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量表設計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透過問卷的調查,來檢驗本研究所建構的登山健 行者透過環境知識及環境關切二變項,其直接或間接經由TPB是否能預測實際從 事降低環境衝突行為意圖行為模式。問卷設計是依據研究架構所研擬的各變項進

行問題內容之發展,研究架構中每一個研究變項(即潛在變項)均需延伸至問卷設 務局三位通過LNT高階教師培訓課程(LNT master educator course)或LNT種子教 師培訓課程(LNT trainer course)並擁有國內、外核發LNT證書且具實際主管台灣 無痕山林運動推廣之專家參與本問項修正及建議。環境關切及計劃行為理論問項 al. (2004)、Kerstettera, Houb and Lina (2004)和原友蘭與劉吉川 (2012)的研究報 告,共設計成7個社經背景的問題項目。此部分問卷設計分別詢問性別、居住區 域、有無參加各類型登山社團,問答形式之數值類型是類別尺度(nominal scale);

年齡、教育程度、登山活動年資和嘉明湖國家步道登山健行次數,問答形式之數 值類型均是順序尺度(ordinal scale)。如表3-2所示。

表 3-2

登山健行者社經背景問卷設計初稿

變項名稱 數值類型 答案項內容 參考文獻

性別 類別尺度 □男 □女

Tonglet et al. (2004);

Kerstettera et al.

(2004)

Kerstettera et al.

(2004),原友蘭、劉

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23項低衝擊實務知識題組),並參考Christensen and Cole (2000)與Newman et al.

(2003)的問卷發展而成,量表初稿分成七個構面,包含23項低衝擊實務知識題組。

10.在戶外吃剩的食物我會打包帶回家(EK10) 吳崇旗、王偉琴、周靈山 人為解決降低環境衝擊問題而作出貢獻的意願。本研究引用Schultz (2000, 2001) 所編製的「環境關懷量表」,並經張仁和、陳淑萍、陳柏融、黃柏僩、林子堯與 趙軒甫 (2013)翻譯成具有良好信、效度之中文版量表做為題項,張仁和等人 (2013)研究藉由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均得到與Schultz (2000, 2001)雷同的三 因素結構;利己、利他和利自然。故本量表分成三個構面,包含12項題組。問卷

表 3-4

Egoistic concerns

4.我的生活風格(EC4) My lifestyle

5.後代(EC5) My children 6.兒童(EC6) Children

7.同一社區的人(EC7) People in my community 2.利他關懷

Altruistic concerns

8.人類(EC8) All people 9.動物(EC9) Animals

10.海洋生物(EC10) Marine life

11.鳥類(EC11) Birds

3.利自然關懷 Biospheric concerns

12.植物(EC12) Plants

Schultz (2000, 2001), 張仁和、陳淑萍、

陳柏融、黃柏僩、林子堯、趙軒甫 (2013)

(四) 態度

為評量登山健行者對降低環境衝擊行為的正向或負向評價的程度,本研究採 用Ajzen and Driver (1992)、Ajzen (2002)、Francis, Eccles, Johnston, Walker, Grimshaw, Foy, Kaner, Smith and Bonetti (2004)所提出衡量的題項加以修改,包含 6項題組。問卷設計採用七點李克特尺度為衡量工具,回答選項(例:「非常贊成」

Overall I think that XYZ is unpleasant/pleasant 態度

(AT) 2. 整體而言,我認為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是:

無聊的/有趣的。(AT2)

Overall I think that XYZ is boring/interesting

Ajzen & Driver (1992);

Ajzen (2002); Francis et al. (2004)

3. 整體而言,我認為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是:

無吸引力/有吸引力。(AT3)

Overall I think that XYZ is unattractive/attractive

4. 整體而言,我認為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是:

有害的/有益的。(AT4)

For me to do XYZ is harmful/beneficial

5. 整體而言,我認為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是:

無用的/有用的。(AT5)

Overall I think that XYZ is useless/useful

6. 整體而言,我認為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是:

不對的事/對的事。(AT6)

Overall I think that XYZ is the wrong thing to do/the right thing to do

(五) 主觀規範

為評量登山健行者表現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的程度,

本研究採用Ajzen and Driver (1992)、Ajzen (2002)所提出衡量的題項加以修改,

包含3項題組。問卷設計採用七點李克特尺度為衡量工具,回答選項(例:「非常

Most people who are important to me approve of my engage in this activity.(unapproved/approved)

2. 大多數我生活中重要的人認為我應該參加從事降低 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不認同/認同)。(SN2) Most people who are important in my life think I should

engage in this activity.(should not/should) 主觀規範

(SN)

3. 我期望參加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非常不同 意/非常同意)。(SN3)

It is expected of me that I engage in this activity.

(Strongly disagree/Strongly agree)

Ajzen & Driver (1992);

Ajzen (2002)

(六) 知覺行為控制

為評量登山健行者知覺到採取降低環境衝擊行為容易或困難的程度,本研究 採用Ajzen and Driver (1992)、Ajzen (2002)所提出衡量的題項加以修改,包含3項 題組。問卷設計採用七點李克特尺度為衡量工具,回答選項(例:「非常容易」~

For me to engage in this activity is easy/difficult.

Ajzen & Driver (1992);

Ajzen (2002)

2. 我相信我擁有執行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所

需的控制能力,不同意/同意。(PBC2)

How much control do you believe have over doing XYZ?

(Disagree/agree)

3. 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健行提供我直接且及時的

回饋,不同意/同意。(PBC3)

It is this activity gave me direct/timely feedback.

(Disagree/agree)

(七)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為評量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在主觀認知上的自主性行動強度 及機率,本研究採用Ajzen and Driver (1992)、Ajzen (2002)所提出衡量的題項加 以修改,包含3項題組。問卷設計採用七點李克特尺度為衡量工具,回答選項(例:

「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等)如表 3-8 所示。

表 3-8

行為意圖問卷設計初稿

構面 題目 引用文獻

1. 我計畫在未來一年中參加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 健行。(BI1)

I plan to engage in this activity in the next year.

2. 我將嘗試在未來一年中參加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 山健行。(BI2)

I will try to engage in this activity in the next year.

行為意圖 (BI)

3. 我企圖在未來一年中參加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登山 健行。(BI3)

I intent to engage in this activity in the next year.

Ajzen & Driver (1992);

Ajzen (2002)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

相關文件