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解釋風格與復原力之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們會不會覺得有希望感,決定於兩個向度的共同作用,包括找到正 向事件的永久性和一般性的原因,以及對負向事件的暫時性和特定性的解 釋;至於絕望的成因,則是對負向事件找到永久性和一般性的原因,以及 對正向事件有暫時性和特定性的解釋(洪蘭,2009)。對於負向事件挫折 採取永久性與一般性的悲觀解釋型態者容易在壓力下崩潰,而這個崩潰是 長期的且是全面的(洪蘭,1997),亦即悲觀解釋風格者會對未來產生無 希望感。因此,解釋風格與希望感應有密切關係存在,樂觀解釋風格會與 希望感呈正相關,而悲觀解釋風格則與希望感呈現負相關,亦即樂觀解釋 風格和高度希望感關係極為密切,而悲觀解釋風格則和低度希望感息息相 關。

第三節 解釋風格與復原力之關係

壹、解釋風格的測量

針對樂觀之天生氣質的評量,主要是採取修訂版的「生活取向測驗」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Scheier, Carver, & Bridge, 1994),至於針對個人 樂觀解釋風格的基本測量方法則有二種(Schulman, Castellon, & Seligman, 1989),包括:(一)使用「解釋風格歸因問卷」(The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ASQ])(Peterson et al., 1982, 1991);(二)透過「CAVE逐字解 釋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of Verbatim Explanations[CAVE])評量自動 化書面或口語說明的內容(Peterson, Bettes, & Seligman, 1985; Peterson, Luborsky, & Seligman, 1983)。

Peterson等人(1982)編製的ASQ,是一個自陳量表,被發展來測量個體 的解釋風格。ASQ針對主題列舉假設性事件,包含十二個不同的假設情 境,其中六題是「好的」或是「正面的」事件(例如完成任務,並且獲得 很高評價),另外六題「壞的」或是「負面的」事件(例如朋友對你惡言 相向),請受試者針對這十二個假設性事件寫出主要成因,並以三個解釋 向度對成因分別給予1至7分的評價(內在或外在的、穩定或不穩定的、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遍或特定的)。亦即每個情境都有一系列的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要求個 體去敘述這個情境的主要原因;第二個問題評估個體反應是屬於內在的或 外在的;第三個問題則測量穩定度;第四個問題則指出是否個體反應是被 認為是普遍的或是特定的。Nolen-Hoeksema、Girgus與Seligman(1986) 指 出ASQ也有青少年及兒童版本,且一般認為ASQ之測謊題的效果相當不錯 (Schulman, Seligman, & Amsterdam, 1987; Tennen & Herzberger, 1985)。

解釋風格的兩個組合分數(composite explanatory style score for positive events[CP];composite explanatory style score for negative events[CN])和單 獨六個個別向度(內在正向;普遍正向;穩定正向;內在負向;普遍負向;

穩定負向)分數相比,是更可信的預測指標(Reivich, 2010)。另外,Cole與 Denzine (2004)則建議研究者對於每個人的解釋應該採用一個組合分數,藉 由計算一個好事件的平均數(正向歸因風格),以及計算一個壞事件的平 均數(負向歸因風格),接著正向歸因風格分數減去負向歸因風格分數,

就形成一個歸因風格的組合分數。

至於CAVE逐字解釋內容分析的測量較偏向質性方法,但仍對解釋風 格的評量相當有幫助。研究者針對若干文件(例如個人文章、個人書信、

自傳、診療記錄、日記、訪談記錄)進行內容分析,從中找出負向事件的 解釋,然後再採取ASQ的「內在-外在」、「穩定-不穩定」、「普遍-特定」三 個向度,對於該等解釋進行評分,CAVE容許研究者不需要進行縱貫研究,

就可以檢視樂觀/悲觀與個人生活的關係(李政賢,2011)。與ASQ比起來,

它有兩個優點:(一)即使對象已過世,但留有書面或語音記錄,仍可應 用CAVE來評量解釋風格;(二)CAVE可應用在互動或對話材料上,如會 議或治療時的逐字稿。這種方法應用豐富係因為運動員、政治人物等等很 容易不自覺地自動出現這樣的可供解釋的記錄(Zullow & Seligman, 1990)。

