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以 RGSP 表比較學習成效差異

除了觀察學生整體的成績表現外,探討個別學生的答題反應情形也可以了解 不同教學方式產生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利用測驗的 RGSP 表來探討學生與試題之 間的關係,將兩個教學實驗的學生在測驗的答題情形進行比較,並且進一步提供 給教師做學生可能產生的迷思概念的補強依據。以下按照不同教學實驗分別述 明。

壹、補救教學實驗

在進行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後,以第二章文獻探討中的方法建立前後測的 RGSP 表,並進行比較分析如以下四點說明。

表 4-14

單元教學事後成對比較摘要表

組別1 組別2 平均差異(1-2) 標準誤差 顯著性

實驗組A 實驗組B

8.374 0.826

0.028*

對照組

11.368 0.844

0.004*

實驗組B 對照組

2.994 0.845

0.424

一、實驗組的 RGSP 表觀察

將實驗組前測資料形成矩陣進行圖式運算後,得到如實驗組前測的 RGSP 表 如圖 4-3,藍色曲線為學生答題排序,紅色曲線為題目難易排序。由圖示曲線狀 況可了解學生在此次測驗表現狀況,學生曲線顯示答對率偏低,低分群相當多,

而題目的曲線也顯示對學生而言題目偏難,所以兩條曲線吻合度差異大,亦即從 前測中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與熟悉度很不好。

透過圖 4-1 再次進行題目檢討與補救教學之後,再進行後測並將測驗結果的 學生與試題進行關係分析,得到如圖 4-4 的 RGSP 表。從圖中可發現,學生與試 題的曲線比圖 4-3 前測結果吻合度高,說明題目對學生而言難度已經降低,其次 從 S 的迴歸線與 Gamma 值=.5 的水平線交出之面積大小來判斷:低分組的面積明 顯變小,代表低分組的人數變少了;高分組的面積變大了,代表高分組成績也有 提升,整班的及格率也提升了。因此,可觀察到學生對題目與學習課程的概念連 結掌握度也提高了,達到進步效果。

二、對照組 A 的 RGSP 表觀察

由圖 4-5 與圖 4-6 可以觀察到前後測的學生曲線幾乎沒有變動,代表學生的 進步情形並不明顯,對照第二節中對照組 A 的平均答對題數差異不大的結果是符 合的。而在試題曲線與 Gamma=.5 的焦點往左移的結果,代表可以觀察到學生感 受到試題的難度略有降低,所以兩條曲線重合度有提高。但是難題的數目還是沒 有減少,意味經過檢討後,有難度的題目答對率並無提升。

三、對照組 B 的 RGSP 表觀察

由圖 4-7 與圖 4-8 可以觀察到前後測的學生曲線幾乎沒有變動,甚至後測的 學生曲線和 Gamma=.5 已無交點,代表學生表現反而更差,而試題曲線無明顯移 動,代表在通過率上也沒有變化,所以自我訂正的效果沒有幫助概念釐清。

圖 4-3 實驗組前測 圖 4-4 實驗組後測

圖 4-5 對照組 A 前測 圖 4-6 對照組 A 後測

圖 4-7 對照組 B 前測 圖 4-8 對照組 B 後測

四、不同組別的前、後測結果之綜合比較 (一)前測部分的比較

觀察所實驗的三組的前測表現,雖然使用同一份試題,但是從題目曲線與 Gamma 值=.5 沒有交點判斷出對照組 B 的學生認定題目很難,所以很難鑑別班上 學生的差異情形。而針對實驗組與對照組 A 的題目曲線與 Gamma 值=.5 有交點 判斷可以獲正確鑑別。其次在學生學習表現的曲線與 Gamma 值=.5 的交點了解實 驗組及格率最差,代表學生解答能力不足。至於對照組 A 與對照組 B 因為有少 數學生成績很好,因此提高了及格率。綜合而言可以發現三組的低分群的人數皆 高於高分群人數,但是對照組 A 與 Gamma 值=.5 的交點最靠左邊,所以答題情 況最好,而且題目曲線與學生曲線的重合程度較好,表示對照組 A 的前測整體成 績是最好的。

