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計劃行為理論

自1980 年代以來,國外多位學者開始探討影響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並依 其相互間之關係,以及對效標變項-環境行為之影響,擬定行為模式(behavior model),以解釋行為之形成與改變。現將重要之行為模式說明如下 (王懋雯,

1997;楊冠政,1998;洪振超,2002;邱天佑,2010):

一、傳統的環境行為變項

根據教育界傳統的觀念,認為透過環境知識的教導,即可改變學生的行為。

當人們獲得較多環境的相關知識時,可導致形成適當的環境態度,也因此會願意 去表現出正向的環境行為 (Hungerford & Volk,1990)。環境知識、環境態度、

環境行為三者間的關聯可用圖2-1的模式來表示:

環境行為 環境態度

環境知識

圖 2-1 傳統的環境行為變項

二、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延伸心理學的重要理論-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發展來的,由於理性行為理論假設行為的發生,皆能由個 人控制;但在實際之情況下,個人對於行為的意志控制往往受到諸多因素之限 制,而大幅降低理性行為理論對個人行為的解釋力。為了提升預測行為能力,

Ajzen (1985)認為當預測的行為不完全在意志控制(volitional control)下時,除了態 度、主觀規範之外,還需增加代表其他非理性因素,於是 Ajzen (1985; 1991)引 入知覺行為控制(PBC)變數,合為三個獨立影響意圖的決定因素,將理性行為理 論加以延伸成為計劃行為理論,期望對個人行為之預測及解釋更具適當性 (邱天 佑,2010),計劃行為理論模型如圖2-2所示。

TRA 和TPB 的相同之處,在於兩者皆認為「行為意圖」是決定行為的重要 因素,其他可能影響行為的因素都是透過行為意圖來間接影響行為。TRA 和TPB 主要的差異則在於,TRA 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在個人的意志控制之下,也

就是假設人類的行為都是合乎理性的行為;然而TPB 則認為在很多的情況之 下,人類會受限於客觀環境的影響 (王渝薇,2010)。

所謂的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個人知覺到採取某一 行為容易或困難的程度,Ajzen (1985; 2007)指出個體對可控制行為執行的程度決 定於三個因素:能力、資源、機會。詹淑清與俞珮君 (2008)它反映個人過去之 經驗和預期的阻礙,當個人認為自己所擁有之資源與機會愈多、所預期的阻礙愈 少,對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就愈強。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影響包括下列二種方 式:1.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具有動機之涵義(motivational implications):如果 個人認為自己缺乏資源及機會去完成某一行為,則他就不可能形成強烈之行為意 圖,即使自己對該行為抱持正向之態度,且認為重要之參考對象對其該行為的發 生也持贊成的意見亦然;2.知覺行為控制能直接影響行為,這種情形僅在兩個前 提之下才成立,一為所要預測之行為完全不在意志的控制之下;第二是知覺行為 控制反映出某種程度之實際控制(actual control),此時知覺行為控制並不需要透 過行為意圖,就能對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 (Ajzen & Madden, 1986; Ajzen, 1985;

詹淑清、俞珮君,2008),其關係以圖2-2中的虛線表示。

所謂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學者認為個人的行為意圖是用來預測個 人行為的最佳構面,並將行為意圖定義成「個人要從事特定行為的自主性行動強 度」 (Hankins, French & Horne, 2000),這指個人從事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認知上 的機率 (Fishbein & Ajzen, 1975),此表示行為意圖是決定個人行為的直接影響構 面,而其他構面就是經由行為意圖來間接影響行為的執行。

態度(attitude):態度乃是建立於個人對特定對象所反映出來一種持續性的 喜 歡 或 不 喜 歡 的 預 設 立 場 , 也 可 說 是 個 人 對 特 定 行 為 的 正 向 或 負 向 評 價 (Fishbein & Ajzen, 1975)。綜合學者文獻,將態度定義為當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 愈正向時,其行為意圖愈強。反之,當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愈負向,則行為意圖 愈弱 (蔡長清、高淑娟,2011)。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指個人表現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 (Ajzen, 1991)。主觀規範乃是由規範信念和依從動機所構成,規範信念是指社會 環境對個人行為意圖的影響,而依從動機則指個人對於其他個人或團體意見的依 從程度,主觀規範越強烈,越易促使他產生從事該行為的行為意圖。蔡長清與高 淑娟 (2011)綜合學者文獻,將主觀規範定義為指個人對採行某項行為時,所感 受到的社會壓力,由個人知覺到其重要之參考群體認為他是否該採取某一特定行 為的壓力。

計劃行為理論模型的完整性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有學者建議可以將有 用的構念新增至模型當中 (Eagly & Chaiken, 1993),Ajzen (1991)也曾提到,如果 研究者能夠額外找到重要的構念,並且有助於增加對意圖或行為的解釋變異量,