Schulman 與 Seligman(1994) 的 「 MMPI 樂 觀 - 悲 觀 量 表 」 (MMPI Optimism-Pessimism scale[PSM]) 則 是 以 CAVE 運 用 在 MMPI 的 結 果 為 基 礎,信度和效度顯示PSM量表相當精確,與Seligman理論一致,確認病人 的解釋風格能使隨後的處遇及評量更為順利及精確,因為能針對病人的人 格型態做考量。此外,PSM量表能使用現存MMPI資料探討解釋風格與不 同結果變項的關係及行為相關。

Peterson與Villanova(1988)曾延續ASQ量表而編製出「擴充版歸因風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問卷」(the Expanded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EASQ]),但因為更新 版問卷並沒有測量面對正向事件的解釋風格,若是僅根據個體對負向事件 的解釋方式來定義樂觀似乎並不適用(Norem & Chang, 1997; Peterson, 2000; Snyder, 1995)。Bunce與Peterson(1997)也指出在習得無助感的理論 中,並沒有針對正向事件的解釋風格提出理論上的價值,絕大多數實徵研 究均關心個體對負向事件的解釋。因此雖然ASQ已經發展一段時間,但考 量其架構與概念仍具有參考性與價值性,且ASQ的架構或許是最普遍用來 測量解釋風格的測驗工具(Ho, Chu, & Yiu, 2008),因此本研究採取ASQ問 卷架構,包含正向事件解釋風格與負向事件解釋風格兩部分,來分別測量 學習障礙學生在面對正向事件與負向事件時的解釋風格。

貳、復原力的定義與發展

Miller、Brehm 與 Whitehouse 於一九九八年的縱貫性研究探討負面生 活經驗的影響為何,研究對象為高危險群的兒童及青少年,包括社經背景 低落、父母仳離、雙親患有精神疾病等,研究發現跟世俗的刻板印象,亦 即負面結果未必吻合,仍有許多人雖然處於極大的壓力或困境,仍不受生 活經驗的影響而振翅欲飛,此為復原力(resilience)研究的肇始,符合心理 學近年來的重大發現:面對生命威脅或重大挫折時,雖然有些人容易受影 響而崩潰,但有些人仍適應良好(引自蕭文,1999)。究竟是哪些因素或機 制能夠影響同為高危險群者的未來成長,使其中有些人得以克服困境,此 即為復原力亟欲探討之處。

早期因為著重於個人能力,復原力的概念幾乎與適應能力、適應行 為、抗壓性、不易受傷性劃上等號。Anthony 於一九七四年指出復原力為 一種個體所特有的心理社會因素(引自洪福源,2005),Luther 與 Zigler(1991) 則 將 復 原 力 視 為 一 種 能 屈 曲 卻 不 易 折 斷 的 力 量 , 柔 軟 、 韌 性 兼 備 , Garmezy(1993) 亦 認 為 具 有 復 原 力 者 能 不 被 逆 境 擊 敗 , 快 速 復 原 , 而 Rutter(1993)則指出復原力的建構因素是互動的,挫折經驗與內外在保護因 子交互作用,此能力發展良好者抗壓性較佳,能成功克服無形的危機。

Jew、Green 與 Kroger(1999)認為復原力的概念來自危機因應的觀點,

可由良好的適應(adaptation)、不易受傷的特性(invulnerability)、抗壓性(st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esistance)的角度來理解復原力的意涵。如以心理健康諮商模式來說,真正 的問題解決方式為協助學生發現或建構本身的能力、增進心理健康強度,

使自己具備正向、積極的行為模式及生活態度,得以面對當下及未來的挑 戰(吳香質,2005)。王鍾和(2001)亦認為青少年在學業、家庭及人際關 係中受到不少的挫折與壓力,在缺乏復原力狀態下,很多青少年會產生沮 喪憂鬱、情緒失控、或攻擊等偏差行為,甚至喪失自信及自我價值感,長 期下來,還可能產生習得無助的情形。