(二)後測部分的比較

而由後測結果的觀察,實驗組的題目曲線與學生曲線,重合程度提高,說明

題目有效可以測出學生的能力,而與 Gamma 值=.5 的交點往左移動,代表通過率 也有提升,而高分組的學生也因為教學的關係而提升了成績。而在對照組 A 的後 測表現上,學生與問題的曲線相重合程度也略有提升,但是與實驗組比較起來進 步程度小。最後在對照組 B 的後測表現上,發現題目依舊讓這組學生覺得很難,

也無法有效鑑別差異情形。因此由實驗後得知:不同的教學處理,學生的確會有 不同的教學表現。

貳、單元教學實驗

在第二個實驗教學後測的結果裡,由第三節內的敘述說明三組的整體成績判 斷出有差異,進一步可以由各組的 RGSP 表來找出組內學生與題目概念間的關 係,找尋每組學生最有可能產生的迷思概念,並且加以比較差異,以提供教師後 續可以進行補救的資訊。分成兩部份說明:第一部分比較測驗結果的 RGSP 表;

第二部分找尋各組學生產生可能迷思的概念與比較。

一、教學後測驗成績的 RGSP 表的觀察比較

將三組教學後測驗的學生與試題的關係表完成後,進行計算分析得到各個 Rasch Model GSP 表如圖 4-9、4-10、4-11。由各圖中的學生與試題曲線分布情形 來看,在實驗組 A 與實驗組 B 裡 S-P 曲線吻合度較好,而在對照組裡,可以看到 S-P 曲線差異很大,由此可知實驗組 A、B 的學生表現比對照組好。

在各組的題目曲線與 Gamma 值=.5 的交點位置上可以判斷,實驗組 A 題目 難度感覺較實驗組 B 的題目難度感覺稍易,而對照組問題曲線沒有交點說明對題 目難度感覺很難。而在學生的曲線上可以發現高分群的人數以實驗組 A 最多,實 驗組 B 次之,對照組最少,而低分組的成績分布也可發現實驗組 A 成績比較好,

集中在接近 Gamma 值=.5 的位置;實驗組 B 則接近在 Gamma 值=.25 的位置上;

對照組 C 則大部分未通過 Gamma 值=.25。整體而言,實驗組 A 的高低分組學生 表現較好較為平均,實驗組 B 則是集中在較低的位置,而對照組高低分組差異是 最大的。

圖 4-9 實驗組 A 的 RGSP 表

圖 4-10 實驗組 B 的 RGSP 表

圖 4-11 對照組的 RGSP 表 二、學生產生可能的概念迷思比較

教師在進行測驗後,若要有效率地進行補救教學,必須根據學生可能的迷思 概念的程度高中低來進行分組,並對該組產生的迷思概念進行教學而消除,所以 選用中等程度學生產生的可能迷思概念當代表,作為分組教學內容的依據,而由 迷思概念的多寡,也能判斷教學的成效。所以本研究在單元教學實驗裡,探討中 等程度的學生產生的可能迷思概念數量,與在概念構圖上分布情形,進行比較不 同教學法成效的差異。首先將各組中等程度的學生不同時答對的題目,挑出做為 迷思試題,再將此類試題內隱含的概念抽取出來,計算每個概念的迷思率,按照 大到小依序排列,視為迷思序。比較每組的迷思序的分別,以評估成效差異。以 原子與分子單元的後測為例,以下分別說明各組產生迷思情形及綜合比較結果。

(一)實驗組 A 的可能迷思概念序

首先選取出圖 4-9 中學生曲線通過率接近 Gamma 值=.5 的附近學生,並將他

們不一致對錯的題目挑選出並製成關鍵題目與學生關係矩陣表如表 4-15。再根據 表 3-7-2 將關鍵題目與相關概念間的關係整理出來如表 4-16。然後根據迷思率的 計算方法算出表 4-16 中各個概念迷思率並排序,可以發現實驗組 A 在 D5、DD、

DL、DM 迷思率達 0.6 最大,DF、DG、DH 迷思率達 0.5 次之,其餘概念迷思率 為 0.4 最小,再對照原始 ISM 結構圖,將表 4-16 中對應到的迷思概念序按照大中 小分別以紅黃綠標示出來得到圖 4-12。

