蘭認 為當走出家庭的人們聚在一起之所以能是平等的,或者說,能夠彼此平等的共同 體與無法彼此平等的共同體的核心差異何在?鄂蘭在此給出的答案,便是她的哲 學人類學最重要的內涵:每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大於民族、國族、種族等的絕對差 異,即「殊異性」(distinction)。當此種「殊異性」被消抹時,平等也就漸漸不 復存在。「家庭」此一結合方式的問題,便在於藉由親屬的劃分來結合此極端差 異,使差異化被抹滅,所有人本質上的平等性也隨之遭到破壞(Arendt 2005,

1 此一概念為筆者自創,意即由具備反思能力的行動者所組成之社群。最初筆者是採用「思考者」

(thinkers),但此一說法易引起「只需思考無須行動」的誤會,經口委建議,修改為「思考的 行動者」(thinking actors)。

2 「政治」(Politik, politics)是衍生自希臘字「城邦」(πολις , polis)。

的場域才有可能,這便是複數性的人類處境最基本的特徵(Arendt 1998, 175)。

從此我們可以瞭解到,政治場域得建立在「每個人的殊異性」,其重要的表現就

許當所有人都是「思考存有者」(thinking being)時,我們才能在彼此的交流、

互動中觀看到更多世界向我們呈現的樣貌,從而有更多體驗驚奇的機會。雖然這

gnothi seauton)

─的「道成肉身」。

蘇格拉底晚年的時光最常見的形象便是在市集中拉著人不停討論他們所相 以宗教意義的角度呈現,而是聚焦於耶穌的種種行動意義上(Kohn 2003, xxii-xxv)。

9 多出的一是怕有平票的狀況發生。

10 相關記載請見《克力同篇》(Crito)。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主角,甚至最後還因此招致死亡(這點和耶穌是同病相憐),但他卻從不曾放 棄。雖說他對知識的要求可能過高,但這樣的精神何嘗不是告訴我們這樣的追求 是有可能達到的呢?如果當有一天,這樣的行動真的成功,那時候或許就能以邱 吉爾的話來述說人與政治的關係: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一、Hannah Arendt 本人的著作

1968.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NY:

The Viking Press.

1977. The Life of the Mind: Thinking.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82. Lectures 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dited and with an interpretive essay by Ronald Beiner)

1994. “What Remains? The Langue Remains”: A Conversation with Günter Gaus. In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ntroduction by Margaret Canovan)

2003a.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under Dictatorship.” In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b. “Some Questions of Moral Philosophy.” In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2003c. “Thinking and Moral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2003d. “Reflections on Little Rock.” In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2005. The Promise of Politics.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二、中文參考資料

張念,2015,〈惡的平庸與政治判斷:從阿倫特的角度看〉,《思想》,28:93-128。

童涵浦,2001,〈從意識形態批判到有效性的建立:Hannah Arendt 論「判斷」的 政治意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英文

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

2004,〈中文版導讀〉,蔡佩君譯,2004,《責任與判斷》,台北:左岸。

蔡佩君譯,2004,《責任與判斷》,台北:左岸。譯自 Hannah Arendt. 2003.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