可以將這些預測因子加入至計劃行為理論模型中,更可以根據所要探討的行為本 質和目的,於計劃行為理論模型中增加不同的構念以進行檢視 (Armitage &

Conner, 1998)。

例如在研究減少紅肉和薯條的消費量中,發現反應知覺行為控制中的知覺 困難和知覺控制顯然是不同的組成,且在受訪者飲食變化行為意圖上,各有其預 測效果的獨立貢獻 (Sparks, Guthrie & Shepherd, 1997)。相同地,Ajzen and Madden (1986) 指 出 加 入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對 意 圖 的 預 測 力 更 為 顯 著 ( 標 準 迴 歸 係 數 β=0.44~0.45, p<0.01) , 但是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直接關係則不顯著(標準迴歸 係數β=-0.01~0.11, p>0.01)。在相關研究領域上,計劃行為理論過去除了廣泛被運 用 在 衛 生 醫 療 相 關 行 為 (Chan & Fishbein, 1993; Chan & Cheung, 1998;

Reinecke, Schmidt & Ajzen, 1996)之外,運動行為 (Godin, Valois & Lepage, 1993;

Van-Ryn, Lytle & Kirscht, 1996)、社會行為 (Ajzen & Driver, 1992; Parker, Manstead & Stradling, 1995)、環境行為 (Boldero, 1995; Taylor & Todd, 1995)、運 具選擇行為 (Ajzen & Schmidt, 2003)、資源回收 (Terry, Hogg & White, 1999;

Tonglet et al., 2004)、綠色消費 (Han, Hsu & Sheu, 2010; Pouta & Rekola, 2001)、

倫理道德行為 (Flannery & May, 2000)、休閒活動 (Ajzen & Driver, 1991; Hrubes, Ajzen & Daigle, 2001; Kim, 2007; Shen et al., 2009)、臨床醫療與篩檢之行為 (Chisholm, Williamson, Lance & Mulloy, 2007; Furnham & Lovett, 2001)、捐血行為 (McMahon & Byrne, 2008)、愛滋病預防與使用保險套 (Sheeran & Taylor, 1999)、

飲食行為 (Cheng, Lam & Hsu, 2005; Pierro, Mannetti & Livi, 2003; Sparks et al., 1997)等領域研究也相當多。在台灣的應用也涵蓋國外那些研究領域 (王國川,

1997),另例如:邱家範 (2000)以計劃行為理論為架構探討高雄市民家庭資源回 收行為,韓婷婷 (1999)應用計劃行為理論建構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行為模 式,吳忠宏、范莉雯與蘇珮玲 (2003);詹淑清與俞珮君 (2008);邱天佑 (2010) 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之行為意向,李能慧、古東源、吳桂 森與余泰魁 (2004)運用計劃行為理論建構金門觀光客之行為傾向模式,郭彰 仁、郭瑞坤、侯錦雄與林建堯 (2010)運用計劃行為理論進行台灣南部都市與非 都市計畫區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改造行為模式之比較研究,徐茂洲等人 (2010);

戴友榆等人 (2012)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水域活動行為,李永祥與余宗龍 (2014) 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等皆是。

回顧過去在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意圖皆有顯著影響之文獻研究 上,如Bamberg (2003)發現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等三變數對環保行為 意圖皆有顯著正向影響。Pierro et al. (2003)就義大利人的休閒活動(拉丁舞班)和 健康行為(購買低脂食物)進行研究,發現不論傳統TPB 或加入自我認同的TPB 擴展模式,其中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影響皆有顯著正向 影響。詹淑清與俞珮君 (2008)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網際網路對大學生選擇生 態旅遊行為意向之影響,驗證假說結論: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 意圖皆有顯著正向影響。李永祥與余宗龍 (2014)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台灣科 技大學及東南科技大學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結果,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 控制對規律運動行為意圖具有42%的解釋量。戴友榆等人 (2012)運用計劃行為理 論探討澎湖水域活動參與者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能顯著的

預測其從事水域遊憩活動的意向。

綜合上述文獻的研究結果不難發現,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均能預 測參與者的行為意圖。於是,本研究推論對登山健行者的態度愈正面、社會反對 壓力愈小、知覺從事活動控制力愈大,則對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就愈強,並提 出以下假說。

H9: 「態度」會正向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之「行為意圖」。

H10: 「主觀規範」會正向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之「行為意圖」。

H11: 「知覺行為控制」會正向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之「行為意圖」

行為意圖

知覺行為控制

行為意圖 主觀規範 行為意圖 態度

行為意圖 行為 行為意圖 行為意圖

圖 2-2 計劃行為理論(TPB)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