表 4-15

實驗組 A 關鍵題目與學生表

學生\關鍵題目 p5 p3 p4 p7 p11 p14

s4

1 0 1 1 1 0

s1

1 1 0 1 0 0

s5

0 0 1 0 1 0

s15

1 1 0 0 0 1

s19

0 1 0 1 0 0

表 4-16

實驗組 A 關鍵題目與相關概念關係表

p-c D1 D2 D3 D4 D5 D6 D9 DD DE DF DG DH DL DM

p3 0 0 1 0 1 1 1 0 0 0 0 0 0 0

p4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p5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p7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p11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p14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迷思率 0.4 0.4 0.4 0.4 0.6 0.4 0.4 0.6 0.4 0.5 0.5 0.5 0.6 0.6

圖 4-12 實驗組 A 問題概念標示圖

(二) 實驗組 B 的可能迷思概念序

以同樣的方式針對實驗組 B 進行數據處理,選取出圖 4-10 中學生曲線通過 率接近 Gamma 值=.5 的附近學生,並將他們不一致對錯的題目挑選出並製成關鍵 題目與學生關係矩陣表如表 4-17,再將關鍵題目與相關概念間的關係與迷思率的 計算整理出來如表 4-18 所示。以 D6、D8、D9、DI、DJ、DK 迷思率皆達 0.6 最 高,而 D3~D5、DB、DD、DF、DG、DH、DL、DM 達到 0.5 次之,D7、DA、

DC 達 0.4 最小。再按照原始 ISM 結構圖,將表 4-18 中對應到的概念迷思序由大 到小依照紅黃綠標示出來得到圖 4-13。可以發現在此組內迷思概念數較多,幾乎 每個節點都發生問題,而且在左下角較簡單的概念裡的迷思率就以達到 0.5 以 上,代表學生對此圖的了解程度不高。

表 4-18

實驗組 B 關鍵題目與相關概念關係表

p-c D3 D4 D5 D6 D7 D8 D9 DA DB DC DD DF DG DH DI DJ DK DL DM p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p2 1 0 0 1 1 1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p4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p8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p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p15 0 0 0 1 1 1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p17 1 0 1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p20 1 0 1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p23 1 0 1 0 1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迷思率 0.5 0.5 0.5 0.6 .43 .58 .62 .42 0.5 .37 0.5 0.5 0.5 0.5 .62 .62 .75 0.5 0.5

表 4-17

實驗組 B 關鍵題目與學生表

學生\關鍵題目 p23 p2 p8 p15 p20 p11 p1 p4 p17

s4

1 1 1 1 0 0 0 1 0

s2

0 0 0 0 1 1 1 0 1

s17

1 0 0 0 1 0 1 1 0

s21

1 1 0 1 0 1 0 0 0

圖 4-13 實驗組 B 問題概念標示圖 (三) 對照組的可能迷思概念

以同樣的方式針對對照組進行數據處理,選取出圖 4-11 中學生曲線通過率接 近 Gamma 值=.5 的附近學生,並將他們不一致對錯的題目挑選出並製成關鍵題目 與學生關係矩陣表如表 4-19。再將關鍵題目與相關概念間的關係整理並計算迷思 率如表 4-20,可以發現所有的概念都被對應到,亦即對照組整份試題都可能是迷 思問題。由於在 RGSP 表也顯示題目對該組學生太難,加上後續分析發現選取的 學生所對應的問題,判斷每個概念都有可能產生問題,所以在補救教學的處置上 需要單元全部重新教學。

表 4-19

對照組關鍵題目與學生表

學生\關鍵題目 p15 p2 p12 p6 p8 p7 p11 p4 p10 p3 p17 p5 p14 p19 p1 p13

s6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0 1 0

s18

1 0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0 0

s2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1 1

s10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0 1 0 1

s13

1 1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四)綜合比較

由上述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在實驗組 A 中,結果有問題的概念較為集中,代表 學生只有對於部分概念連接不太熟悉,若經由補救教學針對問題節點處理後,應 該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而實驗組 B 的問題概念比較起來則較為分散,幾乎每個 節點都需再加強,此一現象說明學生透過教師的引導,不一定能自行建構正確的 概念關係,因為過程可能因為不熟悉產生錯誤解釋,而做出錯誤的連結與反應,

由上述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在實驗組 A 中,結果有問題的概念較為集中,代表 學生只有對於部分概念連接不太熟悉,若經由補救教學針對問題節點處理後,應 該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而實驗組 B 的問題概念比較起來則較為分散,幾乎每個 節點都需再加強,此一現象說明學生透過教師的引導,不一定能自行建構正確的 概念關係,因為過程可能因為不熟悉產生錯誤解釋,而做出錯誤的連結與反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