復原力的定義隨時代演變而更顯周全,早期強調微觀系統,著重「個 體本身」,之後因為體察復原力的複雜性是單一指標無法界定清楚的,自 一九九五年「國際兒童復原力研究計畫」(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IRRP])開始以鉅觀觀點看待復原力,不僅關注個人本身,更著重「家 庭、學校、社區」等對個體的影響力。Rutter(1993)將復原力分為個人內在 保護因子及外在保護因子,Christle、Jolivette 與 Nelson(2000)則進一步運 用此觀念,將內在保護因子定義為「個人」,外在保護因子定義為「家庭、

社區、學校」。

復原力是多方面的能力,能使個人、團體或社會預防、減低或克服逆 境可能導致的負面結果(Grotberg, 1995),也是 Masten(2001)所謂的「平凡 人的神奇力量」(ordinary magic)。Christle、Jolivertte 與 Nelson(2000)定義 復原力為內在保護因子(個人)與外在保護因子(家庭、學校、社區)的 作 用 , 使 人 在 逆 境 中 仍 保 有 精 神 與 力 量 的 回 復 能 力 。 Dyer 與 McGuinness(1996)指出復原力是高度受保護因子影響的動態過程,協助人 們從挫折中恢復並持續原本的生活。二○○○年以後,各領域的專業發展 與研究重心使復原力定義更加明確,如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為復原力的 運作能使遭受逆境、創傷、威脅或重大壓力之時,仍能適應良好。

國內許多學者亦對復原力定義有其見解,大體上與國外學者的定義相 似,但對「resilience」的譯法不同,如心理輔導、教育、護理領域常用「復 原力」指稱,心理、教育領域也曾用「自我韌性」、「耐撞性」代表,兒童 福利領域則採用「堅毅力」等名稱(張美儀,2005)。國內學者常提及的 復原力定義則為「個人所具有的能力或特質,足以使人在危機或壓力情境 當中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而免於慢性壓力或長期嚴重創傷」(陳佩鈺、

林杏足,2004;蕭文,2000;顏郁心,2002;嚴健彰 20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郭珮婷(2005)歸納國內外學者說法,將復原力分析為四大主軸:「彈 回與前進的能力」、「動態的動力過程」、「良好的適應」、「個人的力量」。

吳明純(2006)認為復原力為「個體在面對壓力與創傷事件後,仍能保有 正向積極態度,處於大環境中能善於運用個人特質、人際資源、社會支持 與環境因素,即使深處逆境,亦能自我控制,發展健康的因應行為而適應 良好」。黃欣儀(2010)將復原力定義為「個體因應壓力與逆境的能力與 歷程,能保護個體,免除對自我或他人的長期負向觀感,回復適應力並避 開挫折經驗帶來的弱勢」。

Bonanno(2004)指出在臨床心理學當中,傾向凸顯短期的「復原力」

(resilience)反應,在發展心理學當中則強調長期「復原」(recovery)反應,

而「復原力」與「復原」之間是兩種各自殊異的反應型態。其中,復原必 須採取心理健康的判準來判定,涉及持續至少六個月的臨床重大症狀,緊 接著是一段更長時間來逐漸回復到創傷未發生前的心理健康水準;至於復 原力則涉及短期的個體常態身心機能之混亂,時間不會超過數個星期,在 混亂之後會回復到相對平穩而健全的身心機能水準,亦即復原力的特徵是

而「復原力」與「復原」之間是兩種各自殊異的反應型態。其中,復原必 須採取心理健康的判準來判定,涉及持續至少六個月的臨床重大症狀,緊 接著是一段更長時間來逐漸回復到創傷未發生前的心理健康水準;至於復 原力則涉及短期的個體常態身心機能之混亂,時間不會超過數個星期,在 混亂之後會回復到相對平穩而健全的身心機能水準,亦即復原力的特徵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